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温岭 > 人文温岭 > 村史村情

大溪镇各村村史村情

发布日期:2023-07-11 10:15 信息来源:大数据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白山街基本情况

 

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志下》载:“白山街,在十四都,宋蔡武博镐所筑。”南靠白山,北临盾河,西有古桥—西新桥,东南为古塘门,系白山(海拔139.8米)与象鼻山之间空地,蔡镐故居。原为白山乡政府驻地。村建山水间,环境优美,蔡镐有诗赞曰:“水从白塔流如环,门对葛洪丹井山,老去腰镰更垂钓,时与渔樵相往还。”明人亦有诗云:“苔凝绝壁先天篆,风度疏松太古音,莫谓羲轩留不得,看来须向此中寻。”风景绮丽,古今如是。村以街道为中心,系一长方块状聚落。街长400米,宽5米,石板路面。逢农历三、八日集市。街东南有乡初级中学、乡中心小学、乡卫生院、信用社等。为乡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土特产有杨梅、蜜桃。

白山街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部,温岭火车站北侧的白山北麓。白山街村原来由古塘、上街、下街、彭门、官庵、下林、水岸头等7个自然村组成。村城面积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48亩,其中水田398亩,旱地50亩,山林392亩。现有311户,1028人,其中党员40名,村民代表40名。以叶姓为主,还有赵、应、李、郭、刘、孙、王、方、周、程、郏、罗、杨、陈、洪、朱、胡等姓氏。1996年,建新街一条,长400米,水泥路面,两侧绿化带。2001年,建环山路一条,长350米,水泥路面。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50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大事记

宋(960-1279)为黄岩县驯雉乡。宋宝庆元年(1225),改驯雉乡为方岩乡,属黄岩县方岩乡湖北里。

明成化五年(1469)属太平县方岩乡第十四都。

清康熙十三年(1673)属太平县白山村。

乾隆二十八年(1764)属太平县白山庄。

民国初年,属太平县潘郎镇白山庄。

民国十五年(1926),潘郎镇析出一部置兴善乡,属温岭县兴善乡白山庄。

民国十九年(1930)设立区公所,属温岭县第五区白山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乡镇整调,属温岭县第五区江山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五区改为潘郎区,属温岭县潘郎区江山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温岭县泽国区江山乡。

1949年5月28日温岭解放,属温岭县泽国区江山乡。

1950年7月,从江山乡划出,建立白山乡,属泽国区白山乡。

1951年(土改时)为白山街村,属泽国区白山乡。

1956年(合作化时)白山乡并入茶山乡,为旭光高级社,属泽国区茶山乡。

1958年10月以区建立人民公社,属泽国人民公社白山营。

1959年3月,属泽国人民公社白山管理区。

1961年(体制下放后)为白山街大队,属泽国区白山公社。

1983年(改制后)为白山街村,属泽国区白山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泽国区白山乡并入山市乡,属温岭县山市乡。

1993年2月山市乡改称山市镇,属温岭县山市镇。

1994年2月温岭撤县建市,属温岭市山市镇。

2001年10月全市行政区域调整,山市镇并入大溪镇,属温岭市大溪镇山市管理区。


 


后瓦屿村基本情况

 

后瓦屿位于大溪镇潘郎管理区,土地总面积791亩,其中耕地面积684亩,园地12亩,林地95。现有人口1415人,444户,外来人口1000多人,共22个村民小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去年集体收入33万,人均收入23037,工业产值7961。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积极落实党员组团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工程等机制,着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配合镇政府正大力开发工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毛坦村基本情况

 

毛坦村原名茅坦,意为地荒人稀的茅草坦,后改毛坦。1978年毛坦村一分为二,即上毛坦村和下毛坦村。经行政村规模调整,上毛坦村、下毛坦村合并为毛坦村,2018年8月18日成立新村,村部设在原毛坦小学 ,位于镇域西部山区,太湖水库上游,距镇5公里,辖区面积386.96公顷 ,耕地501亩 ,山林2410亩。辖上柱、中柱、后门坑、上旺、毛坦湾、奄周、毛园、杨家湾8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全村659户,2401人,大多在柯桥、江苏等地经商,多姓蔡、许,还有张、陈、王、符、施、杨、沈、鲍、郑、林、余、贝等姓。村两委18人,党员89人,村民代表 106人。村集体经济无收入,主要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农作物特产:西瓜、莳药、姜等。

新村成立后,村两委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不断推进环境整治和美丽村庄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毛坦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村史由来

毛坦村,原始是茅草坦,原来无人居住,后来张家太公二兄弟从温州平阳搬迁居住在此,一兄弟后来居住在岩头山居住,一兄弟居住在茅坦村。民国时期分为20堡,21堡(即后来的上毛坦、下毛坦)。一九四九年解放战役起属茅坦村。原茅坦村也属茅坦乡,一九五六年由寺前乡、茅坦乡、岩前乡合并为寺前大乡。当时,寺前大乡张小兴同志任第二副书记,茅坦村张小兴同志任书记,后期改制为毛坦大队,最后编制为原毛坦村。一九八一年起响应上级政府号召,编制为上毛坦村和下毛坦村。二〇一八年两村合并为现在的毛坦村。


 


潘岙村基本情况

 

潘岙村位于大溪镇中部,距镇驻地约4公里,东邻鑫山村,西连金岙村,南通中岙张村,北接应钱村。考史书,元代已有潘岙,元明间潘姓居此,故名。原为日升社,后为潘岙大队,现为潘岙村,1957年组建旭光社。辖区内有五个自然村:下洋、赵家、朱家、河头、岙里,辖区面积120公顷。

全村现有村民495户,1601人,党员55人。外来人口360多人。有耕地面积803亩,其中水田652亩、旱地151亩。水田以种植水稻、瓜菜为主。旱地以种植柑橘、枇杷等水果类为主。有山林面积451亩。

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30余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6000余元。现104国道复线穿村而过,大溪镇潘岙小微园区给本村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与希望。2017年,潘岙村完成创建党建提升村,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



 


山市村基本情况

 

山市村位于温岭市西北部,104国道横穿腹地,距甬台温高速路大溪出口处仅5公里。全村有四个自然村,分别是山市街、楼里、下坦、隔溪,有609户,在册人数2078人,外来常住人口5000多人,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0余亩,是原山市镇所在地。

近年来,山市村抓紧形势,充分发挥工业基础条件较好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及各项事业,现有服务、个体私营企业300多家,以泵、机电及配件加工生产为主体,另加淘宝网店70多家,主营水泵、电机、鞋类等,年营业额在1亿以上,村级集体固定资产1.6亿多,集体可用资金1600万元,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18亿元,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5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7887多元。且每人每月补贴粮食30斤大米,2019年年底下拨村民分红5000元为基数,孤寡老人年终照顾500-2000元不等。在村两委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上洋岙村基本情况

 

上洋岙村因紧靠山岙,一眼望去前面是一片水田泽地,因此而得名。村庄隶属大溪镇,地处镇政府驻地南一里处,东邻原下洋岙村,南傍洋岙山,西与大溪居接壤,北隔大溪河与原闸头村相望,由上岙、上水仓、下水仓、谢家里、东园、下岙6个自然村组成,距温岭市区18公里。县道温大线经过村庄,车辆如梭,热闹非凡。 104国道复线、南嵩路、方山大道环抱村庄,交通十分便利。村内地势平坦,海拔高度5米,村域面积近500亩,拥有耕地面积400多亩,山地面积80多亩。全村399户,常住人口1200多人,村集体资产近3000多万元。上洋岙村有15个族姓,分别是张氏、吴氏、王氏、金氏、谢氏、丁氏、李氏、方氏、杨氏、卢氏、赵氏、黄氏、林氏、连氏、周氏。农业以水稻为主,兼种玉米、番薯、土豆、蔬菜等。村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不利天气主要是洪涝和干旱,台风和梅雨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上洋岙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较快,勤劳勇敢的村民逐渐告别了贫穷,男人刚强、勇敢、智慧、担当、顶天立地、志存高远、走四方、创事业;女人贤惠、美丽、大方、文明、礼貌、孝敬长辈,关爱下一代,全体上洋岙人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奔向小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历史沿革

大约在宋朝的时候,就有居民生活在上洋岙这片土地上,他们辛勤劳作,繁衍后代。明朝成化五年后属方岩乡十六都;1911年民国后期属大溪镇;1951年土改属大溪乡第六村;1956年合作化时称幸福社;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时称上洋岙大队;1983年命名为上洋岙村;1998年3月起为上洋岙居。  

