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鞋业蝶变:破低散格局,立优质动能
2018年年初,温岭以鞋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契机,以6个鞋业重点镇(街道)为突破口,全面启动鞋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
两年不到时间里,全市累计淘汰取缔“低散危”鞋业生产作坊10471家,注销及吊销鞋业生产企业执照4294本,涉鞋拆违面积达142.8万平方米,生产类鞋企入驻工业厂房占比由原来的17%上升至现在的73.6%,实现无照鞋企取缔率100%,民房内有照鞋企退出率达98.3%。
整治超力度,转型在加速。“硝烟弥漫的战场,温岭鞋业没有退路,必须加快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大力促进自主品牌的创立,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掌握鞋业的核心技术,加速产品质量提升,加紧知名品牌培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温岭鞋革业商会会长盛建勇说。
这是一场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的涅槃重生之路,温岭不断梳理产业链,补齐要素链,提升价值链,催促着处于产业爬坡期的鞋企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
这几年,石林鞋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开发设计。“我们一年在研发投入上就有800万~1000万元,车间的设计师有二三十个人,其中,单是负责女鞋设计的就有十几个人。”企业负责人詹长春说,现在是全球信息互通的时代,潮流变得很快。以前一个款式能卖好几年,现在可能只能卖一个季度;以前单款单色鞋一年能销售上万双,现在可能只有1000多双;以前500个款式就能卖到2亿元,现在可能需要5000个款式才能卖到2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重视设计。”
这也是众多温岭鞋企的共识。卓凌鞋业和陕西科技大学深度合作,成立了卓凌中老年鞋设计研究院,专门进行中老年鞋科技研发设计;几米熊鞋业与瑞士一家实验室合作,开发、生产中高端的儿童机能鞋;福德隆鞋业率先从福建等地引进鞋躺底替换原来的切片,带领一大批品牌童鞋企业进行材料更新;足友体育与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合作组建了全国首家学生鞋研究中心,研制适合我国学生穿着的鞋类……
温岭鞋企对设计研发的投入空前。此前,温岭(晋江)鞋业研发中心正式投用,包括宝利特、卓凌、正标、一休、石林、金涛、东亚、斯美特、必克等在内的9家温岭龙头鞋企都已报名入驻其中。该中心的建成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的设计人才,为打造温岭“精品鞋”服务。
“创牌”探索市场“蓝海”
细分市场产品,做精做专,是温岭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是温岭鞋企“创牌”的剑锋,这是盛建勇的看法。
“以前,温岭鞋业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大多数鞋企以OEM(贴牌生产)为主,靠低价取胜。”盛建勇说,但是如今原材料价格在上升、人工成本在上升,贴牌加工的微薄利润荡然无存,甚至会亏损。温岭鞋业必须亮出“创牌”之剑,提气运劲,造就中国知名品牌,提高温岭“鞋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内涵,摆脱温岭鞋低价标签和“为别人做嫁衣”的尴尬局面。
2018年,盛建勇的卓凌鞋业就为创牌做了积极的探索,实施了“切割战略”,选择做时尚健步鞋,将卓凌“时尚健步鞋”与其他老年鞋“切割”开来,开始在“蓝海”畅游。
为了打响品牌,盛建勇不仅邀请著名演员陈建斌担任代言人,而且通过央视、高铁、公交车等多种渠道来打广告。这两年在广告宣传上,卓凌投入了上千万元。
浙江福德隆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富德兼任温岭品牌协会常务副会长,更是长年把“品牌建设”挂在嘴边。“以前我给品牌厂加工过,我生产的一双鞋卖给他是17元,他贴上自己的牌子一转手,卖出去就是30多元,价格相差了一倍。”贴牌与自主品牌,让朱富德看到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他坚持,品牌提升才是温岭鞋企发展的必经之路。
“机器人+”加速效率提升
去年,必克、正标、欧港、浙诺尔、卓凌、福德隆等规上鞋业分别采购了100多万元新设备,如电脑针车、激光雕花机、激光切割机、自动刷胶机、红外线定型机等,不但提升鞋类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人力和成本,有效缓解了招工难。飞鹰鞋业自引入智能化设备后,4条流水线可以日产1万多双童鞋。
耐奇鞋业更是从前年开始与来自江苏、台湾及意大利的三家公司合作,组建了一个十几人的技术团队,研发智能柔性流水线。
“智能制造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鞋企人工越来越难招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我就想到了用机械手来代替人工。”负责人阮春晖说,这三家公司里,意大利公司负责整个刷胶、喷胶环节的流程优化,台湾企业负责机械手方面的内容,而江苏的公司则是负责将流水线所有环节联动起来。“整条流水线的研发,我投入了2000多万元,现在已经进入了试生产状态。”
这条流水线能将人工从原来的52人减少到现在的15人,如果按一人一年5万元的工资算,每年能为企业节省近200万元的人工成本。
记者了解到,制鞋业近年来因行业产能过剩、成本上升、附加值低等因素陷入困境,处于产品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口。为提高鞋企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正在努力推动制鞋业“机器换人”推进机制创新试点。近几年来,我市先后设立两批共15个示范项目,在成套鞋业生产设备改造、关键环节改造和单个环节改造中开展先试先行。
2018年,全市鞋企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1亿元,占鞋企固定资产投资额的92%,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12.8%。而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有8个项目涉及近1500万元投入鞋业“机器换人”。
政策红利推动提档升级
“从2017年起,我市以省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县(市)为契机,对鞋业整治提升进行了专项谋划。2018年,鞋业整治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全面完成了无证照整治,基本完成了民房内鞋企退出,鞋业优化升级在智能机械制造、新型外贸公司设立、电子商务发展、设备‘机器换人’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力促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温岭制鞋行业“机器换人”推进机制创新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温岭市关于扶持鞋业企业提档升级的十条政策》等政策。
