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进了股市的钱江摩托
争取来的上市机会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原浙江省人民政府证券委员会浙证委[1997]127号文批准,由钱江集团有限公司和金狮明钢有限公司(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为投资我国摩托车业而专门设立的投资公司)共同发起,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社会公众股(A股)发行前,钱江摩托的股本总额为19500万股。
1999年3月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1999]26号文批复,同意钱江摩托采用“上网订价”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500万股(实际上网发行5850万股,向基金定向配售650万股)。
1999年3月11日,钱江摩托股票发行成功。其中,国有法人股13200万股,占总股本的50.77%;境外法人股6300万股,占总股本的24.23%;社会公众股,即可流通A股6500万股,占总股本的25%。
3月28日,钱江摩托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3300001005536(1/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26000万元。5月14日,钱江摩托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从申请、审批、报送文件、订立契约、发表公告,到最后上市交易,股份公司申请股票上市都有一个复杂的程式和过程。钱江摩托证券事务代表颜峰说,股票上市实行的是额度制,名额有限,但竞争的公司很多,钱江摩托的上市机会实在得来不易,“我们光准备就用了两年时间”。据颜峰介绍,当时市里还分派了一名分管副市长专职处理钱江摩托上市事务。
积极上市的背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摩托车行业出现了超常规的飞速发展,生产规模急剧扩张。全国摩托车产量从1990年的不足100万辆,到1996年已增加到929.5万辆,摩托车行业竞争的焦点落在了新品种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等方面。
颜峰说,当时若单靠集团公司自身的积累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根据公司《关于设立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报告》,钱江摩托集团公司在1998年的资产为1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5%。
而另据1999年3月8日编印的《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筹)招股说明书》,钱江摩托集团公司当时正在酝酿的一系列技改、投资和兼并等计划,合计需要的资金多达3亿元人民币。
“企业也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颜峰说。钱江摩托集团公司认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规模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因此希望通过改制,可以进一步优化整个组织机构,理顺母、子及分公司之间的关系,以便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直接融资的优势
为什么选择上市融资?在固有观念里,即便是间接融资,国有企业也向来都有比民营企业更多的体制性优势。“但直接融资显然更吸引人。”颜峰说。
首先,上市使企业得到大量资金,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自成立以来,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共募集了62559万元。除了首发募集的33735万元资金被用于公司的技改项目和收购兼并外,钱江摩托于2001年通过配股募集的28866.5万元则用于扩大摩托车出口技改项目。
据介绍,仅首次募集的资金便使钱江摩托的规模从1998年的年产29.9万辆增加至2000年的10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从1998年的13.1亿元增长至2000年的37.49亿元,增幅达186%。
其次,通过发行股票,企业还可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增加股东的流动性,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系数,同时也提高了透明度和知名度,增加大众对企业的信心。据一份较早的公司资料显示,钱江摩托的资产负债率从上市前的42.84%下降到了2002年6月底的29.8%。
颜峰回忆说,钱江摩托上市时,我市也有一些民营企业符合了上市条件,但他们觉得上市耗时长,成本大,不愿申请;现在回头去看,事实证明了钱江当初的选择和付出都是明智的,特别是在遭遇像当前的经济困难时期时,直接融资的优势便会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