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温岭 > 人文温岭 > 村史村情

箬横镇各村村史村情

发布日期:2023-07-09 10:17 信息来源:大数据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凤山村基本情况

 

凤山村村建白峰山主峰猫儿头峰南麓,谐称今名。西近红岩壁、大坑口,东南临水。传凤凰北飞四里,至茅山处时,又留下血迹,染山壁为红,是为红岩壁。而壁下,有宫观,为箬横境内道教圣地。村舍沿山脚建,为点状山边村落。姓氏多为黄、陈姓。产李、枇杷、蓝莓等。

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凤山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和历史馈赠。近年来,凤山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强组织聚合力,精服务赢民心,抢机遇创一流”目标,干部群众齐上阵,从村容村貌着手,相继获得台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森林村庄等荣誉。凤山村围绕居民区和滨河区打造生态绿道,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低碳出行慢生活;打造中式戏台、休闲广场,建造绿色生态停车场;结合多元化经济农作物发展,打造农业嘉年华,让游客到田园中体验采摘之乐,享受丰收之喜,在田园中了解农耕知识,知道乡村风情。打造一个真正“村民生活着的村庄”才是村庄能够传承发展的根本,也是 “有温度的景区村庄”和“有灵魂的乡村旅游”得以青睐的魅力所在。

村情简介

凤山村是由原毛山下村和下李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92平方公里,全村有村民1486人,党员48人,村民代表76人。

新村融合后,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凤山村开启了强村富民新征程。温岭市A级景观村庄建设、美丽河道项目及一事一议道路硬化项 目等一批建设工程都在稳步推进中。党建积极探索党建创新工作。

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我村党支部积极开展网格探索。5月份完成了网格划分。全村按区域划分成5个小组,以村支委成员为主体,由优秀村干部担任网格长,由热心村工作的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团成员,结合党员联系户制度,经常开展民情走访。如利奇马台风来临前,各网格开展了防台宣传、台风转移、灾后走访。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垃圾分类宣传等,村民碰到的困难也通过网格及时反应到村支部协 助解决。网格让村民感受到上有精神传达早知道,下有事情早解决,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的作用。



东浦村基本情况

 

东浦前隶属太平县,1914年改温岭县。东浦村位于车路闸街向西1公里、街龙头街向东约2公里。车路横河从村中穿过,将村分为南北二地。村东有一条约5-6米宽的小浦弯弯曲曲流入隘顽湾,它北起东浦村东头,直流300米后向东弯100多米折向南,过现五份头村与三透里村交界的狗爬桥转向西流,再转向南现下闸的斗门沟闸流入大海,因与其相对的原有的七折八弯的西浦,故取名东浦。村以此浦的名而得,取名东浦村。

明代战乱,民不聊生,黄岩宁溪王氏后裔王崇治携家眷避难到现东浦村老屋基,在滩涂上搭茅棚为房,利用滩涂上的野生沙蟹养鸭,棚前屋后种植瓜果,近处高地开荒收粮,从而定居下来。成为黄岩宁溪王氏支脉中的重要一员。东浦王氏始迁祖到此,400余年来生息繁衍其后代,已遍及本乡东浦、车路、五份头、三透里、下闸、松门、上马、南塘、及玉环瑶坑、马头山等地。后来云浦陈氏后裔在老二份定居、上王王氏后裔迁来在市头安顿下来,从而繁衍后代,成为东浦村重要的成员。村民以王姓和陈姓为主。

现东浦村属箬横镇东浦管理区,东浦村原辖东浦、坦头楼、老二份、朝西屋四个自然村。现村庄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土地面积840亩,耕地面积810亩,旱地面积3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部分土地承包给村民种植西瓜、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全村农户436户,常住人口1256人,村两套班子成员7人,现下辖东浦、坦头楼、老二份、里头里、下四份、屿头等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50人,预备党员2人


 

横西村基本情况

 

村名由来

据县志与横陈陈氏谱载,宋咸平进士仕至户部侍郎明申公七世裔孙国綱公即横陈始祖,松江府少尹一天到盘马游玩途径横陈,见此地方较好良田较多就在此建房立家,建房下基础时拾遗钱千贯富甲乡里,古庄房因其名为贯庄,又因是横屋接构主人姓陈又名横屋陈,后人为纪念起名横陈村,国網公立业西迁古名西陈即现西陈村,此地名一直至今几百年。二0一八因政策要求向应党的号召横陈村与西陈村合并为今横西村。

横西村:二o一八年由横陈村与西陈村合并而成,地处温岭市箬横镇东南部,东邻箬松大河,南邻严家桥、东马村、车路村,西邻上叶村,北邻翻身村与岸蔡村,境内有镇静堂、尚福宫、陈氏宗祠等古刹。有21村民小组544户,1618人。陈姓为主,江、徐、夏、王、等12个姓氏。田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水稻与西瓜为主,其次大棚葡萄、大棚蔬菜、苗木花盆栽培。原以农业为主,副业有制造米粉,编织、捕鱼等。2000年后,逐一制造机械配件,农业大棚为第二产业。因人多地少,很多村民外出经商,在全国各地也有很多民营企业家。村实体经济收入100多万,人均收入27000元。2000年建设二层村部四间,合并后一直在使用。横西村四面环河,河道旁边建有漫步绿道、木桥、回廊。村居优美,交通方便。八一省道贯穿村中,沿海高速温岭东出口就在村口,是居住环境优二美、交通非常方便的村庄


 

盘马村基本情况

 

盘马村位于箬横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4.5公里,盘马 山北侧,距箬横镇城区3公里,辖盘马、朝北楼、张家里3个自然村,东邻山东村,西为东红村,南为下山头村,北面为娄江 村,区域面积0.76平方公里,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属山后乡第 十四村,1956年合作化时期改名为庄联高级社,1961年体制下 放改革后称为山前公社盘马大队,1983年改名为山前乡盘马村,1992年6月撤乡并镇并入箬横镇盘马村。村村通公路盘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方便。全村耕地面积912亩,其中水田770亩,主种水稻、蔬菜。以畜禽养殖为副业,总户数348户, 1097人,辖三个自然村,9个生产小组。党员31人,201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4万元,人均收入19013元。盘马村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海涂围垦行政村,古为军事重地,系重要的产盐区,后逐转农业。该村紧邻路廊街区,东临东部新区,自古人文荟萃。近年来,该村以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革命”,拟打造以军事文化、盐文化为主体特色的农村田 16  园观光景点村庄。

村名由来

盘马村,因地处盘马山麓故名。盘马山,原为海岛,因山形盘旋如马,故名。主种水稻,旧时有大片桔园。有自然村朝北楼、张家里、三塘里、江家里、盘马等。

盘马:地傍盘马山北麓,故名。位于盘马山东北0.9公里,原自然村舍散布岙里,含李家、杨府庙、王家、梁家等聚落,为一点状散村,多江、梁姓,旧时以养殖禽畜、淡水鱼为主副业。曾有初小一所。

北楼:以其地一楼房朝北得名。位于盘马山北1公里的山坳里。原自然村舍北侧近河,为一点状小村,旧有杨府硐,今废。

张家里:以姓氏聚居地得名。位于盘马山东北1.2公里。分两聚落,东为娄江浦,北有梁家,皆临水。

江家里:系盘峰江氏七房聚居地之一。旧有房序小祠堂,今废。

三塘里:因地处三塘横河故名。

 


 

胜利村基本情况

 

胜利村地处温岭市箬横镇东部,北临横东路,交通优越,是著名的葡萄、紫菜生产基地,机械加工乡村。村域1.0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78人,有大道地、浦岸头、梁家里、张家里、四塘等自然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兴办产业,经四十多年经营,形成了以农产品种植、紫菜加工等主体产业典型村居。里人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君波眼光独特,打造的“君波紫菜”、“君波海苔”更是远销海内外。其自主研发的“强江”牌割草机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所创办的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创办的浙江长江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坛紫菜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村名由来

胜利村,因建村时为庆祝土改胜利完成得名。村委会驻地大道里。清时,为滩涂泥地。世人以承包滩涂养殖为生。土改时,归三星乡第3村;合作化时,隶属三星高级社;后体制下放,因重名,划入庙前乡;1981年易名胜利大队。期间,逢知青下乡时,在村域内建点。83年改制方用今名。后,逐渐形成以传统农产品种植为主体、滩涂养殖为辅的脉络式村居。村民多是迁移定居的。

大道地:因地处胜利最宽阔平底,故名;

浦岸头:古连滩涂坝头,多以泥船停泊,故名;

梁家里:因梁姓群居故名;

张家里:又名“江家里”,因江与张同音,谬记;以江姓群居故名;

四塘:民国时,围垦滩涂,建于四塘。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五年(1970)十二月,太平置县后,村域属太平县太平乡第六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2),都、图改村制,村域属平溪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全县改村为庄。村域属盘马庄;

民国初,村域基本成为陆地,开始大面积聚居;

民国二年(1913),沿用清制设庄。村域属上半庄;

民国十八年(1929),改庄为村、里制,属箬横里三升村。次年2月,改村、里为乡、镇,村域属三升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12月,实行保甲制,村域作保。次年3月,调整乡、镇规模,始归贯庄乡;

1949年5月28日,温岭解放,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属箬横区贯庄乡;

1950年4月,贯庄分三星、庙前、海城、贯庄四乡。村域属三星乡。次年土改,为三星乡第3村;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镇东乡设。村域归属,为三星高级社成员(合作化时期);

1958年10月,大公社时期,村域归箬横人民公社三星生产大队(后改称三星营);

1959年3月,撤并营建制,改设管理区。村域归镇东(由原镇东、太和、部分三星地域合并);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下放,村域始归庙前公社;

1981年,因重名改为胜利大队;

1983年10月,改制为今村名,属东方乡;

1992年,撤销东方、乌沙乡建制,合并为贯庄乡,村属;

2001年10月,贯庄并入箬横,村属及至今日。

 


 

白峰山村基本情况

 

白峰山村,地处箬横西北麓白峰山东南部,系由原湾张村、田东村于2018年8月合并而成。湾张,为坊边张氏世居,故名。该村舍依山麓建,南接运粮河,青山绿水、诸峰环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现整个湾张景区围绕三条主线建设,一、白峰山自然风光和释道宗庙等。二、山脚围绕张濬甫故居开发古建筑群建设。三、村庄以孝道文化为核心,以山水庭院为骨架,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风景。

白峰山上最有名的地标风景为“穿石洞”。洞高十七八米,宽有十米左右,传隋代前为吊船所存遗迹。周遭多有栩栩如生的成形岩石景点,如东有狮子山,中有老虎山,西有石龙岗,还有圈椅岩、纸扇岩、老虎屁股等。在白峰山东侧主峰顶有一观音堂,与北之千年古寺雪山寺隔岙而立,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在观音堂下方还有一间纯阳道观(白虎庙),山顶还有开发建设茶园等风光。

孝道文化中心,以湾张承继坊边张氏先祖,元末明初寿鹏公孝行所立。史载,张寿鹏孝行堪称箬横古今第一,历为湾张张氏子弟推崇,历百年传统,故今村庄建设以之为核心,山水庭院为骨架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白峰山村依托现有的自然景观,打造生态绿道,建设山水庭院、生态停车场、农业观光园等,让游客回归自然,体验乡村风情。

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白峰山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和历史馈赠。宜居宜游,有风光有底蕴才是村庄旅游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白峰山景区特殊魅力所在。

 


 

龙皇宫村基本情况

 

龙皇宫村位于温岭市东海之滨箬横镇东北部,青山绿水,地杰人灵。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860亩,占总面积的82%,全村共有10个生产小组371户,计1048人。龙皇宫村的村民主要从事水稻、果蔬种植、纸草加工、工业配件加工等行业。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84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300万元,村民均净收入15680元。全村共有法人企业8家,个体企业23家,2012年创建“温岭市级整治村”,在创建三类文化俱乐部基础上再创建一类文化俱乐部。

 几年来,龙皇宫村村两委针对本村实际情况,带领全村村民大胆改革,积极创新,艰苦奋斗,围绕“生产发展、生产富裕、村容整治、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使龙皇宫村的环境更优美,村民生活更富裕。

历史沿革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各地书写毛主席语录活动,大搞红色海洋。8月开始组织红卫兵,面向社会大破四旧,一批珍贵文物和资料被毁。12月份在踢开党委闹革命口号下,本大队成立文革小组。

1967年5月,大队成立造反战斗队。

1970年8月,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进行党委一元化领导。支部书记应春生、徐正玉为组长,应传达、林益清任副组长。

1975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始,大搞水利建设,疏浚河道、挑土填荡,平整土地。

1979年后,农村实行经济改革。

1982年全面推广家庭联产责任制。

1984年实行土地小调整,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3年至1989年担任支部书记 颜可秋 李友法 盛国富  村长应春生。

1989年9月24日由原来的雨伞大村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划分为五个村,本村为其中之一,即永定村村民委员会。


 

娄江村基本情况

 

娄江村这个地方以前属箬横山前管理区,交通不是很方便,但草编业发展比较早。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王夏林等村民创办了娄江纺绳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村有执照的大大小小的草编企业达200余家,产值4亿元。 
  娄江村仅1300余人,大部分村民从事草编业。草编的生产工序是,先把筒纸加工成线,再用线织成布做成床席或编织帽。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会做些倒线、卷线等活,每天赚30元—40元。每年的5月—6月是生产忙季,那时,近千名外来人员也会参与其中。

村史由来

娄江村,音Lóu Jiāng Cūn,因村畔娄江浦得名。早于民国十八年(1929),娄江即以辖今乐邦、龙皇宫等周围数村。土改时,为山后乡第14村;又经合作化,归庄联高级社;体制下放后,设娄江大队,及至83年改制,为今名。

那娄江浦是怎么来的呢?据了解,其西起大路毛接木城河,经盘马山北接五湾河,均宽17.5米,全长7公里。明朱若虚有诗《娄江》一首,可见当时已有人在使用“娄江”二字。但娄江本属一层陆相地层,原型为广袤滩涂地,经明清时期大规模围垦后,方有良田繁多,留有灌溉水渠。清同治十年(1871),在知府刘璈、知县吴俊、委员褚维垕等主持下,娄江先人更从长远考虑,不断拓河成浦,挖渠成江,并建水闸,旱资车灌。终东注后峰浦,北通萧家桥,入牌门港,与海相接。这是娄江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疏浚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娄江尚与东海毗邻,及至民国29年(1940),有贤人谢师德等出资募工在娄江浦直出的五塘外围涂筑塘,史称“师德圩”。

除外,娄江还有另一层面。从军事学看,它作为温岭乃至台州抗倭时的第一道屏障,是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确,据明戚夫人筑木城河御敌史载,娄江作为盘马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方规模大战付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剿匪时期,更为我(部队番号浙南游击队)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坭城里:又名“泥城里”。旧时娄江属滩涂之地,有泥城之称。后人纪念取名;

度厂里:又名“大厂里”。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草编兴起,村内拥有在箬横境内都为数不多的企业作坊,故名;

楼里:本为上楼、中楼、下楼三处,后仅存下楼一处,又曰“楼里”。传此处本有地主一家。其四合楼院甚是豪华,远近皆名。可惜,于文革(一说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毁。

大事记

元末至正间,村域地界作塘,潮退时现陆地,以泥涂形式存在;

清顺治十八年(1661),施行“迁海令”,边海居民强制内迁。村域废,成为无人区;

清康熙十八年(1669),“迁海令”除。百姓复归,重养生息;

清乾隆间,村域塘界大面积坍塌,及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筑;

清同治十年(1871),娄江浦闸建,旱资车灌;

