持续发力,筑牢“健康温岭”基石

发布日期:2019-03-11 09:13: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字体:[ ]
分享至:

微信图片_20181218093928-1.jpg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如果将人生用数字表示的话,健康就是领头的1,金钱、地位、名誉、成就、家庭不过是1后面的0。有了健康这个1,后面的0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建设幸福温岭,首先要建设“健康温岭”。

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健康浙江建设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市、国家健康促进市建设为抓手,围绕五大健康领域,大力实施健康温岭建设八大行动,逐步建立起“工作项目化、项目平台化、平台社会化”的健康温岭建设模式,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获得感、幸福感。


全局性部署层层落实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7年,我市专题召开了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推进“健康温岭”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健康温岭”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局性部署、全方位推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同时,成立健康温岭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确定阶段目标,整改问题短板。

围绕“健康温岭”建设行动计划,按照责任分工,将健康环境建设行动、健康教育普及行动、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健康运动倡导行动、健康人群培育行动、健康场所建设行动、健康服务提升行动、健康保障完善行动等八大行动分解成35项重点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每项工作都按项目化的要求编制工作方案,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国家健康促进市创建、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市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为载体,制定出台“健康温岭”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建设任务。对照“健康浙江”考核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薄弱环节和可能失分的指标进行跟踪督查,全面把握建设进展。

微信图片_20190311091611.jpg

“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融合,提升群众医疗服务感受

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就诊“一卡通”,发放市民卡129万张、健康卡210万张;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2.3万余份,覆盖全市所有村(居);母子健康手册App注册使用率达90%,位居台州第一……我市以持续提升群众就医感受为切入点,改善医疗服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诊疗能力,搭建信息化平台推进健康管理,努力提升群众医疗服务感受。

我市还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等十大方面39项内容全部完成,市一院、市中医院、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等医院好的做法和经验,得到省卫计委肯定和推广。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医院推行应用DRGs绩效考核系统,并逐步实现院内电子病历共享,3家医疗机构启动远程医疗服务,建立云影像、心电诊断中心,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平台和远程诊断服务。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主动与浙江省肿瘤医院、上海龙华医院、仁济医院等24家沪杭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的医疗联合体,相关重点学科业务量同比增长25%以上。同时,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医疗服务提升。2018年上半年确定3家公立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开展医共体试点建设,3家牵头医院均派出3名骨干人员担任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运行成效明显。2018年下半年制定《温岭市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市域医共体建设。2018年,温岭市市域就诊率达89%,较2016年的77%大幅提高。

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开展2018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主题宣传活动。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五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18年,健康讲师团巡讲2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举办健康知识文艺巡演34场次,惠及16个镇(街道)近8万名市民;开展全市学校健康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引入“互联网+健康”概念,举办“万人万步”全民健走大型公益赛,比赛持续100天,吸引超10万人参与,累计步数135亿步。通过项目运行,逐步探索出适合温岭本地的全民健康运动和慢性病防控干预的适宜技术,得到国家慢病中心和省疾控中心慢病所的高度肯定。

微信图片_20190311091616.jpg

注重健康细胞培育   把健康元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健康细胞工程的提法很形象,意思是让社会各个角落充满健康,机关、单位、学校、小区、企业、市民等城市细胞健康,城市整体上才能健康。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利用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的组织网络,以群众性运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培育各类健康细胞,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康服务平台建设推广。

同时,开展基地建设,推动健康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在全省率先推行健康小屋进文化礼堂,建立村级健康小屋,派遣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卫生院医护人员长期在基层健康小屋开展医疗服务工作,保证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项健康服务,这一创新做法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2018年,全市建成养老服务应急救护培训基地3个、热门景区红十字救护站4个,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和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普及4万人次,培训救护员4368人,促进全民健康救护网络构建。

实现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镇(街道)全覆盖,与全省同步举办温岭市首届“健康家庭”大奖赛,积极引导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村居、健康家庭、健康企业、健康酒店等各类健康细胞的建设和提升,通过示范创建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传播,把健康元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切实提高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结合美丽温岭、省级文明示范市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垃圾、物业、公厕“三大革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获评省优秀县(市、区),新河、温峤、石塘、石桥头先后创成省级样板镇,创建国卫镇4个,实现省卫镇“满堂红”,成功创建省“基本无违建市”,新创省级卫生村94个,新建、改建公厕1543座,村居面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和健康相伴,与幸福同行,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下阶段,市卫生健康局将继续推进共建共享的“大健康”工作体系长效运行,由市健康办牵头抓总,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市镇联动,继续坚持以项目化、平台化、社会化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健康温岭”建设,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实施、清单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确保“健康温岭”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高水平推进,打造“健康浙江”建设县域样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