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为了25元大打出手,95后新警巧列“打架成本”让双方冰释前嫌
11月14日下午,新河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辖区有人打起来。接到报警,新河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带队赶往现场。只见一老年男子手捂着脑袋,鲜血直流,旁边另一个蜷曲着身体痛苦地呻吟着。其中一名男子捂着身子指着脑袋流着血的男子愤怒地说,“我就欠你25元,有必要下手这么重?”
“要不是你先拿砖头打我,我也不会还手!”捂着脑袋的男子连忙反驳道。从两人的争吵中,民警得知两位男子只因25元的欠款就这样大打出手。
从周边群众口中得知,脑袋受伤的姓徐,今年50岁,另一个受伤男子姓詹,今年57岁,两人是同村,平常关系也不错。
当天下午,两人打完牌出来,徐某欠詹某25元,可他一直拖着没给詹某。由于两人平时关系不错,詹某也不好直接提起此事,便一路跟着徐某,一直跟到他家里,希望他能主动还钱。没想到,这一举动惹徐某不耐烦,他骂了詹某几句,双方起了争执。被激怒的詹某随手拿起门边的一块砖头向徐某砸去,顿感委屈与愤懑的徐某反身踹了他一脚。
了解清楚情况后,值班民警决定先送双方到医院治疗,再就后续事情处理。
经过治疗,徐某伤口缝了几针,詹某住院治疗了两天,伤势已无大碍。
由于双方都有不同程度受伤,互不妥协,调解陷入僵局。为了避免矛盾升级,及时化解纠纷,接手调解的95后新警江盛巍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枫桥经验”内涵,发动所内调解员、村干部等力量,多次上门沟通。
“你们这一冲动,不仅伤了自己,打伤了别人还能赔钱,平时你俩关系也不错,难不成还要把关系就这样打散了嘛,多划不来啊。”江盛巍罗列出“打架成本”,讲法理、说人情……靠着这样一趟趟的“磨功”,原本强硬的双方当事人,态度也慢慢软化,“你这个小年轻挺有耐心的,我摆脸色给你看,你也照样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我同意坐下来调解。”
11月23日下午,詹某与徐某在新河派出所调解室达成一致,由徐某支付詹某治疗费用1500元,和平化解了此次纠纷。
打架成本
●轻微伤打架的直接成本=5至15日拘留+500至1000元罚款+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因拘留少挣的工资;
●轻伤打架的直接成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0000元左右的赔偿金+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因拘留少挣的工资;
●重伤打架的直接成本=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无尽的后悔+……打架附加成本=公安机关前科劣迹+心情沮丧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家人朋友担忧+生意工作遭受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