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459X/2019-8883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9-12-31
- 发布单位:
- 市发改局
市发改局2019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发改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强规划、谋项目、抓投资、促改革”等方面重点突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在超前谋划上下功夫
一是科学开展规划。发布《2019年度温岭市规划编制计划》,发布温岭湾区经济发展规划,温岭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报市政府审批。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制订工作方案,开展前期课题研究申报,积极谋划“十四五”时期“六个重大”,力争纳入上一级“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二是科学谋划重大项目。谋划省“152”项目6个(任务数5个),市县长项目13个(任务数12个),台州市5亿上产业投资项目15个, 10个重大前期项目列入台州市攻坚计划,10个“4+1”重大项目纳入台州市建设计划, 14个现代化湾区标志性工程项目列入2019年度台州市湾区“八大标志性工程”重大项目。
(二)在“两抓”工作上下功夫
一是抓有效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开稳走、结构趋优”态势,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考核口径为17.7%,交通投资增速55%、民间投资增速20.1%、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速12.1%、制造业投资增速43.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40.8%。二是抓前期项目。草拟了《温岭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深化实施重大项目前期推进部门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双进”难题库,健全完善项目前期论证机制,13个市县长项目已签约9个,已出让土地6个,已开工落地5个,项目落地率达41.7%,重大前期攻坚项目开工结转率已完成30%,省市“4+1”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14.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56%,5亿上产业投资项目已完成投资2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3%,湾区“八大标志性工程”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49.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68%。三是抓市本级重点工程。以“五个一”项目攻坚机制、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政策处理专项行动等为抓手推进重点工程,今年全市236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3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95.6%,完成率同比上升18.7个百分点。48个省地两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49.5%,完成率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至9月底,已有五龙山公园二期工程、浙江东南汽车广场等41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心大道(楼山段)工程、滨海镇中学迁建等15个项目顺利完工。四是抓服务业企业招引。今年新招引5个5亿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总投资50.1亿元,分别是玖都荟(城市生活中心)项目、沁溪源健康颐养中心、银泰购物中心南侧商业项目、幸福2号(大溪综合体)项目、文体活动中心项目。
(三)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
一是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显著。围绕“时效”“次数”“平台”“服务”四大核心,全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90天”改革,截止9月底共完成开工前审批“60天”项目66宗,其中不超过“30天”57宗;26宗“标准地”百分百“30天”内完成全流程审批;完成竣工验收审批“30”天项目12宗。台州市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改革推进工作现场会5月28日在温岭召开。二是公车改革全面收尾。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出行管理工作的通知》,起草制订车辆租赁定点服务机构准入方案,我市公车改革工作已基本全面结束。三是经济体制改革有序开展。认真落实浙江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工作,落实56项许可事项中的115条许可准入措施,相应信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公开,市场主体信息可实时查询,实现“一目了然,一网通办”。四是“信用温岭”工作顺利推进。以融入浙江省“531X”体系为主要目标,在不同领域推进信用应用业务协同体系建设,截止9月底全市共有权力运行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温岭市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房产测绘成果备案系统和温岭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等五个市级自建业务系统完成省公共信用产品嵌入。联合市法院、市场监管局、市建设局和相关镇(街道),开展失信被执行人监管专项行动,同时健全防范机制,减少增量失信行为,实现全市在运营失信企业100%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
(四)在节能降效上下功夫
一是开展能源监察。对4家用能单位进行节能专项监察,在夏季用电高峰期进行空调温度专项监察,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印制2000份宣传围裙免费发放给市民。二是建设综合供能站。完成三个新建站点城站站、箬东站、东部站的项目赋码、备案等前期工作和土地出让前的报批手续,并摸排存量加油站中符合综合功能站改造条件的站点,开展改造工作。三是淘汰燃煤锅炉。完成2014-2017年度燃煤锅炉淘汰清算工作,全面完成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及五炉库数据清理工作。四是开展光伏资金补助。受理较大光伏补助项目15个,牵头联合经信、财政及供电完成实地验收。五是加强油气管线安全监管。定期开展油气管线巡查,对管线与道路交叉点标识进行整改,开展“利奇马”灾后重建工作及“迎大庆、保平安”油气管线专项检查。
(五)在对口合作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交流合作。今年以来我市与对口地区开展了多次高层互访活动,探讨在产业发展、供销合作等领域的新思路、新机遇。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订了东西部扶贫和山海协作的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建立了活动备案制度和台账机制,市政府每月召开例会,通报完成情况。三是加强资金援助。以落实项目建设为载体,今年我市财政对外援助金额累计7419万元,比上年增长8.2%。四是加强产业对接。景宁、茂县、柳河三地供应商组成的浙江政采云农业(扶贫)馆在温岭设分馆,上线46类103种扶贫农副产品,举办第六届农林渔业博览会,与景宁两地互设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卖店、专柜,举办了“古韵罗通山·文化旅游城”柳河走进温岭经贸旅游文化周大型系列活动,实施“一户一码”电商精准扶贫,与茂县1089名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销关系,累计帮销茂县农产品500多万元。五是加强劳务协作。在积极选派专业人才赴对口地区开展帮扶的同时,努力帮助对口地区开展各类人才培训,今年已帮助茂县培训党政干部113人次、专技人才270人次。
(六)在物价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价格监测预警。每周开展重要商品价格监测调查巡视,并形成季度价格形势分析,重点加强非洲猪瘟期间的猪肉价格专项监测和台风“利奇马”灾后“菜蓝子” 价格应急监测预警。二是开展成本调查。对城市供水成本、管道燃气配气价格成本、管道燃气工程安装成本、市开元学校和市敬业中学学费成本、农产品成本等开展专项成本调查。三是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制定了小学生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费标准,规范和调整市开元学校、市敬业中学等民办中小学校收费管理,制定了管道天然气试行价格,会同市农水局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四是做好降费减负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政策文件,及时减免和降低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贯彻落实省发改委有关电费价格政策,及时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五是开展价格认证工作。充分发挥价格认证在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今年共办结涉案物品价格认定513件,标的 2140项,案值1989.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