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二00五年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08-11-24 00:00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资源要素紧张和强台风袭击所带来的各种困难,深入实施“两年”活动,全力推进“两个社会”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2005年,按经济普查口径计算的全市生产总值30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普查数据)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4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61.8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14.63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由上年的10.0:53.0:37.0调整为9.4:53.0:37.6。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6543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二、农 业 
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1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3.27亿元,增长7.7%;林业产值0.04亿元,下降44.4%;牧业产值4.59亿元,增长9.3%;渔业产值36.36亿元,增长3.7%。
粮食生产好转,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837公顷,比上年增长4.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578公顷,比上年下降6.6%;其中西瓜播种面积4804公顷,下降9.0%;蔬菜播种面积17650公顷,下降1.7%;甘蔗播种面积3139公顷,下降24.3%。花卉苗木播种面积390公顷,比上年增长17.8%;盆栽类园艺15.5万盆,下降26.2%。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6.19 万吨                  3.5
            油料                419 吨                  1.5
            甘蔗            23.07 万吨                -25.7
            蔬菜            46.62 万吨                  2.3
          果用瓜            20.04 万吨                -8.6
            其中:西瓜      18.48 万吨                -10.4
林业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全年造林更新面积626公顷,完成零星(四旁)植树20万株;封山育林面积595公顷,幼林抚育面积870公顷。
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生猪饲养量50.33万头,比上年增长3.1%;出栏32.46万头,增长9.4%。家禽出栏907.47万只,增长9.8%。全年肉类总产量4.18万吨,增长9.0%;其中猪肉3.02万吨,增长5.7%,禽肉1.11万吨,增长18.5%。禽蛋产量1.23万吨,增长5.9%。牛奶产量2869吨,增长18.7%。
渔业生产下滑。水产养殖面积9793公顷,比上年下降2.6%。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2.52万吨,下降2.9%;其中海水产品51.59万吨,下降2.9%;淡水产品0.93万吨,下降7.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2.85亿元,全年整治河道49公里,疏浚河道264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380公顷,机电排灌面积26630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7.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4.13亿元,完成销售产值384.78亿元,产销率97.6%。
工业结构继续调整。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0.9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4%,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3.22亿元。六大支柱行业发展良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78亿元,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8%,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38亿元,比重为14.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76亿元, 比重为11.1%,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塑料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2亿元, 比重为10.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92亿元, 比重为6.1%,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4亿元, 比重为5.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六大支柱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77.5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4%。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66家,比上年增加22家。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得分237.3分,居台州首位,分别比上年和台州平均水平高出6.3分和27.8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8.81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2.64亿元。
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国家、省级新产品产值81.1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20.6%。工业产品出口拉动作用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9.79亿元,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8.5%。
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市71家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出省产值87.69亿元,增长49.5%。实现利税7.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40.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6%;竣工面积751.92万平方米,增长8.1%。建筑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共创“括苍杯”11项、“钱江杯”2项、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1项、外省省级以上奖杯7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幅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性投资55.78亿元,增长15.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限额以下完成投资35.38亿元,增长3.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60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5.4亿元,7个省地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3亿元。甬台温铁路温岭段、石松一级公路、76省道复线城南段、长潭引水温岭配水工程开工;东海塘围垦开发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1.3%;污水处理工程主体建成运行;利欧机电公司年产10万吨定转子技改项目投产;体育场、妇幼保健院、烟草大楼等工程进展顺利。
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6.4%;房屋施工面积162.89万平方米,增长6.2%;房屋竣工面积46.88万平方米,增长2.14倍;全年销售商品房35.72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8.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9%;旅客周转量14.7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6%。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99万吨,比上年增长5.6%。年末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5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公里;村道1014公里。运输工具持续增加,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4485辆,比上年净增8196辆,其中载客汽车23545辆,比上年增加5905辆。货运机动船787艘,净载重量达到29.4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7艘和6.82万吨。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75亿元,比上年下降1.6%;邮电业务总收入9.44亿元,增长8.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9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25.40万户,分别比上年末新增2.46万户和0.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5.1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3.23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2460户,其中宽带用户56646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市区消费品零售额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6.86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规模效应进一步凸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3.80亿元,增长23.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餐饮业仍是消费市场增长的亮点,实现零售额10.05亿元,增长26.1%。商品交易市场稳定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1家,成交额241.03亿元,比上年增长9.0%;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39家。
旅游经济发展较快。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3.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01.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6%;接待海外游客1.36万人次,下降7.5%。实现旅游总收入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02亿元,增长26.4%,旅游外汇收入1223万美元。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家,各类旅行社9家。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0.01亿美元,增长33.7%。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9.22亿美元,增长34.9%;加工贸易出口0.79亿美元,增长22.1%。出口商品结构有所调整。在出口商品中,鞋类和机电仍占优势,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42.4%,比重为43.1%和3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78万美元,增长54.6%。出口主体不断壮大,全年新增获权企业80家,累计获权企业533家;有出口实绩企业达330家,比上年末增加45家。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140个。