民国十一年(1922)五月,麻帽编织术从海门传入,为箬横今帽业发源地;

1949年,禁止旧币流通,使用人民币;

1950年5月,开始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发放《结婚证》;

1950年6月,邑内民兵在区中队的指挥下,在木城河坎击毙绰号“北港癞头”之惯匪;

1950年,实行志愿兵役制。年底,大力开展“一人一蛋”运动,号召民众每人募捐一个鸡蛋,让烈军家属们过一个“中农生活”的年关;

1951年,积极响应“镇反”运动、“土改”运动。村域内革除了一小股反革命分子和恶霸、地主;

1951年10月,开展工商业户登记。由于境内草编作坊较多,为箬横境内为数不多的工商登记集聚区之一;

1953年5月,开始首届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工作,建立乡(镇)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域有1人当选;

1954年7月,全面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境内近一半的草编作坊因不符要求被责令关停、取缔;

1955年,实行“三定计划”。境内种粮农户以合作化方式积极贯彻,17人持有《三定证》;次年,合作化制度延伸至手工业等;

1957年,筑盘马内塘。境内堤坝工程进入泥转钢筋阶段;

1958年,响应号召,境内男丁参与盘马外塘围垦工程,标志着娄江浦正式列入内河范畴;

1960年,境内19人参加第二批(共计260人)赴宁夏暖泉农场支援建设,后全部返回;

1962年5月,武警部队温岭边防大队盘马边防哨所设立,其一哨站设在村南娄江浦边;

1963年,境内蝗灾、稻虫严重,开展灭虫行动;

1964年9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境内接收11人(山前全社共接收96人);

1965年,县组织计划生育手术队,境内首次做输卵管结扎手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影响到村境,村内多名知识分子、中农人士等饱受摧残;

1970年,全面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村大队数家手工业作坊遭毁;

1973年,箬横运输社开辟松门至山前至金清内河客货混运新航线,村内娄江浦为主航道之一;

1977年8月,恢复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村内3名青年积极响应;

1978年元旦,箬横经山前至东片农场公路建成通车,今村境南主干道始成;

1981年6月,全面开展户口整顿工作,时村境有291户,1157人;

1985年3月,免征乡镇企业和农民7大类30多种产品税和增值税。村境大部分手工业、农业列为免征对象;

1986年,响应号召,发动全村男丁参加箬横境内河道疏浚工程;

1987年9月,开始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村境13名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初中。同年,在山前开办成人教育中心1所,村境农民积极参加实用农技培训;

1989年,开通全国直拨电话。村境第一次可以进行长途电话拨号;

1992年,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村改厕率列镇前列;

1994年11月,团省委、省水利厅在村内召开现场会,就娄江浦河道疏浚工作开展座谈交流,为村史上第一次;

1997年7月,实施殡葬改革,正式告别土葬形式;

2003年,娄江菜场建成,方便了村民农产品的交易;

2004年8月12日20时,在浙江温岭登录的14号台风云娜,是97年以来在国内登录得最猛烈的一次台风。村境内房屋倒塌无数,人畜伤亡无数,为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011年10月,娄江村村部大楼竣工;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五年(1970)十二月,太平置县后,村域属太平县太平乡第六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2),都、图改村制,村域属盘马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全县改村为庄。村域属盘马庄;

民国初,村域基本成为陆地,开始大面积聚居;

民国二年(1913),沿用清制设庄。村域仍属盘马庄;

民国十八年(1929),改庄为村、里制,始有娄江村名,属箬横里。次年2月,改村、里为乡、镇,村域设娄江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12月,实行保甲制,村域作保。次年3月,调整乡、镇规模,与下墩乡、谢家乡合并为盘马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盘马、晋大合并,村域归属大峰乡;

1949年5月28日,温岭解放,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属箬横区大峰乡;

1950年4月,大峰分山前、山后、下朱三乡。村域属山后乡。次年土改,为山后乡第14村;分属13村、14村、15村;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山前乡设。村域归属,为庄联高级社成员(合作化时期);

1958年10月,大公社时期,村域归箬横人民公社山后生产大队(后改称山后营);

1959年3月,撤并营建制,改设管理区。村域归山前(由原山前、山后、下朱三营合并);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下放,村域为山前公社娄江大队,及至1983年10月改制为今村名;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山前乡除,村域划归箬横镇。


 


乐邦寺村基本情况

 

乐邦寺村位于箸横镇东部沿海之滨,南连娄江村、龙皇宫村、谢家浦河。北至滨海镇新南村,前王浦大河。西至庄联村。东至东海塘。全村443户、人口1375人。土地面积约1007亩。党员42人村民代表55人。土政时为山后多乡15村,合作社、庄联社、高级社,经体制改革后设先锋大队至1983年改制至今为乐邦寺村。

村史由来

乐帮寺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至今200多年,系太平县、太平乡第六都多刹。

乐帮寺又称海乐寺,说二名至今传说不ー,其中为津津乐道香炉故事,原来在建寺时,香炉由海上飘来,有信众将它抬入竟然绳断地上。任凭大汉不能撼动其半分。于是就在香炉落地处建了寺,因于东海有关,取名海洛寺,谐音海乐禅寺。话说寺建成后,由于地处偏界,海边多自然灾害,百姓缺衣少食。寺内常供膳食,乐于助人,多为主持和尚带头行善。经百姓口耳相传,乐帮寺成了乐帮圣地后,“乐帮寺”谐音“乐邦寺”成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百姓休养生息之地。

大事记

1983年,首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全村通电。

1987年,通路。

1999年,二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0年,道路硬化中心路段2500米。

2003年,全村村民喝上自来水。

2006年,村部落成。

2009年,前后小围支路2条达2000米。

2011年,横路3条1800米。内河砌石16条。

2013年,公路两侧河塘两岸进行绿化种上绿化树。2015年,全村污水池排污管网安装。

2018年,村部旁边文化广场建成。


 


联东村基本情况

 

联东村,系箬横镇最东部的行政村之一,隶山前管理区,为原黄岩塘村和下山头村于2018年8月撤并而成,地处盘马山东南麓.由下山头、闸头、黄岩塘、北片、南片等自然村。目前,全村耕地面积810亩,林地面积215亩,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村内有健身场地,公园2个,面积达1300平方米,全村共有365户,总人口1175人,下辖17个村民小组,村两套班子13人,党员51人。村内自然村路面硬化,交通十分方便;路边、河边、庭前屋后绿化,环境整洁美化;镇前河道山前浦,四塘横河串通境内,水网分布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与防洪排涝。

近年来,原两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为新农村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村史由来

清末民初,受南北货运影响,下山头、黄岩塘一带开始大量居民迁入,逐渐成村。

下山头,因地处盘马山东(下),故名。

闸头,1918年海塘建闸(1976年拆迁),村建闸群,故名。

黄岩塘,村建新垦海塘,以黄岩人率先迁入得名。

北片、南片,因地处四塘、五塘横河北、南,故名。

四塘横河  北起下山头村接山前浦,往南经山前、贯庄接严家桥浦,长5公里。

西七公路:起点西浦林石线,经殷家洋、龙岗、白峰山、李婆桥、水岸、朝西、司城、马桥、下山头至七塘,全长16.023公里。2005、2008年两次路面改造,改建成技术等级四级以上,双车道,混凝土路面宽7米。

盘马外塘创业闸 位于王家浦七塘出海口。县水利局设计室设计,1968年由山前公社组织施工,水泥钢筋石块结构,长13米,宽10米,闸门1孔,孔宽4米,进闸流量每秒12立方米,松木闸板,人工启闭,操控二塘、三塘、四塘、五塘、六塘、七塘蓄水与排水。受益面积15000亩,人口2万,红升、黄岩塘、下山头、盘马、山东、长山、东红、娄江等村直接受益。闸顶两边各建有2米宽有栏杆的交通便桥。

大事记

解放初期,联东地界出现多次剿匪战事,时支援民兵多来自山前龙皇宫、盘马、红丰、谢家等地。

1972年,原址在箬横中学河东的地方国营温岭县糖化厂迁址下山头。

1972年,下山头大队由温岭糖化厂供电,次年6月,正式通电。

1983年12月,联东村黄岩塘片通电。

1951年,土改时期,下山头、黄岩塘为山前乡第14村、第15村。

1956年,合作化时期,下山头、黄岩塘同属红星高级社

1961年,体制下放时期,红星高级社下山头公社改成下山头大队,黄岩塘公社改成黄岩塘大队。

1983年,改制后,下山头、黄岩塘大队改成下山头、黄岩塘村。

2018年8月,下山头、黄岩塘两村撤并更名联东村。


 


和平村基本情况

 

和平村,地处箬横镇东贯庄管理区内,全村面积1.0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亩,有18个村民小组,478户,1383人,其中党员44人。2015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5.311万元,人均收入约18100元。村民主要从事西瓜、葡萄、蔬菜等种植。近些年来,共获得“浙江省森林村庄”、“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台州市文明村”、“台州市卫生村”、“台州市农业特色强村”、“温岭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温岭市文明村”、“温岭市村级好搭档”、“温岭市先进党组织”、“温岭市农业特色产业葡萄强村”、“温岭市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村名由来

和平村,旧称“东红”,以建村时取永葆和平之意。村委会驻地江家里。元末,围垦至此,为滩涂泥地。世人以承包滩涂养殖为生。土改时,归三星乡第3村;合作化时,隶属三星高级社;后体制下放,更名和平大队,划归庙前公社(1961);“文革”时,以地界多有知识青年下乡在此,改作“东红大队”;1980年9月,恢复和平之名。改制后至今为今名。有自然村江家里、下苏、下角头、邱家里等。

历史沿革

宋代,人口开始大规模迁入,从事海上作业。

元至正间,围塘至盘马山一线,始为滩涂内地。

明成化五年(1970)十二月,太平置县后,村域属太平县太平乡第五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2),都、图改村制,村域属平溪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全县改村为庄。村域属盘马庄;

民国初,村域基本成为陆地,开始大面积聚居;

民国二年(1913),沿用清制设庄。村域属上半庄;

民国十八年(1929),改庄为村、里制,属箬横里三升村。次年2月,改村、里为乡、镇,村域属三升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12月,实行保甲制,村域作保。次年3月,调整乡、镇规模,始归贯庄乡;

明清至解放前,村内百姓几经移居,形成以江、陈、林、张、梁、金、李、徐、周、汪、邱、苏为主的家族式群居方式,并逐步将讨海主业转至传统农耕业。

解放后,建村,取名“和平”;土改期间,为三星乡“第3村”。

合作化时,隶属三星高级社。

1961年划归庙前公社。约前后,更名和平大队。

“文革”时期,以地界多有知识青年下乡在此,改作“东红大队”。1964年9月至1968年底,箬横东方公社96名城镇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落户分配至境域的共10人。

1968年,盘马外塘东方闸在东方公社的组织下施工,建成后,和平村积极参与,并直接受益,从此告别海患历史。

1980年9月,恢复和平之名。改制后,沿名至今。

1983年,和平村全村通电。

2000年4月,和平村与其余贯庄8个村加入贯庄东部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历时两年完成。

2005年6月,全村主干道路实现全面硬化和夜间亮化,道路两旁种上香樟、茶花等苗木花卉,村内桥梁全面改造。同年,新建了文化娱乐场所和休闲小公园,生态绿化9500平方米,建成了“园林式”的村庄。

2006年,全面整治疏浚河道,两岸砌石2900米,并落实专人对河道实行常年保洁。

“村村新”以来,和平村在村道上安装太阳能路灯,成为境内首个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村。

2009年4月29日,温岭市委办、市府办公布2008年度温岭市基层俱乐部名单,和平村俱乐部被列为“三园式俱乐部”。

2013年,和平村率先在全镇范围内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列,并成功。


 


晋岙里村基本情况

 

晋岙里村,地处箬横镇西北部,北枕晋山,南望玉峰。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其后有雪山古刹,“世传晋武帝藏真之所”;历唐宋,至明初,有毛氏至丹崖迁居,作力耕堂于东山。德立乡约亭,同贤谓“九老”。延后百年,文脉日盛、名誉温黄。清末,力保界民,自组民团,距今亦百年。

晋岙里,因地处屏山之南岙,故名。屏山,北连晋山。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太平置县,属第六都二图;清康熙十二年(1673),设晋岙村;乾隆二十八年(1763),归大路庄;民国18年(1929),属箬横里晋岙里村;尔后,隶晋岙乡、晋大乡,或保或村。1951年,为晋岙乡一村、二村。1956年,并入白峰乡,设晋岙大队;1979年,析北山下、中岙、龙王堂、馒头山、新安、南岙(里)诸大队。1983年改制后,队改村制。2004年12月,并北山下、龙王堂、新安、馒头山、中岙、南岙里六村为晋岙里村。

大事记

1927年9月29日,东乡冯虞廷率200余众,进驻白峰晋岙筑炮台立寨,挂“青天大人,劫富济贫”旗帜。省防军屡剿屡败,民间俗称“虞廷乱”。

1928年11月16日,省防军第五团分三路围攻晋岙里冯虞庭部,焚烧民房、寺庙、学校房屋共500余间。冯部败退撤离,游击于东乡沿海一带。

1952年,在晋岙溪建晋岙闸。2孔净宽4.43米,高3.44米,闸顶高程3.83米。闸门启闭5吨,螺杆,平板,手推。

1970年,晋岙里通电。

1983年,在70年代后期毛夏玲在晋岙新安办起武馆影响下,林云都等人正式成立晋岙“少林武术学校”。至1996年招收初中学生学文习武。开设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急需人才。

1994年5月,位于晋岙里的太平山公墓建成。

1995年,股份企业“温岭市恒兴养殖场”在晋岙建立。养殖场面积60亩,以养殖河鳗为主,兼养鲫鱼、鲢鱼以及鱼饲料加工,2001年停办。

1996年,晋岙路通车。该路起于龙王堂,止于箬西公路,途径李婆桥、亚湖、中岙、新安等地,全长4.73公里,投资79.46万元。

2004年12月9日,温岭市民政局 [2004]130号文件同意撤销北山下、中岙、南岙、新安、馒头山、龙王堂6个村民委员会,合并成立晋岙里村村民委员会。

2009年,林希翎于法国巴黎病故,镇侨联帮其归葬故里——箬横晋岙太平山公墓。


 

高龙书院基本情况

 

原九份书院院址所在地,系九份大地主、乡绅陈启农拥有,为温岭乃至台州境内皆为罕见的、典型的清末民初仿欧式建筑。建国后,收没公有。

据史载,故居自1909年3月动工,历时三年之多,于1912年10月竣工。其工程涉及到捞河、建围墙、造屋主体、雕镌木石纹路等。经考,时参与建造的,皆是时温岭县著名匠者。可知的是,木匠系松门人,姓名不知。石匠有两班,各司院东、西。东面匠者有继宝(妙顺爸),西边匠者是三农(妙送爸)。其精湛技艺,至今无复,以上间磉子为例,东边精打有浅海,如蛏、螺等,西边打有农家乐等,螺丝、簸箕等物。每个磉子花工二个多月,为考古、文物、收藏诸人喜爱,富有吉祥。

民间所记,故居北通九份后横大河,东、西、南三面皆有围河。其河内种有河莲,河里有枸橘连城,只有东边一座六尺宽木桥进出。桥内一间太岁藤为棚进入。河南朝南八字开的八尺大门,有一套九间两层楼的四合院(包括两边三间横楼)。庄院两边有小屋,两边四间。东边五间,厨房和长工居住的小屋。东边直落还有仓库小屋。庄园四周有四公尺的围墙。围墙四周有三个炮台。东和南北各一个,西边北角一个。东边墙外有吃水塘一处。塘东和北边建造三公尺高围墙。现仅存原建筑三分之一。