上洋岙自然环境优美,傍依的洋岙山,古名羊岙山,后谐为今名,属方山北延支脉,位于狮子山之西,主峰海拔240米,因画眉多,称画眉珑,松、茶、竹是山上的特色,西南是原毛竹下村,东北角为虎头山,西北角为羊岗山。1949年前,上洋岙贫穷、落后,东园前面有一片烂田,人们坐在浴桶里插秧,以防陷下去上不来,至今流传着:“洋岙七栋桥,十有九家把饭讨”。村民受地主恶霸的欺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吴邦道等很多劳苦农民在地主家做长工,吃不饱,穿不暖,夏天在火热的太阳下捣米糠,汗水湿透了衣衫,眼睛和着泪和雨;冬天在冰冻的时候也要捞烂田,泥巴裹满了双腿。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人民当家作主,先后经历了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洋岙干部、群众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上有党的惠民政策,下有各任村干部的领导,以及全体村民们共同奋斗,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低矮房子变成高楼幢幢,小康型住宅窗明几净,环境得到治理,村民的生态理念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上洋岙人在各行各业中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有的办企业,有的在外经商,有的在家乡种植农作物。其中在政府、教育等部门服务的有十多人;大小私企有50多家;成为军人的有三十多人。

纵观上洋岙的历史变迁,有风雨,亦有彩虹;世世代代延续,年年岁岁平安,保持着自己的模样,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村民团结友爱,善待家人,善待社会,积极奉献,用浩瀚的胸膛接受世间的千变万化。

如今,村民们在胸怀大志、充满活力、以身作则、开拓进取、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村干部的带领下,展望未来,以执着的精神,与时俱进,相信上洋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双塘村基本情况

 

塘头村位于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7.7公里,属半山区,地势北高南低,104国道线从其南境而过,东邻翁岙村,南接上坦头村,西连小塘村,北靠棋岩山与黄岩区为界。

2018年8月,由原塘头村、小塘村和水桶坤村三个村合并为双塘村,合并后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62亩山林面积1300多亩,全村辖22个村民小组598户,人口约1968人共有村民代表79人、党员110人,现有企业75家,出租房105户,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86、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33元,村里多以金、王、周、赵四姓为主,还有陆、林、蔡、刘、项、郑、颜、黄、罗、蒋等姓氏,是一个多姓氏的和谐大家庭。

双塘村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自然风景得天独厚,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林,有草木茂盛的树林,山上更有供全村村民饮用的清澈水库。村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从60年代起,村民积极勤劳发展经济,村里既有以桔子、蘑菇、茶叶、金针菇等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更有酱油酿造、造纸、手摇鼓风机、电机、水泵等工业产业链的发展,使得村里的经济日渐增长,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随着近几年村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加上双塘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村里陆续建造了大型的露天游泳池、村民健身中心、篮球场、跳舞场等,并花巨资建造了村文化礼堂,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自合并村后,现有村两委22人,村班子团结和谐,凝聚力、战斗力强,近年来,原三个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翁岙村基本情况

 

翁岙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部,104国道北侧,村域土地面积440亩,山林4000亩。现有517户,1836人,党员55名。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8860元。翁岙村三面环山,有一个市级风景区紫莲山,环境优美,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下新建村基本情况

 

下新建村地处大溪镇北城管理区,大石一级公里边,辖12个村民小组,总计户数409户,人口1195人,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党风廉政监督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




新陶村基本情况

 

新陶村位于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东邻西山金村,南接下新建村,西连中岙村,北连流庆寺。辖区面积1.6平方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800亩,山林面积800亩,全村有629户,户籍人口2093人,党员86人,村民代表85人。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中溪村基本情况

 

中溪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部,2018年8月16日由原三池窟村和高田村合并而成。总人口数2133人,辖区面积616亩,党员84人,25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88人。



 

田茶村基本情况

 

【田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相距约5.9千米。以村委会驻田茶得名。辖区总面积1.2平方千米。辖田茶、小隘门、庙前3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19户,654人。杨姓居多,还有赵、叶、郑等姓氏。1949年名田茶村,属泽国区,次年改属大溪区;1951年改名毛坦乡第1村;1956年取消村建制并属寺前乡坦岙社;1958年名田茶生产队,分属毛坦营,次年编属寺前管理区; 1961年名田茶大队,属寺前公社,至1968年寺前改名太湖随属太湖公社;1983年恢复村名,属太湖乡;2001年改属大溪镇。地处太湖山之洪武尖与鹁鸪尖的夹谷山坑中,四周皆山,东面较低,毛坦溪发源于此,属山区溪谷村落。2007(2016)?年始因符合高山移民政策,规划整村迁至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平地中,现新村已建,村民陆续搬迁中。居民多从事林业、农业、经商有耕地698?亩,主种水稻、西瓜、莳药、芋头等;山林1050?亩,产杨梅、甘橘、松杉木材村建有卫生室、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文化礼堂(?)等。联系电话13967426831。

田茶新村,属田茶村。田茶村择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建的新村,因名。村建平地中,东为白泥新村,西、北皆水田,过西边水田即甬台温高速公路,南面为良山村工业区。2007年始村民陆续迁此,2016年启动整村搬迁。村舍屋型为排屋或小康型,美观崭新,布局齐整有致。村南公路东接大溪路(104国道)。

田茶坑,田茶村委会驻此。其地旧以产茶得名,茶味美,原名甜茶坑,方言“甜”“田”同音写作田茶坑,简称田茶。地处太湖山之洪武尖与鹁鸪尖的夹谷山坑中。内有溪涧,水出东北经毛坦入太湖水库。岭路北通陈家洋,南通大溪乡的煎假银老村;公路车道进村,南经小隘门、庙前通乐清大荆镇。115户,487人,多杨、赵姓,郑姓次之。产茶叶,松木等。2016年启动迁村。

小隘门,属田茶村。因境南近隘门岭(属乐清市)得名。位于村委会东南约0.5千米的山岗边,西有水库,公路沿库边经过。20户,79人。多叶姓,赵姓次之。以外出经商者占多数。2016年启动迁村。

庙前,属田茶村。其地旧有古庙。故名。位于村委会南约0.5千米的山岗边。北近水库,南为隘门岭,过岭即乐清大荆镇隘门岭村。公路北来经村过隘门岭通乐清市。14户,58人,多杨姓。以外出经商者占多数。2016年启动迁村。


 


太湖新村基本情况

 

太湖新村位于大溪镇北部,是个高山移民新村,东邻东桥村,西邻白泥村,北接太湖路,南按良山村,交通便捷。现有的太湖新村是由原来的梅安村、白泥新村、田茶村、马面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部定于原来的梅安村部。全村总户数595户,总人口2112人,劳动力总人数(18-60周岁)1511人,党员92人,耕地面积2025亩,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白泥村基本情况

 

白泥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相距约1.8千米。以村原址白泥得名,又因是新建村或称“白泥新村”,村委会驻此。辖区总面积1.92平方千米,包括白泥、龙五堂、秀岭头、黄泥岗、上录寺、滴水6个已迁自然村。辖7个村民小组,150户,500人。1949年名白泥村,属泽国区,次年改属大溪区;1951年改名寺前乡第1村;1956年取消村建制并属寺前乡胜利社;1958年名白泥生产队,分属寺前营,次年编属寺前管理区; 1961年名白泥大队,分属寺前公社,至1968年寺前改名太湖随属太湖公社; 1983年恢复村名属太湖乡;2001年改属大溪镇。1995年因符合高山移民政策,整村迁至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平地中,村名仍用原名。东为马面新村,西为茶田新村,北为沃野水田,属山区迁至平地的移民村落。居民多从事农业、经商?为主。有耕地560?亩,主种水稻、番薯山林2285.1亩,产杨梅、茶叶、松木等村建有、幼儿园、文化礼堂等。

白泥新村(移暂名)白泥村委会驻此。白泥村择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建的新村,故名。村建平地中,东连马面新村,南为良山村工业区,西邻田茶新村,北为沃野平田。1995年始村民陆续迁此。村舍屋型为排屋,美观崭新,布局齐整有致。村南公路东接大溪路(104国道)。

白泥村委会原驻此。因所在山地泥土质韧色白,故名。一名白泥地。位于镇政府西北,相距约8千米的山间。岭路西接平山,东连秀岭,有小水库。今村迁废。

龙王堂属白泥村。以此地有一古龙王庙堂得名。位于白泥北偏东0.5千米山间北界黄岩区。今村迁尚留住10户,55?人。有岭路通车

秀岭头属白泥村。因地处秀岭山之岭路最高处,故名。位于白泥东相距约2.5千米。古为太平、黄岩两县交通要道之一,附近有路廊。今岭路通车,村迁尚留住5户,20人。

黄泥岗属白泥村。因地处山岗,泥土黄色,故名。位于白泥东。岭路通秀岭头,龙王堂、白泥等地,稍东有万金洞古迹。南俯一溪涧,水出东南,为太湖水库源头之一。今村迁尚留住11户,51人。

