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温岭市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西学中”)培训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3-31 00:00 浏览次数:

关于印发温岭市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西学中”)培训方案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现将《温岭市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西学中”)培训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温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7年3月30

温岭市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与

技能(“西学中”)培训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进一步加强本市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工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经研究,拟举办2017年西医学习中医在职培训班,并制定如下培训方案,现下发给你们。

一、培训对象

本市公立医疗机构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在职西医临床医师,培训名额详见名额分配表(附件1)。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一)本次培训周期为两年,一年理论学习,一年临床跟师实习。

(二)培训地点:温岭市卫生进修学校。计划于20175月中旬开班,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

三、培训性质和方式

(一)本次培训属于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参加培训的人员通过考核,每年可获得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I类学分25分。

    (二)本次培训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跟师与临诊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内容按照《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大纲》(见附件2)进行。

    1.理论学习:以半脱产形式集中面授(每周10-12学时)、结合自学的学习方式;累计授课时间不少于480学时。授课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临床各科(妇、儿、外、骨伤、针推)诊疗特点和医古文。

2.临床实践:进行中医门诊跟师(每周2-3个半天),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和其他临床学科一门(根据学员自身情况任选)。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400学时;实践单位为市中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

    四、考核与发证

(一)考核管理:温岭市卫生进修学校负责考核方案、目标的制定及考核工作的实施。

(二)考核形式:平时考核、理论学习考核、临床实践考核、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记录、学习笔记及跟师记录、学习心得、跟师体会、临诊医案等内容。

1)出勤率:出勤率须保证70%以上,凡出勤率低于70%或连续中断学习2个月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者予以淘汰,终止培养计划。

2)理论学习期间应完成2篇学习心得。  

3)跟师侍诊期间完成一篇跟师体会或中医学习体会(包括导师经验总结、临诊医案等)。

2.理论学习考核:理论学习每门课要进行一次结束前考试,考试时间按教学进度,试题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统一出卷。

3.临床实践考核: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和科室负责人,对实习对象在出勤情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考核。

4.结业考核:培训期满,接受浙江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主干课程的结业考核。

(二)证书颁发:

1.学员完成学习计划、考核合格者,通过审核,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颁发《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合格证》(简称《合格证》)。

2.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结业,并组织其继续参加相应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五、组织管理:

(一)市卫计局医政医管科负责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协调工作。

(二)温岭市卫生进修学校负责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应成立专门管理小组,配备专人管理培训班的日常教学工作、培训考核,档案管理等工作。

(三)实践接收单位负责对培训对象的实习安排和考核。

(四)全市公立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均需参加西学中培训理论授课或临床带教,作为一项指令性任务,与医师定期考核及职称晋升挂钩。

六、报名方式

 报名学员需按实填写《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学员登记表》(附件3)个人信息部分,并提供以下资料: 1、医学类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复印件一份,2、身份证复印件一份,32寸彩色免冠近照2张(背面写上姓名),4、执业(或助理)医师资格证复印件一份。

各医疗机构填写好学员统计表(附件4)加盖公章后,收集学员个人资料统一送至温岭市卫生进修学校;并将学员统计表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gongkai2436@163.com

截止时间:2017331

报名地址:温岭市卫生进修学校(1303室)

联系人:管秉书,86110287 18858692899(政府网:682899

七、培训经费

本次培训免培训费,相关经费由温岭市卫生进修学校负责。

附件:

1.2017年“西学中”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

2.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大纲

3.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学员登记表

4.2017年“西学中”培训学员统计表


附件1

2017年“西学中”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

 

医疗机构

名额

分配(人)

医疗机构

名额分配(人)

市一院

10

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市中医院

5

横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中西医结合医院

20

泽国镇卫生院

1

台州市肿瘤医院

10

新河镇卫生院

1

市四院

5

松门镇卫生院

1

市妇保院

10

石塘镇卫生院

1

城北中心卫生院

2

滨海镇卫生院

1

大溪中心卫生院

2

城南镇卫生院

1

箬横中心卫生院

2

石桥头镇卫生院

1

温西中心卫生院

2

坞根镇卫生院

1

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东部产业集聚区卫生院

1

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合计

81

备注:名额数以市卫计局要求,结合医疗机构需求为分配原则,各医疗单位须按上表名额数上报人员,如需要增加报名名额,需向市卫计局医政医管科另行申请。


附件2

 

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大纲

 

Ⅰ、教学部分

一、培养目标

培训对象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已有的现代医学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能熟练地运用中医 、中西结合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辨证治疗;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能借助工具阅读中医古代文献。

二、学员条件

具有助理执业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在职西医临床医学人员。

三、培训时间和形式

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可采用自学和讲授相结合方式。累计授课时间不少于480学时(每学时50分钟)。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1.医古文:通过讲授文选和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医古文》课程的学科特性,明确其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并能掌握中医古文常用词汇,具备一定的有关中医古文词汇、句式、标点、今译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为自主阅读中医古籍,初步研究中医古籍打下一定的基础。

    2.中医基础理论:通过讲授,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中医的思维方法,为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3.中医诊断学:通过讲授,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能正确书写病历,为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4.中药学:通过讲授,掌握中药基础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和应用等,了解必要的炮制知识,能对常用中药进行正确辨别。