历史沿革

1952年—1953年,开办温岭县箬横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同类学校,时全县仅二所),学员多来自高龙及周边的有志青年,为基层扫盲教育的典型站点,社会反响良好。学成后,学员多成为村干部,以村民主任和村书记为主。

1960年—1968年,创办高龙农业中学。

1969年,全县普遍开办中学。高龙中学即在书院原西厢楼边诞生,并逐年发展,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成为全市较有规模的乡镇初级中学,今已撤并。

另1992年、1994年、1996年、1997年,政法和农村社会以及劳动法教育、农函大也在书院西楼三间旧址和合头间办各期农函大,蒋义根执教三年。毕业后发结业证书。农民技术人员称农函大。农业局叶国初任教,培训三年。农业会计、高龙乡22村高级会计师培养出一名,会计师三名,助理会计师三名,会计员10名,共培养出17名各级会计,不合格5名。

附:新中国建立后,书院一直为乡政府(公社)办公驻址,

2001年乡建制取消,并入箬横镇,是为管理区后,仍是。

2009年,箬横人民政府新大楼乔迁后不久,其驻址即废。

2016年,箬横镇党委政府将其纳入重点修缮工程,投资百万元,于当年9月动工,历时3月有余竣工,是为该镇标志性区域文化建筑。


 


三星村基本情况

 

三星村,地处箬横镇东部,隶贯庄管理区,因原有三升庙故名。全村面积0.747平方公里,辖三星、三星庙下、三顶桥、中央屋、长排屋等自然村。

三星村,有江、林、张、金、郑等姓氏,属农业为主特色行政村,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村两委团结一心,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开展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运动,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现象,换成了美丽乡村新面貌,同时,村里不断完善文化基础实施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大事记

元至正年间(1341—1368),筑萧万户塘,北起盘马山。三星地界归为内陆。

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海令”施行。三星作为木城河东境,居民全部内迁,及至康熙间复界,居民复归。

民国初期,三星三梅仙家办私塾,后发展成为三星小学。

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间,三星乡接受组织命令,派民兵分守沿海各出海闸。

1952年,三星境内建成江家浦闸。

1955年3月建立三星乡党支部,陈显都为首任书记,任期一年。

1962年9月5日下午2时许,庙前公社三星大队遭受龙卷风袭击,一民房的栋桁被刮至300米外,死1人,伤19人。

1964年9月至1968年底,箬横206名城镇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落户分配人数到三星的12人。

1982年,三星全境通电。

2000年4月创建贯庄东部农业示范园区,历时2年建成。三星作为参与的9个行政村之一,名列在册。

2009年4月29日,三星村俱乐部被评为2008年度温岭市三类基层俱乐部。

2011年4月,水岸村、三星村被评为温岭市2010年度文化工作先进村。

历史沿革

清康熙十二年(1673),改都、里为村,属乌沙浦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村为庄,属上半庄。

1951年6月,三星,从贯庄乡划出,第一次升格为乡名。

1956年3月,镇东、太和、三星、庙前4个乡合并为镇东。

1959年3月,撤并大队(营)建制,改设管理区。三星归入庙前管理区,隶箬横人民公社。9月,撤销箬横管理区,恢复箬横镇建制。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下放,撤销按区设立的大公社,恢复区建制,各管理区改制为人民公社。三星属庙前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破“四旧”,更名为朝阳大队。

1980年9月,恢复三星大队名。

1983年,改为三星村名。


 

田园村基本情况

 

田园村,地处箬横镇贯庄管理区内,系原上轩村、海城村、旗杆村于2018年7月经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而成,东邻石松一级公路,228国道穿境而过。现有693户,2078人。其中村两委班子21人、党员99名、村民代表126人。村内以种植业为主,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驻村和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群众,践行三同工作机制,以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村名来由

以村地处贯庄管理区平原地带,且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一年四季皆有田园风光,故名。由原上轩村、海城村、旗杆村合并而成,有上轩、叶家、双透里、叶家、潭里、旗杆里、潘家、宿家、王家等小聚落,多江、张、叶、陈、林、王、李、潘、吴等姓。

上轩:相对下轩而言,古时因盛产蚶。太平方言,“蚶”与“轩”同音,且地处西侧,故名。以水稻种植为主,兼种四季蔬菜,有芹菜、葱、白菜、菜花等。曾有初小一所。

海城:又作“双透里”,今田园村驻地在原村部、完小内。因地处严家浦两岸,曾有前后双透,且以高墙筑城,故名。多江姓。

叶家:原海城村小聚落,位于东方街西南1.4公里处,傍河邻湖,三点散居,系叶氏世居之所,故名。

潭里:原海城村小聚落,位于东方街西南1.3公里处,在严家浦北岸,傍浦筑屋,呈一线状。多江姓。

旗杆:又作“旗杆里”,因在清同治间,有人中武举,门前立旗杆得名。位于东方街南1.6公里处,二塘横河西岸。原为块状,后分建三处,多王、陈姓。王家在其侧。

潘家、宿家:以姓氏聚居得名。在东方街南1.7至2公里处,系前后分布。宿家,今多李、江姓。

大事记

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间,海城村派遣民兵参与沿海各出海闸防守工作。

1983年,海城村、上轩村全村通电。翌年,旗杆村全村通电。

2007年,上轩村被命名为“温岭市第五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受到中共温岭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前  属黄岩县太平乡第四十四都。

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后  属太平县太平乡第五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  属乌沙浦。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属上半庄。

1914年  太平县改名温岭县,从属南乡箬横镇。

1929年  改南乡为南区,改庄为村、里,从属南区箬横里庙前村。

1930年  改南区为第三区,改村、里为乡、镇,从属第三区庙前乡。

1935年  调整乡镇规模,从属贯庄乡,设保甲。

1949年5月28日  温岭县城解放,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从属贯庄乡。

1951年  土改时分大乡为小乡,海城升格为乡,分别从属海城乡第五村、第七村、第十村。

1956年3月  撤小乡为大乡(期间箬横区先撤销后恢复),从属乌沙乡。

1958年10月  撤销区、乡(镇)建制,设立人民公社,从属海城高级社一社。

1959年3月  撤销大队(营)建制,改设管理区,从属乌沙管理区。

1961年10月  人民公社体制下放,划归庙前公社,设上轩大队、海城大队、旗杆大队。

1967年3月  庙前公社更名为东方公社。上轩大队、海城大队、旗杆大队从属。后旗杆大队更名为红旗大队。

1980年9月  红旗大队恢复为旗杆大队。

1983年10月  取消人民公社,上轩大队、海城大队、旗杆大队更名为上轩村、海城村、旗杆村。


 


兴盛村基本情况

 

兴盛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中南部,属高龙管理区。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共有7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截止2018年底,有572户,1820人,党员68名。村民代表80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1050元。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基础设施、村级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兴盛村,由原东桥头村、夏程村于2018年7月合并而成,村委会驻地在原东桥头村部内,寓繁荣兴盛之意。位于箬横镇政府西南1.6公里处,南临228国道。有东桥头、夏程两大片区,由东桥头、汪家、梁家、叶家、新屋、楼里、夏程、河东、林家里等聚落组成。

东桥头:地处杨府庙石桥之畔,故名。又作“桥头”“桥二头”。为线状聚落,多陈、徐姓,曾有完小一所。今兴盛村部建于原完小之内。曾多以钓蟹、制作豆腐为主副业,远近知名。

夏程:旧时多以夏、程两姓世居,故名。彭林河东岸。原为二块状聚落,现房屋多沿河、路新建,渐趋一线状聚落。曾多以外出产销豆腐为主副业,远近知名。曾有初小一所。

大事记

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前  属黄岩县太平乡第四十三都。

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后  属太平县太平乡第四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  属陈琅洋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属琅洋庄。

1914年, 太平县改名温岭县,从属南乡箬横镇。

1929年,改南乡为南区,改庄为村、里,从属南区解龙头里琅洋村。

1930年,改南区为第三区,改村、里为乡、镇,从属第三区琅洋乡。

1935年 ,调整乡镇规模,从属高龙乡。

1949年5月28日,温岭县城解放,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从属高龙乡。

1951年,土改时分大乡为小乡,从属胜利乡第3村、第4村。

1956年3月,撤小乡为大乡(期间箬横区先撤销后恢复),从属高龙乡。

1958年10月,撤销区、乡(镇)建制,设立高龙人民公社,从属胜利高级社。

1959年3月,撤销大队(营)建制,改设管理区,从属高龙管理区。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设桥头大队、夏程大队,从属高龙人民公社。

1967年3月,高龙公社更名为前进公社,桥头大队、夏程大队从属。

1981年, 因重名,桥头大队更名为东桥头大队。

1983年,桥头村、夏程村全村通电。

1983年10月,取消人民公社,东桥头大队、夏程大队更名为东桥头村、夏程村。

2009年4月29日,夏程村被温岭市委办、市府办评委2008年度温岭市基层三类俱乐部。

2018年7月, 东桥头村、夏程村合并为兴盛村。



庄联村基本情况

 

庄联村位于箬横东北部,村庄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土地面积763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部分土地承包给村民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全村常住人口1270余人,主要由谢、林、江、莫、王等姓氏组成。下辖13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43人。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7元。今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大事记

1960年  庄联联合龙皇宫、蔡家(今东红)等生产队围垦养鱼塘,面积408亩,当年竣工

1971年  养蚕种桑

1976年  村办纸箱厂

1981年  第一轮土地承包责任制

1983年  庄联村域正式通电

1985年  村办榨菜厂

1994年  环镇北路

1999年  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

2003年  村部大楼建成

2009年  全村浇筑水泥路

2009年  道路绿化

2010年  庄联村被评为“2009年度文化工作先进村”

2011年  庄联村饮用水始从长潭水库引入

2013年  自来水管网重新铺设

2016年  污水管网铺设。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前  属黄岩县太平乡第四十五都。

明成化五年(1470)十二月后  属太平县太平乡第六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  属后峰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属大路庄。

1914年  太平县改名温岭县,从属南乡箬横镇。

1929年  改南乡为南区,改庄为村、里,从属南区箬横里大路村。

1930年  改南区为第三区,改村、里为乡、镇,从属第三区大路乡。

1935年  调整乡镇规模,从属晋大乡,隶新河区。

1940年  晋大乡、盘马乡合并大峰乡,村域从属。

1945年  新河区撤销,村域归属松门区。

1946年  松门区撤销,村域归属大峰乡,直属温岭县。

1949年  温岭县城解放,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从属大峰乡。

1951年  土改时分大乡为小乡,从属山后乡第12村。

1956年  撤小乡为大乡(期间箬横区先撤销后恢复),从属山前乡。

1958年  撤销区、乡(镇)建制,设立山后人民公社,从属庄联高级社。

1959年  撤销大队(营)建制,改设管理区,从属山前管理区。

1961年  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设庄联大队,从属山前人民公社。

1983年  取消人民公社,庄联大队更名为庄联村。


 


西汇头村基本情况

 

西汇头村,地处箬横镇高龙管理区内,西壤石桥头镇,东接街龙头村、前九份村,北抵桥下村、凤山村,南接新建村,现村域面积1.119平方公里,人口1716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行政村。该村紧邻街区,三面傍水,自古商贸发达,人文荟萃,2018年以来,该村以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革命”,拟打造以孝文化为主体特色的农村田园观光景点村庄。(需村里补充、核对)

村名由来

西汇头村,旧名坊边,因坊边张氏发源地得名,后以紧邻街区,三面傍水,湾张河、九份横河交汇在此,改称今名。今有自然村:西汇头、东屋、坊边、塘头、十八份、小十八份等。

塘头:地处原车路横河西头起点,河俗称塘,故名;

(小)十八份:古以张氏房份序数得名,地界三面临水,西临平原。

大事记

1952年4月,在高龙第12村(今西汇头村)建高龙闸。至此,诸水汇处再无洪涝,结束了水晶堂龙戏珠的传说。

1962年,西汇头大队在凤凰山办山洞牧场,年存栏120头,出栏115头,其中母猪3头,公猪1头。

1964年9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农村,至年底境内共接收206人,其中庙前公社92人,山前公社96人,高龙西汇头大队10人,东浦公社8人。

1983年,西汇头村通电。

1997年7月1日,实施殡葬改革,高龙乡西汇头村张夏生病故,遗体火化,为全市首例。

1997年,在大规模疏浚河道过程中,境内拆除西汇头祠堂桥等内河阻水桥梁,至此百年祠堂跨桥成为历史。此桥在《光绪太平续志》中有载,前后各一。

历史沿革

清末,西汇头正式建置,时称坊边,属桥下乡。

1929年,里、村划分,属坊边村。

1935年,属解龙镇坊边乡坊边保;后属高龙乡汇头保。

1950年11月土改时,属高龙乡第12村。

1956年合作化时,属幸福高级社。

1961年体制下放时,设西汇头大队。

1983年改制后,设西汇头村。


 

咸田村基本情况

 

咸田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东部,村域面积0.79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84亩。共有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47户,1106人,党员44名。村民代表56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536元。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基础设施村级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疑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大事记

北宋咸平三年(1000)  设黄岩场,咸田及周边属海涂地,其良田均征“寺观田、盐场田”。

明洪武年间  温岭盐务区域渐趋规模,境内设有青林、平溪、高浦、沙角4仓。咸田时属“平溪仓”。

明嘉靖年间  为策应盘马巡检司,在咸田西建王库(即黄库),成为运粮、储盐军事区。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防南明郑氏集团,朝廷颁“迁海令”,筑木城,片舟不能入海。咸田时为禁令前沿海涂,盐业尽废。

清康熙年间  “迁海令”废,咸田盐业、储库复兴。收复台湾后,皇库被废,渐趋农业,私盐兴起。

清乾隆二十一年(1688)  平溪仓成为境内三仓之一,辖乌沙等诸廒,是为山前盐坨重要的集散仓地。

清嘉庆年间  太和当创始人开始谋划咸田区块。至光绪间,逐渐转型农商结合的物流基地。

民国期间  随着新涂上涨和制盐逐渐改煎为晒,部分土地改为农垦区,盐区地域变迁较大。平溪仓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咸田盐史正式结束,制盐业南迁石塘上马。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五年前  属黄岩县太平乡四十五都四图。

明成化五年后  属太平县太平乡第六都二图。

清康熙十二年  属太平县太平乡平溪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  属太平县太平乡团浦庄。

民国二年(1913) 属南区箬横镇团浦庄。

民国十八年(1929)  属箬横里团浦村。

民国二十年(1931)  属箬横镇团浦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  属箬横镇平溪保。

1949年5月28日  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分属箬横镇贯庄乡、太和乡。

1951年 调整区、乡(镇)规模,属镇东乡第五、六村,后合平溪林、五房桥头、樟头王合并建立,始有“咸田”。

1956年3月  小乡并大乡,属箬横镇镇东乡。

1958年10月  设立人民公社,属五一高级社。

1961年体制下放后  撤销大公社,改制人民公社,设咸田大队。

1983年  改制为今名。


 

箬横村基本情况

 

箬横村,以箬横街得名。地处箬横镇街区,村委会驻地民主街,多江姓,面积0.343平方公里,境域含今后街片、老街片、新街片、后堂、小桥头、由新街里、前堂等地,有2383人。其名,初源于桥名,自宋时便是繁荣埠港,有坊、市,为木城、箬松、运粮三大主河交汇处,是箬横最早的工商集聚交易区。