上录寺属白泥村。以古寺得名,上录或本作常乐,疑后人误写成今名。位于白泥东约0.5千米山中。今村迁废。

滴水属白泥村。因境内有滴水岩,常年滴水不止,故名。位于白泥约1千米的山间,仰天湖山北坡。岭路西北连白泥,南接仰天湖苗圃。今村迁废。


 


马面村基本情况

 

马面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相距约1.6千米。以村原址马面得名,又因是新建村或称“马面新村”,村委会驻此。辖区总面积0.43平方千米,包括已迁的马面自然村。辖 1 个村民小组,45?户,135人。多    ?姓。1949年名马面,是陈家垟的一个自然村,属泽国区,次年改属大溪区;1951年随陈家垟村改名岩前乡第3村;1956年取消村建制并属寺前乡永胜社;1958年随陈家垟生产队,分属岩前营,次年并属寺前管理区; 1961年随陈家垟大队,分属寺前公社,至1968年寺前改名太湖随属太湖公社;1980年从勤垟(原陈家垟)大队分出,名马面大队;1983年恢复村制名马面村,属太湖乡;2001年改属大溪镇。2001因符合高山移民政策,整村迁至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平地中,村名仍用原名。东为梅安新村,西为白泥新村,北为沃野水田,属山区迁至平地的移民村落。居民多从事农业、经商?为主。有耕地194亩,主种水稻、番薯;山林448.4亩,产杨梅、茶叶、毛竹、松杉等。村建有、幼儿园、文化礼堂(?)等。联系电话:13705860687。

马面新村,(移暂名)马面村委会驻此。马面村择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建的新村,故名。村建平地中,东接梅安新村,南为良山村工业区,西邻白泥新村,北为沃野平田。2001年始村民陆续迁此。村舍屋型为排屋和公寓楼,美观崭新,布局齐整有致。村南公路东接大溪路(104国道)。

马面,马面村原址。因地枕马山,故名马面。位于镇政府西北的山间,相距约7.6千米。公路车道东通大溪国家森林公园、温岭市仰天湖苗圃场,西接平山村之山下坑。产松,竹等。今村迁废


 


梅安村基本情况

 

梅安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相距约1.7千米。以村原址梅安得名,又因是新建村或称“梅安新村”,村委会驻此。辖区总面积2.18平方千米,包括梅安、寺前2个已迁自然村。辖11个村民小组,207?户,622人。多黄姓,还有杨、林、吴、陈、卢等姓氏, 1949年名梅安村,属泽国区,次年改属大溪区;1951年改名寺前乡第3村;1956年取消村建制并属寺前乡红旗社;1958年名梅安生产队,分属寺前营,次年编属寺前管理区; 1961年名梅安大队,分属寺前公社,至1968年寺前改名太湖随属太湖公社; 1983年恢复村名属太湖乡;2001年改属大溪镇。2001年因符合高山移民政策,整村迁至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平地中,村名仍用原名。东为平地水田,西邻马面新村,属山区迁至平地的移民村落。居民从事农业,兼事水泵、电机等制造业,或经商。有耕地313.5亩,主种水稻、番薯;山林2803.5?亩,产杨梅、柑橘、松木等?有柑橘、杨梅等基地。村建有、幼儿园、文化礼堂(?)等。联系电话:13357633068。

梅安新村,(移暂名)梅安村委会驻此。梅安村择东桥村之虎啸南地段建的新村,故名。村建平地中,东、西皆平地水田,过水田为东桥村、大溪路。南面之西为马面新村,南面为良山工业区。2001年始村民陆续迁此。村舍自北之东太路至南公路,呈一字长条形排列,屋型为排屋,美观崭新,布局齐整有致。村南公路东接大溪路(104国道)。

梅安,梅安村委会原驻此。以旧尼庵得名,原名梅庵,后演变为今名。位于大溪镇政府驻地西北,相距约4.8千米,太湖水库北岸,双尖山南麓。太湖公路过村南境。含黄家里,杨家,吴家等小聚落。产西瓜,松,竹等。古尼庵(梅庵)已湮灭多年,其东隔山处,称剑峰坑,有镇龙寺尚盛香火。今村迁废。

寺前,属梅安村。境内原有古寺,因以得名。曾用为前寺前乡乡名。位于梅安西南,太湖水库北岸。多毛竹。今村迁,尚留住4户,19人。


 


金岙村基本情况

 

金岙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因村内有金字山且坐落于板山尖东麓山岙内,故得村名金岙。金岙村东邻应钱村,西徬金岙山,南交中岙山,北接山市街,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570户,2021人,其中男1015人,女1006人,有党员61名,下设17个村民小组,辖金山南路、山后小区以及外岙、泥桥头、祝家岙、岙里、前山王等5个自然村,有赵、王、陈、钟、严、戴、林等姓氏。村内有中学、小学、幼儿园等文化教育场所,有健身广场、文化广场等村民休闲娱乐场地,文化娱乐设施资源丰富。金岙河、翁岙河、山市河等水系在村内交汇流过,金岙村有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水田650亩,旱地250亩,山地面积805亩,种植杨梅、枇杷、毛竹以及其他常绿树木。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村长远规划,征用土地,建设山后农民建房聚居点,解决村民住房之忧;2003年以来,征用杂地,建设工业区,引进以水泵、电机为主的工业企业,不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岙里、前山王两个占地约130亩的工业园区。至2019年,村内约有企业80家,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约2.6万元。

金岙村概况

西北面环山,从山后山环止牛头山,东南环水。从金岙河畔止应钱河,朝向山西,直通东海,前水后山,环山最高峰板山,板山脚下有座同金子模样的小山,故称金岙村。

现有四个自然村,17个生产队,面积1.5平方公里,良田860亩,山地200亩,山林2000亩,户邮530户,人口2150人。

村名变更:1951年(土改时期)山市乡第二村。

          1956年(合作化时期)日升社。

          1961年(体制下放后)金岙大队。

          1983年(改制后)金岙村

金岙村:以村委会驻地金岙待名,位于乡境西南,辖4个自然村,462户、1562人,有耕地963亩,其中水田807亩,主种水稻,有村办金岙麦芽厂1家。

金岙:地以山名,据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载:金岙东十四都。产杨梅,李果。位于山市堂西南2公里,金岙山(又名板山尖)东麓山岙内,内有溪,溪南亦称前山王。岙北又称祝家岙,系块状聚落。171户,608人,钟、林姓,有小学1所。

前山王:因其地有小山当南(前),又多王姓,右名,82户,346人。

外岙:因地处金岙,翁岙之外,故名。位于山市堂西南1公里,坦头山南麓,东近河,95户,396人,严,陈,林姓。

泥桥头:村有二桥,后谐为泥桥,位于山市堂南1.5公里,东南濒水有桥,过桥应钱村,108户,416人,赵姓。

抄于:1988年8月编制温岭地名志供参考。

金岙村农牧业副业等概况

1968年,办起畜牧坊,存栏数100多只。

1969年,开山种茶120亩。

1972年,开始炒茶坊。

1972年,办农副厂。

1975年,开山洞,长250米直径,3米三个通天洞,为新鲜空气。

1976年,在山洞种蘑菇。

1978年,办养蚕坊。



新南岙村基本情况

 

新南岙村1961年修建太湖水库,由南岙迁移潭头建村,保留南岙原名。后因重名,1981年更名新南岙。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连沈岙村、下山后村,南接照洋村,西交塘山村,北靠墩头山。辖沙岸、南岙两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潭头。全村445户,1525人,外来人口1050人。杨、李姓氏居多。耕地面积有水田284.4亩,旱地19亩;山林面积3100亩。

全村劳动力总数835人,从事家庭经营533人,劳务输出250人。

2003年,农业收入33.08万元,工业总产值1093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9.51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488. 62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996元。

支援宁夏

1959年4月,县支宁动员委员会分给大溪公社支宁名额100人,预备名额40人。1960 年又分配名额100人。经宣传发动,审查批准,大溪公社和白山管理区两批共选送201名支宁人员,去宁夏贺兰、平罗两县安置落户。因生产生活不适应,又遭当地开展“双反”运动(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反对坏人坏事)迫害,大多陆续返乡。其中新南岙村选送2名人员。

