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11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19 11:47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庄德福林应傲朱恩华黄海兵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第2025J1110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责任链条,扎牢安全基础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完善市镇(街)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及部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提高年度考核比重。食品安全工作连续多年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

二是强化部门监管。厘清部门职责,实行年度述职、风险会商、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紧盯食用农产品、肉制品、校园食品等重点领域,聚焦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网络订餐等重点环节,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联动打击。

三是强化企业首责。组织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四千工作”进村培训,开设“入市第一课”加强企业培训,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工作责任。

(二)加大风险检测,靶向预警防控

一是加强靠前风险监测。全年风险监测食品样本1451件。开展风险治理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风险处置响应时效缩短至1天。

二是加大检测技术支撑。完成食品抽检5819批次(合格率98%),不合格批次均依规落实闭环处置。

三是强化风险信息共享。依托“浙食链”,建立从进口源头到销售终端的数字化追溯体系,针对同上游农残超标,第一时间落实溯源倒查。

(三)深化风险治理,强化全链监管

一是开展海捕虾整治提升行动。聚焦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等行业痛点,以先进保鲜技术迭代为核心抓手,推动海捕虾产业全链条升级革新。目前,海捕虾保鲜技术与加工工艺实现突破性突破,抽检合格率增幅达30%。改造后,拖虾船年产值预计增加15%以上,整治成效得到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专题调研组高度认可。市市场监管局获评“风险治理一件事改革成效突出单位”。

 二是加大水产品整治力度。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摸排掌握重点治理品种养殖主体的养殖规模和生产、用药、销售情况,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重点加大对水产苗种生产企业、较大水产养殖单位的规范用药和“三项记录”的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行为。2024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9人次,检查相关单位75家,组织省级和台州市级抽检共计119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8%以上。

三是加大农产品源头治理。市农水局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在各镇(街道)设立1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2024年已抽检农资100批次,立案农资案件10起,罚没款1.7656万元,查处问题农产品7批次,没收违法所得和行政处罚2.5153万元。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力度,增加对柑橘、草莓、杨梅、葡萄和稻谷等温岭主要农产品的检测,加强对豇豆、芹菜和禽蛋等重点农产品的检测57批次,抽样检测覆盖规模生产主体和大户,全年完成定量抽样检测1409批次,综合合格率98.86%。

四是加强生产加工监管。目前生产企业重点品种赋码率和上链率均达100%。以民生实事阳光小作坊为重点,推进“浙食链”作坊端应用,逐步实现小作坊加工信息全链可溯化,目前已有44家食品小作坊注册激活“浙食链”并完成生产加工相关数据上链。开展重点地产食品风险治理、肉类产品综合治理提升、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专项整治等行动,深入挖掘重要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并逐一销号,实现闭环管控。全年累计开展监督检查345家次,发现风险隐患30个,均已闭环。

五是加大流通环节监管。加强对农村食品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帮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农贸市场、农批市场、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销售主体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等。今年以来,共检查食品销售主体1908家次。针对举报投诉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的问题,加大精准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共查处食品相关案件106起。

二、下阶段打算

(一)在责任落实上下足功夫,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持续深化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市食安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行刑衔接、联合执法等机制。

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组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行刑衔接,集中查办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案件。

(二)实施“四大治理”,强化全链监管

一是强化农产品源头治理。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监测范围覆盖所有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的规模主体和批发、农贸市场。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地产农产品禁用药物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继续实施“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落实畜禽养殖用药、豇豆农药残留、畜禽违法屠宰和调运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农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是否使用禁限物质,是否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农兽药,是否在安全间隔期销售等问题。在特色农产品产区,重点打击在蔬菜、水果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农药,不遵守间隔期使用农药、超量超范围使用农药等违法行为。同时,强化与公安机关的衔接,及时移送涉案线索,严肃惩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强化生产领域安全治理。强化“两超一非”问题专项整治,加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应用,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和标签标注。

三是强化流通领域安全治理。聚焦网络销售、农村食品、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假冒侵权、三无劣质等违法行为。健全社戏摊贩备案制度,引导标准出摊、规范经营。

(三)强化社会共治,力促共建共享

一是强化全员参与。积极开展食药安全“五进”“你点我检”等频次高、效果好的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学校师生、专家委、社会监督员、媒体的社会监督合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持续发布“红黑榜”,推广典型经验,曝光负面案例,推动打造社会共治共建新格局。

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市食品行业协会、市乡厨协会“两个协会”作用,组织市食药安委成员单位及镇(街道)食安办开展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培训,并借力市食品行业协会的平台资源,积极开展美食节、海鲜节、后厨直播、美食探店等大型活动;抓好市乡厨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农村家宴规范化、数字化、公司化、产业化发展。

 

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食药安全协调科  联系人:梁霄

联系电话:0576-86144342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