村史由来

箬横,源于桥名;桥,明时即有。清《太平县志叙水》载:“箬横桥,沈明臣《平倭纪略》作聂王桥,地名无正字,随意书之。”以本土方言(吴语台州话)辩,“箬横”与“聂王”音似(民国19年重修桥时,有镌刻“聂王桥”三字的条石出土)。古时作“团浦”,素有“木城”之称。

另民间有传四。一说抗倭英雄戚继光曾沿着箬横运粮河追打倭寇时,不知地名,随见一片大箬叶横于一桥墩处,遂在军事地图上记名“箬横”二字。

二说戚继光追倭寇途径时正值台风过境。狂风暴雨,河面很急,别的杂物悉数被冲走,唯有一片大箬叶,横在桥墩旁,怎么也不为所动。百姓皆说“箬横”是关老爷在显灵。

三说古时候当地有江氏、林氏两大家族。他们为争地盘,常有火拼。后经高人和解,以棕箬漂水定界。棕箬漂到今箬横中兴路(原为河道)时,浮而不动,形成今日箬横街上街头至东大多为江姓,下街头至西大多为林姓的格局。

四说古时常因遇台风造成人员伤亡。有一次,木城河、运粮河、箬松河均发了大水。幸有一片大棕箬叶漂来,横在桥头,救了许多百姓。百姓以为纪念,故名。不过,可惜的是,“箬横”何时代替了“聂王”,甚至什么时候从桥名拓宽至地名,均无从查考。只从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志下》中“箬横桥,在盘马司西”可以看出,“箬横”二字在明朝时已载入史册。

据史载,箬横地名源于桥名。清《太平县志叙水》载:“箬横桥,沈明臣《平倭纪略》作聂王桥,地名无正字,随意书之。”以本土方言(吴语台州话)辩,“箬横”与“聂王”音似。而民国19年(1930年),重修桥时,有镌刻“聂王桥”三字的条石出土,业已证明沈明臣之言并非胡诌。由此可见,“箬横”当初并非写作“箬横”,应为“聂王”。

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箬横”境域范围很小,估计也就同今天的村居面积差不多。因为明朝时期,今天的箬横,被叫做“团浦”,其境域相当于今天镇城区、晋岙、山前等地。

那么,“团浦”这一称呼又是怎么出现的?根据现有资料,“团浦”二字真正亮相是建盘马巡检司的时候,即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时属黄岩县太平乡第四十五都。

由于箬横地处沿海,且水网密织,诸主干河道都终于东海。所以,箬横的许多河道都是带“浦”字的,甚至形成一定的文化方阵,如云浦高龙文化范畴内,就有高浦、西浦、车路浦等诸入海河道。

鉴此,经古地图研究发现,团浦也应与河道有关,且有入海口。据史载,元至正年间,箬横东盘马(今属山前)尚未一片汪洋。在明初寇患时,海贼多从盘马一线入侵。对此,洪武皇帝大兴海防,在今司城、义民、朝西一带建巡检司,设衙门机构,有四方护河,即今木城河(一说与今运粮河等诸主河道也有关)。而时,木城河与东海(盘马)直线距离仅为3公里。可想而知,其极有可能通过支流进入东海。故有“团浦”之称。

除外,箬横在古代还有个雅称,叫“木城”。经考究,这与两则历史事件。一是明戚家军抗倭时,为防倭患,戚夫人发动军民,在原巡检司的基础上,大兴土木。一方面深挖拓宽原护城河(木城河),另一方面筑土城,以木裹墙。二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在箬横施行“迁海”政策,制造无人区,并拆原居民房建筑材料,建造木城,驻兵守备。故有此一说。

那“箬横”之名又是如何取代“团浦”的?这得从其区域面积发展说起。据史载,明成化五年(1469年)十二月,太平(今温岭)置县。当时的团浦区域均属太平县太平乡第六都二图。

到顺治“迁海”时,废界外都、里。康熙十二年(1672年),都、图改为村,始“箬横村”出现,其区域面积相当于今天的箬横镇城区。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改村为庄,“箬横”之名又被“团浦”代替。

民国2年(1913年),箬横建镇,桥下为乡,乡(镇)沿清制设庄。镇公所设在后街的后庙。(时太平县只有一区两镇编制,即城关区、箬横镇、潘郎镇)。镇制的出现,标志着箬横境域面积迈出了历史性关键一步,所辖范围包括团浦等在内十多个庄,相当于今天箬横、山前、贯庄、淋头等地。尔后,随着行政区划的不断改变,团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换化成今天的箬横村及其周边等数个村居。

历史沿革

在箬横镇霞光南路与横淋线交叉东南十余米处,埭头村车路边,有一农畜交易场,当地俗称“小猪行”。随着肉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生猪家养,私自买卖、屠宰现象逐渐消失,但这并不能掩盖“小猪行”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与价值。

据史载,嘉庆五年(1800),“六都箬横(应作‘团浦’)立街开市,五、十日市”。其市场交易集中点为今镇城区前、后堂,运粮、木城两河间。传说《木城河的由来》载,百姓将贩卖的织品、牲畜、古玩、稻米等通过木船运至。“新河、松门、石桥头、下山头(指箬山)等地赶集者也乘渡船前来……拂晓至正午,往来穿梭,络绎不绝”,并形成运粮河边牲畜、木城河边器械农具等雏形市场。

民国元年(1912)1月23日,民间武装组织、箬横镇中路民团局设立,“在箬横街(后堂)关帝庙”,负责集市街区安保。翌年,箬横建镇,相关政府机构相继设立。

据当地百姓告诉,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今河滨路北至中兴西路,尽为门面店铺,如民国16年(1927)年初开业的“李万丰”、“童日新”、“杨万顺”碾米厂等。

民国21年(1932)5月,自盘马赵连成等组建的“怡兴汽船公司”,水运得到极大发展后,箬横街“每日吆喝声、讨价声,至夜不息”,其五、十市更是一度享誉温岭县东。

听老辈传,箬横街第一代“小猪行”就在此时正式形成,有“屋舍数间、置笼十余处”。其位置在旧箬横街生产资料公司,即在旧“汽船埠头西边,前街头西侧大河边”,约今河滨路一带。(《温岭县地名志》内有一幅上世纪“箬横镇平面图”,在河滨路对岸尚有“生猪仓库”字样标注。)

尔后,箬横街向东、向南发展,即今东大街、南大街一带。由于运粮河、木城河、箬松河交汇处迁徙居民的增多和市场各行业的进驻,易发出臭味的猪行场所不得不被搬离。

期间,还出现三、八箬横市日的故事。据江可加《三八箬横市日》载,当时(一说民国初年,经考,可能性不高)五、十市日处多为老房屋,且以林氏为主。本与林氏与“斗争”的江氏便在今东大街、南大街新建四角正方形街道,并请了风水先生,深夜到路桥最旺盛的市日地段“偷”来街板(与新河金佛桥街为旺市去温岭街“偷”小石板故事雷同)开市,定为三、八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猪行’被迁到船工会北边,在老汽船埠头,箬横区公所(今百花街、菜场路一带老小菜场)斜对岸”,隔运粮河而立。时其附近有箬横镇中学(七十年代时更名为箬横五七学校,不是今天的箬横镇中学)。经史考,具体时间约在1956年前后(1956年2月,县食品公司箬横区经营组建立,负责境内生猪收购)。

1983年,箬横开始规划建设北大街新区,“房屋多为立地通天式个人住宅”;“1984年底,位于人民西路老车站北面的副食品批发市场建成开始营业”。这意味着此时的箬横街区向东、南延伸之际,又将目光朝向北面,即今北新居、北箬横村、水岸村等一线。

而这一期间的“小猪行”却距离北大街新区规划地仅百米之遥。经协商确立,其需被再次迁移,即在老车站东边,粮管所北边,今兴箬路木城河边街后庙一带。其附近有原国民乡镇政府驻所地旧址。

上世纪九十年代,箬横街区继续向北延伸,欲早于清嘉庆年间开市的大路毛街相接,一大批规划相继落成,如1990年8月设置的北新居居民委员会,1992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浦头村新车站停车场等。对此,“小猪行”再次被迁,即为开篇所指之地。

“小猪行”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历经五六十年代一次搬迁,八十年代中期二次搬迁,九十年代三次搬迁,从河滨路一带(水运为主)到百花街一带(水运为主),再到兴箬路木城河一带(水运、陆路结合),终至埭头村横淋线公路边(陆路为主,虽此处隔北有河,但很少使用,甚至常年淤积),也从侧面见证了七八十年代箬横水运向陆路交通转变历程。

据《温岭水利志》载,在古代,今新河、箬横、松门一线都是靠水路与外界联系的。时交通工具主要为乌篷船、无篷小木舟或纤夫大船。

民国后,随着机械科技的发展,汽船、小轮船等舶来品相继代替,成为水上主流工具。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当时,陆路交通得到极大发展。如1978年5月,箬横至西浦公路奠基开工,1980年11月1日建成通车;1984年1月25日,箬横至淋川公路(横淋线)建成通车,全长7.5公里; 1988年,街区建成人民西路、北大街东路和北大街西路;1994年12月,箬横境内全面展开“村村通公路”工程……

如今,“小猪行”已名存实亡,其地多为荒废。


 

新繁荣村基本情况

 

新繁荣村,地处箬横镇城区南部,东临解放河,北连箬横大道(西七线),南抵太和路,系原繁荣村、花芯村、长山村和山东村撤并而成,系移民社区。目前,“荣盛佳苑”一期已建成,

繁荣村:原名下六村,与常乐(原名“上六”)南北呼应,系解放大河重要行政村,寓繁荣昌盛之意。

花芯村:原名花心。据《嘉庆太平县志》载,“叶茶寮山,在县东稍南三十里……此山左右列嶂,莲萼朵朵,中间名花心”,后演变为今名。地处箬横镇北,与新河交界。

山东村:因地处盘马山东,故名。原名东升,又名江家浦。位于盘马山东北2.8公里处。1958年,箬横人民公社(区级)曾在此建房兴建大型畜牧场。1962年,牧场解散,部分职工留住;后因山前乡各村亦有人迁居,遂于1963年建村。村址原在江家浦北岸,六湾河西,现紧邻225省道。

长山村:1989年2月,长潭水库移民共54户250名迁至山前乡,新建村取“长潭”和“山前”首字,故名。“玉麟”牌大棚西瓜原产地。

历史沿革

标准名称

1951年名称

(土改时)

1956年名称(合作化)

1961年名称(体制下放后)

“文革”期间变动情况

1983年名称(改制后)

 

备注

自然村

主要姓氏

花芯

晋岙乡第4村

花芯高级社

花芯大队


花芯村

1956年并入白峰乡

直坑、大野山、下张太、大岭脚、小岭头、七绅、大车山、北东坑

陈、朱、张、王、李、吴、莫、顾、颜、黄、郑、陶、孙、马、董、洪

山东


1958年为公社畜牧场

1963年建东升大队


山东村

1981年因重名改为山东大队

山东、老牧场、山前浦

江、朱、王、梁、谢、颜、黄、沈

长山






1989年2月建村


李、彭、任

繁荣村

太和乡第六村

红星高级社

繁荣大队


繁荣村

解放前属第六保,1952年分为下六村

张家里、上尤金、泥屋里、下西徐、庄琅洋、下叶

江、陈、林、金、徐、

大事记

花芯片:

1919年,新西兰籍牧师唐振兴来夫妇台州布道,在花芯建造两间小洋房作为基督教花芯堂。1984年重建,于1985年农历正月初六落成。

1928年11月,省防军北路军从花芯南进,进攻驻扎在晋山的冯虞廷部。冯部大败,退居东乡沿海一带。

1951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六十一师进驻温岭,分东西二线展开“拉网式”剿匪。东线重点是箬横的花芯山里。至年底,境内陆上土匪基本肃清。

1958年6月,箬横区集中劳力修筑花芯水库。预计水库库容量510万立方米,实际水库库容量360万立方米,于1962年12月竣工。集雨面积5.8平方公里,总投资106.04万元。

1962年,花芯水库建成后,为净化水质,每年定量放养鲫鱼、鲤鱼、鲢鱼、青鱼2000~3000尾,以供人垂钓捕捞。

1968年,花芯生产大队建成库容6.4万立方米的野山水库。(一说1964年)

1970年7月,花芯二级水电站建成发电,李桥等5个生产大队的线路接入花芯电站发电机组,由花芯电站供电。是年,花芯通电。

1977年7月,花芯水库一级水电站建成,装机容量125千瓦。7月20日,花芯水电站的10千伏线路及其供电区划归县电力公司统一管理,执行温岭县统一电价。

1996年1月18日,由市翻水站和花芯水电站合资组建的箬横供水有限公司成立,投资1018万元建立白峰净水厂,内设清水池加药消毒设施,经滤水池、清水池送入管网。

1999年2月4日,箬横镇财政投入1200万元,完成花芯水库引水工程,如期通水,结束了箬横人民长期饮用河水和井水的历史。该工程始于1995年。

2000年,箬横镇政府决定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日供水量3000吨,自来水普及率为50%。及至2004年,在二次改水工程实施后,除高龙管理区由湖漫水库供水外,镇区居民基本饮用花芯水库水。

2000年5月13日,“箬横花芯山泉新闻发布会” 在上海举办,镇委书记莫阿秋、镇长刘炳富出席新闻发布会。

2013年,箬横镇人大主席团制定了《关于加强花心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并于镇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成为境内第一个有关花芯水库水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长山片:

1989年1月19日,长潭水库第一期移民47户、147人安置;2月在山前乡设立长山村。同月通电。

1995年4月27日,长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友达进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2002年6月14日,台州市西瓜专业协会在箬横镇成立,全市31位代表参加成立大会,长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友达当选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2005年4月,长山村党支部书记、西瓜合作社社长彭友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月27日进京接受表彰。

2008年,“玉麟”西瓜特色基地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11月,长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友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

2008年,省、市(地)授予箬横镇“农业特色强镇”称号,授予长山村“农业特色强村”称号。

2012年7月24日,市领导周先苗、李斌、张学明、陈刚、林邦勤等到箬横镇考察二季度工作,并到长山村了解 75省道拆建进度。

山东片:

1958年,箬横开展境内唯一一个“大牧场”集体建设工程,拆用祠堂庙宇等破旧公房建筑材料,建设一层平房排屋5幢150间,加搭茅厂猪舍,开办养猪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莫子清养猪场规模较大,年存栏3000头以上。

1963年,山前公社抽调各大队社员移民到海边荒坦,即东升大队,该大队以“大寨人精神”艰苦奋斗,把“鲤鱼堂”100亩荒坦改成良田。

1984年5月,山东村通电。

繁荣村:

1983年,通电。

1996年,在全面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中,繁荣路竣工。该路经常乐村、繁荣村,长1.11公里,投资17.25万元。约前后,翻身路竣工。该路经团结、翻身、繁荣,全长2.29公里,是横淋公路至杨府路的路段,投资38.47万元。

繁荣新村:

2003年,长山村的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和花芯村的温岭市花芯山泉饮料有限公司参加浙江省第二届网上农博会。

2007年,箬横镇政府在马桥村地段征地51.3亩,建成马桥住宅小区,共计落地式住房10幢133间。其中长潭水库移民33户(间)、花芯移民12户(间)、山东移民8户(间)。

2008年7月19日,山东、长山等9个村(居)共同实施铺设新型用水管,PPE水管网达52.24公里。

2010年12月16日,箬横镇人民政府向温岭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要求将繁荣、长山、花芯、山东四村列入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试点的请示》。