    5.方剂学:通过讲授,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及100首以上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义、加减变化及临床运用,熟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及常用中成药的使用知识。

6.中医内科学:通过讲授与实习,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辨证施治、处方用药规律和临床治疗技术,并基本掌握内科疑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和处理。

7.中医临床各科:主要讲授中医妇科、儿科、骨伤科、外科、针灸、推拿等临床各科诊疗特点,各科讲授2-3个病种帮助学员对各科治疗特色的进一步理解。

8.中医科研课题方法:主要讲授中医科研课题的方法、思路及各级中医课题申报种类。

教师讲授应根据教材指定的目的要求教学。

五、临床实践

累计时间不少于10周,其中中医内科6周,中妇科、中儿科、中伤科、中外科、针灸、推拿选一门实习4周。实习方式以门诊跟师为主。实践单位主要安排在市县一级及以上中医院

六、教材

采用全国高等中医学院校成人教育统编教材和部分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编写教材。

七、成绩考核

培训单位应对培训对象的培训进行考核。

理论学习每门课要进行一次结束前考试,考试时间按教学进度,试卷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统一组织。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其中作业占15%,考试占85%。成绩不及格者,准许补考一次,成绩按60分计,并注明“补考”,考试成绩均交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存档。

实践接收单位应对培训对象的实习进行考核。在每科实习结束,培训对象要进行出科实习小结,由带教老师和实习单位进行考评,并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实习成绩。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编号

课程名称

自学时数

面授时数

习题时数

按学年开设

1

   

 

医古文

60

40

20

 

40

2

中医基础理论

72

48

24

  48

 

3

中医诊断学

60

40

20

 40

 

4

中药学

72

48

24

 48

 

5

方剂学

66

44

22

 44

 

6

中医内科学

108

64

32

64

 

7

中医科研课题方法

24

16

16

 

16

8

专题讲座

 

48

 

24

24

9

       

中医妇科学

30

21

20

 

21

10

中医儿科学

30

21

20

 

21

11

中医外科学

30

21

20

 

21

12

中医伤科学

30

21

20

 

21

13

针灸学

30

21

20

 

21

14

推拿学

30

21

20

 

21

15

 

临床实习

 

 

 

 

10

 

 

合计

642

474

278

268

206

注:编号1--7为 必修课程,编号9-14为选修课。要求学员在6门选修课程中选择3门作为重点讲授,其他3门以讲座的形式上课。

 

Ⅱ、实习部分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使培训巩固已学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掌握用中医的理、法、方、药知识处理常见病。

二、实习时间与科目

实习时间累计时间不少于10周。其中中内科6周;中妇科、中儿科、中伤科、中外科、针灸科、骨伤科按个人从事专科任选一门,实习4周。

三、组织领导

1.培训对象由培训单位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以县及以上中医院为主。

2.实习单位负责对培训对象的实习进行考核。

四、实习要求

1.中医内科:(1)抄方阶段:累计4周。培训对象随带教老师抄方,临证观察病人,观摩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熟悉中医查房的程序。学习中医脉案及中医住院病历的书写。带教老师应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对学生进行讲解,从四诊的运用到辨证用药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巩固提高中医学基础知识,了解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2)试诊阶段:累计2周。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培训对象运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然后由带教老师批改后成方。

2.中妇科、中儿科、中伤科、中外科、针灸科、推拿、骨伤科:前阶段培训对象跟随带教老师抄方,通过观察老师临诊,学习带教老师的辨证处方的方法与经验,后阶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试诊。带教老师应向培训对象介绍本学科的中医治疗特点及规律,指导学员掌握临诊要点。时间:2 个月。

五、实习考核

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和科室负责人,按考核表的要求,对实习对象在出勤情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等内容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实习期间无故缺勤累计达四分之一以上者为不及格。

六、培训对象实习注意事项:

1.必须按实习要求参加各科实习,实习时间不得任意减少,实习科目不得任意变更。

2.有计划地复习和阅读有关中医书籍及医案,认真记录实习笔记,积累临床资料。

3.实习结束后,按实习考核表要求完成各科实习小结,并请带教老师写好评语及考核成绩,医院科教科签署意见后交成教学院存档。


附件3

浙江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学员登记表

办班单位(盖章)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照片

最高学历、学位

 

所学专业

 

毕业院校与时间

 

工 作 单 位

 

参加工作时间

 

从事专业

 

执业(或助理)医师资格证号码

 

职称

 

联系电话

 

           

必修课

课程名称

自学时数

面授时数

考试成绩

补考成绩

备注

选修课

课程名称

自学时数

面授时数

考试成绩

补考成绩

备注

中医基础理论

72

48

 

 

 

中医妇科学

30

21

 

 

 

中医诊断学

60

40

 

 

 

中医儿科学

30

21

 

 

 

中药学

72

48

 

 

 

中医外科学

30

21

 

 

 

方剂学

66

44

 

 

 

中医伤科学

30

21

 

 

 

中医内科学

108

64

 

 

 

针灸学

30

21

 

 

 

医古文

60

40

 

 

 

推拿学

30

21

 

 

 

中医科研课题方法

 

8

 

 

 

临床实习

10

 

 

 

专题讲座

 

48

 

 

 

结业考成绩

 

 

 

 

结业证书号码

 

                                                             

 

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制


附件4

2017年“西学中”培训学员统计表

填报单位: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专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