太湖水库移民安置

太湖水库于1958年12月动工。库区移民721户,3688 人,拆建民房1771间,在本区范围内安置落实。位于坝基的上场头自然村,54户,227人,1958年底安置桥里生产队(村),没有单独建村。库区的寺前、上山大队,1959年安置在库区外侧良山地方,称新良山大队,现为良山村。库区的南岙大队除留一个生产队外,都安置在照洋屯头,建立南岙大队,现为新南岙村。库区的横后大队安置在照洋管理区的大岙与屿孙之间,现为横后村。有十几户移民,自愿去上洋岙大队落户,没有单独建村。




油屿村基本情况

 

油屿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相距约4.3千米。以村委会驻地油屿得名。辖区总面积0.84平方千米。辖沌池、郑家、杨家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39户,1561人,党员50人。1949年名油屿村,属泽国区,次年改属大溪区;1951年改名下陈乡第2村;1956年取消村建制并属潘郎乡第2社;1958年名油屿生产队,分属下陈营,次年编属部渎管理区; 1961年名油屿大队,属部渎公社; 1983年恢复村名,属部渎乡,1986年改属潘郎镇;2001年起转属大溪镇。地处牛山南麓,南面平地河道,属依山傍水村落。居民大多从事经商、打工、务农不等;有耕地992亩,种植水稻、蔬菜、瓜类等;林地 47亩。村镇建设用地0.095平方千米。村中有超市、卫生室、文化礼堂、工业区等设施。

油屿村委会驻此。地以山名,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油屿,在王城山东五里。此山状似牛,一名牛山,西南有一小山屿名牛食桶。村建牛山南麓。共3个自然村,南为沌池,大多为陈姓世居,也有缪姓,148户,447人;东为杨家,以杨姓世居得名,147户,424人,杨姓外还有赵、林、潘等姓;西为郑家,以郑姓世居得名。166户,510人,郑姓外还有黄、林、潘等。南为良田,公路北通大石一级路,西南通担屿,东北通水渚村,东南通下陈村。甬台温铁路线过境东南。


 


古城村基本情况

 

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古城,在黄岩县南三十五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一十四级,城上有高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偃王庙。”今古城遗址位于大溪镇以北约3公里左右的塘岭西南侧山脚,从现今尚存的残缺城墙的分布情况看,遗址范围主要包括大溪镇的里宅、大岙两个村。与古志记载基本吻合。东瓯古城遗址坐北朝南,背靠大山,地势险要,环境优美。东首龙山,西侧虎山,南邻王城山(即方山),北枕太湖山,南面平原临海(乐清湾)。

2002、2006、 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先后三次派员通过地面调查、钻探和考古试掘,确定古城为战国晚期一西汉早期的城址,古城的位置正处在西汉初期受汉廷册封的东瓯国的地域范围之内。四周城墙残迹之内,东西长约390米,南北宽约26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西城墙保存状况为最好,残长60米,宽约7米,高约1.4米。城内地层堆积总体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堆积包含物有青瓷瓶、壶、罐等,还发现了分布密集的陶水管,其时代为宋;下层堆积包含物比较单纯,主要包括大量的板瓦、筒瓦和少数瓦当,还有拍印方格纹敛口双耳罐、原始瓷小碗、敛口钵等日常生活用器,与古城时代一致。

东瓯古墓位于塘岭南麓、大溪镇塘山村北面的山间岙地。与古城相距约1公里。2006年9-11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此系一座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深土坑木椁墓,墓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墓外专设有陪葬器物坑。墓坑规模较大,坑口长15.5、宽6-7米,坑底长13.5、宽4.5米,坑深3.7米。墓葬在古代已遭盗掘,但墓内仍残存玉璧、玉觿、匏壶、双耳罐、瓮、瓿、钵、杯、鼎和纺轮等随葬器物共34件,墓外陪葬器物坑残存镈、錞于和磬等仿青铜的陶质乐器28件。

大溪东瓯古城遗址是台州地区目前所知的时代最早的古代城址,也是东瓯国地域内发现的唯一城址。东瓯古墓是一座东瓯国上层贵族墓,也是浙江全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西汉墓,对于研究东瓯国历史有极高的价值。这两处遗址的发掘对于确定古城遗址的性质,以及解决东瓯建都的地望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里宅村基本情况

 

里宅村地处塘岭西南,距镇政府驻地约四公里,本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本村西南固徐偃王庙,重建于清戚丰年间(1851—1861),毁于(1983)年,经省文化考古单位及有关专家考保,确认在汉初东颐园古城遗址,于2013年3约经国务院批准,东颐古城遗址为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村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平缓,北靠塘岭山脉,西有燕山阻隔,南有肥沃良田。地处亚热带气候,很适宜人类繁衍生息。
本村辖里宅西洋两个自然村,里宅村有老屋里,新屋里,东井头等小地名的蒋姓居多,另有池头张姓,老屋基袁姓,郑家郑姓,上筻陈姓;西洋片村,大多数为郑姓、卓姓,本村共有265户,其中男859人,女451人,耕地面230.801亩,其中水田188.196亩,旱地42.605亩,山林面积899亩。

本村传统手艺是打畚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皆能动手制作,远销宁波、舟山、温州、金华等地,供千家万户农用。

本村村部位于最前面,辖有文化礼堂,购物超市,村民文化体育活动的广场和老幼休闲活动的场所。

石砌村标简介

里宅村的石砌村标位于离村部大楼约五十米的东南方。整个石砌村标在柳树和樟树的掩映下高高矗立。村标的左面是外界通往本村的大道,有两只威武的大石狮子守卫着村口。据民间的传说是保卫村庄的平安。紧挨着村标的北边是由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东瓯古城遗址的碑。

整个石砌村标高约八米,用了二十多吨的大石块垒砌而成,占地大约十六平方米,其底部基础是约五十公分深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它的上部是村标的基座,由四块约六吨重的大石块垒积而成,面积大约六平方米。在基座的上方是用七块大石块,重约十四吨拼成七层呈“L”型,这七块和七层寓意是根据民间的传说有“七上八下”象征本村各方面会蒸蒸日上之意。村标的中间是呈“王”型,这“L”是根据里宅村地“里”字拼音(Li)的首字母“L”而成。这中间的“Z”型是里宅村的“宅”字的拼音(Zhai)的首字母“Z”而成。这村标的外形意味着里宅村村名的内涵,这也是村标设计师别具匠心得巧妙构思。村标的左前方上镌刻着由台州著名书法家蔡东福先生亲笔题字“里宅村”三个红色的鎏金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大事记

1948年10月7日  里宅、照洋等地组建大溪较早的地下党支部

1950年3月  土地改革,翻身农民欢天喜地分得了土地和地主家没收的家具杂物

1950年6月  蒋祖胜、蒋兴连等人组织儿童团,为当地政府在过路要道站岗放哨,查通行证的维护社会秩序

1950年8月  村组织农会,推郑志松为第一任农会主任组织实施土地改革等工作

1951年4月  村民兵组织去老头山、横山、黄茅山等地区巡逻

1952年-1953年  本地群众在台头、杀猪岩等地建造水库,供灌溉用

1951年-1954年  蒋兴土先后三届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其中1954年赴杭州出席省劳模代表大会,收到省政府嘉奖风车、犁耙等农具

1951年9月  原培基小学改为里宅小学

1952年2月  由蒋兴顺等14户农民在大溪区率先组织互助组,解决劳力和农具的矛盾

1951年5月  遭特大冰雹的自然灾害,大的如蛋、乒乓球一样,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农作物损失惨重

1958年  全村捞掉锅灶,全村群众在池头里、西洋两个食堂吃,俗称吃食堂饭,持续时间不到一年,由于供不应酬,无法生计,改称饭制,坚持不久,食堂解散

1958年6月  本村在大会老祠堂创办畜牧场,曾进行过规模化养猪,高潮时曾达百多头

1960年-1962年  遭三年连续自然灾害及主客观原因,粮食及农产品极度匮乏,很多人忍饥挨饿,不得不以糠、野菜、野果、野草根代粮,好多人面黄肌瘦,挣扎在饥饿线上苦度光阴

1961年10月  根据上级政策及群众要求,将原合并的里岙村改制成单独里宅村

1965年10月-1968年  本村三队等群众自发组织蒸糖厂,用牛挤压、自己动手煎熬红糖,日产出200多斤红糖

1968年  本村通电,大部分家庭开始用电照明代替点煤油灯

1964年8月 本村买来8马力柴油机一台,并建起机埠进行旱地灌溉,闲时兼打米机碾米。从此不需去各地加工,本村人吃上“机器米”