2011年1月18日,箬横镇政府颁发《箬横镇繁荣新村宅基地换住房工程实施办法》。

2011年2月15日,温岭市政府同意将繁荣、长山、花芯、山东四村列入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试点。

2013年启动繁荣新村工程,安排长山、花芯、晋岙里和部分繁荣村居民居住。


 

岸蔡村基本情况

 

岸蔡村(原前蔡村),地处箬横镇东南贯庄管理区内。取自然村里岸、蔡家首字得名,全村面积6.353平方公里,有365户,人口1100人。现有自然村名蔡家、里岸、三透里、前蔡、后蔡等。

蔡家:地处前河泾北岸,古居蔡姓,得名。相传其祖先从江厦迁入。原岸蔡小学。今村委会驻址在此。

里岸:地处箬松大河西岸,与贯庄堂隔河相对,故名。

三透里:地处箬松大河西岸,且三面临水,古有三透建筑屋舍,故名。

前蔡(前陈):地处前河泾北岸,以陈姓世居得名。

后蔡:相对前蔡而言,地处前蔡北,故名。

历史沿革

明太平未置县前,归黄岩县太平乡四十四都。

明太平置县后,归太平县太平乡第五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属乌沙浦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从属上半庄。

民国3年(1914),太平改名温岭,境属南乡箬横镇。

1929年,改庄为村、里,撤除上半,属贯庄村。

1930年,改村、里为乡、镇,属贯庄乡。

1935年,贯庄、三升、庙前合并为贯庄乡,下设17保,名蔡家保。

1949年,温岭解放,废除保甲制,名蔡家村。1951年,土改时,属贯庄乡第8村。

1956年,合作化时,设蔡家高级社。社址在今村委会驻址处,分管今岸蔡、横陈、西陈三村。横陈、西陈均为第2村。

1958年,前蔡大队一分为三,即前蔡大队、横陈大队和西陈大队。

1986年,前蔡大队更名岸蔡村。


 

白水村基本情况

 

解放前,本村属于箬横镇十三保,现新屋和下山头属于十四保现和黄岩塘属于十五保

1948年解放后在1950年建立了山前乡人民政府社会,乡政社所在地是闸头保仁炮台里。将原属于

箬横镇山保改为:山前乡十三村,十四村,十五村,将解放前大丰乡的下墩划入山前乡下墩村全34个村。

山前乡十三村划分为十个小组,前白水为一组,后白水为2组,双透里为3组,张永里为四组,现三顶桥1队范围分为五组,前二塘2队范围为6组,后二塘为7组。三顶桥下……   ,二塘横河西前后两为八组,俞永里为9组,下洋上下几为10组。第一任村农民协主任是江优操,第一任村长为江再土,第二任村长为江志亮,第三任村长(51土改时期)江晓东,第四任村长为江淮澄。

1953年党号召农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化道路记得五组的基干民兵江志友建立了长期互助组,下组江贤革也现建立临时互助组

195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互助合作化的号召在四五月间以王日康为主 建立了山前乡第四农业社毛洪寿为主山前第十二农业社以

江贤喜为山前乡第十三农业社的筹备工作

1955年秋天,毛泽东主席号召农业社的17条指示在十二月份,山前乡完成部书记张生同志趁山前人民再林捞河那天晚上放村小学号召全乡群众大会,张生同志在会上指示报告说,原山前,山后

下朱三个小乡撤销建立山前乡人民委员会(大乡)乡人委办公室在西牛桥头上,高头这透屋内。原山前乡成立红星农监业生产高级合作社。社长江梅保。并说,原山后乡成立庄职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原下朱乡成立五星职业丰两个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隶属于山前乡人民委员会领导。

红星社分四大队,十四个分队,原十三村为第一大队(有1——4分队)原十五村为第二大队

(有5——8分队)原十四村为第三大队(有9——11分队)原下墩村为第四大队(有12——14分队)

红星社第一大队,前白水后白水为第一分队(有1——6小队)双透里张家里为第二分队(有7——11小队)前二塘后二塘为第三分队(有12——17小队),楼里三顶桥下下洋为第四分队(有18——24小队)。全大队有24个生产队。1956年红星社以分队总管会两级建帐,以生产队实行包工包产奖罚制度,由总管会统一核算分配。

1957年改为一级制,由总管会建帐核单分队取消建帐。红星社建立党支部,书记江梅保社长;江极梅,社监察主任维监。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办人民公社好,箬横镇放箬横小学召开全区干部会,区领导在会上宣布箬横区和将城南划入石桥

建立箬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领导体系,以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原山前红星社范围称五营。营教导员江梅保,营长梁方圆营房在下墩关庙前楼上。原山前的红星社第一大队划分一连二连,原第一分队第二分队为一连。原第三分队和第四分队为二连。从10月25好开始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粮食蔬菜供给制,吃饭集中在食堂化。

1961年新建立的二塘生产大队有石柱铺(一对)二塘里(二队)楼里(三队)后二塘(四队)下王浦(五队)三顶桥(六队)等六个生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梅青,大队长江显录,因不愿上任,1962年由江玉寿担任,因他也退却,1963年由王梦梅为大队长。

1961年是大队统一经营,实行包工包产奖罚制度进行统一核算分配。

1962年贯彻农场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体制下放以生产人为核算单位。由生产以建账记账按农村人民公社修正条例进行分配。二塘生产队全面建账记账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规定编制分配方案进行分配,被评为1962年度温岭县农村财务工作先进集体是县农村财务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农粪桶等物质奖励。其荣誉一直保持二十年。

1976年大队在五塘办起了新建队。称为第六生产队,该队的社员从各社生产队种自愿进入,全大队成为第六生产队,全大队只有五个生产队。

1979年合并成大生产第四队,新分离第二生产队,将分离出来的生产队为第七生产队。全大队有七个生产队。1980年根据上级要求将二塘大队改名为三顶桥生产大队。

1981年冬通电,1982年农场实行包干生产责任制,终止生产以统一经营,这一年大队农用电通电间,以电灌水,脱粒。

1983年9月根据国家政策,农场实行政社分级,原山前人民公社改成山前人民政社,三顶桥生产大队改为-三顶桥村。

1959年春耕期间毛泽东主席号召人民公社体制下放,队为基础,独立核算各斗盈亏。教育军事化组织形式,业原营称山前核算单位也称山前生产大队,重新以山前大乡范围设立山前管理区(也成大队)大食堂分散成小范围食堂,任旧进行包工包产奖培制度。

1961年1月国家颁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草案(即六十条),对人民公社的体制实行了调整撤销原箬横人民公社(大公社)重新设为箬横区,以原山前管理区范围建立山前人民公社,将原山前生产范围分成:白水田二塘营家,黄光塘,泥屋,下墩等六个生产队,从此原解放后的十三村和红星社时的第一大队,分离成白水田和二塘两个生产队进行经营。

1992年国家进行撤区扩镇并乡,山前乡被哭扩入箬横镇原山前乡三顶桥村成为箬横镇的三顶桥村。

1996年农村实行“两田制”(口粮田和任务田)三顶桥村是镇里进行试点的村,五塘兴建队(6队)社员要求回归过去的村内,在分土地时仍按上头生产队一起分,撤销第六生产队(兴建队)只好将7队改为第6生产队,三顶桥又成为6个生产队。

1999年实行三轮承包,将原两田制,废止,任务田不再由集体统一承包,全部划分到户。

在1996年——2000年间村里进行三面光  水渠   有线电视,改厕和通自来水等财政建设。

上世纪以来进行道路硬化,兴建三和桥,三和路,田头水泵室等农田基本设施。

2012年新建成五间村部大楼和铺设广场,公厕。

2018年根据台州市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规定,与三顶村合并,村名为白水田村,村委会办公地设在原三顶桥村部。新村由2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户数646户,户籍人口1997人,共产党员67人,村民代表99人,土地约1092亩,村集体收入约30万元1年


 

百亩坦村基本情况

 

百亩坦村,地处东马河下游东岸,位于箬横南部南临东浦农场,林石线穿境而过,全村户籍常住人口594户,约1743人。农民人均收入19698元. 村庄区域面积纵横1.2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037亩,其中旱地74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村集体主要经济收入以集体土地流转承包为主。

旧时有一个围塘近百亩的土坦, 故名百亩坦。

清乾隆前此地多为海涂地,有朱姓家族迁居在此,以讨小海为主营业,后随东马私盐的兴起成为境南盐务漕运 入海集散地。东浦开展大规模围塘工程后,此处形成近百亩土坦,村民以养殖种植为主,百亩坦村自古民间曲艺,文化气息浓厚,独具特色的道情,排街民俗曲艺流传已久,现该一特色已纳入台州非遗项目,成为箬横罕见的道情,排街村。


 

陈塘洋村基本情况

 

陈塘洋村,地处箬横镇城区南部,隶高龙管理区,为原石牌桥村和琅洋村于2018年8月撤并而成。目前,全村有人口540户,1618人,面积0.95平方公里,辖石牌桥、水仓头、新屋里、老屋里、西边里,琅洋、朝西屋、后长塘、前屋、十六份等自然村。陈塘洋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这里曾居住着文人贤士林丙恭、林公际,“晚晴第一才女”蒋黧,这里有气势宏伟的林家宗祠,有卫塘里三透九明堂的遗迹;有聪慧祝氏娘娘泥马的故事,有悠远的饴糖(白糖)制作与贩卖文化,还有乌皮鲤鱼吞人的传说(水仓头的由来)。

近年来,村两委团结一心,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开展环境大整治习惯大改变运动,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现象,换成了美丽乡村新面貌,同时,村里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勤劳朴实善良的陈塘洋人民,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美好的明天。

石牌桥,因村内有桥,桥侧竖有石碑,俗称石牌桥。明代《嘉靖太平县志》既有记载。

水仓头,古时为运粮河重要资源运输点,后建有大水仓,今废,故名。清代所建凌沧桥既有佐证。

琅洋,古为海洋,传云浦陈氏参公妻祝氏娘娘在此留迹,初名陈塘洋,谐音陈琅洋,简称琅洋。

姓氏:石牌桥片,陈、林、郑、吕、项、程、蒋、梁、李;琅洋片,陈、林、徐、蒋、汪。

郑氏,先祖福建莆田,因避战乱入台州,后裔迁居泽国再迁入境内。

蒋氏,从临海迁入。


 

大路毛村基本情况

 

大路毛村,地处箬横镇白峰管理区内,北接新河镇中厢村,南接浦头村,东临下朱村,西壤李婆桥、亚湖村,现村域面积1.356平方公里,人口2418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经济荟萃发达,乡风民情淳朴。系现代机械生产较发达的行政村,古时有百年老街,班轮埠头、汽车停靠站,横淋线穿境而过,是箬横北部重要的贸易交易区。该村紧邻木城河,全村河网交错、工农业发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个体、联户企业,最早以加工三轮卡车配件为主,现在加工汽车、摩托车配件,村内办起标准厂房工业区,内有大小企业205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2008年8月大路毛村被评为台州市“先锋工程”创建村。2012年工业总产值3.42亿元。2011年被评为“箬横镇工业强村”。

大路毛村,古称“浦南”,因地处谢家浦西端、木城河南段故名;又随清末民初大路途径(即今横淋线),改称“大路”,世代以毛姓聚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更作今名。旧时主产水稻、桔子。有自然村大路毛街、三透、后大、后泾、隔筻、大桥头、东宅等。姓氏以毛姓为主,另有陈、林、吴、张、蒋、王、谢、应、朱、瞿、徐、梁、胡等。

大路毛街:因地处交通大道,毛姓世居,清代至今有街市,故名。位于木城河西岸,横淋线在其东侧,木城河旧有班轮,设站埠,水陆交通两便。为一线状聚落,多小商贩,曾有完小一所,校址设于关庙里。

三透:以原有三透古屋相连故名。在大路毛街西侧,含夹梗、前东宅、后东宅等块状聚落。今前、后东宅合并称东宅。多毛姓。

后大:在三透北侧,故名。村舍散建狮子河东岸,为一点状平原村落。多毛姓。以编织竹篰为副业。

后泾:因建河泾北侧故名。含前泾、后楼等块状聚落,多陈、林、吴姓。以挑贩小鲜、糠秕为副业。


 

东红村基本情况

东红村,地处箬横镇盘马山北。原名蔡家,“文革”初期以“东方红”之简称改为今名。2018年8月,箬横镇东红村和下谢村规模调整,顺利合并建立新的东红村,村委会驻原东红村村部,村域位于箬横镇东北部,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1800亩。全村划分为4个片,24个生产队,户籍人口2501人,829户,党员78名,村班子成员14人,村民代表99人。村内有企业47家,工业园区一家,出租房屋80余家,老人公寓一幢。去年上报的党建示范村项目已基本完成,等待市里验收。今年文化礼堂已建成,并经市里验收合格。“一事一议”项目正在全面进行,预计年内完成。

现有自然村名蔡家、山脚下、海塘下,下谢、三份头、向西屋、梁家里等,有蔡、梁、朱、江、林、毛、金、谢、莫、颜、胡、沈、吴、陈。

蔡家:以姓氏得名,娄江浦流经在北,与二湾河交叉于此,含向西屋、双透里而块状聚落,少数梁、江姓。

山脚下:以地处盘马山簏得名,依山傍水散建,多梁姓,旧以蘑菇种植与石料出售为主营。

海塘下:以地处古塘堤东(下)得名,建老湾河东岸,为一点状散村,多梁姓。

下谢:因地处十字泾东,相对谢家,故名。位于盘马山1公里处,老湾河、二湾河间,多谢姓。

历史沿革

元至正间,围塘至盘马山一线,始为滩涂内地,有民迁入,以营海事。

明中叶,受盘马山海防基地影响,界民都为军户。

清初,受“迁海令”影响,地废为滩涂。

清中叶以后,蔡、梁、江家族群居方式,逐步将讨海主业转至传统农耕业。

清末时,下谢地名载入《光绪太平续志太平县新定县境图》。

1951年,土改时,称山后乡第13村、下朱乡12村。

1956年,合作化时,分属庄联高级社、联丰高级社。

1961年,体制下放后,改称蔡家大队、下谢大队。

文革”期间,以破除迷信,蔡家大队更名东方红大队,后改为东红大队。

1983年,改制后,称东红村。

2018年8月,与下谢合并,称东红村。


 

东马村基本情况

东马河,马家盐从此出发与箬横车路横河沿线,有一个名叫东马的村。与紧邻车路马氏大家族来说,这里却无人姓马。东马之名最早在《光绪太平续志太平县新定县境图》中出现,而在此之前,都隶属于上半庄的。据《温岭县地名志》载,“ 车路闸以东,古有马姓世居,故名”。那这个家族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致百年基业说弃就弃?

