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温岭市综合数据

发布日期:2015-03-26 09:54: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字体:[ ]
分享至:

 

    综合实力 

  全国排位 

  国家统计局从 1991 年至 2006 年对全国县域经济进行排名,前 100 位为“全国百强县市”。2006 年我市在全国 2000 多个县市区中,综合实力位居第 34 位。2014 年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 43 位,比 2013 年前进了一位。 

  经济总量 

  2014 年,面对错综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紧紧围绕“创新转型、工业强市”主线,以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四换三名”,全力推动工业强市建设。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802.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8.31 亿元,增长 2.0%;第二产业增加值 365.28 亿元,增长 7.7%;第三产业增加值 378.62亿元,增长 8.3%。 

  人均生产总值 66065 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7.0%,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10755 美元,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行列。 

  财政收入 

  2014 年财税部门坚持组织收入为中心,扎实推进“营改增”、“个转企”,狠抓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着眼于依法治税,积极培植税源,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 87.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7.84 亿元,增长 9.1%。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54.5%。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比例为 7.3 ∶ 45.5 ∶ 47.2,一产和二产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了 0.3 和 0.7 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则上升了 1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零地”技改持续推进。2014 年固定资产投资 339.61 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工业性投资 118.18 亿元,增长 19.8%。全年核准零地技改项目 343 项,计划投资额 72.63 亿元,其中纯设备投入 243 项,计划投资额 38.48 亿元;厂房改建加层 47 项,计划总投资 8.3 亿元,新增建筑面积 29.2 万平方米。 

  沿海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温岭经济开发区(含东部产业集聚区)、温岭工业园区全年新开发面积 82.8 公顷,基础设施投入 10.9 亿元、工业性投入 52.71 亿元;区内投产企业 352 家,其中当年新投产企业 10 家,实现规模上工业销售收入 634.7 亿元,上缴税收 11.23 亿元,外贸出口额 13.97 亿美元。 

  重点工程建设强势推进。2014 年,全市 100 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19.1 亿元。25 个省地两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3.6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 32 亿元的136.2%。已开工城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10 千伏白山输变电工程、东部新区龙门大道西段市政工程、东部新区诗海路(山海南路)市政工程、东部新区洱海路市政工程、东部新区水闸工程、铁路新区欧风路二期等 39 个项目。已完工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工程、九龙学校、方城小学扩建、青少年活动中心、浙江跃岭股份技改项目、九龙商务中心、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迁建、110 千伏牧屿输变电工程、市中心粮库桥下库区改扩建工程、A3 总部经济大厦、奔驰 4S 店等 22 个项目。 

  【品牌温岭】 

  品牌兴市战略硕果累累。目前有注册商标 26644件,拥有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9 件,省著名商标61 件、省名牌产品 43 个,名列全省前茅。机床工具产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钱江” 成为全国出口名牌,“爱仕达”、“利欧”、“鑫磊”、“跃岭轮毂”等 31 个品牌成为浙江省出口名牌;先后获得水泵、空压机、小型电机、鞋类、汽摩配、摩托车和餐厨用品等 7 类产品中国出口基地称号。拥有浙江省商标品牌基地 7 个、台州市级商标品牌基地 8 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