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3-03-07 00:00 信息来源:市人大网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年3月6日在温岭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温岭市市长  李 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困难挑战,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5.9亿元,同比增长7.0%;财政总收入7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9亿元,分别增长8.5%、7.5%;限额上固定资产投资235.9亿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39元,分别增长10.0%、1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8 ‰。

        一年来,我们着力开展比学赶超,不断加快项目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加速构建

        沿海开发不断推进。“主攻沿海”全力提速,海洋经济发展主平台逐步形成。东部新区规划体系更趋完善,规划馆完成主体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港湾大道、松航中路等主干道路顺利竣工,56公里路基框架已经形成。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千禧邻里中心顺利完工,新区小学、幼儿园、北片污水处理厂、曙光湖公园等工程开工建设。生态设施有序推进,建成景观绿化35万平方米、慢行步道8公里,开挖河道18公里,龙门湖列入省级湿地公园。产业集聚初成规模,实现供地2295亩,新落户企业21家、开工15家、投产6家。要素制约有效破解,白岩矿山二期顺利开工,完成造田造地1500亩,新增建设用海指标3319亩。担屿围涂工程主海堤顺利合龙。

        项目攻坚取得突破。不断深化“两年”活动,以“大干二季度”、“突破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等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中心镇、街道、特色镇三大板块重点项目现场督评,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台州市强县板块现场督评中名列第一。全市80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7亿元,其中24个省地两级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超额完成。76省道城东高架、81省道松门过境段、吴岙岭隧道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104国道桐屿至泽国段、75省道南延温岭段、县道竹盖线、龙门港、金清二期、中心渔港一期等工程加快推进。104国道大溪段改建、81省道改建、中心渔港二期、白龙潭水库等工程开工建设。电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20千伏牧东变、110千伏石塘变并网投运,110千伏西郊变开工建设。

        城区形象加速提升。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单元控规实现全覆盖。城市新区建设快速推进,银泰城市综合体、九龙商务中心等工程加快建设,九龙学校、民泰商业银行大楼等工程开工建设。总部经济基地7幢大楼主体结顶,青商大厦投入使用。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农贸市场复建工程基本完成,东门路D区块主体工程顺利结顶。西环路南延一期、万泉路东延和铁路新区牧潘路一期、站前大道一期等主干道路建成通车,九龙大道西延、万昌北路北延等工程有序推进。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建成环城山地绿道20公里,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公共停车泊位230个。城市公交运营机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城市防洪能力有效提升,老城区排污纳管和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二期工程加快建设。

        城乡统筹深入实施。泽国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展顺利,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中心镇、特色镇功能布局不断优化,集聚效应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美丽乡村”启动实施,第二批8个省级中心村完成规划编制,建成省级整治村126个、市级示范村33个,完成“菜单式”项目190个,建成农村联网公路20公里。农村“立改套”项目快速推进,新增试点村20个,改造建设农房7622间,湖漫库区迁建小区一期工程顺利结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取得成效。“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理百日会战行动深入开展,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6531亩,盘活存量土地1682亩。防汛防台工作扎实开展,完成河道疏浚整治40公里、海塘加固13.6公里、出海涵闸8座,被评为省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先进市。

