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治政府年报 > 市级部门 > 市市场监管局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8 09:12 信息来源:法规科 浏览次数:


2024年,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法治化建设,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新阵地共沐法治“阳光”入选全省第一批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法助共富、法护平安”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获评“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我局共查处案件1773件,其中行转刑立案30件,罚没款1450万元。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2起,行政复议案件171起,继续保持诉讼、复议“零败诉零纠错”。

(一)强化依法监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改革。1、聚焦开办便利,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编写形成《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浙江标准,为全国首个企业开办相关标准。大力夯实减时间、减材料、减成本、减环节,企业开办时间从2019年的“一日办结”到目前的“2小时办结”,使开办企业便利度和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2、聚焦转型升级。创新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将“个转企”涉及的转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等登记事项,以及食品经营等许可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行“一网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平均精简办事环节及材料75%。3、聚焦迁移提速。整合企业迁移相关业务,实现省内迁移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手续全流程网上一次办,迁移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压减60%以上。二是推进公平竞争改革。2024年通过台州市交叉检查、监督抽查、成员单位自查等方式共查看增量和存量文件共计158个,发现相关问题文件21个,修改和废止17个。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强化行政保护。依托“1+18+X”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出台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召开与公检法司召开对接会4场,召开联席会议1场,查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88件,罚没款达190.728万元,移送公安11件。入选国家专利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全面推行专利行政裁决“简案快办”,将办案周期压减至30日内。共办理专利行政裁决案件12件,其中技术调查官参与行政裁决案件占比达65%。办理鞋类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获评2024年浙江省专利商标案卷评查暨知识产权保护业务竞赛三等奖。对上半年鞋业领域出现的批量性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开展系统性分析和风险研判,与公检法司先后6次召开企业约谈会,纠治鞋底、鞋模生产制造企业苗头性问题,为“温岭童鞋”集体商标申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深化协同保护。开展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与全国180个县市区签署县域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发函给佛山、南通、温州等涉案属地局,帮助大江实业、劳士顿科技、锐安硬合金等本土企业成功维权。出台《温岭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规程(试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加快构建“诉调结合”高效保护机制,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以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对象之机,推动提升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开展市场运营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3推进纠纷调解。依托“1+6”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宁波知识产权法庭温岭巡回审判庭、公检法司会商室等,开展专利纠纷“诉转调”“诉转裁”工作,办理纠纷调解案件95件,获司法确认2件。其中,一揽子化解诉转调“清风纸巾”商标侵权纠纷50件,涉及标的额105万元。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支撑行政机关对严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陈某某作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联合市检察院,推动出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规程、刑事合规工作实施意见和行政合规工作指引,办结刑事诉前调3起,刑事合规不起诉3起,行政合规从轻处罚3起。金振开诉台州海奈克鞋业有限公司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获评2024年浙江省专利商标案卷评查暨知识产权保护业务竞赛三等奖。4开展维权援助。以全市20家电商、专业市场等重点领域维权援助工作站、34家商业秘密保护站示范点组成的维权网络体系为载体,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援助、侵权判定、海外纠纷应对等服务,共办理维权援助案件120件,开展展会驻场维权援助服务4场、组织公益研讨培训15次,闭环处置海外风险线索4条,出具维权意见书6份。四是深化柔性执法机制。全面落实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及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制度,办理不予行政处罚的案件49起,免予处罚金额230万元,减轻行政处罚238起,得到了市场主体的高度认可。

(二)加强重点领域治理,强化民生保障。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守护光明”青少年近视防治相关医疗器械专项检查行动、电动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电动自行车质量等民生领域,共检查酒类生产企业5家次、大中型超市66家、酒类批发及专卖店79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65家,开展网络监测104家次,立案处罚2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严格规范执法,提升执法水平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执法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授课、开展案例分析、进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执法程序合法、执法文书规范、执法结果公正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内部监督和制约。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执法质量。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法治氛围

一是掀起“学法普法”全员热潮,持续做好学法考法工作,加强宪法及基本法律法规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宪法学习宣传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培训重要内容,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基本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及时关注市场监管领域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发布解读文章、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确保执法人员和市场主体及时了解掌握。鼓励支持系统干部参加“国家法考”,2024年我局取得《全国统一法律资格证》6人,另有1人通过2024年全国统一法律资格考试。二是加强“线上线下”普法互动。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宣传活动2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消费提示、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年以来,共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普法信息8条。三是聚焦“以案普法”成效明显。我局联合温岭市委网信办开展“E网说法”食品安全以案普法直播活动。直播活动将典型案例分析与普法知识宣传相结合,重点围绕食品标签及说明书不符、食品抽检超标、食品混入异物、生产有毒有害食品、使用过期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开展解读。在普法基础上,向消费者普及相关的防范知识和消费提示,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在《中国消费者报》《市场导报》等多家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以案释法,发布相关案例20多个。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职业打假引起复议案件仍旧快速增长。今年以来,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职业打假人因不服投诉、举报等事项的处理而申请行政复议、行政信息公开案件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虽已出台《温岭市市场监管领域非正常投诉举报人及滥诉认定办法》,但现有法律一直未对职业打假人的身份作出明确界定。

(二)是执法力量有待加强,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监管领域点多面广,执法任务繁重,执法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与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药品、特种设备等专业领域的执法人才相对短缺。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对法律法规理解不深、适用不准确等问题,行政诉讼败诉及复议纠错风险仍然存在。

(三)是法治宣传效果有待提升,法治宣传的方式和手段还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部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仍需提高。

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市场监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继续把推进法治建设摆到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全力推动新时代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持续筑牢新时代法治理念。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法治工作新要求,健全业务工作与法治建设一体推进机制,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市场监管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奋勇前行。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执法队伍力量。

)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执法案例分析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基层办案人员适用法律及执法尺度不一现象。

(四)探索实施增值化法治服务。将法治护航挺在前、普法贯穿监管始终,拓展法治服务空间、衍生法治服务链条。,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提高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增值化法治服务机制,强化普法与治理集成,把加强监管执法、化解行政争议和深化普法宣传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