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中小学研学旅行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8-04-28 17:24: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字体:[ ]
分享至:





4月23日,温岭市中小学研学旅行专题研讨会在石桥头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石桥头小学向与会代表呈现的是“石桥畅运”及“石桥探蕴”两个“研学”内容。

这是“行走”的课堂,我们“学”在路上

(一)牵手“传统游戏”,趣探孩童世界

掼纸板、弹弹珠、捉子捉梭、跳橡皮筋……这些曾经流行于80、90后童年的经典游戏,这些弥足珍贵的回忆在本次“石桥畅运”活动上让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趣探。

五个文化礼堂,五个活动地点,孩子们逐一过瘾,逐一体验。围坐大圈,手绢丢出了一阵欢笑;灵动身影,皮筋跳出了花样;牵拉衣角,脸颊留下了红韵;手翻花绳,巧手穿出了变化;捶打泥巴,小手揉捏出了创意;抛掷空中,沙包练出了敏捷度;画上方格,小房子跳出了大改变;折叠彩纸,纸板更掼尽了孩子们的随意。一盒的小格子,装上了能让孩子玩上一天的父母儿时记忆,一个的小道具,玩上了能让孩子沉迷又有创意的父母儿时游戏。

牵手“传统游戏”,走进孩童世界,趣探游戏意义。看似简单的游戏,“游戏王”们不仅要会玩,更要玩出名堂来。正如一位参加“畅运”活动的家长义工在活动后这样留言:“感谢学校举办了这样有意思的活动,一看到这些游戏,就带我们回到了小时候。现在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不爱运动,像这种不受场地限制、携带方便的游戏项目,不仅紧密了亲子关系,也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走进“炫酷科技”,点亮奇思妙想

“起飞了!起飞了!”“哇,战斗机哟,一眨眼就飞上天啦!”“快看,无人机也闪亮登场了!”……在阵阵欢呼喝彩声中,石桥头小学操场上空航模表演拉开了“石桥探蕴”科技活动的序幕:一架架“飞机”掠过头顶,直冲云天;一阵阵惊叹声如潮涌来,此起彼伏,石桥头小学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航模表演结束后是五六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竹蜻蜓的秘密》,孩子们或围成一圈,或三五成群,一起制作、翻飞、比试竹蜻蜓。茵茵草坪,映衬着孩子们灿烂的笑靥;徐徐清风,送来孩子们朗朗的笑声;悠悠白云,见证着孩子们探秘的惊喜。满载“竹蜻蜓”的收获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了研究报告,上午的活动也暂时告以段落。

下午活动,精彩继续。石桥头小学体育馆里,五六年级的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进行着科技实验活动。在这里,孩子们把玩神奇的魔术跳豆,追逐快跑的太阳能车,喷发旋转烟雾弹,探秘马德堡半球……在这里,孩子们让弹珠穿瓶,使陀螺漂浮,逗钞票哭笑……在这里,孩子们体验神奇小实验,经历科技大探索,挑战精彩无极限!

这是“生长”的课堂,我们“烙”在心里

(一)“研学旅行”融入化

自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下发后,研学旅行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与焦点问题。《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将研学旅行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研学旅行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其含义、作用不言而喻。

每次学校开展活动,学生总是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孩童的玩性展现无疑。可在课间,经常看到“拳打脚踢”“追跑打闹”是学生们特别爱做的“游戏”,迫于他们的“不会玩”,学校就在思索,如能将“游玩”“科学”融入到我们研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将生活经验融入游戏活动中,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地更好融合,不失“研学旅行”地真正意义。增强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功能,发展科学创新思维,锻炼学生们动手、合作、互助、探究等综合能力,继而,“研学旅行”之“石桥畅运”“石桥探蕴”活动相继华彩呈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家校合力,开拓视野,丰富学识。浸润“传统游戏”,趣探童心世界;漫步“科技实验”,深入探究学习。将“游戏”、“科技”融入研学中,在“玩转”和“探究”中开启着新一轮综合实践活动之旅。

(二)“研学旅行”课程化

鉴于“石桥寻韵”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也已积累不少经验。不让“研学游”留有形式,唯有开发好“石桥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有更好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

在开发“石桥畅运”“石桥探蕴”两本学材,学校仍继续采用“定一组课程目标”“择一组研学项目”“编一本活动学材”及“建一套评价模式”四步骤,充分考虑从“儿童的经验”“学习的需求”以及“实践的深处”出发,遵循“思想导航”“行为探航”“方式巡航”原则,创设出“活动前言”“项目导读”“操作步骤”及“创新体验”等栏目,兼具“课程指南”明了化、“项目介绍”童趣化、“操作步骤”清晰化、“实践体验”板块化等特点,学材排版板块分明,精致美观。另,为凸显学材在“研学旅行”中的重要价值,全体学生活动前先预习,活动时重实践,活动后共分享,成为一本记录学生参与整个“研学”过程的记录册。同时,根据所有的内容,全方位评价学生在“了解课程”“记录过程”“交流感受”及“计划汇报过程”等收获,重过程更重实效,重实践更重体验,“学”与“思”结合,“知”与“行”并重,形成了“课内外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研学局面。

(三)“研学旅行”常态化

开展丰富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呈现适合儿童品尝的“营养大餐”,这就是学校“研学”之根源,“旅行”之目的。

“研学旅行”不只是一门课程,几次活动而已,基于对“研学旅行”的“五点”认识,即:认识提高点、找准切入点、方案详实点、工作务实点、力求实效点、贵在持久点。学校将“研学旅行”的设计理念纳入“石桥小镇”的整体规划中。秉承“校中村 大世界”设计思路,计划建造“非遗馆”“创客村”“角色屋”“科学岛”“爱心站”“生态园”“运动场”七个区域,打造与其匹配的七套课程,彰显“传承非遗”“触及梦想”“模拟生活”“科技领航”“呵护生命”“亲近自然”及“享受运动”之研学目的。此次“石桥畅运”之民间传统游戏,更多的是延伸到了课间、课余中,在活动后学生更会玩耍、会创新、会合作、会交流了。而“石桥寻韵”和“石桥探蕴”也正是“非遗馆”、“科学岛”其中的一部分。各区块、各课程的不断拓展与打造,“石桥小镇”课改组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内容的丰富、评价的护航、课程的保障及社团活动的合理安排,石桥头小学的“研学”之路不会停歇。

有效传承、落地生根、探究乐趣、绽放魅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才是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生命线。在“行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研学”给予学生的不仅只是知识内容,更多是学习方式的促进,而“游学”带给学生的也不仅只是单纯的快乐,更是烙印在心底里的那份记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