1976年-1978年  本村将原里宅庙拆倒改制成石板屋,新村部及生产队用房

1978年-1980年  本村曾与西安仪器厂配合办过三脚架厂(供测量用平板仪配套),其规模与产值在大溪区范围内有点名气,那时本村集体经济在镇内也稍有名气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本村篾器、打畚斗的传统手工艺在原叶、郑、陈、蒋登篾匠师傅的带领下,本村几乎所有家庭,男女老少,人人动手,用手工打制成畚斗,产品销往宁波、台州、舟山、温州、金华等地区,供全家万户农用,其收入成为家庭的主要来源

里宅村简介

里宅村地处塘岭西南,距镇政府驻地约四公里,本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本村西南固徐偃王庙,重建于清戚丰年间(一八五一—一八六一),毁于(一九八三)年,经省文化考古单位及有关专家考保,确认在汉初东颐园古城遗址,于二零一三年三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颐古城遗址为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村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平缓,北靠塘岭山脉,西有燕山阻隔,南有肥沃良田。地处亚热带气候,很适宜人类繁衍生息。

本村辖里宅西洋两个自然村,里宅村有老屋里,新屋里,东井头等小地名的蒋姓居多,另有池头张姓,老屋基袁姓,郑家郑姓,上筻陈姓;西洋片村,大多数为郑姓、卓姓,本村共有二百六十五户,其中男八百五十九人,女四百五十一人,耕地面二百三十一亩,其中水田一百八十八亩,旱地四十三亩,山林面积八百九十九亩。

本村共有六十岁以上老人二百一十三人,(其中八十岁以上四十五人,百岁以上长寿老人一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二十五,老龄化较高。

本村文化发达,共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近四十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取得博士学位有五人)。

本村传统手艺是打畚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皆能动手制作,远销宁波、舟山、温州、金华等地,供千家万户农用。

本村村部位于最前面,辖有文化礼堂,购物超市,村民文化体育活动的广场和老幼休闲活动的场所。


 


佛陇村基本情况

 

农民生活

佛陇居半山区,大路里称冷水田,历来人多地少,定产高,国家征购任务重。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肥料严重不足,全靠有限农泉肥,产量很低,早晚两季亩产不足千斤,口粮短缺。

1963年、1967年河水断流,佛陇支河水干,河底种菜,水稻,番薯减产。

1952年、1953年、1959年、1961年、1963年、1974年等,凡是有台风正面袭击温岭的,农田必受淹。待水退去,要3-5天时间,如遇病虫害也没有农药防治,群众称靠天吃饭。

1657年佛陇也出现农民闹荒,直击去温岭。

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亩产万斤粮,认为粮食已过关,随意增加定产,定后下半年十月份大办食堂、吃饭不用钱,鼓励开放肚皮吃饱饭,吃饱为原则。

下段食堂办在金发明老屋,中段办在戴冬花家,上段办在老学堂东南面。1959年下半年集中吃饭,中段集中到双莲里,两个上间,两横楼,摆满了棹子。

1960年又搞高征任务,提出入库高速度,赶时间,为了完成任务,佛陇出现割青稻、买种子、倒米缸。

1961至1963年成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连年下降,人均一天不足一斤粮,吃糠、烂番薯、番薯叶、干菜头叶、三十六桶等野菜,去东清山里担烂番薯,拿衣服、鞋、被子、被套等物调换番薯丝。也有未成年人因送乐清、永嘉、仙居山里,七几年逃回来。

到1964年开始征购任务有所减小,农民吃粮水平逐年提高,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大搞兴修水利。

进入八十年代,农村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旱有黄岩长潭水库,涝有江厦隧洞排涝工程。

1978年8月温岭县化肥厂开始投产,实现涝保丰收,1996年10月佛陇搞第二轮土地承包,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实农户土地承包权,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佛陇工业区

工业区总面积130亩,坦头30亩,2006年开始征用土地,2008年下半年报标。

中下段工业区,2007年征用土地,08-09年土地平整。2009年11月报标,2010年中标者开始建厂房,2011年开始生产。佛陇1983年通电,85年戴声也第一个为车床加工电风扇底盘,86年由戴小冬等人办起点火棒厂1987年戴声也试制成功塑料造粒机,后发展到6家月卖产品,1993年杨小根红旗塑料厂带动了6家小井厂,5家大井厂。

农船建造与使用1959年佛陇建造三条木质农用船舶,树木取于原中段山嘴头东面路边柏树,由岗上小头,下陈度梅等师傅制造,三轮两只,大四轮一只,用现在的吨位计标,前两只四吨,后一只为五至六吨左右。在七十年代以前,村庄道路原始,交通不发达年代,农船是唯一的不可缺少的水上运输工具。生产队卖征购粮食任务到潘郎下街关庙仓库,潘郎上街头原当店仓库,大溪下洋岙洋岗山仓库,全用农船运输。生产队买臭虾、咸灰、扫垃圾,各队轮流使用。七八十年代各户建房材料全靠船运。


 


横后村基本情况

 

横后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西北部,辖区面积23.4公顷。现有401户,1005人,党员32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2200元。1959年修建太湖水库时,库内横山、后山两村迁至大岙建村,合并两村首字为名,以志纪念,现村庄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锦绣村基本情况

 

锦绣村秀岭,因四面群山连绵,翠绿如绣而得名。后演变为秀岭,地处有天灯盏,太湖山之绣岭和揭米岗的夹谷中。位于镇域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北与黄岩秀岭接壤,南连井朱村,东临双尖山太湖水库,西接白泥地,辖秀岭,乌鸦坦两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秀岭。有水泥路东连太湖公路,北通黄岩秀岭,一条秀溪自太湖山流经白泥地贯穿全村。村庄沿溪而筑。

本村293户,共971人,6个生产队,12个村民小但。现有党员42名,多鲍姓,还有卢、王、呆、潘、郭、周、杨、滕等姓氏。以林业为主,兼事农业。辖区总面积2.6余平方千米,山林面积3084.2亩,主产茶叶、毛竹、松衫。群有柑桔90亩,杨梅170亩,茶园80亩,还有花木。耕地面积260亩,其中水田202亩,旱地58亩。主种水稻,兼种番薯、莳药、西瓜、芋头、蔬菜等经济作物。

本村1953年建立党支部,时有党员3人,鲍翁山担住党支部书记。1966年通过党内思想教育,党员队伍有了扩大,同时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兴修水利,建成了坑里水库,对农田旱涝保丰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终结了岙水历史。到70年代间,又筑起了雪里坑水库,将秀岭溪鸟鸦坦至白澡溪口,两岸改水田,确保灌溉。并购置了水轮机组,进行水力发电,最先亮上电灯。但1982年毁于洪灾,尔后用上国家电。1973-1974年间购置了35型大型拖拉机,服务于太湖水库下的耕种与运输。大大提升各生产队的工作效率。1976至1980年粉碎四人帮后,开展揭批“四人帮”活动,肃清四人帮流毒,并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并全面铺开“大寨屋”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1981年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6年开展整党整风运动,评比先进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1990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后又在支部和党员中开展“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教育。1998年建了乌鸦坦桥一座。2011年-2014年间硬化了村1公里的村主道路。改建了中央溪桥1座,并硬化了到坑里的机耕路,还硬化了至秀岭头的公路。与黄岩秀岭连接。党的十八大以后,支部定于本月的农历十六日夜为党员固定学习日。2017年,党员干部与两委一起,积极参与现境革命。当好先锋模范,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改建加固自来水塔,增设饮用设备,改善了生活用水保障了生活质量,2018至2019年上半年修建了秀岭溪两岸防护堤坝,抗涝有保障,又美化环境,是田园观光的好去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实现本村跨越式发展目标,为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村史沿革

1949年名秀岭村,属泽国区,次年改属大溪区;

1951年 改名寺前乡第二村;

1956年 取消村建制名寺前乡秀岭社;

1958年 名秀岭大队,分属寺前营,次年编属寺前管理区;

1961年名秀岭大队 分属寺前公社;

1968年改名太湖,随属太湖公社;

1983年 恢复秀岭村属太湖乡;

2001年 改属大溪镇;

2018年 与井朱村合并,名为锦绣村,至今。



 


桥外村基本情况

 

