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20250350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7-18 15:5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民盟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503501)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商务局围绕“两城两湖”总体发展战略,以“消费整体提质扩容”为目标,以数字化变革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作用,开展商圈服务大提升行动。

2024年,温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86亿元,同比增长5.4%,比省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增量位居台州市第一。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目前我市已有18个商业综合体(含商贸中心),在建商业综合体2个,主城区形成老城商圈、环五龙山商圈、银泰商圈、九龙商圈、环神童门商圈、万达商圈等为主体的商圈体系,泽国、大溪、松门、箬横等乡镇依托小型商业综合体、商贸中心、商业街等,商贸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消费活力显著提升。

 一、发展现状

(一)系统推进,筑牢基石

一是规划先行。将商圈服务提升工作同《温岭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有机整合,围绕“两城两湖”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一主一副、5片区多节点”的“1+1+5+X”四级城镇商业中心体系,明确商圈范围规模及发展导引。目前我市典型商贸设施营业面积超过120万方,商业设施经营面积与人口比例达到0.85,已达二线城市水平,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商业总体水平发展超前,在总量控制的框架下,我市商业中心导向往高标准进行对标。

二是政策导向。印发《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鼓励智慧商圈建设,支持商圈智慧化改造,给予经济奖励。温岭市流通与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温岭市智慧商圈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温流通消费20244号),《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发20231号),提出提升城乡消费能级,推进智慧商圈建设。

三是场景打造。健全各部门职能,同时建立各镇街道、新区“创建‘一街一圈一区’消费新场景”考核机制,引导各辖区因势利导开展工作,推动全市商圈特色化发展。目前各乡镇已形成以大溪多方里、泽国岭悦-兜兜市集、松门岭商广场、箬横锦悦城等为代表的镇区商圈,大幅改善乡镇消费环境,服务镇区消费者,并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和商业口碑。

(二)智慧赋能,场景提升

一是智慧商圈打造。围绕智慧商圈六大场景建设目标,我市积极打造九龙汇智慧商圈运行平台,通过商圈驾驶舱页面,监测客群客流、消费洞察、业态品牌、消费动态等,为商圈运作提供科学支撑。2024年,温岭九龙汇智慧商圈获评浙江省省级智慧商圈,温岭银泰百货获评浙江省省级智慧商店。九龙汇智慧商圈大数据平台自2024年9月上线以后,截至2025年5月,商圈共吸引客流1375 万人次,达成各类销售额超21亿元。

二是阵地建设加强。加快商圈设施更新,2024年,我局牵头指导恒隆商业街完成街区改造提升行动。紧追城市更新步伐,老粮仓、汽船埠头—瓦屿山片区域协同改造,打造综合性产业文化街区。突破瓶颈,购物中心引入设计师品牌店、个性化商业服务和旗舰店、直营店等业态。按照“市井文化体验+新型休闲体验”的定位,重新激发坊下步行街、老贪吃街周边区块等商圈的经济活力,重燃老城烟火气。填补社区商圈空白,2024年,CC广场、万达广场开业运营,2025年暑期乐慧城计划开业运营。完善服务供给,2024年,城西街道首次开通“趣玩巴”商圈定制路线巴士,串联商圈重点地标。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探索商圈有序增设外摆摊位。改善交通条件,全市投放共享电单车5000辆,共享单车4800辆,公共自行车5000辆。

三是首店经济招引。我市持续发挥商贸招引能力,发挥品牌集聚效应,提升商圈消费能级,九龙汇商圈2024年招引好利来等台州首店品牌36家,截至2025年一季度,招引娇兰等台州首店品牌8家。目前我市商圈高奢品牌占有率已居台州市首位,并有27个品牌专柜年销售超千万元,借力台州市域铁路S1站点TOD优势,虹吸三区人流来温消费。发扬和传承地方老字号守正创新精神,我市现共有中华老字号1家,浙江老字号7家,台州老字号12家。

(三)融合发展,多点开花

一是便民融合,厚植沃土。借力“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契机,“一老一少”、“一修一补”、“一店一早”等保障业态配备齐全,商业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商圈生活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15分钟便民生活圈”项目267个,惠及群众40余万人。2023年,我市锦园、东辉、西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入选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名单,2024年,我市繁昌社区、迎辉社区、卖鱼桥社区、湖心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入选省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名单。

二是文旅融合,赋能体系。持续推进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温岭书城、文化中心、大剧院、文体中心、博物馆均已投入运行,全市已建成自助图书馆21个、文化驿站24个,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举办各类话剧、舞台剧等演出活动157场次,商圈文化层级不断提升。探索推出“剧目+”文旅套餐,享受景区门票、“百县千碗”美食店、网红咖啡店等消费折扣优惠,通过充分整合本地吃住游购资源,叠加各项权益,吸引周边游客及剧目IP粉丝。引导各商圈发挥优势,制造打卡点、趣味互动场景等,发展城市露营、非遗民俗表演、环湖夜跑、灯光秀、音乐喷泉场景经济迸发城市商圈新活力

