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温岭加速度】全省首创,3类出入境证照“一证办结”
再过一段时间,滨海的蔡阿姨要出国。6月26日下午,她带着户口簿和身份证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护照。令她没想到的是,“户口簿用不着了,只要提交身份证,10分钟内就办妥。要是以前,除了户口簿、身份证,还需要带上复印件。”
而这,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通过加强移动终端管控、打通信息共享渠道、落实自助服务、实施移动支付等多种手段,深化“最多跑一次”的成果。
全省率先实现3类证照“一证办结”
6月23日上午10时多,在父亲的陪伴下,一对姐弟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护照。姐姐随母姓,叫小林,今年7岁;弟弟随父姓,叫小汤,今年6岁。
按照原先的规定,16周岁以下的人员办理护照或者港澳通行证,除了提交身份证信息以外,还需要提交出生证明或者户口簿。然而,小汤和小林都只带了身份证。
“问了一下,才知道小汤和小林随父母居住在上海,此番回来,当天就要返回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人员介绍,“而他们的户口簿和出生证明,全都在上海。”
“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就必须急群众所急。”市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江晖表示。很快,工作人员根据两人提交的身份证,调出了户口信息,当场办好了手续。办好的护照,将通过快递直接寄到上海。
受此启发,从6月26日开始,市出入境管理大队推出新政:申请人办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往来台湾通行证时,只需持有效身份证原件到窗口填写出入境证件申请表,其他全部由窗口处理,在全省率先实现3类证照“一证办结”,提交材料从每项3份变为零材料受理。其中,未满16周岁的申请人原先需额外提交《出生医学证明》或监护关系公证书等材料,现可通过人口信息库直接查询相关信息,无须再提交。
“方便群众,我们需要做很多幕后工作。”江晖说,市出入境管理大队打通了公安内部信息共享渠道,对出入境窗口开放了人口信息查询权限。
开通电子支付,缩短办理时间
“机器换人”,是市出入境管理大队开展“最多跑一次”的理念之一。
点开“温岭公安”微信平台,点击下方“出入境预约办证”,即可看见4个选项。这4个选项分别是4项便民措施:预约信息查询、非快递办结查询、出入境证件进度和办证所需资料。
“通过这一平台,市民不仅可以查询到办证所需资料,提前一次性搞定相关资料,还可以实时查询证件办理进度,方便安排出行。”江晖说,与此同时,网上预约受理服务这块,出入境管理大队在行政审批科设置了2个网上申办窗口,专门负责网上业务办理,民警通过平台开展网上审核、预先受理和远程指导,缩短群众办理业务时间。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市出入境管理大队在窗口配置了电子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设备,对窗口排队等候的办事群众进行分流。申请人持卡式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可在自助签注机上按照提示自行办理签注手续,由原来提交2份材料变为无须提交材料,办证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到3分钟。
我市的出入境业务办理量占台州的1/3,居台州首位,日均收费5万元左右。缴费时,群众需要在收费窗口与办证窗口往返。
江晖介绍:“为了方便缴费,6月1日起,我们开通了网上收费功能,办事群众可直接在窗口通过支付宝进行现场扫码缴费,相关费用直接转入财政账户,群众不必再在收费窗口与办证窗口之间来回跑。”
这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所有窗口类业务中,尚属首例。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服务质量,是群众对窗口工作好坏评判的主要标准。
为了打造窗口服务“铁军”,市出入境管理大队对窗口队伍实施军事化管理。窗口工作人员的手机,都会与办公固定电话绑定,设置了呼叫转移,无须拿起手机即可接听来电。上班期间,全体工作人员的手机一律锁入专设的手机柜。
“此举可以有效杜绝窗口人员玩手机现象,确保窗口队伍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到为民服务上来,能有效提高窗口办事效率,减少群众等候时间。”江晖说。
自快递业务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后,群众领取证件又多了一个选项,证件办妥后,群众可自主选择快递寄送,避免多跑一趟。
“截至目前,70%的办证业务通过快递寄送,剩下的30%,我们也都会通过微信实时通知群众来取证件。”
另外,作为全台州仅有两家之一的出入境接待大厅镇级分中心,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泽国分中心也基本实现了与市区相同的业务功能。
“我们的目的,是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最终力促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江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