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温岭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1-03-24 00:00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2001年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国务院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等政策措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综 合

  

  2001年,我市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据测算,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95.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9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66.94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14.3:52.6:33.1调整为13.4:52.3:34.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7121元,比上年增长8.1 %。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工业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农 业

  

  全市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6亿元,比上年增长0.8%。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农业产值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9.2%。传统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缩减到59.12万亩,降幅达26.4%。其中早稻减幅尤为突出,是历年来减幅最大的一次。全年早稻种植面积为16.86万亩,比上年下降42.0%,早稻减少的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量的6成。与此同时,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却一路走高。全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45.2 万亩,比上年增加9.18 万亩,增长25.5%,其中西瓜种植面积5.9万亩,甘蔗种植面积4.31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07.0%和27.5%,豆类、茭白、草莓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规模也不断扩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63:37调整到51:49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23.39万吨 -23.4

  棉 花 400吨 -20.9

  蔬菜瓜果 73.99万吨 50.4

  其中:甘蔗 22.91万吨 30.2

  西瓜 15.39万吨 107.8

  

  畜牧业生产稳定。年末生猪存栏20.83万头,比上年增长7.8%,年内出栏生猪28.24万头,增长13.6%;家禽年末总存栏301.41 万只,下降11.3%,年内出栏家禽514.98万只,下降5.7%。全年肉类总产量3.18万吨,比上年增长10.0%,禽蛋总产量9888吨,增长29.6%。

  

  区域特色农业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10个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即以箬横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近6万亩大棚西瓜生产基地;以泽国、新河为主的4万亩果蔗生产基地;城东、新河等地的近万亩茭白生产基地;箬横的万亩叶荞菜生产基地;箬横、松门的万亩西兰花生产基地;城南的千亩温岭高橙示范基地;以坞根为主的200万羽温岭草鸡生产基地;以新河为主的千头奶牛生产基地;滨海、箬横一带的60万羽麻鸭生产基地和无公害鸭蛋生产基地。

  

  “品牌农业”战略开花结果。2001年,我市“玉麟”牌西瓜被命名为浙江名牌产品,“明圣”牌高橙和“玉麟”牌西瓜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在2001年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玉麟”牌西瓜、“温联”牌果蔗、“花坞”牌温岭草鸡等4只农产品获金奖,10只农产品分获银奖和优质奖。品牌效应使我市的“温联”果蔗、“玉麟”西瓜等产品声名鹊起,价格上升,成为同类产品的佼佼者,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水产品产量自九十年代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52.69万吨,比上年下降1.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2.49万吨,下降2.6%;海水养殖产量9.12万吨,增长4.0%;淡水养殖产量1.08万吨,下降3.6%,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占水产品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0.6%、17.3%、2.1%,海洋捕捞占了绝对比重,渔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全市渔业总产值36.02亿元,比上年下降2.3%。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继续加强。全年造林更新面积4830亩,其中平原绿化1312亩,迹地更新1775亩;完成四旁植树31万株,森林覆盖率逐步扩大,林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有11个单位分别被评为台州市绿色小城镇、绿化村和花园式单位。

  

  水利建设卓有成效。全年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2亿余元,完成土石方630多万方。三年标准海塘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截止年底,全市共投资1.65亿元,建成标准海塘27条56.9公里,其中50年一遇11条25.7公里,顺利通过了台州市组织的竣工验收。河道疏浚再掀历史新高潮,投资2092万元,疏浚河道236.3公里。东海涂围垦工程完成投资8235万元,基础部分基本完成。以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共建成农灌渠道275公里,新防渗渠道合格村7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长平缓。2001年,是我市自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工业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虽然在各方的努力下,工业增速回落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但工业经济仍维持在低速增长区间运行。据统计,全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工业总产值159.10亿元,增长2.9%。规模工业自下半年开始受钱江集团公司产值大幅下降的影响,逐渐走低。剔除钱江集团公司,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可达16.8%。分经济类型看,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发展不均衡。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成为工业经济中的亮点,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国有工业实现产值1.09亿元,增长7.2%;集体及联营工业产值10.63亿元,增长18.0%;股份合作工业产值48.32亿元,增长11.2%;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完成产值44.46亿元,下降14.6%;私营工业产值26.35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主要行业表现不一。以水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水产品冷冻行业难中求进,逐步走出低谷,全年完成产值8.81亿元,增长7.5%;皮革及其制品业产值22.83亿元,增长41.0%;塑料制品业产值15.56亿元,增长23.3%;金属制品业产值8.11亿元,增长31.2%;以水泵、机械配件为主的普通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24.89亿元,增长14.9 %;交通运输制造业45.72亿元,下降17.9%,其中摩托车制造业下降21.1%;以电机为主的电气机械制造业产值9.25亿元,增长27.9%;服装及鞋帽业产值3.51亿元,增长12.7%;以羊毛衫为主的纺织业产值2.6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以上主要行业除摩托车行业不乐观外,其他主要行业总体生产形势较好。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规模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水产加工品 4.79万吨 9.6

