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温岭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3-05-24 00:00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五大战略,紧扣“大干二季度、突破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活动主题,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5.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51.9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00.75亿元,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58699元,比上年增长6.5%,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9299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6∶52.1∶40.3调整为7.5∶49.9∶42.6,一产、二产比重分别比上年降低0.1和2.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二、农 业 

        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24.62亿元,增长5.4%;林业产值0.07亿元,增长37%;牧业产值8.32亿元,增长10.6%;渔业产值62.30亿元,增长1.4%。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087公顷,比上年下降0.1%。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37公顷,比上年下降0.3%;全年粮食总产量15.45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全市非粮作物播种面积26450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全年蔬菜产量51.32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油料作物产量942吨,增长13.1%;甘庶产量17.05万吨,增长7.6%;果用瓜产量14.07万吨,下降29.5%,其中西瓜13.04万吨,下降30.4%;水果(包括果用瓜)产量23.47万吨,下降16.7%。 

        拥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农(渔)产品12个,农(渔)产品省级著名商标14件。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3个、产品57个,绿色食品36个。全年完成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建设8千亩;主推水稻主导品种面积18.2万亩,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7%以上;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实现了全覆盖;全市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年末全市拥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56家,入社社员1.2万户,带动农户14万户;其中规范化合作社10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0家;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12家,年产值超百亿元;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2012年我市农业走出去的面积达40万多亩,年产值23.6亿元。全市已流转土地24.2万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57.6%,流转农户115320户,占承包农户数的43.8%。省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试验区工作方案已获省委、省政府批复。 

        全年肉类总产量3.95万吨,比上年增长44.2%,其中猪肉产量2.08万吨,增长8.3%。禽蛋产量1.2万吨,下降5.5%。年末牛、羊、生猪、家禽存栏分别为1941头、6195只、14.15万头和414.2万只。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0.39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3.36万吨,比上年增长2.5%;海水养殖产量6.33万吨,增长1.4%;淡水产品0.7万吨,增长9.4%。 

        2012年年末堤防总长549.62公里。年末已建成蓄水工程156座、总库容7508.22万立方米,当年实际供水量4901万立方米。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56千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4.35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24.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规模以上(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674家,总产值638.5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48家,比上年净增10家;其中5至10亿元企业6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从销售看,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38家。 

        全市规模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88.1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0.6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8.93亿元。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得分227分。单位增加值能耗(等价)降低率为12.5%。全力推进企业上市,2012年新增过会企业1家,新增报会企业1家,新进辅导期企业1家,启动股改企业4家。 

        温岭经济开发区(含东部产业集聚区)现有工业规模企业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6亿元;外贸出口额6.16亿美元,增长35.7%。浙江温岭工业园区现有工业规模企业6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49亿元;外贸出口额5.58亿美元,增长5.2%。 

        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507.88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省外建筑业总产值351.33亿元,增长13.5%,省外施工产值超10亿元的有12个省。创利税29.69亿元,增长1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38.39万平方米,增长12.9%。年末拥有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21家,二级资质企业31家。建筑企业批准省级工法12项;专利技术13项,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9项、安标化工程19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项。获“曙光杯”优质工程4项,“括苍杯”优质工程2项,省级“钱江杯”优质工程 3项。曙光、中博、华太蝉联民营企业500强,天颂入围中国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工业性投资102.4亿元,增长26.3%。全部限额以上投资235.9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81.1%,比上年增长21.9%;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79.57亿元,增长26.7%。全年核准零地技改项目227项,计划投资额29.39亿元,其中纯设备投入196项,计划投资额24.83亿元;厂房改建加层31项,计划总投资4.56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沿海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温岭经济开发区(含东部产业集聚区)、温岭工业园区全年新开发面积82.6公顷,基础设施投入10.37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性投入29.17亿元;区内投产企业337家,其中当年新投产企业16家,实现规模上(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83.09亿元,上缴税收8.3亿元,外贸出口额11.74万美元。 

        重点工程建设强势推进。81省道改建工程、104国道大溪段复线、中心渔港建设二期、浙江下张钢铁市场扩建工程、华东机床配送中心、泽国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市人才公寓、城北中心卫生院、九龙学校、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锦屏公园新天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海塘加固工程、81省道松门过境段、76省道泽坎线城东段改建工程、温大线吴岙岭隧道、农贸市场复建、广播电视中心二期、220KV牧东变工程、西环路南延、万泉东路、五龙小区飞龙苑等项目完工;客运中心、中华北路绿化工程、横峰国际鞋材城、鞋业大厦、创业大厦等项目基本建成。全市8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80.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13亿元,其中本年完成投资73.74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1.08亿元,比上年增长9%。房屋施工面积365.84万平方米,增长14.2%;房屋竣工面积16.73万平方米,下降70.5%;全年销售商品房49.49万平方米,下降7.3%。 

