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医疗保障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0711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6-27 17:37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杨丽君、潘剑盟、陈宗夫金灵慧鲍庆祥邬蔚林叶方永王晓敏王芳陈丹金李军赵守卫等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基层卫生院医保保障的建议》(第2025J0711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向基层倾斜的有关政策,落实基层医疗待遇保障,加强基层业务指导,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支持基层卫生院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医保政策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业务发展。一是报销政策向基层倾斜。基层卫生院的报销比例高于其他类型医药机构,如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比例达到60%(其中慢性病报销比例达为65%),高于三级医院(报销比例10%)、二级医院(报销比例20%)、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50%);与基层卫生院签约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其门诊报销限额提升300元/人·年,慢性病门诊报销限额提升200元/人·年,引导群众小病、慢病在基层就诊。二是支付方式向基层倾斜。2024年,我市进一步优化门诊支付方式政策,将基层卫生院的两慢病、公立医院的四种特殊病的费用按实结算,带动了基层就诊人次的增长,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三是预算安排向基层倾斜。2024年,我市将清算结余医保资金用于激励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共分配给各基层卫生院资金800余万元;在支持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上,我市每年安排约750万元预算用于补助基层签约医生服务费用,并计划在2025年增加该项预算。

(二)加强基层财政保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严格落实政府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购买服务,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医共体基层单位补偿新机制。市财政在保障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等基本支出外,将符合政策规定的房屋修缮、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和人员培养培训等项目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购买服务资金的投入。抗疫期间完成全市17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诊室建设、大溪等4个中心卫生院的CT设备购置补助;2024年给予石塘、泽国、横峰和松门等4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购置补助;出台基层卫生院“新旧转换盈余”资金使用政策,盘活资金用于医疗用房改造、添置专用设备等项目,改善基层医疗服务设施。

(三)加强基层业务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完善专家精准下沉制度体系。市卫健局制定《关于推进医共体专家精准下沉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医共体完善专家下沉方案,明确和量化工作目标并制定相对应的考核细则,根据业务完成情况对下沉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实现医共体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精准下沉。2024年医共体共下沉专家5790人次,坐诊5225.5天,接诊患者7.07万人次,同比增长36.73%。二是推进医共体“一科引一院”帮扶模式。各医共体通过“输血”“造血”,实现成员单位“一院一特色”。2024年10月18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专科托管形式,在箬横分院设立康复科箬横病区,建成学科垂直管理的“一体化病房”。温峤分院在总院帮扶下,成功通过中国胸痛单元建设验收。2024年,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共设有57个全-专科联合门诊,接诊4.04万人次,5个联合病房出院患者3400余人次。全市基层卫生院年门诊量达447.08万人次,同比增长6.36%。三是开展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制定出台《温岭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方案》,通过脱产方式分三年选派150名基层医生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进修儿科、老年医学、康复等薄弱学科,明确进修期间全额发放基础工资,且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低于所在科室的平均水平。2024年累计进修82名基层医务人员(含乡镇/社区级45人、村级37人)。

(四)建设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市卫健局建设市域医共体双向转诊平台,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同时制定《温岭市公立医院不轻易外转疾病目录》,不断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深化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2024年共转诊9054人次,转诊人次居台州市首位。印发《2024年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重点任务清单》,落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预约,将开放时间提前至20天,对基层转诊患者实行“三优先”(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

二、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

代表反映的2024年门诊按人头基金因素法支付方式相关问题,与当年度门诊预算安排、人头基金基准基数核定以及基层卫生院业务增长等多种因素相关。为支持我市基层卫生院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由医保部门牵头,协同财政、卫健部门商议2025年度总额预算方案,在筹资标准增加的前提下,合理增加门诊预算额度。另一方面,医保协同卫健部门研究门诊按人头基金付费优化方案,召开医保基金运行分析例会、基层卫生院座谈会,同时赴各医共体实地调研,听取医疗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初步方案。

三、下阶段措施

(一)持续深化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向台州市争取政策支持,推动2025年度人头基金调整、医保结余资金向基层卫生院倾斜等政策落地,支持基层卫生院高质量发展。

(二)合理制定2025年度总额预算方案。在台州市医保局统一部署下,协同财政、卫健等部门开展2025年度总额预算方案编制工作,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设定预算增长率,尽可能缓解由于预算不足带来的基金支付压力。

(三)持续加强基金监管。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综合巡查、挂床住院、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规范化建设、定点零售药店违规促销等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欺诈骗保“百日行动”,着力减少低标住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诊疗、违规收费等问题,提升基金使用绩效。

(四)做好数据分析应用。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相关数据分析,医保部门联合卫健部门、公立医院定期开展基金分析会,开展每月异常数据分析和约谈警示,引导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诊疗。

(五)持续加强业务指导。继续落实《温岭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方案》,助力基层人才成长,切实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医共体成员单位网底优势,将医共体专家下沉、师带徒、双向转诊等机制有机结合,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

(六)落实财政保障。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基层卫生院走特色品牌之路,实施“一院一品”;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卫生院开展康养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工作走深走实,提升基层卫生院盈利水平。

感谢你们对医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综合业务科   联系人:颜逸璇

联系电话:80610698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