桥外村概况桥外村被前后箬溪环绕,箬溪经月溪过冠屿闸流入大溪河,桥外村住在鲶鱼地面。

西北面屏山冠山,东面笔架山、坑头山、南面吕岙山,北面有公路经桥里后山头经沈岙与104国道连接,东面经中岙张吕斯岙、陶家埠通往104复线、潘郎、温岭火车站,西边经冠城小学经殿下村通往大溪镇与一级公路104国道连接。桥外村自然气候环境:桥外村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2摄氏度,2004年曾最高达4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710毫米,7-9月有台风带来大量雨水,经济损失严重。2004年“云娜台风”登陆危害极大,百姓每年这个积极做好防御措施。光照充足,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间可达185日。由于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稻生长良好,单季亩产高达1600斤多。葡萄大棚种植,单季亩产高达3500斤多。桥外村的人口构成:桥外村二O一五年总共有370户,人口1186人,住房568间,总耕地600亩,山林面积23亩。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原来的单纯务农靠种田吃饭逐步走上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有工业企业21家,产品有水泵、电机为主,还有塑料、电缆、卫生用品、鞋业、水产养殖、浇铸、钢材等行业。还有旅馆、棋牌、餐饮等服务业,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从泥腿子乡巴佬变为出国经商的大老板,由摆地摊的小商贩变为公司大经理也不乏其人。服务业、商业、房地产业也使不少村民致富。农业方面由每户的农耕逐步走向种田大户集中上规模耕作、经营。使绝大多数劳动力解放出来去从事务工、经商等其它产业。现有中岙农业示范园区、葡萄种植基地、芋头、甘蔗等基地,逐步走上农业机械化、科学化,把农业产品推向全省全国。

地域文化

桥外村周边的古代文明冠屿的文化沉积深厚,名人辈出,地灵人杰。桥外村北面沈岙下园山等地1978年发现有古陶窖址。面积达500平方米,1986年下员山发现8处青瓷窖址。箬水对面有赵大佑尚书府遗址,背靠屏山,北接书院,有花园僻山,山石吊桥玉池等建筑遗迹,尚书府前门有直立石狮一对雄的抱着绣球雌地抱着幼狮。

1981年在冠山滑塌岩发现汉墓9座,并发现大量陶器,壶罐等文物,明兵部尚书赵大佑在马咀山头,朝西南面墓前立篆额圣恩谕祭学碑,墓两旁安华表,石翁仲、石马、石羊、石虎、石狮各一对,制作精细,墓于1962年挖掘“墓志铭”藏于温岭市文物办,其余均已毁坏,唯有二只石虎现存放在大佑纪念馆凉亭内,供游人欣赏。


 

 

 


 

南嵩岩村基本情况

 

南嵩岩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95人,外来务工2000多人。位于镇域南部,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无霜期约250天,属亚热带气候区。本村地形三面环山,有嵩岩山、狮峰山、象鼻山等包围,群山之间,沃野弥望,间有小丘数点,嵩溪向北,水网交织,风光如画。地势自南向北倾斜,最高点为岩火尖,海拔522米,中央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5—3.6米之间。

2018年8月18日,由原部渎、水坦、前溪三村合并,南嵩岩村正式成立。

部读村,前临嵩溪,后枕狮峰,西大公路穿村而过。南邻水坦村,北接新岙里村,东面田野。全村户籍人数696人。有王、金等姓氏。耕地面积367亩,其中水田283亩,旱地84亩;山林面积511亩。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

水坦村,地处龙勥门口坦地,故名。南连前溪村,北接部渎村,西靠嵩山,嵩溪穿村而东流。辖水坦、后溪2个自然村。全村户籍人数1612人。滕姓占50%,还有金、王、李、林、陈、赵、周、蒋、张、蔡等11姓。耕地面积在土改时有737亩,今有水田559.6亩,旱地153亩,山林3142亩。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8万元。

前溪村,地处嵩溪南,相对嵩溪北的后溪而称为前溪。村境三面环山,东连岗上村,南傍前山矮山头,与温峤镇为界,西靠大旗岩,北与水坦村隔溪为邻。辖高园、金家里、下段三个自然村。全村户籍人数987人。多滕姓,还有金、李、赵、陈、郑、王等姓。耕地面积357亩,其中水田160亩,旱地197亩;山林面积1223亩。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91万元。

南嵩岩村因景得名,方山—南嵩岩景区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

嵩岩山,系方山东延支脉,又称崧岩。为区别黄岩嵩岩山,呼为南嵩岩。位于大溪与温西交界处。自水坦上,岩门壁立,涧水潺潺,松风飒飒,境极清幽。上有岩火尖(522米)、乌龟石头(375米)、大旗若(329.5米)诸峰。有“仙关”、“壶天启钥”等多处摩崖石刻。山中之嵩岩讲寺(嵩岩堂),历史悠久,今寺为明代重建。叶良佩有《游嵩岩记》。今合方山命名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

狮峰山,系南嵩岩西北延伸支脉。位于桃夏、部渎间。势极雄伟,形状酷似伏狮昂首而得名,俗呼狮子山。顶峰海拔309米。山上有朝东洞、神龟驮摇石、烟火洞诸景。

象鼻山,从帽岭向南折东伸出一山,状似象鼻。位于前溪与岗上之间。与虎头山、牛山、马鞍山、狮子山,合称为五兽。

嵩溪,源自嵩岩山而得名。流经龙勥门、前溪、水坦、部渎、新岙里,入新建河。又一分流经董三桥,至许家渭,入新建河。源头有迴龙桥水库。

回龙桥水库位于南嵩岩迴龙桥,故名。1959年3月建成。黄土心墙坝长55米,高22.5米。宽浅式溢洪道宽14米。石砌输水涵洞,洞径0.4米x0.5米。集水面积0.83平方公里,总库容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6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50亩。2002年加固,2003年竣工。2018年投资一千多万元进行重新加固。

历史沿革

村名

民国时期

1946年)

土改时期

1951年)

合作化时期

1956年)

体制下放后

1961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0年)

改制后

1983年)

第一次撤扩并时期

1992年)

第二次撤扩并时期

2000年)

行政村规模调整时期(2018年)

备注

部渎村

属狮峰乡第六保

部渎乡第一村

新建第九高级社第一大队

部渎大队

部渎大队

属部渎乡部渎村

属潘郎镇部渎村

属大溪镇部渎村

并为大溪镇南嵩岩村


水坦村

属狮峰乡第六保

部渎乡第二村

新建第九社

水坦大队

水坦大队

属部渎乡水坦村

属潘郎镇水坦村

属大溪镇水坦村


前溪村

属狮峰乡第六保

部渎乡第三村

新建第九社

前溪大队

前溪大队

属部渎乡前溪村

属潘郎镇前溪村

属大溪镇前溪村


 

大事记

(摘自《大溪镇志》)

宋  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

从福建引进早稻品种“百日黄”,推行双季稻,采用“寄晚”方法,时称传稻或孕稻。

元  至正年间(1341—1368)

秋月在南嵩岩建水月禅寺。

明  建文四年(1402)

六月,有飞蝗自北方来,禾穗竹木叶皆尽。

弘治十一年(1498)

大旱,自四月至七月不雨,禾槁于田,水涸于泽。

弘治十八年(1505)

九月十三日子时,地震有声。

清  顺治六年(1649)

永嘉白头军何兆龙部,进攻乐清县城失利后,辗转来到冠城、部渎等地,烧毁赵大佑尚书府和新建郑氏宅院。

嘉庆年间(1796—1820)

境内茅栗、乌桕、苎、土纱等物产闻名全县,其中茅栗出桃夏,乌桕出部渎,苎出桃夏、古城,土纱净丝染青出冠屿。

道光二十二年(1842)

六月初一午后,日食,天黑如夜。

宣统二年(1910)

八月二十日,县商会以部渎鸡血冻石所刻图章送南洋劝业会开幕式展出,经审定石质优美,色泽颇佳。

是年,生员谢篪等于桃夏文昌阁创办私立桃溪两等小学堂。

宣统三年(1911)

八月,大雨,平地水深五六尺。

民国十六年(1927)

冬,中共部渎上段支部、部渎下段支部建立。

民国十七年(1928)

1月,中共温岭县委建立,管容德任县委书记,赵任、金正照(部渎人)等为县委执委。

4月,中共温岭县委在东桥召开会议,出席会议者10余人。管容德主持会议,传达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在斗争中发展党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斗争。决定增补金良岳(部渎人)为执委。

5月,县委书记曹廷祥,县委委员金学河、赵任、金正照、金良岳、王福林及党员滕理发、滕玉四等人在部渎龙勥门召开中共温岭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北区发动农民开展抗租反霸斗争。

6月,部渎地主王筱梅强占公用埠头激起民愤,民众放火烧毁王家房屋。共产党员金良岳等5人被捕。

民国三十五年(1946)

1月,狮峰乡成立草帽社、开设机械碾米厂。

3月,狮峰乡一带脑膜炎流行,四保、十保尤甚,死亡30多人。

当年,狼为患,时称“狗头虎”乱,上河头、桥里、部渎、照洋、太湖、孙家一带发生多起儿童被咬死咬伤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