        一年来,我们加快推进创新转型,致力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工业强市启动建设。实现工业增加值324.4亿元,增长5.2%,成功列入省首批工业强市建设试点。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工具、鞋帽服装等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水泵产业集群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功举办中国(温岭)童鞋产业高峰论坛。依托企业数据平台,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净增规模企业206家,新增超亿元企业12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38.5亿元。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加大,跃岭股份成功过会,万邦药业实现报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完成限额上工业性投资79.6亿元,增长26.7%,邦丰塑料、钱江益中、华谱新创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省部级科技项目9项。质量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参与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7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7件、浙江名牌产品5个。建筑业发展稳中有升,实现产值507.9亿元,增长15.8%。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强化项目支撑,大力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成功承办全省服务业工作现场会,被评为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实现三产增加值300.8亿元,增长9.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7亿元,增长16.6%。市场群建设取得成效,国际数码城建成投用,东南机床城、横峰国际鞋材城主体结顶,下张钢铁市场扩建工程、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开工建设。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和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被评为中国百强商品市场。会展经济持续发展,举办各类展会25场,实现成交额8.3亿元,增长60.8%。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实现旅游总收入78.8亿元,增长23.5%,中国(温岭)石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石塘半岛旅游区启动建设。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884.3亿元,贷款余额702.2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4.7%,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中信、广发银行温岭支行成功设立。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两区”建设顺利推进,实现粮食种植面积38.5万亩、总产量15.4万吨,东部现代农业综合区、城南现代渔业示范区和箬横食用菌等5个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我市被列为省首批现代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试验区。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温岭万家联合社列入全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体系逐步健全,新建省级示范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4个。设施农业取得突破,民人谷生态农业园、王龙口高新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粮食储备能力不断增强,桥下粮库开工建设。渔业经济稳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渔业总产值49.9亿元。“春季海安”行动深入实施,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加强。礁山港疏浚、钓浜渔港修复加固工程启动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通过验收。

        对外开放取得实效。加大外贸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自营出口34.1亿美元,增长4.2%。中信保温岭联络处成功设立,实行“企业投保、政府买单”模式,带动小微企业出口增长49.1%。“无水港”建设有序推进,公共保税仓库建成运营,龙门港口岸开放列入国家规划。鞋类出口基地公共试验检测平台顺利建成,检验检疫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浙商回归”创业创新,成功举办“百名中外客商温岭行”活动,实际引进市外资金18.7亿元。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新批境外项目6个、海外展示中心2处,完成境外承包工程3015万美元。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倾力改善社会民生,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811”生态文明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个,铺设污水管网59公里。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成效明显。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不断深化,关停金属熔炼、电镀企业39家,改造、搬迁8家。建立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5起,拘留33人。森林温岭“三年绿化大行动”顺利完成,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7117亩。节能减排完成预期目标,成功通过省级生态市复评验收。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千团百佳”、“文化走亲”、“文化下乡”等活动蓬勃开展。市博物馆开工建设,建成图书分馆2家、示范性农家书屋30家,举办首届文博会。义务教育实现阳光招生,高考质量明显提升,职业教育取得突破。城东小学、城南中心幼儿园建成开学,石桥头小学、潘郎小学迁建工程顺利推进。新河镇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单位。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顺利通过省卫生城市复评。传染病防控日益加强,矽肺病等职业病防治力度加大。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实现省级体育强镇(街道)全覆盖,全省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取得成效,成立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荣获省药品安全示范市称号。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两非”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效下降,被评为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市。

         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养老、工伤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第四轮农民免费健康体检,筛查适龄妇女“两癌”2.3万人次。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均达100%。新建保障性住房1054套、71560平方米,新安置经济适用房183户、廉租房76户,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359户。创业就业工程全面推进,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555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630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家,连锁超市农村便民店覆盖率达95.1%。农民安全饮用水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惠及67个村、7.5万人。村邮站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业务交易量居全省首位。实施殡葬普惠政策,免除殡葬基本项目服务费215.2万元。