利用外资取得新成绩。并购、增资成为利用外资的主体,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1个,协议利用外资69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0%;实际利用外资4918万美元,增长7.9%。境外投资扎实推进,全年新批境外企业10家,境外投资带动出口1.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钱江摩托收购意大利Benelli公司列为浙江十大境外投资项目。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现财政总收入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8亿元,增长14.3%。地方税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8.6%、1.1%、2.6%和12.7%。上划中央税收1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财政支出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8.9%。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70.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3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4.41亿元,增加29.54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88.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24亿元。从贷款期限看,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9.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5.83亿元,增加6.48亿元。
保险业务继续拓展。全市各类保险业务保费收入59604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421万元,增长23.7%,人身险44183万元,增长20.5%。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11616万元,比上年下降31.2%;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8335万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3281万元,分别下降25.7%和42.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台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认定台州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8家;新增台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项,其中省级8项;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年末全市有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全年申请专利593件,专利授权33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72.9%和63.8%。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质量技术工作不断强化。全市工业产品质量指数为99.65 %,高出台州平均水平2.65个百分点;产品省定检批次合格率为90.7 %。年末全市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企业8家、ISO9000体系认证457家、国际单项认证93家169项、3C认证企业633家、QS认证12家13种产品。年末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14个、省名牌产品20个、台州名牌产品21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59所,在校学生60639人,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8.55%和99.88%;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6208人,初升高比例达到92.2%,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拥有小学147所,在校学生75690人,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特殊教育招生57人,在校生568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211所,在园幼儿35209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94.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在校学生15600人。职教内涵不断丰富,成立了以市职技校为龙头,市职业中专、钱江集团、爱仕达公司等14家企业参与的温岭职业教育集团。成人教育发展良好,全年新增培训学员2025人,883人取得职工技能合格证书,2493人获得绿色证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学历稳步提高,初中、高中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分别占65.2%和96.7%,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占72.6%。启智学校顺利搬迁,文体教育实验中心如期落成开学。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4件,市越剧二团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称号;获省级各项赛事金奖7件、银奖4件、铜奖7件。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47起,其中大型文艺演出20场、展览190期。开展了送文艺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春联到基层活动。影视城全年共放映电影5000余场次,观众达19万人次;下村放映电影7211场次,观众达170余万人次。市图书馆藏书达20.7万册,全年共外借图书9.3万册,阅览7.6万人次,通过了国家一级图书馆验收。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创建了160多家基层文化俱乐部,其中示范性俱乐部63家。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809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840小时,全年制作广播和电视节目时间分别为1460小时和1362小时。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74%和99.46%。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820公里。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1家,床位277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77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639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床位2.41张、卫生技术人员3.8人、医生1.42人。全市有卫生防疫技术人员102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5家。农村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3%,卫生厕所普及率94.8%。全年有1.28万人参加无偿献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市共夺得省级比赛金牌14枚、银牌16枚、铜牌20枚,在第七届浙江省县级田径运动会上,获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年扩建全民健身苑18个,新建4个,年末拥有健身路径330条。全年承办了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省少年儿童羽毛球比赛、省青少年沙滩排球比赛等多项赛事,举办了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和单项比赛3次、全民健身活动10次。被命名为浙江省体育强县市。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生态市建设有序推进,经国家、省两级专家联合考核验收,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一类地区验收标准,是全台州首个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的县市。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65.4%,工业三废治理率为85.32%。全年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台州市级生态镇4个。城市环境继续改善,月河湾绿地工程开工,锦屏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并开放。全年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01.2公顷,新增公共绿地18.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1.7%,绿化覆盖率3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平方米。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平稳增长。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50903人,比上年增加2749人。其中男性人口588026人,占总人口的51.1%;其中非农业人口181915人,占总人口的15.8%。全年出生人口12926人,死亡7365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24‰和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4‰,比上年降低1.11个千分点。总人口中市区人口221094人。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32093元,比上年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56元,比上年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8%。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8.9平方米和51.3平方米,分别增加2.9平方米和9.8平方米。
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有职业介绍机构83个,介绍就业成功人数43659人。全年再就业培训1820人。举办就业、再就业招聘会2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有13.5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参保职工12.15万人,离退休人员1.36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1.4亿元。有5.81万人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其中在职职工4.03万人,离退休人员1.78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3万人和1.58万人。农村社保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市有1.16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有75.11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社会福利院35个,床位2710张,收养各类人员1116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473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资金1387万元;农村定期救济680人,临时救济5000人次。全年直接接受社会捐赠742.5万元,受益8158人次。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若与以往资料提供的数据不一致的,以本公报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