  服装 609万件 13.5

  缝制帽 1589万顶 73.7

  皮鞋 16010万双 25.3

  塑料制品 141874万吨 20.3

  泵 591万台 13.4

  轴承 5612万套 22.5

  摩托车 76.22万辆 - 24.0

  

  工业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出口交货值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工业品直接出口交货值39.1亿元,增长17.0%。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品直接出口额32.39 亿元,增长23.8%,占全市工业品直接出口额的82.8%。出口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规模工业产值增长的拉动力。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为214.7 分,比上年下降27.6 分,虽然综合得分仍居台州市首位,但与其他县(市、区)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11项考核指标与上年相比,大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年全市规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利税总额18.37亿元,下降4.8%,其中利润11.16亿元,增长2.1%。

  

  建筑业继续增长。2001年我市建筑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营、开拓市场。全市49家施工企业全年完成建筑施工总产值4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06亿元,增长10.2%;实现利税29019万元,增加2675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88043元。施工面积787.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0.6万平方米,竣工工程优良率达到54.9%。创“鲁班奖”、“钱江杯”等地市级以上优质工程29项。安全生产亡人事故率为万分之零点四。浙江立强建设有限公司,注册创办了“马来西亚中国立强有限公司”,并当年承接工程业务4000万元马币,首开我市建筑企业在境外创办公司,打入国际市场之先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全社会技改投入14.3 亿元,增长21.2 %。按投资主体分:国有等单位完成投资14.92亿元,增长9.8%;集体单位完成投资18.27 亿元,增长15.6%;私人投资7.38亿元,增长7.7%。在国有等单位投资中,国有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94亿元,下降1.2%;国有技改投资2.48 亿元,增长23.5 %;房地产开发投资5.5亿元,增长20.8%。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完成了东城路旧城改造、人民西路拆迁、市安居工程二期建设;泽太一级公路、影视城等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全年全市重点建设完成投资15.99亿元。

  

  中心城区建设大步跃进。全年共完成总投资8.8亿元。建成城市道路8条,新开工道路10条,有力带动了“东移北扩西进”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实施“东移”中,建成南屏东路、万泉东路、石夫人路、怡园路、锦屏南路,锦屏分区道路网全面形成。在推进“北扩”中,建成万昌路,城南组团和城东北组团的发展轴初步形成;曙光路、百丈路等道路全面完成,开发区路网逐步形成。在加速“西进”中,启动北山山体开辟工程,贯通了横湖路北山山体段,九龙大道等8条道路已基本完成路基填筑,城西北组团道路主骨架即将形成。目前,城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人口20.89万人,城市化水平已达41%。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继续改善。泽太一级公路、钓浜隧道工程分别完成形象进度30%和60%,温峤-江厦-坞根公路水泥路面改造进展顺利,村道硬化完成91公里。截止年底,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达到1266.55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3654万人,客运周转量152215万人公里,货运量825万吨,货运周转量241444万吨公里;年末拥有各种客货运机动车辆16515辆。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9870万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9.95 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2848户,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增至263355户,比上年增长14.3%,电话主线普及率由上年末的60线/百户提高到68线/百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31017户,增长56.5 %,国际互联网用户达34963户,比上年增长1.5倍。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1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市区零售额15.49亿元,增长11.8%,农村零售额37.70亿元,增长4.3%,城区市场和农村市场增幅差距拉大。从不同经济类型的零售额看,国有经济销售平淡,比上年下降23.2%;集体经济增长较快,达17.8%;个私经济及其他经济保持一定增长,增幅7.4%。从行业分布看,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89亿元、2.66亿元、3.13亿元,分别增长6.0%、14.5%、3.0%。集贸市场继续发展。全年实现成交额158.61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3.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自营出口总额2.88亿美元,增长33.4%。分出口企业看,三资企业成为出口创汇的亮点,全年出口创汇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5.4%;外贸企业出口创汇1.21亿美元,增长35.2%;生产企业出口创汇0.64亿美元,下降13.5%。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机电、皮塑、鞋帽服装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在水产品、花边、草编等传统出口产品逐步或基本退出国际市场的同时,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市场呈多元化。在与我市有经贸往来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比重稳中有升,同时,非洲、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异军突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新批自营出口生产企业57家。全年新批办三资企业16家,协议利用外资261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61万美元。

  