        五、交通和邮电业 

        2012年全年完成客运量53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旅客周转量29.17亿人公里,增长4.5%。完成货运量4842万吨,增长7.0%;货运周转量216.29亿吨公里,增长14.1%。港口货物吞吐量563万吨,增长9.1%。铁路温岭站运送旅客达184.3万人次。年末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包括村道)1867.9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726.39公里,有铺装路面1540.59公里;村道1171.46公里。年末营运客运车辆1679辆,客位30962人;其中出租车611辆;货运车辆13828辆,载重43000吨。货运机动船181艘,净载重量32.03万吨。 

        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4.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1.2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1.28万户,其中宽带用户28.55万户,分别比年初净增6.64万户和3.92万户。邮路单程长度18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3589公里。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5.23亿元,增长22.0%;零售业255.49亿元,增长15.7%;住宿业0.89亿元,下降4.3%;餐饮业55.07亿元,增长19.6%。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进一步深入。全市已核准备案销售网点123家,全年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8.57万台(部),比上年增长271%。全年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6.7亿元,兑付财政补贴0.87亿元。成功举办了中国泵与电机展和中国工量刃具展2个国家级展会,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展会25场,现场成交额8.28亿元。 

        2012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71个,全年成交额5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消费品市场143个,成交额445.34亿元;生产资料市场23个,成交额140.54亿元。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7个,其中5-10亿元的有6个,松门水产批发市场、下张钢铁市场、市购物中心和温西工量具交易中心等8个市场超过10亿元。全年共收缴违法生猪产品5098公斤,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10头、病害肉品104018公斤,抽检生猪“瘦肉精”尿样3148批次,确保出厂肉品合格率100%。 

        201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4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法定假日接待游客67.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实现旅游总收入78.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法定假日旅游收入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市共有旅游区(点)22个,其中4A级1个、3A级3个、2A级2个,门票收入3889.77万元。拥有旅游星级饭店10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4家。拥有国内旅行社11家,国际旅行社2家,全年共接待游客20.07万人次。 

        七、对外经济 

        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5.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自营出口总额34.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出口总量居台州各县市区首位。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0.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61.4%,比上年增长4.2%;鞋类出口9.9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29.2%,比上年增长6.2%。出口企业规模化加速,全市有出口实绩企业665家,比上年增加35家;出口300万美元以上企业207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85家。新兴市场分化,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2.6%和19.6%,俄罗斯和巴西增长9.1%和6.8%,印度下降19.3%。全市新批三资企业2家,协议利用外资20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8万美元。新批境外项目6个,中方投资总额1857.9万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015万美元。目前全市经审批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达120家,分布在36个国家和地区。宏远交通、二轻建筑和恒基钢结构境外施工产值超亿元。中信保特批在温岭设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络处,开创了在全国县级首个设立联络处的先河。 

        八、财政和金融业 

        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72.2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87亿元,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53.8%,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8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当年新增存款99.35亿元。其中,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536.65亿元,当年新增69.01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02.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7%,当年新增贷款89.92亿元。从贷款投向来看,中长期本外币贷款余额155.53亿元,当年新增11.01亿元;短期本外币贷款余额540.63亿元,当年新增77.58亿元;个人消费本外币贷款余额181.23亿元,当年新增26.4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79.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7.3%。指导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各类技术项目30多项,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1项,列入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省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1项,获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13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台州市科技进步奖5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农业科技企业5家,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台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新增省级研发中心3家、台州市级研发中心16家。专利申请量为2897项,专利授权量为1989项,其中发明专利98件。新增国家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家;台州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试点单位。 

        年末全市拥有注册商标21745件,拥有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著名商标54件、省名牌产品46个,名列全省前茅。塑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钱江”、“爱仕达”、“利欧”、“鑫磊”、“跃岭轮毂”等成为全国出口品牌;先后获得水泵、空压机、小型电机、鞋类、汽摩配和摩托车等6类产品中国出口基地称号。 

        2012年末全市学校共有在校生21.16万人,专任教师1.07万人。有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17820人;职业高中7所,在校生12186人;初中37所,在校生34620人;小学94所,在校生98721人;幼儿园202所,在园幼儿47812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升初比例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99.53%。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8.50%,15年教育普及率98.24%,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97.3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1%。现有省一级重点高中3所,省二级重点高中4所,省三级重点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技校2所,省二级重点职技校1所,省重点技工校1所。16个镇(街道)中已有省教育强镇14个,台州市教育明星乡镇15个,台州市教育现代化镇8个。高校共录取人数5374人,本科录取人数2439人,其中重点线录取64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2年全市举办浙商之夜迎新音乐会等28场较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组织文艺下乡演出251场次,送数字电影8000场次,送图书下乡20544册。全市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5389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市镇两级公共文化设施面积556.57平方米。台州规模最大的镇级图书分馆—泽国分馆(月湖书院)、台州首家企业图书分馆—宝利特图书分馆、温岭首家工业园区图书分馆—城南竹坑工业园区图书分馆、市看守所图书分馆相继开馆。市图书馆引进了台州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面启用少儿图书分馆。市图书馆入藏图书(含电子图书)395451册,年增幅5.9%,服务人次达28.05万人次。影视城共放映电影9092场次,观众31.85万人次,票房收入127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共有6件艺术作品获省级奖项,16件作品获台州市级奖项。成功举办全省首个县(市)级文博会,交易额达300多万。石塘镇里箬村被评为省级非遗民俗旅游村。全市现有各级文保单位37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7处,市县级29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8项,台州市级21项,市级95项。 

