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温岭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1-03-24 00:00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严重干旱、缺电、强台风和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及生产要素紧张等困难,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 合

  

  经初步测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7亿元,下降1.8%;第二产业增加值156.39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08.32亿元,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10.6∶53.2∶36.2调整到9.3∶53.6∶37.1。人均生产总值为25447元,比上年增长17.1%;按照8.3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066美元。

  

  二、农 业

  

  全市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6%。

  

  粮食生产明显好转,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47万亩,比上年增长14.0%;粮食总产量15.64万吨,增长13.6%。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品种继续发展,形成了西瓜、果蔗、高橙、葡萄等农产品产业带。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0.73万亩,其中西瓜种植面积7.92万亩,增长10.3%;蔬菜播种面积26.92万亩,下降3.1%;甘蔗种植面积6.22万亩,下降9.3%。花卉园艺种植面积4976亩,比上年增长13.7%;出售盆栽类园艺21万盆,增长22.2%。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5.64 万吨 13.6

  油料     413 吨   9.5

  甘蔗    31.05 万吨 -17.4

  蔬菜    45.58 万吨 -8.4

  果用瓜    21.93 万吨 7.3

  其中:西瓜   20.63 万吨 4.0

  水果      27.99 万吨      4.1

  其中:葡萄   6603 吨      26.6

  

  林业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全年造林更新面积5100亩,完成零星(四旁)植树20万株;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面积42975亩,幼林抚育6120亩。实现林业产值648万元,比上年增长78.0%。

  

  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生猪年末存栏19.12万头,比上年增长8.8%;全年出栏29.68万头,下降0.4%。家禽年末存栏331.18万只,增长0.4%;出栏826.17万只,增长16.4%。全年肉类总产量3.84万吨,增长4.3%;其中禽肉9345吨,增长18.0%。禽蛋产量1.16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值35.06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7.35亿元,增长3.0%;海水养殖产值6.63亿元,下降2.1%;淡水养殖产值1.08亿元,下降33.3%。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5.08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4.12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海水产品53.11万吨,增长1.6%;淡水产品1.01万吨,下降9.7%。

  

  水利事业稳步推进。全年水利资金总投入2.72亿元,完成20-50年一遇标准堤57公里,堤防总长度65.8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9座,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安全技术认定8座;全年整治河道55.54公里,疏浚河道总长达235.94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4.0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7.4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我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开展工业经济服务月活动,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致力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化解工业生产要素制约困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上工业增加值61.44亿元,增长26.5%。规模上工业总产值313.48亿元,增长24.8%。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股份合作、有限公司类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12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1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14亿元。分主要行业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89.59亿元,增长27.7%;通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49.54亿元,增长19.7%;塑料制品业总产值40.11亿元,增长33.6%;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总产值36.68亿元,增长15.3%;金属制品业总产值19.28亿元,增长36.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产值14.61亿元,增长22.8%;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11.42亿元,增长3.4%;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6.11亿元,增长12.1%。

  

  规模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水产加工品  6.08万吨 -3.5

  服 装 1007万件 18.6

  皮 鞋  30429万双 10.8

  家 俱  11.76万件  27.6

  塑料制品   31.08万吨  38.5

  泵   1065.41万台 9.4

  气体压缩机 29.92万台 44.3

  摩托车   110.60万辆 12.7

  民用钢质船舶    435883综合吨   142.7

  自动化仪表      70.07台(套) 15.3

  

  规模企业不断壮大,产品出口形势良好。规模上工业企业981家,比上年增加174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6家,新增12家。在“外向带动”战略推动下,全年规模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8.5%。

  