三是场景融合,孵化矩阵。持续打造“曙光城·山海夜”夜间经济品牌,全面打造商圈“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学、夜健”消费热点。结合消费主题,全年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活动,加力拓围,截至5月底,我市以旧换新资金使用额度达1.83亿元,拉动消费超10亿元。打造形态丰富、主题多元的市集矩阵,举办九龙湖市集、新天地市集、共富市集、曙光市集、汉服游园会、七夕交友大会等活动,配套发放市集消费券,截至5月底,2025年我市共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60场次,达成各类销售额超2.2亿元。破局传统业态,紧抓流量经济,把握二次元、潮牌、谷子、快闪、应援等元素,开展脱口秀、剧本杀、桌游等新兴娱乐方式,满足“Z世代”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商圈同质较为突出。目前我市主城区商业综合体较为聚集,且经营模式较为类似,其中宝龙广场、银泰百货、乐慧城三者间隔直线距离约2公里,消费人群重叠,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突出,多样化服务供给不足,消费降级现象呈常态化趋势。

二是商圈品质有待提升。我市作为县级市,受城市能级限制,头部连锁品牌、知名超市品牌、首店品牌进入较为困难或滞后,业态层次需提高。同时,本地特色未凸显,特色化IP结合、消费热点、商业氛围营造欠缺。

三是商圈环境有待完善。节假日及举办活动期间出现停车难、道路拥堵、出入口拥堵等现象,老城商圈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商圈宣传氛围打造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阶段工作

一是提升消费场景。持续跟进东部新区商贸体、松门汇金商贸体、人民路唐颂区块商贸体、中心大道城市会客厅、乐慧城等项目建设招商进度。结合九龙湖湿地公园开发,跟进鑫泰置业、龙兴公园、科创带等商业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汽船埠头月河天地-瓦屿山商业开发,谋划汽船埠头至九龙湖沿河游线项目,发展潮牌、买手店、精品咖啡、主理人品牌等青年业态。结合旧城改造新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等契机,挖掘长大楼、前溪桥、坊向里、林家里、息庐等自然人文景观与商业融合的发展潜力,尝试非标商业的探索,打造创新性、趣味性、生态性的温岭城市符号。

二是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发挥九龙汇智慧商圈大数据平台作用,建设成一个特色鲜明、品质领先、吸引力强的浙南智慧商业消费中心,提升重点业态招商、商业改造、交通疏导、智能停车以及首店首创项目的应用水平。通过规范和深化平台数据的集成治理,让大数据平台从“可视化”到“可用化”到“赋能化”,从客流、消费、业态和品牌等维度中挖掘应用场景。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完善城市公园绿道广场建设。优化重点商圈公交路线,增设站点,探索夜公交高效运行制度。进一步规范有序开放公共空间外摆摊位。

三是加强多元融合。强化阵地宣传,充分发挥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介作用,邀请网络达人、网红“KOL”爆点推介种草,借力知名艺人打卡、影视拍摄取景、头部主播直播、大型演唱会举办等宣传契机,展现我市商圈风貌,持续放大“曙光狮”IP,唱响“曙光城·山海夜”城市消费品牌。不断推进商文旅体融合,续推动我市大型场馆设施的文化商业资源整合,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演艺、节庆、研学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文旅消费增长点转化为“存量经济”。

 

感谢你们温岭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商贸发展科       联系人:陈彬洒 

联系电话:0576-86115102      编:317500

 

附件:本提案采纳清单

 

 

                             温岭市商务局     

二〇二五年六月二十日

 

 

 

 

 

附件:

                 本提案采纳清单

 

●提案编号:202503501

●提案标题: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类型:A类

●采纳建议:3条。

具体条目如下:

1-1提案建议内容:释放现代商圈“出圈”效应,让“品质消费”遍享城区。

1-2提案办理采纳说明:围绕智慧商圈六大场景建设目标,我市积极打造九龙汇智慧商圈运行平台,通过商圈驾驶舱页面,监测客群客流、消费洞察、业态品牌、消费动态等,为商圈运作提供科学支撑。

2-1提案建议内容:实现传统商圈“破圈”发展,让“便民消费”不出片区。

2-2提案办理采纳说明:我局牵头指导恒隆商业街完成街区改造提升行动。紧追城市更新步伐,老粮仓、汽船埠头—瓦屿山片区域协同改造,打造综合性产业文化街区。突破瓶颈,购物中心引入设计师品牌店、个性化商业服务和旗舰店、直营店等业态。按照“市井文化体验+新型休闲体验”的定位,重新激发坊下步行街、老贪吃街周边区块等商圈的经济活力,重燃老城烟火气。填补社区商圈空白,2024年,CC广场、万达广场开业运营,2025年暑期乐慧城计划开业运营。

3-1提案建议内容:提升特色街区“融圈”动能,让“情绪消费”更有价值。

3-2提案办理采纳说明:探索汽船埠头月河天地-瓦屿山商业开发,谋划汽船埠头至九龙湖沿河游线项目,发展潮牌、买手店、精品咖啡、主理人品牌等青年业态。结合旧城改造新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等契机,挖掘长大楼、前溪桥、坊向里、林家里、息庐等自然人文景观与商业融合的发展潜力,尝试非标商业的探索,打造创新性、趣味性、生态性的温岭城市符号。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3份)

温岭市商务局办公室                       20256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