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工作进度

【新闻发布会】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开展“宁静小区”创建试点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4-12-26 15:31 信息来源: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 浏览次数:
分享:

12月24日下午,“宁静小区”创建试点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召开。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副局长林应聪出席发布会,介绍试点建设有关情况。

会上,林应聪分别从“宁静小区”建设的政策背景及意义、温岭市宁静小区创建工作进展、下一步工作安排三个方面对试点创建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1.政策背景及意义

宁静小区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鼓励开展的创建活动。2023年1月,生态环境部等16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建设宁静小区,将其作为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

2023年8月30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印发了《浙江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推动“宁静小区”建设,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

2024年3月20日浙江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宁静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宁静小区建设的综合指导、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并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宁静小区”创建指标体系,给“宁静小区”的创建试点提供了指导。

为加大社会生活噪声源头防控和社会共治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一批“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今年5月起,我市全面启动宁静小区建设工作,由我局牵头组织开展。

2.工作进展

自宁静小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积极履行职责,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精准规划,夯实创建基础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研究宁静小区创建标准与要求,结合温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工作方案与实施计划。对辖区内小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综合评估小区周边噪声源分布、现有环境噪声水平以及小区基础设施等因素,筛选出5个具备创建条件的小区作为首批试点,为创建工作精准定位。

(二)多管齐下,严控噪声污染

我局印发了《温岭市2024年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广场舞整治、“绿色护考”等噪声专项行动;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严厉打击“飙车炸街”,打击非法改装行为;交通部门强化在建交通工程监管,减少对周边居民噪声影响;住建部门大力推进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从源头降低施工噪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下发《温岭市建筑施工夜间作业噪声监管处置“一件事”协同机制》,探索形成数字赋能、源头预防、整改反馈、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监测,保障创建成效

我们在试点小区内及周边新增9套噪声感知设备,采用先进监测设备与技术,进行 24 小时连续监测,安装数量规格远超其他县市区。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小区噪声变化情况,为创建工作及长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

(四)宣传引导,凝聚创建合力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宁静小区创建意义、目标与措施。在小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和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向居民普及噪声污染防治知识与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商铺入户宣传活动、宁静小区创建的宣传活动等,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参与积极性。共设置宣传栏5个,制度上墙50张,张贴海报40张,发放手册1000份,举办商铺入户宣传活动和宁静小区创建的宣传活动15次,抽样调查居民对创建小区声环境质量满意率达100%。

3.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市将以这5个宁静小区为样板,争取创建更多的宁静小区,获得更多的省级宁静小区称号,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物业主动作为、社会精准吹哨、部门及时响应的基层社会生活噪声自治、共治、智治新局面。

一、打造温岭模式。将宁静小区与“浙里宁静”驾驶舱平台和基层智治应用平台联通,实现噪声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一盘棋,为环境执法和环境治理提供数据化支持,为提高人民的满意度提供现代化服务,为全面降噪、打造温岭噪声治理模式提供自治、共治、智治样板。

二、强化公众参与。以群众满意度为工作导向,通过组织专家授课、开展相关知识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噪声污染防治活动,发动居民参与共建,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关心、人人维护的新城宜居环境。

三、加强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对小区及周边存在的噪声重点排放源引进执法监管,鼓励将宁静小区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各方参与、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