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0
走进温岭
/col/col1544398/index.html
人文温岭
/col/col1544428/index.html
文化遗产
/col/col1544466/index.html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温岭
>
人文温岭
>
文化遗产
温岭2对师徒完成台州非遗项目师徒签约传承工作
发布日期:2013-12-26 15:58: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新局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至:
近日,台州市文广新局监察室主任俞志罕、台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秋宁来到温岭检查台州非遗项目师徒签约传承工作,温岭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冯海萍、文保中心副主任邵银燕陪同检查。
上午,检查组一行首先来到了石塘上箬路陈氏船模工作室。刚刚从上海交大参加“船史研究学术会议”回来的陈祥荣在家中等候,作为“下过海、讨过海、做过船”的船模制作者,陈祥荣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很多人慕名前来要求合作制作船模。他从小跟父亲学习造船,修理过小钓船、木质船并担任过苍岙杨柳修船厂的负责人。20多年来,他培养了11名造船师,先后主持制造了各类木质渔船60多艘,改造各类渔船46艘。1996年后,开始制作古帆船50多种,各类船模200多艘,其中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用的战船、戚继光抗倭用的战船、三国时曹操在赤壁大战中使用的连环战船、孙中山先生乘坐过的中山舰、鸦片战争清军水师的战船、葡萄牙的战船等,有的船模还漂洋过海,停泊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2008年他建造了仿古“安福舻”通州古运,并承担奥运火炬传递工作。
陈祥荣签约的徒弟是他的儿子陈小毅,在目前船模制作前景尚不是非常乐观的情况下,平时经常打下手的儿子欣然接受父亲提议,加入到船模传承行列,在父亲的带领下,正逐步学会简单独立的制作。在检查中,陈小毅拿出了平时的学习记录,并展示了他制作的小舢板,得到了台州市领导的肯定。
下午,检查组一行来到了温岭箬横百亩坦村,检查排街师傅朱振芳和徒弟王云兵的教学传承情况。唱排街在温岭历史悠久,清代末年就有之,解放前尤盛。最早是箬横的林家元,由林家元传教给白峰中库的林作祥,由林作祥传给朱克利,再由朱克利传给朱振芳。排街以两人唱为主,形式生动灵活,以方言、顺口溜、讨彩头,演唱比较风趣,适用农村中老人胃口,唱曲内容多样,活动形式灵活,受到群众欢迎。随着社会进步,艺术发展,欣赏水平提高,排街这种曲艺继承人很少,老艺人又缺乏创新,前景极不妙。为此,台州市专门安排了朱振芳带徒王云兵,并要求师傅通过三年时间完成项目教学传承,先教徒弟由头、访范,然后根据老资料进行唱店名、唱鱼名、唱戏曲等教学,直至第三年教会徒弟唱《王金满》《黑蛇传》《借米记》《双玉轴》《无底洞》《双姻缘》《黄狗报》等一些曲目。当天下午,做小生意的徒弟王云兵抽空赶来展示了他的学习成果,他流利洪亮的排街演唱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至此,温岭市已经顺利完成2013年2项台州签约传承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温岭将继续关注跟踪这些重点项目的教学传承工作,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检查组一行在陈氏船模工作室听取汇报
排街师傅朱振芳、徒弟王云兵现场表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