原来,自清“迁海令”后,从今新河塘下到贯庄乌沙浦一线全是禁区,百姓舟楫不得入海。坊间有传奇,铤而走险的渔农者将海货及近区所煮之盐内撤经营。“毕竟东线主河道没了 ,百姓首选了东马河。”

清末,世居在此的马家人带领家族在家门口挖渠开浦,以车路横河为起点,纵南至东洋。这让远销的商船有了拐点,运输成本下降许多。按照旧时市场潜规则,马家人开始靠这河收税霸市。至此,名不见经传的马姓宗族迅速发展,有传说,仅用几年光景便成地保望族。

有了钱,必须发展产业。有绰号“马王爷”的领头人趁着乱世,利诱盘马、乌沙等盐民,将大量的私盐据为己有,打出马家旗号,并在今东马高楼后江一带建仓立埠,转运倒卖。

史载,民国在箬横发生的盐斗事件,多在东马带,其因概与此有关。打乱了市场规律,马家盐成为诸官盐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保全家族,马家人开始西迁,放弃前无屏障后无靠山的东马地,花费大量的钱财疏通车路马氏(同宗) ,以群居形式得以依附。

无后顾之忧,马家盐更加肆无忌惮。1941年 ,他们将目光投向在今东洋里、百亩坦的下东马地区,并抢占官方项目, 疏浚黄盐场盐运支河道下闸一东马浦段,成为名副其实的“河上霸主”。

后随着国民党政府的迅速垮台,马家人再也不能通过买通手段维持不正当产业,也迅速在解放、土改的热潮中垮台一史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包括“马王爷”等三代盐主纷纷投奔王相义,后或不得下场,或遁居台湾。

至此,东马不再有马,土地多转于贫农,原马家四合院也遭拆毁,以充学校或建东马桥。今天,透过东马庙、东马堂等一些建筑 ,我们只能感叹,任何的风光都敌不过历史的狙击,就像东马河,上的水-样,终归要成为东海的一滴泪而已。


 

东洋里村基本情况

 

东洋里村,地处箬横镇东浦管理区内,东临东马大河,与百亩坦、高楼二村南北隔河相接;北枕车路横珂,与东马、车路二村东西相接;西靠东浦街,与坭城接壤,村域面积0.649平方公里,人口1587人。

村名由来

东洋里村,因地处东浦东南,且境域多有池塘,与东马大河相接,旧时系入海主要道,曾以盐运航道南延,有走东洋之称,故名,与西洋里并称(西洋里,即今希洋村)。今有头前里、东洋里,板桥里,四份头,舒家里等自然村落。有舒、江、米、陈等姓。

自然村:

头前里:园地处舒家里、板桥里东南侧,民间以东南为前,故名,位于五份东北0.7公里,多舒姓、江姓,旧时外出务工较多,曾有初小一所。

板桥里:因西侧有东闸港,旧时有石板平桥,故名。位于五份东北0.7公里,含庙前并小聚落,多陈姓。

四份头:以陈氏房序数得名。位于五份东0.5公里,多池塘,系块状聚落,多陈姓。


 

贯庄村基本情况

 

贯庄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东南,地域位置优越。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开展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省级中心村建设,狠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又被列入台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特别是该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凭借着浙江省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和中心村的辐射功能,形成了由文化广场、文化讲堂、村史展厅、文化长廊、农家书屋和文化礼堂等组成的二堂四园五廊一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北有平西浦大河,西有箬松大河、东交浦北、严家村,南接严家村,西邻前江、横陈村,北靠咸田团结村。村域南北长。由官田里、三房、上堂、贯庄堂、后新屋、围河里、严家七个自然村落组成。省道横淋线、石松一级公路及建设中的81省道复线和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有20个村民小组,912户,2568人。村民中有85个姓氏:江、陈、林等为大姓。

历史上,贯庄的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以种植水稻、棉花、蕃莳为业,兼有晒盐、浅海捕捞、海塗养殖、各类手艺匠业、做斗笠、织草帽、织鱼网等各种副业。虽经年劳作,仍入不敷出,贫困与艰辛一直困扰着人们。为挣脱贫困,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大队先后办起五金螺丝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糆店厂和养猪场,在海塘地种植柑桔,使大队的集体经济得到积累和壮大。

近年来,全村紧紧围绕“强组织聚合力,抢机遇创一流”的思路,通过整合资源,实施分类开发,成为了温岭东部有名的“样板村”。全村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二家。村内设有小学、幼儿园、卫生院、菜市场、超市,并建有较具特点的文化广场、老年公寓、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人口聚集程度高,具有一定小城镇辐射功能的新型社区化农村。

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崛起的贯庄村,以不争的事实,得到各级的认可和表彰。先后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省“民主法治村五星级”、省“绿化示范村”、省卫生村、省科普村、省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台州市文明村、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岭市“村级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温岭市“全市和谐村居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并连续获得箬横镇综合考核第一名,现在又启动了创建台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工程。

历史沿革

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现贯庄境地属黄岩县太平乡第四十五都。成化五年建太平县,属太平县太平乡第五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第五都有淋头、乌沙浦、苍山、甘岙、夏公岙5个村,官庄属乌沙浦村。

乾隆二十八年(1753),第五都分为上半庄、下半庄、贯庄属下半庄。

民国初年(1912),太平县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大乡,贯庄属南乡箬横镇,称官庄庄。民国3年5月(1914)改太平县为温岭市,民国18年(1929)改官庄庄为官庄村。

民国19年(1930)将南乡改为第三区,改村为乡,建立贯庄乡。

民国23年12月(1934),撤销区公所。次年3月,调整乡镇规模,将贯庄、三升、庙前三乡合并为贯庄乡,直属温岭县管辖。

民国25年(1936),以原第三区改设称松门区,贯庄属松门区贯庄乡。贯庄乡分为二个保:一保(官田、三房、贯庄堂、上堂、团结村),七保(后新屋、横陈上岸里、围河里、严家桥片、上轩、下轩)。

1949年5月28日,温岭县城解放,至7月17日,温岭境内陆地全部解放。8月,建立箬横区公所,同月建立贯庄乡人民政府。改保为村,将一保、七保改为一村、七村。

1951年6月,贯庄乡分为贯庄、三星、庙前、海城四个乡。村为贯庄乡第1村。

1956年3月由贯庄乡、海城乡、上乌沙乡、下乌沙乡合并建立乌沙乡。第一村、第七村部分合并建立贯庄第二高级社。

1958年10月,以箬横区建立箬横人民公社,时下辖贯庄营,营下辖第四连(官田、三房),第五连(上堂、贯庄堂),第六连(后新屋、上岸里、围河里、严家片)。

1959年3月,由贯庄营、上乌沙营、下乌沙营三营合并,建立乌沙管理区。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下放,恢复箬横区建制,按管理区建乌沙人民公社。时为乌沙人民公社贯庄生产大队。

1983年10月,乌沙人民公社改制为乌沙乡,贯庄生产大队改制为贯庄村。

1992年5月,由东方乡、乌沙乡合并建立贯庄乡,时称贯庄乡贯庄村。

2001年10月,贯庄乡并入箬横镇,称箬横镇贯庄村至今。

民国20年(1931),贯庄乡在双栋开办怡性初级小学,有学生59人,设二班,教师2人。

民国26年(1937)开办官庄塘初小。

民国34年(1945)贯庄乡有贯庄乡中心小学、十九保国民小学、第八保国民小学、第五保国民小学、第二保国民小学、第一保国民小学等6所。

解放初,贯庄乡有五房桥头(一保)、三圣庙(二保)、庙前(五保)、尚三(八保)、严家桥(十保)小学6所

随后的40多年,小学随着各行政区域、设置的调整变化而变更校名。

现在的贯庄小学,为箬横镇第四小学,校的前身系台胞江道生先生于1993年捐资所建,初名道生小学。校占地1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设13个班级,学生630人,教职工35人。

古代,驿道、官路、干路统称大路,宽约四尺,均为泥路。

驿道:箬横境内有驿道三条,其中一条邮铺官路,自箬横桥向北经水枧头、塘下、河头梁至铁场。向南经官庄堂、赵家墩、淋头至松门寨。

干路:历史上箬横境内有干路有6条:箬横至县城、箬横至海门、箬横至松门、箬横至雪山寺、箬横至东浦、箬横至下墩路廊。其中箬横至松门的干路,由箬横街区南行沿箬松大河河岸,经五房桥头、官庄堂、严家桥、赵家墩、淋头、河头至松门。沙石路面,宽1.3米,全长11公里。今改建为箬松公路。

支路:箬横境内有大的支路10条:车路横河路、严家浦路、三房路、金家路、义民路、下王浦路、山前路、山后路、下墩路廊至下塘家(金清)路、六塘至上蒙山浦勾路。其中三房路,由官庄堂东行经庙前、三塘、四塘、五塘、六塘至海边,路宽1.1米,泥路,零星铺有碎石板,全长6公里。

路廊:路廊是乡间的一种交通设施,又称邮亭,歇肩亭,通常修建在乡间僻静的道路中间,供行路之人休息之用。一般在路廊内设置茶水缸、竹勺,长备开水,供路人驻足解渴,故又被称作茶亭。官庄路廊建在官庄堂门口,廊屋三间,顶架桁橼盖瓦,南北走向,现存路廊是在原处经重新修整。

贯庄埠头:穿境而过的箬松大河,北接木城河,入金清大港,其水路航线可达温岭黄岸两县各主要集镇。建在贯庄堂门口用条石砌成的船埠头,从被踩踏光滑的石级台阶上,印记着上世纪此埠头承载客货水运之繁忙景象。现埠头几被杂草掩盖,悄然卧在岸边,昔日的热闹已是不见,留给人们的只是对往事的回忆。

民国时期经贯庄埠客运航线

年份

航线

船名

经办公司

21年(1932)

路桥——松门

云龙轮

怡兴汽船公司

23年(1934)

太平——松门

松门轮


24年(1935)

海门——松门

太平轮

黄太汽船公司中

30年(1941)

路桥——松门

佩华轮


33年(1944)

太平——松门

新佩华轮


34年(1945)

路桥——松门

松路轮


上世纪50——90年代经贯庄埠客运航线

航线

全长

(公里)

起圪与经过地点

松门——黄岩

63

松门、贯庄、箬横、寺前桥、太儿岱、联树、泽国、路桥、黄岩

松门——温门

53.5

松门、贯庄、箬横、浮桥头、下梁港口、海门

松门——城关

41.5

松门、贯庄、箬横、寺前桥、石粘、横湖桥、温岭城关

松门——山市

44

松门、贯庄、箬横、寺前桥、麻车、牧屿、白山、山市

松门——温峤

44.5

松门、贯庄、箬横、寺前桥、横峰、温峤

贯庄——盘马

4.6

贯庄、   盘马南闸

木城河名字的由来

清顺治(1643—1661)年间,东南沿海屡遭倭寇袭扰,又因有沿海边民中之肖小或海匪为其充当向导并乘机劫掠,当地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朝廷下令在北起新河,南至箬横前街头建木城,以阻倭寇进犯。木城内筑路为木城路,木城外挖护城河,故此河逐被人称之为木城河。

公路:省道横淋线、石松一级公路及建设中的81省道复线和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大事记

1、1962年贯庄生产大队,购进第一台水机。

2、1963年贯庄11队、12队购手扶拖拉机一台。

3、1964年贯庄五金厂组成创办,厂址在原村部。

4、1966年5月建贯庄生产大队办公用房五间。

5、1967年建四塘管理房两座,四塘新捞工字河,

6、1967年购入做面机,从手工做面转入机械化做面。

7、1968年贯庄农副产品厂建立,购进大型拖拉机一台,船机两台,围垦东海塘,七塘。

8、1968年五塘新捞河680米常,宽12米,改造良田210亩,荒墩变良田,是历史的转变。

9、1969年四五塘造平水闸两座,四五塘良田蓄水抗旱保丰收。

10、1973年成立革命领导小组。

11、1977年成立贫下中农协会。

12、1978年支部成立,全村通电。

13、1981年六塘七塘85亩地全部栽培。

14、1982年支部改选。

15、1983年3月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改生产大队于村民委员会。

16、1984年建造箬淋公路横穿我村,有线电话接入我村。

17、1987年三房路建造,92年水泥硬化。

18、1991年吃地下水,改厕。

19、1992年贯庄道生小学在贯庄村建成.

20、1993年建造贯庄街道,即1998年12月22日开市。

21、1995年接入有线电视,电视走入群众家。

22、1998年村两委改选。

23、2000年四五塘土地平整,建立排灌系统。

24、2002年村两委改选。

25、2002年浦北路全面硬化

26、2003年全村路灯亮化

27、2003年上头田全部新建三面光及排水渠道

28、2003年四塘五塘建造水泵房一座

29、2004年上堂路道路硬化、亮化

30、2004年海城路建造水泥路,改化亮化

31、2004年北片新造水机船一只

32、2005年贯庄菜场建造,并在元旦开业

33、2005年菜场周边道路硬化

34、2005年贯庄村部建造,并在元旦迁入新居

35、2005年贯庄文体广场建造

36、2005年村两委改选

37、2006年争创了温岭市村庄整治示范村、温岭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台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

38、2006年南片新造水机船一台

39、2006年石松一级公路全面贯通

40、2006年建造贯庄村图书室

41、2006年11间石松一级公路拆迁安置搬入新居

42、2007年建造贯庄老年活动中心两层六间

43、2007年二塘头河两岸砌石并进行了硬化、绿化

44、2007年13、14、15、16队道路硬化

45、2008年南片道路硬化

46、2008年两委改选

47、2008年贯庄村小集镇建设得到了丰满

48、2008年7月18日台州市首家以“江根德人大代表工作室”挂牌成立

49、2008年年产值5000万以上的华洋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在贯庄落成

50、2008年产值3000万以上的浙江南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在贯庄落成

51、2009年四塘五塘内河河道疏浚

52、2009年温岭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田径路径比赛在贯庄召开

53、2010年供电线路全面改造

54、2010年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村培育成功

55、2010年台州市廉政文化新农村现场会在贯庄召开

56、2011年村两委改选

57、2011年贯庄村村部加层开工

58、2011年由曙光集团董事长赞助430万曙光爱心公寓开工

59、2011年贯庄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

60、2011年贯庄天网工程建成

61、2012年贯庄村部建成搬入新居

62、2013年贯庄村文化广场建成

63、2013年曙光爱心公寓建成乔迁并举办庆典仪式

64、2013年电信宽带全面接入,菜场全面改造提升

65、2013年创建台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温岭市文化中心村、浙江省文化礼堂示范村、浙江省农房改造示范村

66、2013年农家书屋建成,公交车亭建成


 

红升村基本情况

 

红升村,地处箬横镇东南山前管理区内。旧称“三塘村”,因地处箬横三塘横河中心腹带得名;又作“红星”、“红昇”,谐音为今名。全村面积1.193平方公星,有19个村民小组,682户、2818人。

截止2013年、全村企业23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家。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924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663万元。近些年来,共获得“台州市先锋工程示范村”、“台州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示范村”、“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台州市绿花示范村”、“台州市卫生村”、“台州生态村”、等荣誉称号。现有自然村名曹家、庙下、江家里、许家里、王家里、陈家里、后张等。


 

龙岗村基本情况

 

龙岗村位于箬横镇西部,2006年 9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由原应宅村、毛家洋村和石岩头村相邻的三个村庄合并而成。因本村在猫儿头山、石龙岗山南簏。故名。

龙岗村东连湾张村和彭林村,西接毛山下村、晋岙村、南邻桥下村。

县道西七线,贯穿村域内部,距规划中的81省道复线不到1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全村村域面积1.456公顷(约合1.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80人。现有水田面积约1280亩,园地约130亩,山地约1290亩(其中毛家洋村约600亩)、石岩头村约400亩、应宅约290亩。现以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西瓜、甘蔗)为主。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约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约19050元。

村集体所获主要荣誉有省级中心村、温岭市文明村、温岭市卫生村、温岭市村庄整治达标村等。

2006年9月,石岩头、应宅、毛家洋合并为龙岗村。

毛家洋

毛家洋原是独立的行政村,旧属高龙乡管辖,2001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并入箬横镇。

原村庄位于箬横镇之西,东南与应宅村相邻,东北与石岩头村相邻。原有村域土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约750亩),其中水田约450亩,另有山地约60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总人口约有1000人共有11个生产队,其中毛姓人口约占十分之九,郏姓人口约占十分之一。

