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岭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16日在温岭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温岭市财政局局长 顾雪荣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温岭市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 收入预算。2017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地方财政收入)6809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3.2%,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9.5%(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其中税收收入591411万元,完成预算的104.0%,增长12.6%;非税收入89489万元,完成预算的97.8%,下降7.2%。
2017年实现上划中央“六税”收入476218万元,上划中央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执行数相加,实现财政总收入1157118万元,增长12.1%。
2. 支出预算。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支出执行数为911183万元(即地方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99.3%,下降4.3%。主要是省下达我市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一般债券)规模比上年减少9.4亿元的因素所致,剔除该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7%。
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教育支出205687万元,完成预算的98.0%,增长11.9%。主要是教师基本支出增加,以及调整预算安排新增债券1.0亿元增加教育投入所致。
科学技术支出19880万元,完成预算的117.1%,增长22.2%。系2017年争取省级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资金部分列支该科目所致。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43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7%,增长14.3%。系预备费追加图书采购680万元、媒体融合发展扶持资金200万元等所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6183万元,完成预算的91.2%,下降4.6%。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转轨原因导致参保人数和享受人数低于年初预期、差额事业单位养老并轨准备金支出少于年初预期等所致。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9847万元,完成预算的99.5%,下降8.9%。主要是上年调整预算安排公立医院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17亿元的不可比基数所致。
农林水支出166434万元,完成预算的98.7%,下降10.0%。主要是油价补贴执行退坡政策支出减少0.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支出比上年减少1.3亿元的因素所致。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等转移性收入计51.94亿元,收入合计120.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12亿元,加上体制结算上解、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28.91亿元,支出合计120.03亿元。收支相抵,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最后结果待省县之间年度财政体制结算完成后,再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执行数为548702万元,完成预算的103.9%,增长21.2%。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拉动所致。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执行数为644341万元,完成预算的107.1%,增长47.0%。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支出比上年较大幅度增长,以及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专项债券)支出比上年增加9.5亿元的不可比因素等综合影响所致。
统筹考虑基金省补和上年结转结余因素,全口径收支相抵,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执行数为6131万元,完成预算的104.8%,下降90.8%。系上年转让钱江摩托国有股权收入基数不可比所致。
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877万元,完成预算的99.9%,下降91.2%,其中转移性支出(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3007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70万元。系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事项支出基数不可比所致。
统筹考虑上年结转结余因素,全口径收支相抵,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执行数为88256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8%,增长31.0%。主要是传统海洋捕捞渔民参加养老保险一次性增加社保缴费收入所致。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执行数为710232万元,完成预算的98.0%,增长13.5%。主要是被征地人员转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逐年增加,参保与享受同步,引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支出大幅度增加所致。
收支相抵,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172335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
2017年,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14.265亿元,比上年新增债务限额8.965亿元,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一般债务限额86.97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专项债务限额27.295亿元,该限额已报经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并向社会公开。
截至2017年底,我市纳入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政府债务余额为113.0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85.77亿元、专项债务27.28亿元,均控制在限额内。此外,债务管理系统尚有政府或有债务5.98亿元,其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债务0.02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债务5.96亿元。
(六)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审查意见,认真研究完善体制机制,以组织收入、科学理财为重点,推进财税管理改革,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多措并举抓收入,夯实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征管,全年水泵、造纸、医药等行业增值税,通用设备制造、房地产、金属制品等行业企业所得税,商业银行和股改企业个人所得税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推进国地税联合征管,协同开展外出投资经营税收管理,全年增加税款1.27亿元;加强税收风险防控,共享涉税信息33.28万条,增加税款0.74亿元。加强税务检查力度,联合开展“厂中厂”税收核查专项行动等,全年共查补入库税款1.37亿元。开展欠税清理,全年国地税共对779户纳税人联合进行欠税公告,清欠税款0.45亿元。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全年实现政府非税收入63.82亿元,增长16.2%,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46.35亿元,教育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3.01亿元,罚没收入2.15亿元。通过努力,全面完成市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收入目标。
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全年兑现工业技改、科技研发、商务促进、建筑施工、金融三产、总部经济和人才专项等财政奖补资金3.51亿元。落实税费减免退政策,全年取消或停征电力附加费、新墙材基金等41项政府收费;临时性下调失业保险费率,减征失业保险费0.28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共有138户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3.59亿元;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共有154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88亿元;继续推行“亩产税收”政策,分类分档差别化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0.27亿元;及时办理出口退税手续,全年出口退税额28.43亿元。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全年拨付轮窑拆除补偿资金0.66亿元,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契税先征后补资金0.7亿元,减船转产补助资金2.12亿元;争取置换债券10.24亿元,新增建设债券资金17.1亿元,有效降低政府融资成本,保障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出资1.1亿元参与组建小微企业信保基金,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成立总规模2.3亿元的产业基金,撬动民间资本,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和人才引进。
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统筹安排财力支持民生实事,改善民生福祉,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总额达73.87亿元。重点支持教育现代化市创建,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超出省定标准100元,同时提高生均装备经费每生80元、职高生均公用经费每生150元。健全基本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农村文化礼堂和健身路径建设、温岭街古建筑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调整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3连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135元;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全年拨付低保对象补助资金0.79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0.52亿元,城乡医疗救助0.24亿元。切实解决渔区渔民养老保障问题,全年共有9300名传统海洋捕捞渔民参照被征地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实施医疗惠民政策,农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490元,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50元。支持住房保障建设,全年拨付公租房建设资金0.54亿元,住房货币化补贴0.5亿元。支持生态环保和平安建设,全年累计拨付小城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3.1亿元,公共安全保障支出5.7亿元。
