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176M/2025-0048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2-14
- 发布单位: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
为高质量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夯实基层技能培训服务体系,助力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浓厚氛围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起草了《“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方案》,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予以公布,征求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如有建议意见,请于2025年3月14日前书面意见反馈至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和劳动关系科。
地址:温岭市太平街道人民东路258号六楼就业促进和劳动关系科
邮编:317500
联系人:郭航慧 电话:(0576)86226039
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2月14日
“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方案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
为高质量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夯实基层技能培训服务体系,助力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浓厚氛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统筹城区内职业技工院校办学力量,建立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个以上;五个省级中心镇要结合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借助社区学院、技工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辖区内企业培训中心等力量,各设立1个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站;街道、特色镇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设立若干个职业技能培训点。通过职业技能基地(站点)建设,在全市打造集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收集、培训课程提供、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技能培训要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一老一小”等产业行业相关工种以及我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争取到2025年底,完成技能培训9200人次以上,新增制造业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
二、总体思路
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增技创富为导向,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建立部门、镇街、村社、机构(学校)、企业五方会商、共建共享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
三、主要工作
(一)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做好技能培训、评价机构资源供给,督促相关机构(单位)规范开展培训认定工作,定期推介各类技能人才政策。(责任部门:市人力社保局)。
(二)技工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打造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镇街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智治优势,做好培训需求摸排登记,协调、支持、指导所辖村社建设培训阵地,制定培训清单,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增技创富工作;村社负责摸排培训需求,利用文化礼堂、周边企业生产车间以及共富工坊等资源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站点,组织村民参加培训;机构(学校)围绕本地重点产业、村社特色产业开发培训项目(课程),提供师资、教材、设备、场地等培训资源,协助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各镇<街道>)
(三)各相关部门要发挥各自部门优势,做好行业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支持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申报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可直接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开展技能等级评价,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按规定落实待遇。对按规定开展技能培训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含职业技能评价补贴);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可按规定直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开展技能等级评价,合格后取得证书的可按照职业技能评价补贴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相关数据及时汇总至省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四、实施路径
(一)点位布局
1.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台州第一技师学院、市职技校等技工院校以现有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建立市级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主要开展对设施设备、场地要求相对较高的职业(工种)培训,例如车工、电工、钳工、汽车维修工、叉车等。
2.职业技能培训站。省级中心镇要结合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社区学校等载体,引入技工院校师资,建设集培训需求申报、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岗位推介等服务于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站。服务站设置相关标识〔配备自助服务机,滚动显示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基本信息和就业岗位招聘信息〕,在明显位置放置技能培训政策、培训需求登记表等资料。
3.职业技能培训点。各特色镇、街道要用好社区学校等载体,建设技能培训点。培训点要有满足30人同时授课的场地,主要引入培训机构师资、周边企业高技能人才或技能大师资源开展技能理论授课,有条件的可进行基础实操培训。
(二)需求摸排
1.需求登记。每个职业技能培训站点由镇街牵头确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来访劳动者培训需求信息,并按照职业(工种)分类汇总培训需求,根据收集信息联系对接相应的培训机构(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
2.村社组织报名。由村(社区)落实专人负责所在村(社区)培训需求信息收集、培训机构对接、政府部门联络、岗位推送等工作。可结合村社特色富民产业发展需求、农时季节时令项目、“一老一小”(母婴护理、老年照护、家政服务)等领域,点单式梳理提出培训课程意愿清单,各方共同研商后向村民发布培训计划并组织报名。
3.重点群体帮扶。镇街、村社帮扶人员依托省“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点对点联系并收集重点就业群体,特别是登记失业人员、无技能等级证书人员的培训需求,由镇街工作人员汇总并实时反馈人社部门,人社部门将统筹制定培训开班计划,并为重点群体提供报名参训等服务。
(三)组织实施
1.培训清单。技工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辖区内企业培训中心结合各镇(街道)产业特色,开发并提供培训相关项目(工种)课程及培训师资清单。(完成时间:2025年2月底前)
2.协议签订。技工院校等培训机构、重点企业与镇街道、村社区之间根据各自分工,签订多方协议。(完成时间:2025年3月底前)
4.技能培训。以“一镇(街)一品”、“一人一证”创建为引领,依托村(社)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核发相应技能证书。(完成时间:2025年12月底前)
5.技能比武。由各镇(街道)牵头,开展符合镇(街)产业特色的技能比武活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经人社部门备案的可核发相应技能证书。(完成时间:2025年10月底前)
6.政策支持。对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证书的,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培训机构(企业)或劳动者个人培训补贴;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站点)举办的公益类技能培训(不考证),经市人力社保部门同意,可按照温财行〔2022〕3号文件规定给予授课教师讲课费补贴(技师及以下参照中级技术职称;高级技师参照副高级技术职称;特级技师、省特支人才参照正高级技术职称),培训机构(企业)或劳动者不再另行享受培训补贴。鼓励镇(街道)、行业部门牵头,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技能比武,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经人社部门备案可核发相应技能证书,列入市级技能大赛项目的可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竞赛经费补助。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人社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利用好四方资源,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镇(街道)要加强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形成技能创富的氛围。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季度分析研判和会商机制,不断优化培训项目和授课方式,提供多元化“培训菜单”,各镇街道根据各自产业特色,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打造特色化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
(三)加强总结宣传。通过靶向技能培训,积极培育特色技能型村(社区),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做法,打响“一村一品”技能创富品牌,提升技能促共富影响力。
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岭市财政局 温岭市教育局
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