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税收管理 > 计划总结

温岭市国税局200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7-05-16 15:14 信息来源:市国税局 浏览次数:

温岭市国税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温岭国税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国税机关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税收工作宗旨,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大力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夯实征管基础,不断提高征管和组织收入水平。
一、国税收入稳步增长
2007年我局共组织税收233971万元,完成省核年度计划207128万元的112.96%,同比增长23.01%,增收43760万元。其中征收入库189071万元,同比增长22.66%,增收34926万元;免抵调库44900万元,同比增长24.49%,增收8834万元。出口退税120320万元,同比增长33.33%,增退30080万元。
----税收收入特点
(一)税收增幅逐季加快。2007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52%,二季度累计同比增长16.94%,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19.6%,四季度累计同比增长23.01%。
(二)税收收入总量再上台阶,总体税收稳步增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成为税收增收的主力军。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加快6.24个百分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增收43469万元,占增收总额的99.34%。
(三)由于受钱江集团税收的减收影响,我市重点企业税收增长滞缓,中小企业及个体增势强劲。2007年5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416户,共入库税收137104万元,同比增长8.95%,增收11265万元。钱江集团入库税收30406万元,同比下降19.63%,减收7427万元。其中摩托车政策性减收8580万元,拉低了整个税收增幅3.67个百分点。剔除钱江集团,其它5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106985万元,同比增长21.25%,增收18753万元。中小企业及个体入库税收80181万元,同比增长56.52%,增收28953万元。
(四)各税源管理单位均超额完成了税收任务。除钱江集团计划单列完成年度计划的91.86%外,各税源管理单位都完成了市局追加的年度税收考核计划。其中管理二科、大溪税务所,分别为完成年度考核计划任务的112.36%、112.02%。增幅高的为大溪税务所、管理二科,同比增幅分别达41.26%、40.58%。二科、四科(不含钱江集团)、泽国税务所收入规模均超过4亿元。
二、征管基础得到夯实,征管质量明显提高
1、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所得税按账结算企业,完善税源预警机制,按照不同行业核定最低税负率和最低利润率警戒线标准,对相关指标异常的企业即时启动预警机制。结合2006年度增值税年度结算,各税源管理员按照市局下发的最低警戒线标准进行审核,对税负率低于警戒线,对明显有市场销售、下脚废料销售而没有反映销售,必须责令补缴税款。各税源管理单位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管理员的结算情况严格把关,在年度结算后,市局对低于警戒线占比高的辖区组织集中纳税评估、税务检查,对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今年共评估269户次,补税885万元。
2、小规模纳税人限最低销售额。对小规模纳税人,在全市开展了工业企业普查,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进行了采集,对小规模纳税人进一步完善最低销售额管理办法,对从业人员、主要生产设备、经营场地、电耗等生产要素进行调查,建立数据信息,确定目标销售额进行管理,解决生产规模与销售纳税相脱节的问题。实施最低销售额监管办法,促进了中小企业税收的大幅增长,全市中小企业10069户,入库税款5619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32920万元,增加23275万元,增幅达70.7%,成为今年税收增收的主要亮点。
3、个体工商户提定额。对于个体工商户,通过电子评税系统,全面实行计算机定额管理,同时,重点对家具、灯饰、手机、家电、建材、首饰、电脑等七个商业行业大幅度调整了定额。1-12月个体工商户定额调整面达64.85%,调整幅度达21.06%,税款增幅为24.99%,增收2588万元。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
1、以省局税收执法监控系统为切入点,密切关注信息系统考核结果中出现的过错行为信息。发现系统出现错误信息,及时进行分类,仔细查找出错原因,并填写《税收执法信息出错纠整督办单》,分解传递到各科室和责任人,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整改纠正。同时采取定期召开科室间会议的方法,及时通报税收执法信息系统监控信息情况,定期通报整改结果,共同研究解决执行税收执法信息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避免过错行为和出错信息的重复发生。严格责任追究及奖惩机制。将税收执法信息系统情况的监控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列入科室及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实行严格的奖惩办法。
2、组织部署税收执法检查,进一步促进各项税收优惠规范管理。根据省局和台州市局要求,严格监管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社会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及时组织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用于抵扣税款的普通发票发售管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和税务稽查案件复查、旧版普通发票缴销、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认定、外商投资企业减免税资格的审核、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下售付汇税务凭证的出具等内容的自查自纠工作,并落实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措施,解决规范执法中的隐患。我局的税务行政执法工作在省局组织的执法检查中未被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并无涉及执法过错扣分。
