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垂直管理部门 > 市气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关于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9-10-30 08:37 信息来源:市气象局 浏览次数:


 

一、2019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到位。全面做好“丹娜丝”、“利奇马”、“白鹿”、“玲玲”、“塔巴”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预警服务工作,为政府防灾减灾做好决策服务参考。截至10月15日,发布重要气象报告11期,发布预警信号45期,气象信息内参51期,天气公报4期,春运专报40期,月报10期,周报39期,航线预报576期。发送气象短信70多万条次,提供声讯服务2万多人次,发布微信微博共600多条。今年继续开展面向新型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共下乡10次,制作春耕春播气象预报服务5期,杨梅特色农业气象服务5期,农业气象专题服务5期,秋收冬种1期,共16期为农服务材料。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对全市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防雷安全员、部门联络员等进行了培训。5月8日联合应急局在职技校举行气象知识讲座,对全市2000名防雷安全员的进行气象防灾减灾培训,此次培训班向受训人员分发了《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讲义》、施放气球折页等相关安全宣传资料共计4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反响。7月4日召开全市协理员会议,部署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任务,对参会人员进行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工作培训。进一步分解、细化、部署了今年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

气象防灾减灾扎实开展为了加快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建设工作,完成我市标准化村、重点单位的创建,积极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认证,今年64家单位完成了应急准备工作认证任务,正在完成55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的创建工作和8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创建工作。人影移动作业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得到提升。今年对三个作业点的方位角实行现地标定,2号作业点仰天湖兴建了人员休息室、弹药容置室2个固定库房和避雷针装置,为人影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硬件基础。清明节期间人工增雨作业1次,消耗火箭弹4发,增雨100.8万吨。9月与应急局签订协议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合作。

气象科普教育丰富多彩。一年来,为前来参观的小记者、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700多人)开展气象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讲解。为迎接第59个世界气象日,分别于3月19日,联合邮政局、台州晚报近五十个温岭小记者开展了以“太阳、地球和天气”为主题的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3月23日接待温岭日报小记者们50余人参观气象局,计发放材料500余份。5.12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共发放防雷防静电手册 2000余本,施放气球折页2000余份。与教育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科普气象站,合作开发气象科普活动项目,丰富学生气象科普内涵,年内新增校园科普气象站2个。

创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结合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建设,选择大溪镇沈岙村进行创建工作,在软硬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沈岙村气象科普园,兴建了科普气象监测自动站1个,制作科普展览版1套,气象预警信号广告牌1套,气象科普活动室门牌1个及室内宣传墙漫画4幅,农家书屋气象书籍若干等;同时开展5.12科普宣传活动,有气象仪器讲座、气象科普知识讲座、科普预警知识图版展览、气象科普趣味课堂等活动。5月20日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一行还专门到沈岙村进行现场考查,调研学习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建设。

气象灾害监测站网更加健全。年内新建气象自动观测站5个,已建成潘郎小学、隔海岛站、温岭南三个站点,正在建设梨头咀和五百屿站。全年对地面气象业务软件进行3次升级,巡查标校全市38个自动气象站,升级维护13个自动气象站。

防雷安全保障有力。2月27日与市平安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2019年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通知》对2019年防雷安全重点单位进行了调整(共有63家)。结合“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方案和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截止10月15日共走访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及企业90多家,现场实际解决问题20条。与整治办开展不定期违规施放气球巡查40多次,依法处理违规施放气球28个。8月份以来开展浙政钉“掌上执法”防雷安全检查活动,共开展防雷安全日常检查86家,“双随机”检查5家,达到全局持执法证人均检查10家企业以上,每人检查企业2家以上。

7月4日,根据《关于开展全市防雷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温安办〔2019〕41号)文件要求,在全市气象协理员会议上落实镇(街道)防雷安全全覆盖检查。将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监管责任及施放气球整治责任共同纳入《关于印发2019年度镇(街道)平安建设性项目评分标准的通知》(温平安办〔2019〕19号)考核中。

 效能建设持之以恒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4次。不定期加强对局正风肃纪和到岗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0余次。新制定制度5个:中共温岭市气象局党组关于印发《温岭市气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通知(温气党发〔2019〕1号)、中共温岭市气象局党组关于印发《温岭市气象局党组工作规则》的通知(温气党发〔2019〕2号)、中共温岭市气象局党组关于印发温岭市气象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的通知(温气党发〔2019〕3号)、温岭市气象局关于编制外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温气发〔2019〕1号)、温岭市气象局关于印发《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通知(温气发〔2019〕23)号。

主体责任长抓不懈。认真组织开展第18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和第32个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6月3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观了温岭市反腐倡廉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中心,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积极主动向市纪委汇报,进一步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全年主要负责人上党课6次。开展了支部书记专题党课1次,开展专题讨论3次。结合部门实际开展“主题党日” 活动10次。先后22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委、省局和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在省局第三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我局有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

 二、特色亮点工作:

1、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成效显著。9号台风利奇马正面登陆温岭,我局牢筑气象第一道防线,严密监测、滚动预报、及时预警,为市政府指挥防灾救灾赢得时间,也为下游联防提供了准确的实况依据。中国气象报专题报道《迎战“利奇马”的“温岭姿态”》,大力称赞我局防台工作。

2、立足海洋经济发展,为联防提供了气象服务的温岭“海洋牌”。年内联合渡口办新建隔海岛自动站,完善沿海气象监测站网。对沿海2条渡运航线进行一对一定制式化服务,并通过点对点叫应系统进行直通式叫应服务,提升沿海航线专业服务水平。设立海洋广播电台,每天两次播报东海海域预报,有效服务范围覆盖2000公里以上。首创海洋气象风险等级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开展对渔业渔船渔民的气象服务,获得台州市气象服务创新一等奖

3、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气象联防提供了气象灾害理赔“零次跑”的温岭经验。与温岭银保监签署合作协议,气象灾害理赔零次跑覆盖全市27家保险公司。中国气象报专题刊登《温岭:气象银保监合作升级,共推全市零次跑》对此表示肯定。

    4、气象教育再联姻,为气象科普教育“规范化”提供新高度。与教育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科普气象站,合作开发气象科普活动项目,丰富学生气象科普内涵。年内新增校园科普气象站2个。

三、2020年工作思路

1、认真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强化汛期气象服务。做到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力求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

  2、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3、全面深化气象事业改革,切实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气象社会管理。

  4、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5、抓好党建工作,巩固教育成果;紧紧围绕“两个责任”落实,坚持常态监督,转变工作方式,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教育。结合气象工作特点,创新党建机制,深化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环境革命、气象服务等中心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6.结合三服务要求,发挥农气专家联盟作用,年内建成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平台,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7.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继续完善沿海气象监测站网布局,提高海洋气象服务能力。

8.继续完善点对点叫应机制,扩大灾害性天气智慧叫应的覆盖面,提升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能力。

9.加强气象业务科研能力建设,着重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鼓励撰写论文和科研项目申请,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骨干人员。

10.继续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深化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争取完成更多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建设和气象灾害重点单位认证。

11.根据防汛抗旱需求,继续加强人工增雨作业,为全市抗旱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