        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30.67万户,全年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分别为8760小时和6570小时。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和有线电视、广播通村率均达到100%。 

        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85家,其中医院16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院3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卫生所183个,村卫生室532个;拥有医疗床位4350张,卫生技术人员7009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61张、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其中医生2.31人。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将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向公立医院和村卫生室延伸,全年药品零差率让利6682.77 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8家医院同步启动以药品零差价率销售为核心内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卫生会计核算中心正式运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有效开展,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完成357例、叶酸服用率达95.3%、住院分娩补助率达76.6%、免费婚检率达85%。医疗机构中有三级甲等中医院1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乙等医院3家。 

        2012年组织承办了第二届“温岭•长屿硐天杯”全国象棋国手赛、浙江省“民泰商业银行”杯干部网球邀请赛、2012年中西国际足球对抗赛、中美篮球对抗赛和台州市少年儿童举重比赛。举办了市第二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赛艇项目获全国锦标赛银牌2枚,跆拳道项目获全国跆拳道少年锦标赛1金1银;各项目在省锦标赛上共获金牌15枚、银牌10枚、铜牌16枚,其中跆拳道、柔道成绩为历年最好,分别是6金2银9铜和3金1银。参加台州市首届体育大会30个项目的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温岭是省体育局确定的全省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唯一试点县市,也是全省7个体育现代化试点县市之一,12月承办了浙江省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现场会。继续开展省级体育强镇创建工作,实现了全市省级强镇全覆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第17个全民健身宣传月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市国民体质监测与体育科研中心建立互联网健康自助查询系统,共监测各类人群2300例,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3.4%,其中优秀率为14.8%,良好率为24.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7平方米。 

        十一、环境保护 

        生态示范创建不断深化,全市12个镇(街道)通过省级生态镇(街道)复检,坞根镇开展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已通过环保部核查,新创建台州市级生态村29个。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持续加大,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7起,罚款280.5万元。涉重金属、小冶炼、小电镀及场外拆解等“十五小”、“新五小”整治扎实推进,全市共清理固废拆解场点400多处,取缔非法电镀窝点20余个,小冶炼加工点40多处。主要污染物减排稳步推进,全年化学需氧量新增削减量627.47吨,削减率3.67%(不包括农业源);氨氮新增削减量95.16吨,削减率3.19%(不包括农业源);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197.41吨,削减率7.25%;氮氧化物新增削减量91.49吨,削减率1.11%(不包括机动车减排)。 

        完成平原绿化11344亩,其中重点防护林1850亩;迹地更新25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台州市级森林村庄10个。城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12万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达306.98万平方米。植物园完成3000株乔木绿化种植;环城山体绿道建设已完成10公里。年末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781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22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0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8.40%,绿化覆盖率43.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4平方米。全市完成营造林7000亩,其中封育改造3240亩。 

        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18.35万吨,市垃圾焚烧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1270吨。城区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工程新建7公里,老城区污水管网已落实10个区块改造。东部垃圾处理中心的建设用地方案已报台州市批准。全市完成镇级污水管网32.5公里,大溪、坞根、上马、泽国、松门5座污水处理厂已投运,箬横镇污水处理厂已竣工,新河的主体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石桥头的主体工程将完成,滨海的已进入招标阶段。新铺设城镇污水管网6公里。全年累计处理污水1933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85.02%。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205998人,其中男性人口612395人,女性人口593603人,男女性别比为103.2︰100;其中非农业人口204549人。全年出生人口14238人,死亡人口7882人,人口出生率为11.83‰,死亡率为6.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8‰。总人口中市区人口242051人。 

        全市人才总量近16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3505人。全年共培训高技能人才1152人,鉴定考核18142人。成功入选“500精英计划”9人。积极引导利欧股份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帮助新界泵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开题。新界泵业等5家企业荣获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建设基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55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8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62人。完成创业培训9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9%内,城镇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归零、基数归零的目标。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全市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居)创建率分别达100%和96.9%。 

        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26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21.62万人;失业保险15.63万人,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9.53万人和12.52万人。五大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7.8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保持全省首位,参保人数101.7万人。开展社会保障市民卡制作发放,已制作40余万张。调整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政府贴补标准,平均增幅达60%。 

        年末拥有养老机构89个,床位7250张,入住人员4465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708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786人,共发放低保金和五保供养金3965.9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65元提高到52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00元提高到370元。农村临时救助3851人次;城乡医疗救助10119人。全市拥有老年活动设施894个,老年学校1所,在校人数27265人。拥有福利企业35家,年末职工2019人,其中残疾职工785人。慈善机构全年直接接受社会捐赠3679.9万元。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4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39元,比上年增长11%。扣除价格因素,两者实际增长分别为7.5%和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706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89元,增长14.5%。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6%和42.9%,人均拥有住房面积分别为48.32平方米和58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