        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党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099件。“六五”普法全面推进,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深入开展,新增“阳光驿站”18家。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国有资产及财政收支管理更加规范。反腐倡廉深入推进,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强化,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302件,涉及副科级以上干部7人。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三提工程”大力实施,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化。设立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联合告知制度启动实施,176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直接办理。中介机构监管逐步强化,公共资源交易有效规范。扩权强镇进一步深化,成立泽国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市金融办,投融资市场不断拓展,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省级试点启动运行,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4亿元。
        社会管理持续优化。“平安温岭”建设深入推进。打击“两抢一盗”和“打霸拔钉、清障护航”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全市刑事发案数下降5.4%,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大力开展大接访活动,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全面推行,出租私房管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七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全面建成,消防安全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实现零增长。双拥工作深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人防、海防、海事、统计、档案、供销、气象、老龄、慈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温部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温岭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在宏观环境和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难度加大,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工业产值增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二是高端要素难以集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粗放经营、同质化竞争的形态没有根本改变,发展环境还需优化。三是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城市生活品质有待提升。四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管理存在诸多挑战。五是政府行政效能与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人员作风不实、宗旨意识淡薄,反腐倡廉仍需加强。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3年总体工作要求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温岭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尽管我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总的发展环境要好于去年。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着力破解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难点、节点问题,努力开创温岭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十三届二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总收入增长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限额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自营出口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均完成上级确定的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突出做好“三个坚持”:

        坚持克难攻坚、创新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必须勇于迎接挑战,善于拔钉破难,以不折不扣的执行力,狠抓经济转型升级,强势推进平台和项目建设,深入一线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同时,必须致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科学谋篇布局,加快理顺层级关系,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集聚跨越发展的正能量,全面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坚持奋发有为、量力而行。围绕争先进位、再创辉煌的目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坚持主要精力、财力向重点工作倾斜、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同时,必须着眼长远,把开发建设的速度、力度与财力、环境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完善项目筛选和甄别机制,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按照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敢于冲破一切束缚和桎梏,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同时,必须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努力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确保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继续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现场督评活动,全力破解一批政策处理、历史遗留难题。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利用,完成造田造地3500亩、供地4500亩。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加快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大项目资金保障力度。确保75省道南延温岭段、104国道桐屿至泽国段建成通车,龙门港、中心渔港一期、礁山港疏浚、110千伏西郊变等工程完工。加快推进104国道大溪段改建、81省道改建、金清二期、担屿围涂、中心渔港二期、钓浜渔港修复加固、白龙潭水库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110千伏牧屿变、石粘变等电力工程。完成梅溪水库初步设计报批。积极做好南海涂围垦、沿海高速温岭段、大麦屿疏港公路温岭段、台州机场至新河公路改建、骨干河道排涝、天然气管网等项目前期准备。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建设工业强市。坚持把工业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倾斜,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着力推进泵与电机行业拓展产业链、汽摩配行业发展系统总成、机床工具行业集聚发展、鞋帽服装行业品牌化提升,扶持发展装备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水产食品、厨卫家电、塑料建材、船舶修造等传统产业。科学制定企业评估体系,重点扶持一批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充分发挥企业数据平台作用,全面推进“个体转企业”、“小微企业上规模”工作,确保全市规模企业超100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加快培育上市企业梯队,新增上市企业2家。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和零地技改,扎实推进爱仕达迁建、跃岭股份募投等重大产业项目,确保实现限额上工业性投资增长15%以上。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积极做好科创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逐步实现从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延伸。推广精细化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扶持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快人才公寓建设,积极共建高端人才工作站。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浙江名牌产品3个。加大建筑业扶持力度,启动建筑科技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发展大土木施工和工程总承包,争创省建筑强市,实现建筑业产值580亿元。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和品牌化提升,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金融集聚区、总部经济基地等发展平台建设,实现限额上服务业投资175亿元。改造提升餐饮、购物等生活型服务业,力争银泰购物中心、锦江百货建成开业。加快重点市场建设,开工建设泽国机床产业投创中心,推进下张钢铁市场扩建工程,建成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横峰国际鞋材城,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家,实现村级连锁超市覆盖面达98%。整合发展物流经济,统筹规划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重视发展会展经济,逐步扩大展会影响力,实现成交额9亿元以上。着力打造旅游产业板块,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年”和“营销突破年”活动,全力推进石塘半岛旅游区建设,加快长屿硐天5A级、方山4A级旅游区创建步伐,实现旅游收入87亿元。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积极发展商业银行、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业,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创新服务水平。
   
