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2025054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26 10:33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城东联络组:

你们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金融生态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建议》(第20250540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上阶段工作情况

(一)优化政策引导。一是优化重新出台《进一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优化金融业激励制度,推进地方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共同富裕、融资辅导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保障作用,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强化完善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二是制定落实科技金融政策扶持,兑现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贷款贴息补助,针对从科技支行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年利率2%给予最高20万元的贴息补助。近三年来,我市共兑付科技企业贷款贴息补助经费2416万元。

(二)强化政策宣传。一是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围绕政务增值化服务,推出金融服务板块,涉及服务事项3大块28项,包含金融顾问对接服务、金融资源整合融资服务、企业发展咨询培训服务、贷款信息咨询服务、金融产品咨询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咨询、融资顾问等现代化金融服务。二是积极开展进村入企活动。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三服务”活动、银企对接会,推动银行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融资产品、科技支行特色产品宣传。截止目前,召开银企对接会300场,走访企业5427家。三是召开政银企对接会。通过政银企对接会、银企对接会、国企平台融资对接会等形式,促进融资对接民营企业,引导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三)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全市信贷总量保持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共有银行业机构28家、证券业机构17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2家、小贷公司3家、典当行5家、融资辅导服务中心1家。全市银行机构存款余额3247.49亿元,同比增速5.02%,贷款余额3549.05亿元,同比增速12.44%。二是推动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落地。全面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高站位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实体化运作专班,聚焦无贷、续贷、扩贷等重点,系统部署“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有力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截至2024年12月末,温岭辖内银行机构无还本续贷余额570.65亿元,较年初新增79.61亿元,增长16.21%,余额位居全市第一;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含票据)余额1275.54亿元,较年初新增166.68亿元,增长15.03%。

(四)优化信贷结构。一是强化“专精特新”领域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人才、科技风方面的支持力度。共有人才支行3家,科技支行9家。3家人才支行人才创业贷款余额2.09亿元;科技支行贷款余额达91.98亿元。同时,设立科创基金,明确投资方向、投资标准、投资模式等,健全科创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管理机制。自运行以来,共对12家科技型初创企业进行了4900万元的投资。二是强化小微领域支持。聚焦尚未有融资的小微市场主体,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切实做好需求摸排和融资推介“两手牵”。2024年,引导金融机构走访市场主体8.12万户,授信金额479.07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342.9亿元,同比增长15.29%。三是强化数字金融领域。要求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自身数字化转型,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金融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今年3月以来,我市已在农商行和民泰银行试点搭建“融智通”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银行支持“五篇大文章”从“融资”向“融智”转型进行赋能,从而缓解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过程中,面临的“政府政策落地难、银行政策理解难、市场主体政策享受难”的“三难”问题。同时,各行结合自身特点,结合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例如搭建“生意圈”平台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资产池”模式“信用”替 “资产”批量授信、开发“邻里系列”、“小微企业系列”、“乡村振兴系列”等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五)创新金融产品。一是探索开发专利质押。通过政银担合作、投贷联动等多样化业务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人才型企业快速发展。对标高精专新企业培育,大力推进专利权、商标权、“专利+商标”、“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元混合质押融资,促进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提面。截至2024年12月末,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9.66亿元。同时,积极推广知识产权全链条保险,全年为200多个专利技术提供保险保障,并成功为一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侵权维权,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二是打造政府性担保机构。由市政府出资组建运营我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温岭分中心,担保费率为0.75%;由供销社运营农信担保公司,担保费率约为1%;通过政策性担保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减少企业互保,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能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4年12月末,信保基金在保余额26.38亿元;农信担保在保余额1.53亿元。三是打造融资辅导体系。建立台州市首个融资辅导分中心,组织金融专家,为企业提供融资诊断、融资辅导等方面公益性服务。2024年,共走访企业走访80家次,落地企业19家,落地金额11728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缺少长远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牌意识较为淡薄,难以有效扩大资金需求量,同时也容易受到经济金融政策冲击。同时,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竞争力不强、可抵质押的资产不多、资产负债率较高等现象,银行往往无法给予充足信贷支持,导致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仍然存在。

(二)金融多元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地方金融服务种类较少,尤其缺少风投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有证券服务资质的会所、律所、咨询公司等金融配套服务机构,难以充分满足项目、企业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三)银行机构创新能力潜力有限。受国家银行监管政策要求以及国家信贷政策限制,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潜力有限。同时,在温的银行机构大多数是支行级别,对于产品设计、产品创新、信贷政策方面等无法决策,且因为级别较低向上审批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以“四个融合”为主线,推进普惠金融和产业政策融合发展、数字金融与金改共富融合发展、跨境金融与开放经济融合发展、金融管理服务和金融安全融合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科创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信贷产品,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支持实体经济。积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重大战略项目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泵与电机产业链、科技型企业、人才型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行业、重点产业融资支持,服务好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做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召开不定期召开融资对接会,向市内金融机构介绍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优秀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资金对接工作。

(二)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品质。一是引导完善特色化的基层网点体系。持续下沉普惠金融网点服务重心,优先支持在偏远乡镇、薄弱区域增设普惠金融服务网点、小微专营支行等服务机构,探索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切实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二是引导提高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行业金融需求分析,完善针对性的准入、产品、风控、协作体系。按照“一企一链一策”要求为重点产业链定制结算、融资和财务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探索弱核心企业或无核心企业的小微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三是持续深化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注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等微弱经济体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连续贷+灵活贷”等金融产品服务。

(三)多维度提升金融政务服务质量。一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聚焦群众所盼、未来所向、中心所能,实现金融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优质化、增值化”。通过将贷款服务、担保服务、保险服务、上市服务等内容入驻企业服务中心,选派专人受理,提供“一条龙”服务,不断推进我市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提高信保基金服务水平。推动信保基金加大信保授信力度,提高信保基金服务面,优先扶持生产经营相对较好小微企业平稳度过产业转型升级期;推动信保基金降低担保费用。三是继续完善融资辅导体系,推动融资辅导中心业务扩面增量,聚焦绿色、科技、普惠、数字、养老金融等领域,协同政府部门、融辅中心、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精细化专案辅导,配对合适的金融餐品,提升企业的融资水平和融资能力,实现服务增值化。

附件:本提案采纳清单

感谢你们对温岭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温岭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办公室

联系人:李挺                  联系电话:8169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