  园区工业强劲增长,重点企业发展良好。全市9个工业园区(开发区)、特色工业集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0%;税收5.15亿元,增长47.9%;出口创汇4.82亿美元。温岭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93亿元,工业城完成工业总产值5.30亿元。144家市级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8.5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47.74亿元,利税16.42亿元,利润8.39亿元,占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47.4%、47.7%、50.0%和42.5%。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231.0 分,比上年提高9.1分,列台州市第一位。在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综合能耗降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年规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9.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利税总额32.83亿元,增长21.7%;其中利润19.76亿元,增长21.6%。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70家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93.3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上缴税金2.42亿元,增长24.1%;实现利润2.70亿元,增长29.5%。房屋施工面积1486.3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95.87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达100%。获省、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14项,其中“钱江杯”2项,湖北“楚天杯”4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5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工业性投资48.76亿元,增长28.1%。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9.96亿元,比上年下降9.2%;限额以下项目完成投资34.28亿元,增长34.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35亿元,增长21.1%。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市9个园区(集聚区)共完成投资20.05亿元,新建厂房61.09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52家。

  

  城市建设大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续建阳光大道、南环路、河滨路、曙光西路等12条市政道路,已完成投资2.3亿元,其中南环路、河滨路、曙光西路已竣工验收。建成我市目前市政工程单跨最大的桥梁——曙光1号桥。全年城区新增道路17.8公里,总长达170公里。新建和改造盲道24公里。重点工程建设完成良好,全市省、地、市三级重点建设项目56项,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0%;其中省地两级重点项目9项,完成投资2.71亿元。东海塘围涂工程南片基本完工,500KV塘岭、110KV马公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新新公路改建工程完工,国防大夏、财政地税大楼、国税大夏等工程结顶,工业城、泽国空压机园区进展顺利。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货物运输大幅增长。全年新建县乡公路20.9公里,路面改造63.4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578公里。完成46.7公里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全年完成客运量2835万人,客运周转量14055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4%;货运量1729万吨,货运周转量64874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9.6%和46.7%;港口货物吞吐量378万吨,增长30.7%。年末拥有汽车(不包括挂车、其他机动车)36289辆;其中载客汽车17640辆,载货汽车18649辆,分别比上年增加4533辆和3335辆。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8.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48万户,移动电话61.96万户,分别增长15.6%和27.2%。架设电信光缆34782芯公里,光缆到村率98.0%;宽带用户数75298户,增长24.0%。邮路单程长度194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3401公里。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日趋旺盛。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开展“千镇连锁超市”和“百县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城乡市场日益红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地区看,市区消费品零售额28.28亿元,增长20.2%;市区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8.09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6.24亿元,增长15.0%;餐饮业零售额6.60亿元,增长20.5%;其他行业零售额3.53亿元,增长23.4%。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东方明珠商厦和13000多平方米的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温岭店相继落户营业。城乡集贸市场兴旺,全市137个各类市场成交额2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成交额超亿元市场36个,比上年新增3个。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75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自营出口额74860万美元,增长30.7%;进口额2734万美元,下降52.7%。出口超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28家,比上年增加7家。出口主体不断扩大,新批自营出口企业108家,止年底,全市共有自营出口权企业453家。

  

  对外招商力度加大,外资利用稳步增长。全年新签协议利用外资金额393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新批三资项目34个,比上年增长36.0%。

  

  旅游事业大步前进。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石文化旅游节,钱江集团被授予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长屿—方山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大溪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其中国内旅游者241.83万人次;法定假日旅游者31.91万人次,增长61.2%。实现旅游总收入20.1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海外旅游收入134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现财政总收入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6亿元,增长20.3%。主体税种较快增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28.3%。上划中央税收9.86亿元,比上年增长7.6%。预算内财政支出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5.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41亿元,增长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4.87亿元,增加12.04亿元,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170.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45亿元,增长18.4%。从贷款期限看,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6.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1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9.35亿元,增加10.65亿元。从贷款投向看,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4.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9亿元;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3.86亿元,增加2.8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9.71亿元,增加14.52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9.96亿元,增加4.09亿元。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年末不良贷款余额2.7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77亿元;不良率1.62%,下降1.18个百分点。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大,贷存比由上年末的68.7%提高到75.4%。

  