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严格全口径预算编制,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的统筹协调。加大部门存量资金盘活,健全定期清理机制,全年收回单位银行帐户资金0.32亿元。完善公务支出标准体系,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管理,出台《温岭市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管理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公共交通意外保险试行办法》。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统一支付平台建设,全年共发生交易42.9万笔。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要求,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推进参与式预算管理与预决算公开工作,提高部门预算透明度。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点,持续深化公款竞争性存放。强化执行力监督,实行预算执行定期通报制度。推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全年开展35个项目计1.52亿元资金绩效目标评审。组织开展政府融资担保清理整改工作,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合作行为,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财政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行业税源潜力不足,税收结构不尽合理,刚性支出快速增长,地方财政面临收支双重压力叠加;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统筹性不够强,年初预算分配到位率有待提高;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不高,预算支出均衡性不强,年终突击花钱现象仍然存在;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精准、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结果运用不够到位,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快速下降,抚养比快速提升,收支平衡风险凸现;各镇(街道)普遍存在保运转、稳增长和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财政运行风险在加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等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收支预算草案
2018年,我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的财政改革方向,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为“两个高水平”建设奠定财政基础。
(一)一般公共预算
1. 收入预算
基于对全市经济形势的研判,市十四届二次党代会确定2018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增幅7.5%以上。据此确定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目标收入为732000万元,在此基础上,拟安排税收收入631900万元,预期增长6.8%;非税收入100100万元,预期增长11.9%。
主要科目预期收入情况:
2. 支出预算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2018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预计的税收返还、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和上年结转结余,扣除财政体制结算上解省预计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可安排财力为882823万元。拟安排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2823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支出执行数835183万元增长5.7%。
重点支出科目预算安排情况:
统筹考虑全口径收支因素,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支平衡。
基本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按财政供养对象和经济分类,2018年安排基本支出预算41104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38897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5665万元、财政专户收入安排16409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中,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05660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30807万元,机关资本性支出147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24493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18066万元),对事业单位资本性补助1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7406万元。
预备费安排情况:
按照《预算法》规定,2018年设置预算预备费8900万元,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增长8.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44935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8.1%。主要是受土地出让金收入预期较上年下降影响所致。
根据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预期,考虑基金转移支付收入和历年结转结余盘活等因素,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464372万元,下降15.5%。主要是受土地出让金收入预算下降,支出预算相应减少影响所致。
统筹考虑全口径收支因素,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单位从上年的40家扩大为42家,涵盖我市全部国有企业。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3144万元,下降48.7%。系温岭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收益预期减少所致。
根据当年收入预期,考虑上年结转结余因素,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3433万元,下降41.6%。系收入下降,支出相应下降所致,其中安排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83万元,转移性支出(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2450万元。
统筹考虑全口径收支因素,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8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747155万元,下降15.3%。系上年传统捕捞渔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不可比因素所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798277万元,增长12.4%,主要是享受企业退休待遇的人数增加,以及基本养老金提标所致。
预期收入和支出相抵,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预计赤字51122万元。
以上关于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7年收支具体执行情况、2018年收支预算具体安排情况(草案)一并书面报告,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
(五)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暂按省里下达的2017年政府债务限额114.265亿元控制,其中一般债务控制在86.97亿元、专项债务控制在27.295亿元。同时,为降低政府债务成本,缓解政府偿债压力,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和新增建设债券额度。根据上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和今年债券到期情况,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安排了一般债券付息支出2.54亿元,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中安排了专项债券付息支出0.98亿元。
2018年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新增债券额度待省里正式下达后,将分别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议案和新增债券收支预算调整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并向社会公开。
三、2018年财政主要政策和任务
(一)围绕税源培植,推动财政增收。更加重视税源培育,遵循财税运行规律,发挥财税奖补政策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进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纵深推进财税“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亲商助企,提升服务”专项行动,做好对大企业、大项目内培外引个性化服务及兼并重组政策辅导。积极推进产业基金落地,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毫不放松税收征管,加强房地产业、建筑业、生活性服务业等行业税收一体化管理,完善重点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坚持地方小税种精细化管理,努力改善财政收入结构。坚决打击偷漏税行为,做到应征尽征。密切关注财税体制改革新动态,积极主动应对,重点做大过渡期内增值税税基,开征环保税。切实加强政府非税征缴,严格土地出让计划管理,依法加强罚没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等征收管理,严禁违规减免。
(二)围绕民生改善,统筹保障投入。以人口大市财政可承受能力为出发点,统筹保障民生事业发展。重视教育投入,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改薄工程,教育生均装备经费每生再提高80元。完善高龄补贴制度,对80周岁以上的老人安排意外伤害保险,提高90岁上老人高龄补贴标准。提高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水平,失业保险金享受标准从最低工资的75%提高到8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20元;改善困境儿童生活条件,散居孤儿、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1596元,低保家庭儿童生活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完善农医保筹资机制,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再提高100元,同时适度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推进美丽温岭建设,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垃圾革命”、“公厕革命”等民生项目资金保障。加大经济薄弱村项目扶持力度,建立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财政兜底保障制度。重视文化体育传媒事业发展,重点保障群众公共文体产品需求,支持文体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平安温岭建设,加大公共安全和消防投入保障。
(三)围绕资金绩效,严格财政管理。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对全部单位实行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对预算执行率不达标的单位,分档压缩公用经费。推进预算项目库建设,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国有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挖掘内生潜能。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扎实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建立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盘活,避免二次沉淀。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助推“放管服”改革。推广实施“政采云”管理系统,压缩政府采购审核环节,提高采购效率。
(四)围绕风险防控,强化债务管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规范政府举债行为的要求,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责任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防范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严控新增各类隐性债务。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并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妥善解决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保障。高度重视镇(街道)财政运行风险,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保障力度,切实防范区域性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2018年我市财政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要求,践行发展新理念,打造工作新格局,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