        做优做强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建成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4个精品园。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3万亩,确保全年粮食生产13.7万吨。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民人谷生态农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省现代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经营体制创新,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深化农技推广,提升特色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基地化建设水平,完成坞根镇示范创建工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完成农民培训7300人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启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加快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稳步发展远洋捕捞业,提升发展水产加工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建成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3个。启动渔货码头建设。整合发展农(渔)家乐,启动农家乐精品线路建设。

        三、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着力增强经济活力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依托产业链和东部新区、城市新区、铁路新区等发展平台,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和世界500强企业,力争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在外温岭人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浙商回归”,积极鼓励在外温岭企业家回乡兴业,确保引进省外资金18亿元。启动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出口退税、会展补贴等优惠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全力开拓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逐步提高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鼓励进口国际先进装备,确保实现自营进出口38亿美元。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推动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拓展,探索设立出口监管仓库。扶持境外营销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区域产品境外整体营销,鼓励企业并购国外品牌。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0个。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启动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色彩、城市街景、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实施城市新区“一湖三城”组团建设,开工建设九龙湖生态湿地公园、宝岛台湾商贸综合体、银泰超高层酒店、商业水街等项目,精心打造九龙新城。启动建设西部商务区和新兴产业园区,稳步推进产学研园区“退二进三”。加快市政路网建设,推进中心大道东延、万昌路北延、北塔路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北山隧道。提升老城区形象,启动示范街区建设,大力推进坊下街、东门路、下路廊、横湖桥等区块旧城改造。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推进城市排水管网和低洼区块防洪排涝设施改造。提升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规范城乡客运运营管理,启用市客运中心。实施“疏堵保畅”工程,提高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注重城区融合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和项目推动,加速泽国、城北、横峰、温峤区块对接中心城区。加快铁路新区站东路一期、站前大道二期、牧潘路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市商务综合体项目,不断提升站场管理水平。

        推进东部新区开发。围绕建设“城市副中心”目标,加强东部新区与松门、箬横、石塘、滨海区块规划衔接和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产业新城、品质新城。高质量建设产业平台,完成政府性投入8亿元。加快构建新区交通网络,推进千禧路、金塘北路、松航南路等23个续建项目,完成35公里道路一期路面和16座桥梁建设。加快实施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南区污水处理厂等28个新开工项目,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高标准集聚一批优质企业,严格实施产业准入和专家评估制度,完成供地1000亩,开工企业14家,力争完成工业性投入20亿元。启动小微企业科创园建设,推进科技型、成长型小微企业集聚发展。高品质营造生态环境,全方位推进新区绿地、湿地、河道、绿道等生态设施项目,建成苗圃500亩,开挖河湖4000亩,启动实施龙门湖湿地保育区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加快泽国小城市培育,推动大溪向小城市提升,健全中心镇、特色镇运营机制,促进产业、要素、人口和公共服务集聚优化,增强辐射和带动功能。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加快中心村培育。推进美丽乡村工程,完成城南、坞根先进镇建设,启动箬横、滨海、石桥头先进镇创建,建成精品线路11条。加大村留地开发力度,实施经济薄弱村增收计划,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清洁家园活动,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完成省级整治村50个、河道疏浚整治4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9000亩。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改造镇村道路40公里。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完成建设用地复垦600亩。大力推广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全面推进箬横繁荣新村等28个“立改套”项目。继续实施农民饮用水提升工程,扩建城南、坞根水厂,做好山下金、大溪水厂扩建前期工作。

        五、注重优化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市博物馆建设,实现镇级图书分馆全覆盖,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村建设。深化“千团百佳”、“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办好全民读书月、文化艺术节和文博会,重视基层艺术人才培养和本土文化精品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温峤、新河、石塘等地历史街区保护,完成月洞桥异地复建工程。推进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快建设九龙文化创意园、千禧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广电“一省一网”整合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启动市游泳馆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市第十七届全民运动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继续开展城乡学校联合办学,完善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提高学前教育公益化率和等级幼儿园覆盖率,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开展高中段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扶持发展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家长心中的好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大力营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加快九龙学校等一批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台州第一技师学院,启动泽国中学、市七中、滨海中学迁建等工程。