8月8日,金洪标率工作队员和民兵20多人及区中队围剿窜至部渎、岙里的土匪,俘土匪大队长赵天中等28人,缴获美制自动武器35件。

9月,从大溪镇析置桃夏乡、部渎乡,建乡政府。

1958

10月,农村大办食堂,实行“粮食供给制,吃饭不要钱”,至1960年3月,94,2%农户在食堂用膳。1961年停办。

12月,大溪至温西公路动工,全长16公里,1960年通车。

1959

3月,回龙桥水库建成。水库黄土心墙坝长55米,高22.5米。宽浅式溢洪道宽14米。石砌输水涵洞,洞径0.4米x0.5米。集水面积0.83平方公里,总库容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6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50亩。

1961

10月,中共大溪人民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部渎人民公社建立党委。

1963

粮食大丰收,亩产超纲要。

1966

部渎公社成立养鱼场。

1969

大旱,雨季三个多月未下雨,水库干涸。村民从长潭水库引水,在没有机械辅助,完全用人力车水最高的山田翻水翻了十八盘,粮食大丰收。

10月,部渎广播站建立。

12月,水坦忠东水电站建成。水头79米,流量0.07立方米/秒,装机容量40千瓦。电站建成解决了前溪、水坦两村村民照明需求,结束了煤油灯时代,后至农村照明用电有了保障后停止运行。

文革期间

在拆除庙宇的运动中,嵩岩堂拆了大半,仅留两间供和尚栖身;前溪德庆堂拆除,堂内尼姑或投奔他乡,或还俗。建筑材料用于前溪、水坦村部乡公办建设。

村办学堂,建设水坦小学。

1986

    12月,台州行署批准部渎乡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

1996

12月,方山—南嵩岩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5

2月,方山—南嵩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12月2日,甬台温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溪镇前溪隧道开工,打响了甬台温铁路温岭段建设的第一炮。

2008

1月16日,前溪隧道贯通。2009年9月28日,温岭站铁路通车。



 


双溪村基本情况

 

双溪村由原小溪村和岩头山村于2018年8月合并后建立。原小溪村,境内有“小溪”,村以溪为名,位于镇域西南部名胜风景区方山北麓,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东南西面临山,北与水仓居,上河头居相连。104过道,104复线,甬台温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小溪河,小溪溪流经村城。岩头山水库,九郎山水库筑在境内,辖下宅前,叶家,赵家,李家,张家,西山金家,西岙,新村共9个自然村,有王、叶、金、李、赵、林、张、蔡等姓氏。宋侍郎王安石墓在西岙梵安寺侧。

原岩头山村,因三座门山形似馒头,原叫馒头山,村以山名。后来改为岩头山。位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3.7公里,东临小溪村,西连湖雾山,南接火石岩,北至老鸦坦。有张、林二姓,张姓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建有水井里,面山后和岩头山,三座小型水库。于1995年“高山移民”集体迁移至白岩山北侧山脚居住。

双溪村辖区总面积约9000亩,耕地面积约950亩,山林总面积约6090亩。村委会驻地叶家。全村共有人口795户,2605人。其中党员83人,村民代表75人,居住区较分散,其中叶家,新村,下宅前等自然村连片,西岙与岩头山连片,人口较为集中。其他自然村较为分散(如金家、西山、赵家、李家、张家等)。双溪村是台州市的南大门,可谓资源丰富,山清水秀。

双溪村沿革一览

1951

岩头山村——双溪乡第一村

小溪村——双溪乡第二村

小溪岭头村——双溪乡第三村

1956年 (合作化时)

岩头山村——幸福二分社

山溪村——幸福二分社

小溪岭村——幸福二分社

1961年(体制下放后)

岩头山村——岩头山大队

小溪村——小溪大队

“文化大革命时期”岩头山村——岩头山大队

小溪村——小溪大队

1983年(改制后)

岩头山村——岩头山村

小溪村——小溪村

2018年(合并后)

小溪村,岩头山村建立双溪村


 

白里山村基本情况

 

白山里位于大溪镇政府驻地东北6.5千米处,辖区总面积0.69平方千米。辖白山里、潘家、船方后3个自然村, 17个村民小组, 316户, 1130人,多叶、潘姓,少数王、赵、杨、金、谢、戴、魏、郭等姓。1961年前与白山街同为白山大队,后分为白山里大队和白山街大队,属白山公社。

1983年恢复村制,名为白山里村,属泽国区白山乡。1992年划属大溪区山市乡, 1993年改属山市镇, 2001年起转属大溪镇。

宋武进士蔡镐故居在此

白山又名玉山,因山巅有石,色白而润,故名。上有“玉坡”二字,乃宋尹蔡二氏遗墨。蔡镐赋诗叙之:〈山居〉冰从白塔流如环,门对葛洪丹井山。老去腰镰更垂钓,时与渔樵相往还。


 

陈洋村基本情况

 

陈洋村原名陈家洋村。明景泰年间,陈姓从乐清大球迁入。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名勤洋村,现恢复陈洋村。

陈洋村位于镇域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东交井朱村,西接平山村,南向洪武尖,北靠仰天湖,三面环山,太湖溪穿村而过。辖东头、外梗、外湾里、田下洋、前岙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田下洋。全村约450户,约1450人 ,多卢姓,次为陈姓,还有阮、鲍、吕、郑、徐等姓氏。全村耕地476亩,其中水田372亩,旱地103亩,主种水稻、番薯,兼种西瓜、草药。西瓜俗称“太湖沙瓜”,以皮薄、爽脆、甘甜闻名全市。山林面积达到4232亩,其中茶园70亩,橘园120亩。

村里生态自然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小溪穿村而过,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宛如一处世外桃源。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村里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发展,所以村里的自然古朴气息显得特别,走在乡村的田野里,映入眼帘的不是黄色,就是 绿色,黄色是广阔的稻田和油菜花;绿色是茂密的竹林和树林,眺望,柔和的,绚丽的,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依倚山而建的一簇,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历史沿革

明正统十三年,即1448年,陈公应桑带着儿子孟选(孟选1442年生,年仅六岁),由乐清大球迁入本村,定居前岙。后戚氏也由外地迁入本村,定居于岭脚口,多年后陈氏始终人丁兴旺不起,于是戚氏以强欺弱,陈氏吃尽了苦头。

明嘉靖二十九年,即1550年,卢氏元佑公自乌岩迁入,定居田下洋,到隆庆二年,即1568年,陈氏希院公之女,交祥公之妹适卢公元佑之子立可为妻,从此陈卢两成亲戚,到得立可公孙辈,卢氏人丁兴旺发达,于是陈卢联合,反击戚氏眼见大势已去,戚氏便逃之夭夭了。

陈洋村1955年建立党支部,至今支部书记已换了十任,全村现有党员45人,分东头、外梗、沙湾里、田下洋、前岙等五个自然村,16个生产队,耕地面积475亩,山林4750亩,人口1565人,以卢姓为最,陈姓次之,还有阮、鲍、郑、徐、吕姓等。


 

殿下村基本情况

 

殿下村今隶属于温岭市大溪镇,位于温岭市大溪镇冠山东南山麓之下,为冠山脚下三个村(桥里、殿下、山后)之一。

冠山早在两宋之际(公元1127年前后),距今约900年前被殿下赵氏祖先赵百拱买下。赵百拱是路桥人,古时路桥称洪洋,赵百拱是洪洋赵氏第九世。赵百拱发达富裕之后,购买冠山、潭头山(又叫墩头山),作为洪洋赵氏墓葬之地。自洪洋赵氏第九世赵百拱至冠山始祖赵德明的历代墓葬都在这两山山脚下,冠山有东巷,潭头山有西巷,就是明证。

宋朝时冠山属黄岩县驯雉乡古城里,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 改驯雉乡为方岩乡。当年方岩乡地旷人稀,赵氏买下的两山及山下平原,属蛮荒未开发的无人荒地。到了元末洪洋赵氏十五世赵德明这一代, 冠山下的箬溪两岸,才有粮田开垦,有了田产收入。由于元末1352年,路桥方国珍起兵作乱,洪洋毁于战火,赵德明举家避乱逃到冠山东罨(在桥里)。从此冠山赵氏在此落脚生根。冠山赵氏发展到第四代赵岩、赵峄兄弟,借祖业冠山、潭头山的大片荒地,开垦粮田数千亩,家资才日益丰厚,成为地方富豪。于明朝初,距今约600年时,兄弟分房,赵岩为长兄,分得冠山东,为东房祖,赵峄为幼弟,分得冠山西,为西房祖。到明朝正统年间,冠山东房祖赵岩长子信一-公赵诜分房产于殿东(今殿下),三子信三公赵恢分房产于殿西(今夹筻)。兄弟两家定居殿下后,在冠山东南飞凤山下的凹头颈修建保界庙,奉赵氏八贤王为庙主。此庙庙主八贤王,又称王子殿下,所以庙又叫殿下庙,庙所在地,逐渐称作殿下。殿下村地名即由此而来。