不久前,我市又在《温岭市关于扶持鞋业企业提档升级的十条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升级,出台了《关于扶持鞋业企业优化升级的十条政策》,新增了鞋业十强评比、行业供应链升级、智能装备制造、研发十强、电子商务园区与新型外贸公司奖励等内容,通过政策红利的释放,全力推动温岭鞋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今年,温岭在巩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将工作重心向鞋业优化升级倾斜,进一步优化鞋业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裂变发展。”这位负责人说。
我市还通过出台科技新政30条,建成科创服务中心,搭建研发设计平台、公共检测平台、品牌推广平台等公共创新平台,有效集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精准对接鞋业科技需求,提升鞋企自主创新能力。
互联网+鞋材供应链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专业电商园区支撑作用明显,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提升,帮扶鞋业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同时,整个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莫道今日耕耘早,明年春色倍还人。在新零售、新智造、新平台的牵引下,温岭鞋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志在必得的动能转换攻坚战,并在这场战役里不断蜕变。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零售重构产业新链条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正在牵引着传统产业和互联网加速融合。温岭也不例外,站在这个风口上,产业新动能正不断释放。
今年前三季度,温岭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02.7亿元,同比增长16.2%。可以说,因为“电商基因”的植入,我市延续数十年的生产、销售模式正在被颠覆,短短数年间,温岭不仅成了中国跨境电商创业二十五佳县(市)之一,还拥有97个电子商务专业村,数量居台州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电子商务专业村里销售的主要产品就是温岭的鞋子,“电商热”正为温岭传统鞋业打开新的发展方向。
“温岭现在活跃在各个电商平台上的网店有10766家,其中,大部分是鞋类网店。”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不断增长的网络零售总额里,服饰鞋包就占了40.5%。
“电商这样的新零售模式对我们传统的销售模式冲击很大,我们在困惑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和它接轨。”福德隆鞋业董事长朱富德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他就曾尝试自己做电商,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成功。而如今,他又一次开始思考“重拾”线上市场,让传统产业多一条销售渠道。
事实上,这几年,不少温岭鞋企都对电商态度大变,从曾经的抗拒变成主动拥抱。
“现在,电商渠道在温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接纳,几年前跟我们合作的企业只有一两家,而现在我们有几百家供货商,就连规模企业也愿意为我们供货了。要知道,5年前,电商在这些企业眼里可什么都不是,连一些小企业都会拒绝我们的订单。”奇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仕明说。
“以前,我们是专做外贸生意的,这几年外贸生意不好做,利润越来越低,必须多一点新的尝试,把死水搅活起来。”我市一家鞋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两年他们就和奇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希望借助电商平台为企业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在他看来,如今电商市场虽然已经发展得热热闹闹,但仍然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而且电商做得好,产品可以直接在国内销售,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也不会只有外贸“一条腿”。
可以说,因着电商这一新兴业态,淘宝村、淘宝产业园区、制造业网络营销示范企业……一批电商的区域、行业样本正在温岭涌现。浙江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就是其中的典型。
今年上半年刚开园的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是浙江省重点项目,园区总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
作为温岭首个集仓储、物流、电商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汇富春天是一个集电商公共平台、人才培训与创业基地、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基地、企业外包托管中心、信息技术交流中心、快递仓储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一流园区,覆盖了电子商务产业链各个环节,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站式及仓配一体化的销售流程。“园区内共有126家电商入驻,其中90%都是销售鞋子的,如今平均一天就能实现10万双快递发货量。”汇富春天相关负责人说。
不久前,汇富春天还与亚马逊展开了战略合作。“这是我们跨境电商的开始,也是我们推动传统外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种尝试。”他说,“未来,我们会鼓励电商在亚马逊开店,同时为他们提供培训等服务。”
汇富春天还是我市首个5G创新应用试点园区,未来,园区将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通过集成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对园区的人、车、资产设施进行全连接,实现数据全融合、状态全可视,使园区更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