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镇、街道 > 松门镇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松门镇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

发布日期:2024-12-06 16:14 信息来源:松门镇 浏览次数:

各村、企事业单位,各办:

为有效整合我现有应急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发挥突发事件救援联动效能,确保顺利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规定,决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综合协调、分工协作,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一、总体目标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明确、互联互通的应急管理体系。力争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络化,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使应急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工作要点

(一)保障队伍建设

各联动单位设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机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同时组建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技术硬、作战能力强的应急处置队伍。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效时间内赶赴事故发生现场,沟通协调、分工协作,迅速地实施应急指挥中心安排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二)确保应急储备

合理规划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确保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

(三)加强监测合作

实施预防为主,加强监测管理。实现从单纯应急消防管理向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相结合的公共安全管理转变。全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工作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守应急制度。加强日常监管,提高风险分析评估能力,在工作中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讨论研究、及时上报,有效地提高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

(四)健全预警机制

建立联动单位一把手组成的应急联动工作组,召开联动工作会议,通报监管监测情况,对存在的潜伏性、矛头性问题做出分析预测,提出预警意见。

(五)实施联防联控

当发生重大、特大突发事件后,应急消防管理站紧急采取联合应急控制措施。要求各联动单位接通知后立即进入“应急备勤”状态,迅速赶到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应急指挥中心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度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全面、及时、快速展开应急救援,准确高效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对接通知后推诿拖拉,延误事故救援的相关联动单位负责人坚决严惩不殆、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三、工作职责

根据各部门职能,职责分工如下:

(一)综合信息指挥室

负责各联动单位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的管理、协调,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媒体对接,做好新闻报道、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

(二)应急消防管理站

负责布置落实具体的应急处理工作,抓好检查考核、总结、信息报送和上下联络,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等报警的处理,参与处置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做好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警信号发布;负责组织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等农业生产方面应急事项处置;负责村乡公路出现安全隐患的报警处置。

(四)社会事务办公室

负责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的报警处置,组织协调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参与医患纠纷的调处工作。负责本乡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和不稳定因素的报警处置,参与处理教育系统人员越级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五)平安法治办公室

负责与应消站对接,承担应急联动处置的有关信息、联络、检查考核等工作。牵头负责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组织协调共同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协调信访事件处置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六)派出所

负责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及联动警情的报警受理和处置,指导应急分中心工作,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现场稳控、应急处置。

(七)司法所

参与矛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的调处工作,提供相关法律服务,负责调解相关知识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八)自然资源所

负责违法用土的投诉举报处置。参与土地征用及违法用地引起的信访事件的处置工作。参与突发地质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九)供电所

负责供电设施设备的故障报警处置,协调处理因供电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参与供电方面的应急救援救助工作。

(十)卫生院

参与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治工作。

(十一)各村

负责属地、辖区的矛盾纠纷调查处工作,配合做好相关突发事故、事件警情的处置工作。

四、工作规程

(一)接警处置

应消站值班人员接到上级有关联动处置指令或群众急难求助报警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处警原则,迅速将指令下达至应急处置值班人员和有关各职能部门,并做出记录。

(二)联动处置

上班时间指令可直接下达至各职能部门负责处置,夜间或节假日指令给应急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组织处置。如需各职能部门共同处置的,同时指令相关部门。如需协调的,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由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协调。各职能办公室或值班人员接到应消站指令后,根据工作职责立即派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反馈现场情况,对较大以上事故,需要增援处置力量或者多部门配合协调处理的事件,处置人员应在到达现场判明情况后报告现场情况,各联动职能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置。

(三)处置反馈

处置完毕,应向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报告,并形成面材料备查。重要应急事件处置完毕后要总结报送应消站。

五、工作制度

(一)值班备勤制度

建立领导带队,落实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其他办(中心)根据上级要求及本实施意见落实专门人员和车辆建立24小时值班处置制度。

(二)联络员制度

各部门要明确社会应急联动处置联络员,负责本职能部门应急工作的接洽协调,对各类联动处置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回复。

(三)一把手负责制

各单位负责人是应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推进,统筹抓好本部门的应急工作。

(四)规范处置制度

整合各办(中心)的应急队伍力量,实现统一指挥。对发生的应急事件由指挥中心指令,相关职能部门和应急处置人员奉命出警处理。对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相关工作信息上报应消站。

(五)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由指挥中心、应消站及有关职能部门成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讨重大事项,布置相关工作。

(六)督查考核制度

综合指挥室 、应消站、派出所等部门组成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实绩纳入安全生产考核、综治考评等体系,与评先评优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