应宅村

应宅原是独立的行政村,旧属高龙管辖,2001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并入箬横镇。

原村庄位于箬横镇之西方向,西与毛家洋村相邻,北与石岩头村相邻。原有村域土地面积约0.4平方千米(约600亩),其中水田约400亩,另有山地约290亩。农业以种植水田为主,总人口数有830人,共有十个生产队,其中应姓人口约600人,陈姓人口230人。

石岩头

石岩头原是独立的行政村,旧属高龙乡管辖,2001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并入箬横镇。

原村庄位于箬横镇偏西北方向,西南与毛家洋村相邻,南与应宅村相邻。原有村域土地面积约0.35平方千米(约530亩),其中水田约400亩,另有山地约40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总人口约600人,共有八个生产队,其中张姓人口约400人,郑姓人口约260人。


 

庙南河基本情况

 

庙南河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南部,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538户,1578人,党员59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万元。庙南河港、车路横河穿境而过,环境优美,基地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坭城村基本情况

 

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一带倭寇常来抢掠,沿海百姓常受到倭寇的侵犯,百姓苦不堪言。在太平松门箬横坭城一带,倭寇来犯,抢我钱财,奸我姐妹。凶恶的倭寇,有时遇到败仗,气怒之下,烧房抄家,滥杀无辜。

当时朱公有三个儿子,常带领乡亲们与倭寇奋起反抗。时年长子朱恩因寡不敌众,不幸遇难。朱公因长子被倭寇所害,痛心疾首,变卖了一些财产,便把东浦海边的渔民聚集在一起,付出巨额。在东浦港海边东南方筑成一座长2公里的坭沙城池,坭城“顾名思义”。

城高6.8米,城墙宽3.8米,当时的坭城仅次于太平城,后来倭寇多次大规模侵犯,坭城人民有坚固的城墙,有朱公的大力支持,英勇杀敌,倭寇来犯遭到屡战屡败。事隔若干年,朝廷谴派戚继光将军驻守黄岩、海门、松门、东浦沿海一带。

戚继光将军曾经有两次亲临坭城指挥作战,倭寇大败。次年,东浦港的东南部朱家坭城改名为坭城村。

坭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我太平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


 

彭林村基本情况

 

彭林村,以村委会驻地彭林得名。位于箬横镇白峰管理区南部,属水网地区,下辖彭林、后陈、西周3个自然村。盛产稻谷。南宋时,始现规模人口聚居。经元、明后,彭、林二姓率先发展成为此地两大家族。清顺治间,因“迁海”政策,彭、林二姓遭驱逐内迁。后经康熙复界,二姓衰,今干、李等姓氏迁入,逐渐取而代之。为感念,沿用彭林称号。村内含有大量的钾长石、珍珠岩等资源。故此地古时木盛耕实,农丰民富。及至清末,受动荡之环境影响,村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且多次遭受日寇,盗匪袭扰。新中国成立后,产业方苏,民政始明。木材、水稻及其种植业成为主产。其中,还重拾本村特有之制龙(今不存)、舞龙文化。

及至今日,村仍以水稻等种植业为主产,涵盖农副品生产及其它。如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新华钢丸厂、俊达糖果食品厂、温岭市成烨贸易有限公司等。

彭林河,地处箬横白峰、高龙腹地。属生河。其北起李婆桥接运粮河,经湾张、彭林。新基至车路横河,全长4.9公里。具体筑浚年份无考,据民间传,应与清康熙间,为运粮水患而成。民国时,多次予以疏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岭县及当地政府多次进行大规模扩浚,始成今日规模。其作为运粮河最重要的支脉河流之一,白峰山东最重要的水利交通要道,一直被冠“运粮女儿”、“白峰骄子”称号。

大事记

隋朝时期,村域为海滩之地,常以白峰停港避风所用;

唐宋时期,村域已有陆地,始有渔民、讨海者聚居;

元末至正间,在方国珍起义军的影响下,村及周边人多有响应;

明朝时期,彭、林二姓率先发展成为此地两大家族,且形成隔河而居之势;

明正统元年(1436),倭寇大举入侵,施行大规模屠杀。村域烨未幸免于难,生存者十无一二;

清顺治十八年(1661),朝廷施行“迁海”政策,以防百姓通南明集团。村域百姓或被强制内迁,或被惨遭屠戮,地几荒废;

清康熙八年(1669)随着海防形式的变化,朝廷开始废弃“迁海”政策。村域逐渐由百姓迁入定居,逐渐形成以干、李等姓氏为主;

民国10年(1921)12月,在桥下水利局支持下,村域内河道随着李石河(李婆桥至石桥头),得到规模性疏浚;

民国17年(1928)11月,省防军围攻晋岙里冯虞庭匪部不下,迁怒于白峰周围百姓。村域有民房被焚烧;

民国21年(1932)11月,组织疏浚村域河道;

民国30年(1941)10月,村域男子干兰绑等被强制带走赴日做劳工,后其余村域男子逃回,仅干兰邦(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发布1941年赴日劳工名单中温岭仅此一人,全台州仅为三人)不归,生死未卜;

民国32年(1943)11月,组织村域疏浚河道;

民国33年(1944)10月,村域有壮丁被强派运送军粮至永嘉,每人肩挑80市斤,全程200余里。

1949年5月28日,温岭解放,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属箬横区桥下乡。同年10月1日,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8月,调整区、乡(镇)规模和建制,分大乡为小乡。彭林乡始建,系从桥下乡划出区域设立。村域为箬横区彭林乡第2村;

1954年5月26日,台州专区侧小,村域随区县改属温州区;

1956年3月,撤小乡并大乡。彭林乡除。6月,撤销箬横区建制,白峰乡等直属温岭县。史称“合作化”时期,村域属白峰乡远景高级社。次年4月,复归箬横管辖;

1957年7月13日,台州专区回复,村域附属台州;

1958年10月,撤销区、乡(镇)建制,设人民公社。原白峰乡一分为彭林、白峰、晋岙三营。村域属彭林营;同年12月22日,台州专区再次撤销,村域属归温州专区;

1959年3月,撤并营建制,改设管理区。彭林、白峰、晋岙三营合为白峰管理区。村域属白峰管理区;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下放,白峰管理区又更名白峰公社。村域属白峰公社彭林大队;

1962年5月28日,回复台州专区,村域复归台州;

1983年10月,取消人民公社名称,恢复乡建制。村域更名为白峰乡彭林村;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由县直管乡(镇),撤销白峰乡建制,并入箬横镇。村属箬横镇,及至今日。


 

浦北村基本情况

 

浦北村位于箬横镇东部,属于贯庄管理区,东连东方村,西接贯庄村,北与三房村,南于下轩村交界处。全村耕地面积885亩,总户数386户,户籍人口1185人,分15个村民小组,党员43人,其中正式党员41人。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生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疑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村名由来

浦北村,以地处贯庄浦北村得名。旧称“腰塘”原系海涂,后主种水稻,曾有桔园无计,兼产甘蔗、咸草。现有大面积西瓜等果蔬种植,有育种园多处。在二塘西岸,有浦北、上楼、张家里、后屋等自然村落。多江、张、蒋、林、吕、周等姓。

上楼;在村委会驻址西,故名。在东方街西南700米处,为块状聚落。多姓江。

张家里;以姓氏得名。在村委会驻址北,东濒二塘横河。

后屋;相对下轩村楼里(前楼)而言。


 

桥下村基本情况

 

桥下,位于涧桥之东,东者为下,故称。清、《嘉庆太平县.津梁》载:“横涧桥,在高浦岙口。”位于九份西北0.8千米。东连长西村,南接九份村、西汇头村,西邻凤山村,北壤龙岗村。桥下一河环村,房建两岸,系一线状村落,桥下老街傍河,1978年扩建新街,每逢三、六、九日集市。含桥下、殷家洋等聚落。多陈姓。村内有完小、菜场、商店粮库等。全村面积1.017平方千米。有桥梁9座;横涧桥、振兴桥、关庙桥、于家桥、殷家洋 桥、老屋桥、九份桥、西汇头桥。全村人口计1765人。分居于:桥头里、殷家洋、桥下街、学校周邻、后老屋、四透里、高楼里、老屋里、朝西屋、新屋里、石墙里、后新屋前后。桥下是后清和民国时期的富户集中地,不算大的村落 却有四周围墙的三透多合院5处。其中前新屋2处更是四透十二明堂。桥下粮库系国家收用陈连荪、陈敏堂及其族人之旧宅修建。库容593万斤 于2013年全面拆建翻造,收容量大幅度增加,现挂牌微“温岭市中心粮库”。


 

三房村基本情况

 

三房村地处箬横镇贯庄管理区内,南接东方村,西壤贯庄村,东临张家村,北抵五房村,现村域面积0.803平方公里,人口1138人,分368户13个小队。三房村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行政村。该村紧东方街区,北枕平溪浦(又作五湾河),交通便利。2018年以来,该村以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职开展“环境革命”,拟打造以“孝”文化为主特色的农树田园观光景点村庄。

三房,因盘峰江氏第三房序居地而得名,以江、林两姓为主,其他姓氏包括陈、王等。

村名由来

三房村,原系江氏宗族第三房居住地,故名,二塘河为界。又分上三房、下三房。今有自然村:三房、林家、塘上、下楼里等,林家,又作林家里,因林氏聚居地,故名;塘上,即上三房、腰塘;下楼里,又作前楼里。

历史沿革

清中叶  三房属上半庄

1929年  里、村划分,属庙前村。

1935年  属贯庄乡三房保。

1950年11月  土改时,属庙前乡第1村。

1956年  合作化时,属庙前高级社。

1961年  体制下放时,设三房大队

文革期间  改名立新大队。

1980年9月  恢复三房大队名。

1983年  改制后,设三房村。


 

三甲村基本情况

 

三甲,原名三浃,谐音“甲”,故名。箬横境南重要的河流汇集入海口,属乌沙第八保地,地处箬横镇下乌沙浦东岸,以水得名。全村面积1.159平方公里,有14个村民小组521户,1658人。清乾隆前,为海涂地,有朱、赵等家族迁居在此,以讨小海为主营业。后随东浦围塘南延,村境渐成内陆,始从事讨小海、种植业、畜牧业等营业及至今日。截止2018年,全村企业2家。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现有自然村名三甲地、泥屋里、上草坦、上厂、下厂等,有朱、赵等姓氏。


 

双透村基本情况

 

双透村位于箬横镇南部,省道‘淋石线’穿越村中,交通十分便捷。市级车路横河,场后河穿境而过,东有镇级河道八份浦和西面七份浦围绕着全村,使本村水域面积十分充足。双透村涵盖张家里,新屋里,下九村,孙家里,老屋里,四份头,隔筹围里,水库等自然村。老屋里,新屋里居中,为“双透村”。村域面积2.47平方公里,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665户,1920人,其中党员45人,村民代表60人,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500。全村主要以朱为姓,另有孙,张,马,江,陈,徐等姓。目前为止全村大学生专科以上占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是箬横镇内罕见的教育名村,自民国以来,所孕育的教书先生遍及各地,足见书香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乡村的振兴的规划,村着力河道疏通,排灌沟渠设施的优化改造和机耕路新造来发展特色农业。村四面环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逐步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大力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时俱进,全面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现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平稳。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二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桃园村基本情况

 

桃园村,地处箬横镇贯庄管理区内,西壤下轩村,北抵东方村,南接松门镇,系原海防、滨海、滨胜三村于2018年8月行政区块调整撤并而成,现村域面积1.651平方公里,人口3518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行政村。81省道,二塘、三塘横河、严家浦河穿境而过,交通、水运便利,2018年以来,该村以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革命”,拟打造以桃林为主体特色的农村田园观光景点村庄。


 

田后村基本情况

 

田后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东部乌沙老乡所在地,本村有耕地面积857亩,共有村民1165人,423户,4个自然片,13个生产队。田后村,这个曾今自嘲为“田中央”的小村庄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已变成箬横镇一颗耀眼的明珠。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党员远程教育示范点、浙江省文明村,这一块块牌匾无不呈现着田后村新农村建设的和谐气象。

用村民们的话来说:这都是因为村里有了一个工作过得硬、叫得响的村党支部。这个班子不揽权、勤商量,他们进农户、跑大户、访能人,逐个项目抓落实,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镇前列。十年间,村里的企业从班子组建伊始的一片空白,发展到村办工业点,引进齿轮、锻打、物流、石雕多个行业的九家企业,其中规模上企业两家。田后村也从原来的一个纯农业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香葱种植、西瓜栽培、机械加工为一体的效益农业村。

历史沿革

田后村分四个片,由田后里、台门里、管路头、后新屋、楼里、横河下组成,位于箬横镇西东南角乌沙老乡所在地,

今田后村为故名为殿后村,由于当时位于乌沙浦禹王庙宫殿后门(今乌沙小学内),故称“殿后”。当时不称殿后村,

在58年时称上乌沙第二高级社(今位于咸田张),59年-60年时称上乌沙营第二连(今位于朱小侬楼上),体制下放后

称田后生产大队(今位于乌沙老公社),在文化革命时改为田后村,之后乌沙公社田后村,乌沙乡田后村,乌沙与东方

合拼后称贯庄乡田后村,现拼回箬横镇称箬横镇田后村。


 

团结村基本情况

 

团结村,地处箬横镇箬横管理区内,村委会驻址箬松大河西125米处,箬淋线穿境而过;在箬横镇政府东南角,相距1.2公里。辖樟头王、五房桥头、平溪林、中央片四个自然村,村域面积约0.8平方公里,现有526户,1793人,村民小组17组,党员53名。村民小组17组,村民代表63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村名来由

以村地处箬横管理区东南部,古作“平溪”“五房桥”。平溪,以平溪金氏得名;五房,以盘峰江氏房序得名。1951年平溪林、五房桥头、樟头王合并建村,取团结互助之意,有樟头王、五房桥头、平溪林等自然村,多江、林两姓、其他有葛、陈、沈等姓。

樟头王:旧称“庄头王”,以王姓建有庄园得名,后谐音樟头王。另说古时有老樟树在前,故名。地处箬松大河西侧,系一块状聚落,曾以贩卖笋干、绿豆芽、小猪等为主副业。多江姓。

五房桥头:因地处箬松大河五房桥畔,故名。五房桥,傍五房祠堂得名。受祠堂影响,有朝东、西等筑屋,有朝东屋、朝西屋、西洋面等小聚落,系块状聚落。曾在祠堂侧建有完小。

平溪林:地处平溪庙南,林氏世居之所,得名。平溪,以金姓迁居立名。东傍箬松大河,以东、西两侧建屋,有东楼、西楼小聚落。古时以饲养鹭鹚水鸟著称,以驶竹排捕鱼为主业;新中国成立后,多转为浅海捕捞。


 

西墩村基本情况

 

西墩村以地处下墩街西得名。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其地变大海为陆地尚不逾三百年。2018年,将西江村、西墩村、山西村三村合并,新村命名“西墩村”,村委会驻地原西江村部即西江,东邻下墩村,南毗白水田村、高园村,西接浦头村,北连下朱村、东红村。大石一级公路,西七公路交叉穿境而过,交通便捷。现村有耕地1500多亩,其中水田1360亩,以种稻、西瓜主;另有海塘地210亩,以种果疏为主;山林60亩。辖西江、上楼、四透里、冷份、小二份、老屋里、三头、新屋里、牛桥头等9个自然村。