  旅游事业迈出新的步伐,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强。我市在全面完成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详细建设规划的基础上,2001年完成了东部滨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长屿硐天旅游规划,构筑了以中部硐天文化旅游区为龙头,西部山岳风景旅游区、东部滨海风情旅游区为两翼,洞、海、山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区的总体格局。长屿硐天创建国家4A级景区初战告捷,成为全省首个通过ISO9000管理质量和ISO14000环保管理双认证的风景旅游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全面开展,国家旅游局已正式将我市列入“创优”行列。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39.04万人,比上年增长35.1%,旅游总收入10.3亿元,增长35.5%,跨入省旅游经济强县(市)行列。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幅平缓。20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5亿元,增长37.0%,地方财政收入中,除增值税外,其他主体税种增长势头均较好;城建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其他税种快速增长,分别高达71.3%、235.0%、33.1%。上划中央“两税”6.15亿元,比上年下降21.4%。主要是钱江集团上缴“两税”下降和出口企业免抵税增加所致。预算内财政支出7.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金融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4亿元,比上年新增27.33亿元,增长26.3%。其中企业存款新增9.4亿元,增长43.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4.27亿元,新增18.95亿元,增长29.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63亿元,新增16.07亿元,增幅达29.4%。从贷款投向看,主要集中在基本建设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私营个体及农业贷款上,它们分别新增3.58亿元、6.71亿元、1.55亿元、3.57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为22.3%、41.7%、9.6%、22.2%。特别是个人消费贷款在我市节节升温。

  

  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企业单位参加财产保险363笔,家庭财产保险9329户,参加人身保险的居民32.62万人。全年保费收入19361万元,比上年增长32.7%,支付各类赔款4103万元,增长24.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的发展。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10家,全年市级以上科技立项300项,其中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132项,居全省首位,列入省创新基金项目6项,争取到科技部、省科技厅无偿科技经费235万元,系历年来之最。获省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5项,全市专利授权数117项。通过了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复查,经国家科技部考核,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优秀单位。

  

  各类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市现有普通高中15所,在校学生19812人,初升高比例达80.76%;初中58所,在校学生60168人,初中入学率为96.1%;小学196所,在校学生69668人;全市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7468人。全市有省级现代各类示范学校13所,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5所,新河中学已从省三级重点中学升格为二级中学;市二中已被批准为省三级重点中学;箬横镇中、牧屿中学继长屿中学后又成为省级农村示范性初中。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人数再创新高,达2965人。

  

  职教、成教有了新的发展。全市有职业高中9所,在校生10704人,职教招生数占高中招生数的52.7%,高职上线人数达238人。全市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4所,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31期,受训人数达29736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5.96%。农函大招生4202人,已超过省定指标。

  

  2002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我市为省教育强市。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年放映电影1025 场次,观众14.01 万人次。文艺精品迭出。弹拨五重奏《渔乡即景》参加省乡镇文艺汇演荣获音乐类唯一的大奖,舞蹈《太阳鼓》参加省乡镇文艺汇演荣获创作、表演双金奖,国画《红围巾》入选由中国美术协会主办的“中国综合大展美术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综合大展,诗《羽翼》获省级一等奖。成功举办全国乡村青年大力士擂台赛和第四届全国乡村青年文化节开幕式,多种形式的节日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影视城建设进展顺利。《温岭日报》日发行量2.6万份,全年出版256期,2001年7月1日开始起出对开大报。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实现了除移民村外有线电视自然村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阵地不断扩大,全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0859户,发展点频音响4900只。完成了市至镇一级光缆的扩容改造。村级光缆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建成光缆村138个,到年末,全市共有光缆村650个。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1 个,医疗床位2297张,卫生技术人员2923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到年末止,全市共建立了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城乡人口45万人。地方病防治工作我市于11月份顺利通过卫生部消灭丝虫病考核评审。顺利通过“省卫生城市”复评和“灭鼠先进城区”验收工作。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竞技体育最创佳绩,全年全市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地市级以上金牌50枚,其中国家级9枚、省级14枚,县级运动会名列全省四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全市首届家庭运动会。

  

  十、环境保护

  

  环保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环保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完成环保污染治理投资额4.29亿元,其中市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投资额5865万元。着力巩固“环保一控双达标”成果,积极实施污染源限期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我市已被列入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年出生人口10599人,出生率为9.3‰;死亡人口6787人,死亡率为5.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9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9元,比上年增长7.2%,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5917元,比上年增长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劳动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登记的职业介绍所5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3%。年末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4525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5617人。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年末全市有福利机构44所,床位1284张,在院老人706位,全市共有7543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年度保障金674.8万元,全年得到国家临时救济2669人次,优待优抚对象3593户,优待总金额1109.7万元,全年得到国家临时救济2669人次。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34580人,离退休人员12913人,大病参保人数25891人,其中职工16236人,劳动部门全年为2513名失业职工提供了837.2万元的失业救济。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43.42万人。

  

  注: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预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