        着力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市级医院——镇卫生院”联合体,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医疗格局。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推进市医疗中心、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四院、城北中心卫生院等工程建设,启动大溪、新河、石塘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七项机制”建设,切实提升市民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争创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市。深入开展“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年”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健全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深入实施“五费合征”,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和优抚工作力度。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042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70户以上。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提升城市舒适度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改善,大力实施“四边三化”行动,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着力建设美丽温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推进植物园、五龙山公园、北山公园建设,建成40公里环城山地绿道。开展主城区“截污治水”大会战,深化肖泉溪、前溪综合治理,实施东辉小区、山下金村等10个区块排污纳管改造工程。大力推行“门前三包”,推进城区市政、环卫、园林养护一体化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运箬横、新河、北城等7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截污管网80公里。开工建设东部垃圾处理中心,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9座。严格执行能源“双控”制度,进一步深化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泽国、大溪现代铸造园区建设。深化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深入推进“平安温岭”、“法治温岭”建设,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育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依法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推进“六五”普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流动人员区域协作机制,优化新温岭人和少数民族服务体系。深化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大力推进无证照经营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消防隐患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切实加强道路交通、渔业船舶、工矿商贸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重视网络舆情,不断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大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打击力度,确保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强化丧葬陋习整治,全面禁用电子花圈。严格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倡导文明节俭新风。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主动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切实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党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全面推行行政权力规范化建设,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决策咨询、法律顾问等专家作用,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创新工作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中介机构管理,推进审批代办、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不断强化城市经营理念,加快投融资平台整合,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再投资能力。深入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构建城市管理统一指挥平台,逐步实现快速反应、综合执法。稳步推广集体土地股权量化,探索推行拆迁异地安置和农村宅基地跨村置换。全面实施供地项目化,建立健全用地全程监管机制。

        切实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确保“三公经费”明显下降。加强政策执行和任务落实情况跟踪督查,强化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大力改进文风会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中精力真抓实干。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目录,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着力治理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突出问题。

        各位代表,我们深知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但我们更加坚信美好的愿景必定成真。让我们在中共温岭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推动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成就事业,在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征程上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政府工作报告》附注
 
        1.“811”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指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811”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其中“8”是指生态经济、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8大目标。“11”是指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森林浙江、蓝色屏障、防灾减灾、绿色创建等11项行动。

        2.“千团百佳”:指在我市1000多支基层文艺团队中,遴选出100支活动经常、影响力大、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农村基层文艺团队,给予活动设施奖励,并以此推动基层艺术人才培养和本土文化精品创作。

        3.“文化走亲”:指由文化部门组织具有温岭特色的综艺节目或文艺展览,到相邻或相近县(市、区)进行演出、展示的活动。

        4.“三提工程”:指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督查提效,是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载体。

        5.“一湖三城”:指九龙湖生态湿地公园、九龙新城、产业新城、钱江新城。

        6.广电“一省一网”:指组建全省统一的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与各市、县(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形成以资本为纽带、多种资本合作方式并存、全省统一市场和服务的紧密型联合发展格局,形成统一贯通、全程全网、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广播电视有线传输网络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基础网络。

        7.食品安全“七项机制”:指病害死亡禽畜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海产品生态危害预警管理机制、餐饮食品“明厨亮灶”监管机制、十万学生饮食安全规范化管理提升机制、便民食品摊贩“三定(定点定时定人)、三包(包秩序包卫生包市容)”管理机制、豆制品规范化生产加工长效管理机制、流通电子监管规范化建设。

        8.“四边三化”行动:指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的洁化、绿化、美化。

        9.“门前三包”:指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应当承担的一定范围的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市容环境责任。

        10.能源“双控”:指既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