四、转变稽查方式,取得税收与管理双赢效果
按照“理顺关系、打防结合、规范执法、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的方针,遵循“法治是灵魂、队伍是根本”的工作理念,加强与公安经侦部门的合作,积极转变稽查方式,实施自查-评估-预选通知-重点稽查的人性化的稽查模式。加强稽查办案力量,增强查大要案水平,重点抓好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和检查监督制度的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审案效率,重点落实五项制度,即案审日记制度、案件退查制度、审理跟踪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检查,采取辅导式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落实今年上级局指定的10户服装生产经营企业和25户食品医药企业二个行业的专项检查,共查补入库金额分别为32.7万元和462.7万元。充分发挥稽查威慑打击作用,严厉查处虚开、伪造、倒卖可抵扣税款发票行为,组织参与“秋风行动”,严厉打击利用海关完税凭证抵扣税款违法行为,有力遏制假票猖獗的势头。全年共查补税款1746.6万元,罚款495.2万元,加收滞纳金208.5万元,总计2450.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05户。
五、强化税收服务职能,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局始终坚持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外商投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民政福利企业的发展,及时办理各类企业先征后退和减免退税,支持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在抓好组织收入的同时,我局还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提高办税效率,实施在大厅实行下班延时服务、非工作时间预约服务、办税大厅中午值班服务等“全天候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改善纳税环境,方便纳税人。“全天候服务”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开展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税收宣传活动,以“万名学童从税行”为活动载体,唱响和谐主题;税企例会成为沟通、服务企业的有效载体。提高效率与防范骗退税并重认真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全年共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165220万元,同比增长30.8%,其中办理退税120320万元,同比增长33%,办理免抵调库44900万元,同比增长24.5%,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六、信息化实际应用得到明显加强
根据上级局的统一安排,大力推广各类应用系统,从技术层面保障各类系统按进度推广到位。完成[货运发票税控系统]上线启用工作。1月份正式上线运行。完成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数据电子信息采集工作, 2月份完成软件安装升级并正式运行。完成车购税省级集中项目,包括网络环境准备、历史数据迁移、填写编码、培训等等。完成税收执法管理系统初始化及试运行工作。自行开发《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管理系统》、《开具红字货运发票通知单管理系统》等,实现红字货运发票通知单的开具、核销、查询等电子化和网络化。完成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清理统计工作。通过税收管理员绩效考核系统进一步强化数据管理应用,增加数据分析、信息交流反馈等功能,实现征管质量的大提升。
七、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深化“四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队伍建设
2007年是作风建设年,我们以此为载体,抓住当前干部思想实际,激活队伍。“争创群众满意基层所”工作是今年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局领导、相关科室、创建单位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经自评、部门和镇(街道)考评、群众测评、部门推荐、暗访考核、市纠风办复核和报纸公示,我局计划征收科、泽国税务所、大溪税务所、新河税务所、松门税务所、箬横税务所、税源管理四科等7个基层单位被评为温岭市群众满意基层所。
2、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抓好“四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党建活动,开展“两联系一服务”,落实“党支部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工程,认真落实公务员法,推荐选拔优秀人才,两名同志分别成为正、副科级领导,五名同志晋级为正股干部,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贯彻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大力实施文化工程,召开干部思想交流会、税企恳谈会,国税内外关系更加和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征收科获台州市文明单位,省巾帼文明岗称号,松门所被评为台州市青年文明号,叶军福同志获得全国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大力实施平安工程,推行税收管理员公开述职述廉制度,坚决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基层内外廉评制约机制”入选省局管理创新项目,推行定期轮换岗制度。07年我局获得省局“四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记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