  保险业务不断拓展。全市各类保险业务保费收入49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471万元,增长41.9%。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达16887万元,比上年增长98.4%;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11211万元,增长1.3倍。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项,省级新产品180项;新增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研发中心8家。全年授权批准专利212项。科技综合实力居全省第8位,被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品牌战略实施良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省名牌产品3个、台州名牌产品4个。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60所,在校学生66106人,初中入学率达98.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初中学生巩固率99.9%;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89.1%,提高1.9个百分点。小学150所,在校学生70215人。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率达99%,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幼儿教育长足发展,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3.3%。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居先进水平。全年高考上线人数6406人,重点线上线人数834人,重点线上线万人比为7.31人,居台州市首位。新增省教育强镇、台州市教育明星镇4个,新河中学获省一级中学称号,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和示范学校达23所,9所幼儿园被评为台州市二级幼儿园。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在校学生15212人;报考高职1883人,上线1555人,36人进入全省各科前100名,居全省前列。职技校成为国家级重点职技校,市职业中专通过了省二级重点职技校复评。成人教育成效明显,招收农民、职工“双证制”学员两届共5735人,其中农民学员2179人,企业职工学员3556人;农民学员中有976人获得绿色证书,职工学员中有672人参加技能培训,402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剧场和影院13个,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各l个,镇、街道文化站16个;全市放映电影5950场次,观众21.3万人次;全年组织广场、社区、文艺下乡等演出45场次,举办艺术展览8期,各类文艺培训班30期。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入选国家级展览5件,获省级金奖6件、银奖4件。新建基层文化俱乐部144家,新河镇获得“省东海明珠乡镇”称号,箬横镇被评为台州市文化明星乡镇。《温岭日报》日发行达2.54万份。全市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1800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8.3%,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卫生部门有医疗机构49个;卫生技术人员3446人,其中医生(师)1394人,护士(师)922人;有医疗床位249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3个,工作人员691人。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5%。全年五苗接种20.97万人次,消灭脊髓灰质强化免疫第一轮接种儿童3.08万人,接种率97.5%。甲乙类传染病6554例,总发病率为570.98/10万;丙类传染病3315例,总发病率为278.9/10万。7岁以下儿童7.49万人接受儿童保健监测,新生儿死亡率降至4.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荣获省第六届田径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全年我市体育键儿获省级比赛金、银牌各12枚。全民健身运动同步发展,举办了首届文体俱乐部运动会,举办单项比赛7次,全民健身活动16次;新建健身苑3个,新建健身路径40条,全市健身路径总数达到140条,体育场主体工程完成80%。新河镇荣获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十、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建成污水处理二期工程观岙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北山泵站,东辉泵站已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完成老城区4.5公里截污管道建设,工业城、泽国、大溪污水处理厂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市域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已签订协议,全年创建台州市级生态村6个。

  

  城市环境不断美化。完成河滨路沿河绿地、南屏小区中心绿地等公共绿地建设,锦屏公园一期占地10万平方米的绿化基本完成。全年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35.1万平方米,累计达725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23.1万平方米,累计达到159.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0.1%,绿化覆盖率32.6%,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4平方米。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年出生人口13773人,出生率为12.01‰;死亡人口6948人,死亡率为6.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481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635人。

  

  城乡居民收支大幅提高。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0元,比上年增长21.2%;人均消费性支出10392元,增长18.5%,恩格尔系数为37.3%。农民人均纯收入7062元,增长7.1%;生活消费支出3687元,下降3.6%,恩格尔系数为45.6%。全年职工工资总额为171275万元,比上年增长30.6%;职工平均工资28960元,增长28.7%。

  

  劳动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7090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267个,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84人,举办大型就业和再就业推介会2次,引导、帮助城乡劳动力参与市场就业85430人,达成用工意向59820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

  

  社会福利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福利机构34所,床位1700张,在院老人1029人。全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3863人,比上年增长13.6%;发放救济金1509万元,增长35.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月人均150元提高到170元,城镇居民从180元提高到210元。

  

  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年末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12.12万人,比上年增长72.4%;离退休人员12850人,增长7.5 %。全年实缴统筹金额2.26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积累达4.76亿元。新型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推进,年末参保人数84.74万人,参保率达80.9%。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249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962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375人。全年新增失业保险参保扩覆人数23969人,累计参保人数达到64076人,失业保险金由每月378元调高至441元;为1027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284万元,发放农民合同制职工一次性生活补助123万元。

  

  说明:1、地区生产总值及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为初步测算数,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