西江自然村:位于盘马山西南1公里。分西江丶下西江二块状聚落。460多人多、梁姓。
上楼自然村:位于盘马山西南1公里。村多湖塘,块状聚落。250人,多梁姓。

四透里自然村:位于盘马山西南0.7公里。村形近三角状。200多人,多梁姓。

冷份自然村:位于盘马山西南0.8公里。村环水,为长方块状聚落,300多人,多梁姓。
小二份自然村:位于盘山西南0.8公里。村建塘畔,为带状聚落,150人,多梁姓。

老屋里自然村:位于盘马山西0.6公里。周围有竹场、后新屋、四透里、小二份、小老等聚落,350多人,梁姓。

三份头自然村:位于盘马山南0.6公里。为块状聚落,250人,梁姓。

新屋自然村:位于盘马山西0.6公里,200多人,多梁姓。

牛桥头自然村:旁有牛桥,村桥名。位盘马山西南0.3公里,约100多人,多梁姓。

历史沿革

据考,元胜国时(1368年前)围海筑塘。明《嘉靖太县志、地舆上》:“盘马山,在县东稍北38里海上,山形四断,盘旋如马。”可见其时尚属海山。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则云:“盘马山,县东38里,遥接白峰,……或谓自海中来,平地特起……”至此始陆地。其后,特别是解放以来,当地人民继续围塘填海,陆地不断向东延伸。


 

西浦村基本情况

 

以西浦河而言,故名西浦。位于原东浦镇东南沿海平原地区,辖区有四个自然村,即(甲头王、朝西屋、泥屋里、闸头里),村委会驻地泥屋里。

其地旧时皆草房泥屋,故名泥屋里。位于下五份西1.8公里,西浦河东岸。为楼房林立之块状聚落。林石公路经村而过,设西浦停靠站。82户,299人,多陈姓,以产销四季蔬菜为主要副业。

村建河浃旁,又多陈、王姓,故名甲头王。“甲”系“浃”之谐音。位于下伍份西南1.8公里。为点状聚落。103户,415人。

以房屋朝西得名。位于下五份西南1.8公里。西傍西浦,村周有池塘三口,为块状聚落。32户,117人,多陈姓,以养鸭、浅海捕捞等为副业。

旧时村旁有座水闸,故名闸头。今闸改桥。位于下五份西南1.9公里。112户,472人,多陈姓,以养鸭、浅海捕捞为主要副业。

1951年(土改时期)属西浦乡第12村,1956年(合作化时期)成长高级社,西浦片中心村。1961年体制改革后东浦人民公社西浦生产大队,1983年改制为西浦村,2002年撤乡并镇后为箬横镇西浦村。473户,1397人。有耕地950.5亩,其中水田896亩,主种水稻、蔬菜及浅海捕捞。新塘田120亩,种植葡萄及养殖。

西浦村历史悠久,昔日曾是一片草坦、盐墩,随着时代的变化,民众齐心协力筑成一根长城塘,崛起十八湾河,改名西浦河,且建造了一座出海闸。

今村位于箬横镇西南部。东接庙南河村,南隔场后河东浦农场,西邻岁坊村,北连车路横河,一条温岭至石塘,省道淋石线中心穿过,四周道路畅通无阻,有西浦小学一所内设启蒙幼儿园、五龙庙、水晶寺、冷冻厂、自来水厂、挖机修理厂、度假庄园、垃圾中转站、健身活动场2个。

全村约1.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078亩,其中(水田940亩,旱地32亩,自留地57.04亩,新塘田120亩),总户数473户,总人口1397人,劳动力872人,其中男劳动力472人,女劳动力400人,村民代表48人,党员人数45人,其中(男党员39人,女党员6人)。

我村是以水稻、蔬菜为主要的农业村,气候温和,属温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工业发展趋于缓慢状态,去海涂发展养殖业。利用多余劳动力去外地经商赚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穿住行有了很大改善,家用电器逐步上升。


 

下轩村基本情况

 

下轩村,地处箬横镇贯庄管理区内,东临二塘横河,与桃园村一河之隔;西接石松一级公路,与田园上轩片相连,南抵田园村海城片,北达贯庄浦,与浦北南北相望,村域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1236人,系典型的平原农业村落。

村名由来

下轩村,古时以盛产海咁如名,因坐落于原上轩村之东。民间以东,南二方向称下,故谐音今名。

大事记

1968年,东方公社建下轩鎋。

1977年。下轩生产大队早稻亩产超804斤,系箬横境内五个产超800市斤的生产大队之一。

1978年, 下轩生产大队早稻产超1074市斤,系箬横境内产超1000市斤的生产大队,并连续一年保持记录。

1981年,下轩大队社员江夏梅买来2台榨油机,动力为26千瓦,建立了榨油作坊,为当地农户加工棉籽油和菜籽油,年加工时间四至五个月,总产量达168吨。

1983年,下轩村全村通电。

2000年4月,创建贯庄东部农业示范区,历时2年建成。涉及下轩,和平,三星,张家,浦北,胜利,三房,东方,贯庄9个行政村,总面积15356.7亩。

2008年7月19日,与水岸,山东【今新繁荣村】,长山【今新繁荣村】,西江【今属西墩村】,东马,石牌桥【今属陈塘洋村】,百亩坦,三透里8个村共同实施铺设新型用水管,PPE水管网贯穿全村。


 

下墩村基本情况

 

下墩村地处箬横镇山前管理区内,村委会驻址在山前公路西,西、南分别是二塘横河、山前浦,西南距箬横镇政府3.4公里处。1975年,乡政府建于此。村域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479户,1406人。

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下墩村,在盘马山西,古以“筑堤造地”法设盐区,多有盐墩,故名。民国以来,先后有下墩三垞、盐务所。以盐兴业,原有街区,俗称路廊街,系松门至路桥必经水道,远近知名。依山傍水,多沿河筑屋,今新屋多沿路两侧建,系一带状聚落,为原山前乡核心地段。北有箬横镇第二中心小学、山前粮库等。旧时有埠头,多梁姓。

塘里:以地处二塘横河内侧,故名。在盘马山南600米处。周多河塘、良田,山前浦北150米处,东有二小,北靠西七线,系一块状聚落。多江姓。

高桥:东傍三塘横河,河上有桥,且地势略高于周边,多建屋在河西侧,故名。在村委会驻址东南角,相距230米。与新屋村隔河相望。多王姓。

河南:以河浦相隔,地处南部,故名。多梁姓。


 

希洋村基本情况

 

希洋村,东临双透村交界,北至高楼,西至百亩坦,定位希洋里。以村委会驻地,希洋里得名,地处下乌沙西部得名,后名西洋,因重名于1981年改名希洋。

我村现共有1765人,576户,党员49人,预备党员3人,耕地面积1329亩,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655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6.24万元。淋石线穿境而过,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基地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下朱村基本情况

 

下朱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东北部,由原下朱村、红丰村、谢家村、陈家村合并而成,为箬横镇第二大村。东接东红,西接浦头、大路毛村,南邻西墩村,北接新河镇团塘村,东北接滨海镇二塘村,大石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箬横镇的北大门。村域面积广阔,有2890亩,全村现有1225户,3769人,是为人口密集的村庄。村内环境整洁有序,新楼井然有序,老房古朴自然,村内阡陌交通,户户相通,水绿河清,杨柳垂绿,是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宜居的下朱村村民传承着中国的农耕文化,村里的农业种植户以生产水稻、西瓜、白菜为主,利用现代知识、现代科技手段种植,自产自销,是新时代的新农民。勤劳的下朱村民也乘着改革之风,抓住时代的机遇,大胆开拓,狠抓实干,出现一批民营企业家,生产机械加工,建造了下朱工业园区,形成下朱村农有农业种植,工有工业加工的下朱新经济模式,让下朱村的经济更上一层楼,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3000元。下朱村民历来遵循着家训,和亲睦邻,亲善友爱,也积极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借鉴,自成一体,形成了下朱村特有的精神文化。村内不仅设有宗家祠堂,庙堂,也存在着教堂,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并存,让下朱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村内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都配套完善,设有多个健身场所、公共文化场所和医疗卫生室,给村民们的闲暇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消遣渠道。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村委会实行村务“三三制”工作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新时代的下朱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将继续砥砺前行,创立创新,创造下朱的新辉煌。

历史沿革

下朱,解放初立为下朱乡,下辖下朱、西墩、陈家、红丰、谢家,那时下朱被称为下朱乡第十村。1956年人民公社化时下朱乡改名联丰高级社,将下朱、西墩、陈家、红丰、谢家分改为一连、二连、三连、四连和营部。1961年,体制下放后,联丰高级社又更改为下朱大队。及至1983年,正式把村名定为下朱村。2018年,因行政村规模调整,把原下朱村,陈家村,谢家村,红丰村合并,村名定为下朱村。


 

新基村基本情况

 

新基村,地处箬横镇高龙管理区内,村委会驻址在街新路南,东北距箬横镇政府驻址2.8公里。间于猫儿河(即彭林河,属运粮河支流)、新基内河,228国道(81省道复线)、街新路穿境而过,南有车路横河。辖东王、田样里、桥头、河岸里等自然村,村域面积0.693平方公里,现有423户,1273人,系箬横境内最大的蘑菇产销基地。

新基村,旧时相对周边而言,原有古屋,傍河有新建宅基地,故名。原有小学一所。多陈、王姓。


 

新建村基本情况

 

新建村位于箸横镇西南顶端,东接西七线,南接林石线,西与石桥头镇毗邻,北与西汇头村接壤。全村地域面积0.9平方公里,地势平原,村委会驻地廿二份。全村391户,1240人。耕地面积800.56亩。其中∶水田746亩,塘田93亩,原种柑桔(今改田)主种水稻,浅海滩涂,新塘段长127米,辖4个自然村,设14个村民小组,企业3家,村部三间三层楼(平房)老人会三间临时房,活动场所2处,文化舞台处,文化礼堂1家,真正成为新建村人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现在的新建村原是自然居住的金家上毛、廿二份、新屋里、下厂、毛家、上新屋、下新屋、下屋。1949年全国解放了,全称是十三保,后来是十三村。在上级领导下十三村产生农会主任毛洪圹,后来农会主任陈春生,后来张人福主任。那时响应政府号召土改工作,发动群众斗地主,评富农,无田地的户分给田地。十三村的家家户户都有土地,但是文化没有,个个都不识字。政府号召培养少年有书读,1951年把寺堂改为学堂,毛云甫任老师,亚新小学也就是十三村的学堂。政府号召走集体化路线,家家户户先自愿组织互助组、低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1958年至1960年军事化,十三村改成茅七连、茅八连,连长陈小妹任七连连长,茅八连连长由金纪义担任。过度大跃进,命令风、腐化风办大食堂,几百上千人看红旗,拥挤吃大锅饭。1961年体制下放以生产队为核示试单位,把七连、八连改为茅四大队,大队长陈美林,工作目标抓生产,抓疏浚河道,木成河、官路横河、上毛后直河、新捞河、横淋河新捞河。

1966年文化革命,一切事由革命领导小组领导,破四旧,立四新,革命领导小组组长陈美林。1973年茅四大队改为新建大队有党部,书记毛姐妹,大队长金纪义,工作是抓生产抓图垦转圹等工作。1978年新建大队改为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金玉梅,村长陈姐妹。1981年至2000年新建村重新产生支部书记金玉梅,村长陈佩青,主要工作土地承包责任制、通电通水、排污管、造路等。

2000年至2017年新建村党部书记是毛礼才,村长陈佩青,后来陈福友。主要工作造路、路灯,透路、自来水管完善等。

村名由来

新建村以河名而来,原村无河取水,社员靠天种粮。1956年成立高级社,新挖了二条支河。其中∶一条以东西通向,起点为西浦河,终点为村内屋止,全场615米;一条以南北通向,起点为车路横河,终点为高田北止,全长375米,俗称新建河。历史沿革

新建村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为西浦乡,带13 村。1956年合作化时期改为成长社。廿二片为7连,上毛片为8连。1981年更名为东浦乡,新建村大队。1983年因重名改制为横淋村。1986年恢复新建村原名。


 

新屋村基本情况

 

新屋村,地处箬横镇山前管理区三塘横河东岸。全村面积0.597平方公里,有9个村民小组,325户,1025人。截止2018年,全村企业18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3家。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镇六个“工业强村”之一。现有自然村名泥屋、王家等,以江、梁二姓为主,另有王、蒋等姓氏。

地处三塘横河东岸,横东线在其南。旧称“泥屋”,以古时建筑泥墙茅屋故名;1993年因与东浦泥屋重名而改。原为海涂地,系山前片区重要的平原地带。民国期间,曾是剿匪前沿阵地。解放后,逐渐发展讨小海、农作物种植等特色行业。改革开放后,兴起工业风潮,于2001年被评为2000年度箬横镇六大工业强村。


 

亚湖村基本情况

 

亚湖村以村委会驻地亚湖得名。据《温岭县地名志》载“亚湖即晋湖,又名亚湖堂。”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晋湖,在晋岙,水汇为潭,滉荡若湖状,因得湖名。由亚湖堂达运河,东南濒海,水大半出此……” 村位于箬横镇北部之晋岙,村之西南部是大白峰山、小白峰山,西北有牛头屿山,属半山区。明邑内著名诗人毛士苏有诗作,曰《晋湖独坐》。其全诗如下:

晋山之下分龙湫,太虚吹息涵春秋,

澄泓十里鸭头绿,萧疏两岸芦花浮。

渔郎业渔当雨霁,一曲沧浪午风细,

武陵仙隐不可寻,此间自有渊明趣。

足见,明代的晋湖就已传名,且是文人墨客眷恋吟咏之佳地。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原有的湖泊也今非昔比了。

当今亚湖村之北、东两面接新河镇下林村,南连李婆桥村,西邻晋岙村。距箬横镇城区3公里。辖亚胡、后山林、前照湾、后照湾、山头颈等5个自然村。有耕地1400多亩,主产水稻;山场670多亩,产枇杷、柑桔、茶等,山多松林、茅草;塘田170亩。运粮河南北走向纵贯全境,村内东西走向的白峰—庄联的公路横贯村境,在运粮河东岸有村道纵向与河平行通南北,十字交叉与运粮河兴轿之东、村部之西,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725户,共有人口2243人,共有党员47名,村民代表59名。2014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3693.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6634元,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近几年来,我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村庄整治的工作目标,结合本村实际,围绕以“生产发展,生活丰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一目标,调整规划,全面启动建设新农村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很好的改变。被评为2011年度村庄整治达标村,2013年度温岭市文明村,2013年度台州市卫生村等。

 

 

严家桥村基本情况

 

严家桥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东南部,东临田园村,南临田后村,西临横西村,北临贯庄村。横淋路、乌沙中心路穿村而过,加上村庄北侧直通G228国道,交通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 558户,总人口为1662人,其中党员共64名。村域广阔、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姓氏主要以叶姓、江姓、王姓、李姓、乔姓、陈姓、林姓、金姓为主。村经济主要收入以农业种植、外出经商为主,香葱种植为特色产业。

近年来,在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严家桥村结合本村特点,进行三改一拆并且大力发展河道文化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村庄的完美蝶变,并且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卫生村”“党建示范村”、“环境整治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家村基本情况

 

张家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东部。地处箬横镇贯庄管理区内,北抵平溪浦河,南挨东方村,西临二塘横河,现村域面积1.39平方公里,现有396户,1126人,党员43名,村民代表46名。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行政村。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有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凝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该村紧临街区,三面傍水,自古涂业营生,人文荟萃,2018年以来,该村以综合环境综合政治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革命”,拟打造以孝文化为主体特色的农村田园观光景点村庄。


 

中库村基本情况

 

中库村位于温岭市箬横镇西部,西七线穿境而过,现有380户,1213人,党员58名,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2万元。村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议,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