明朝成化五年(1469) ,析黄岩县塘岭南的方岩、太平、繁昌,置太平县,县下设乡、都、里,冠山殿下地属方岩乡第十六都冠屿里。清康熙十三年(1673),将都、限编为村,殿下属冠屿村。乾隆二十八年(1764),改村为庄,殿下属冠屿庄。中华民国初,县下设乡、镇,乡镇下设庄,殿下属太平县北乡潘郎镇冠屿庄。民国三年(1914) ,太平县改名温岭县。民国十八年,实行村里制,改庄为村,属冠屿村。民国二十年(1931) 3月,乡镇下设保甲,实行保甲制度,殿下为温岭县第五区冠城乡28保中的殿东保、殿西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 ,调整为泽国区冠城乡15保中的殿东保与殿西保。

1949年5月28日,温岭解放。殿下仍为泽国区冠城乡之殿东、殿西保。1950年建大溪区,属大溪区冠城乡。1951年土地改革,取消保甲制建村,殿东保、殿西保合并为殿下村,属大溪区冠城乡管辖。“殿下村” 作为村的名称,由此开始。1958年10月, 全国开展建设“人民公社”的热潮, 冠城乡改为冠城人民公社, 殿下村改为殿下生产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打倒“封资修”,“殿下”作为封建遗物打倒改名为一田下。1983年,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取消公社、生产大队,恢复乡、村。“田下大队”改回名称为殿下村,一直沿用至今。从地方习惯来称呼,殿东一直称作殿下,殿西一直称作夹筻。


 

东岸村基本情况

 

东岸村于2018年8月18日成立、由原东桥村和沙岸村合并面成。全村共有623户,户籍人口2041人。党员106人,村民代表74人村两委19人。

村班子团结和谐,凝聚力、战斗力强,环境优美.文化字蕴十分深厚,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连配套完善。近年来,原两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淡、竞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关的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方山村基本情况

 

方山村位于大溪镇南部,由原兆岙、毛竹下、坎头、上洋四村合并而成,因坐落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方山脚下而得名。新村村域面积达700多公顷,山地林地资源达9215亩,全村人口4081人,村民代表173名,党员160名。新村于2018年8月16日正式挂牌运行。方山村以本次行政村调整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精心挖拓文化宝藏、创新乡村旅游,打造环境优美、文化深厚、民风淳朴、文明祥和、绿色宜居、管理有序、协调发展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乡风民俗

方山村砍头片由砍头、蜈蚣钳、桃夏张、大路洋、坑湾、棕榈王等组成。姓氏比较杂、谢、吴、曹、林、张、应、梁、狄、陈、王等姓氏组。

乡村旅游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岗上村基本情况

 

岗上村因村落依山岗而建,故名岗上,曾改江上,今复原名。位于镇域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东、南与温峤镇焦湾村隔山相背,西邻前溪村,北连佛陇村。辖岗上、下林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岗上。全村327户,1008人,其中男519人,女489人。张姓占50% ,还有郑、金、谢、林、余、潘、王等姓氏。上世纪80年代,望潮岙居民全部迁往岗上。耕地面积496亩,其中水田441亩,旱地55亩;山林面积995亩。1983年开辟金橘基地70亩,每户种植50株。历来产金弹、柿、杨梅、青梅等水果,享有美誉。

2003年,从事工业300人,有工业企业10家,工业总产值2529万元;专业建筑施工队3家,年劳务收入30万元;外出经商260人,营业收入2000万元;农业收入131.9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3. 88万元,村固定资产2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4510元。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六年(1927)11月,中共党员管容德、赵任先后从上海杭州等地回到家乡大溪。赵任以冠山二小校长的身份创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在冠城一带先后发展赵一培等31名党员,建立念姆洋、洋岙前、上新建、冠山二小4个党支部。念姆洋支部派遣党员赵振新,以小铜匠的身份为掩护,在岗上发展党员9人,建立岗上党支部。

支援宁夏

1959年4月,县支宁动员委员会分给大溪公社支宁名额100人,预备名额40人。1960 年又分配名额100人。经宣传发动,审查批准,大溪公社和白山管理区两批共选送201名支宁人员,去宁夏贺兰、平罗两县安置落户。因生产生活不适应,又遭当地开展“双反”运动(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反对坏人坏事)迫害,大多陆续返乡。其中岗上村选送1名人员。


 

滥田湖村基本情况

 

方山脚下的滥田湖村海拔400多米,地处温岭乐清黄岩三县交界, 104国道及104复线穿境而过,是台州的南大门。

全村共有432户,1310人,由5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为3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07亩,其中水田328亩,旱地279亩,山林面积2382亩。地理位置优越,国家级4A方山风景名胜区及世界地址公园在。村内绿化怀抱,空气新鲜。溪水流淌,环境优美,呈现一幅宁静祥和、静谧怡然的田园风光,犹如世外桃源。四通八达的公路线条明晰,宽阔整洁,绿色田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记载两三百年前从温岭市苍南县迁至本地,最早来到这里的是谢、林两姓人。后来一位姓黄的小叔子,带着守寡的嫂子还有侄子侄女过来生活。这才逐渐发展出了如今的滥田湖村。现滥田湖村主要村民黄、施二姓较大,还有谢、林、顾、鲍、许、张、陈等。

村名由来

在滥田湖村家庙旁有一块田,以前可以用来插秧种稻,田很深而且常年积水,就和湖塘一样,将这块田起名滥田湖,现滥田湖村村名就是由此而来。

自然村

格公龙、里厂、人里邱、塘头岗、滥田湖


 

利岙村基本情况

 

利岙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城管理区,东靠下洋张,南连牛桥村,西邻曹岙村,北接珠山村,全村耕地面积580亩,常住人口358户1098人,党员38名,村民代表46人,外来人口200多人。目前村内企业共30家,主要为机电类,出租私房38余家,商铺共13家。同时利岙村东临温岭动车站、交通换乘站,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得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历史沿革

1946年(民国时期)属江山乡

1951年(土改时)属江洋乡第七村

1956年(合作化时)属牧屿乡和平高级社

1958年属江洋营

1961年(体制下放后)属利岙大队,划入白山乡

1983年(改革后)属利岙村


 

联鑫村基本情况

 

联鑫村于2018年8 月18日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由原上坦头村和原下员山村合并而成。地处温岭市西南部,交通便利,国道104线从该村穿境而过,属半山区,榜山建村,登顶可展望大溪全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573户、人口达2000人。土改时期下员山村与坦头村合并属于坦头村,属塔岙乡,山市公社,位于大溪镇北部。下员山属雁荡山余脉,东邻上坦头村,南交新南岙村,西接塘岭村,北连塔岙村。联鑫村近年来发展以机电、注塑等多种产业为主。随着村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联鑫村的宜居环境、人文素质都将进一步的提高。

 

下员山村:

村以山为名,交通便利,104国道穿越而过,属半山区,傍山建村,有员山乌龟山,登顶可展望大溪全貌。土改时期与坦头村合并属于坦头村,属塔岙乡,山市公社,位于大溪镇北部。下员山属雁荡山余脉,东邻上坦头村,南交新南岙村,西接塘岭村,北连塔岙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辖区面积121.4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16.13公顷,一般农地区面积15.71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1.58公顷,村建设用地面积29.84公顷。全村268户,914人,辖7个村民小组,流动人口约1000人,全村共产党员54人,村民代表41人。本村产业以工业为主,共有各类企业72家。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民主恳谈,党员组团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和党员帮扶关爱等措施,进一步强化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现在的下员山村,民国时期属于坦头村,属塔岙乡第十村,土改后独立为现在的下员山村,隶属山市人民公社,现在是大溪镇山市管理区。村里有一座石牌坊,造闸时被拆(传说高桥山蝴蝶洞对村风水有害, 所以建坊而辟邪)。前岙有一口水井,虽经千百年,仍清澈见底,哪怕最长时间的旱季,仍然有流不完的清泉,能供应前岙、南岙、山后、沈岙等好几个自然村。

下员山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山虽不高,但登顶鱼山能傲视大溪全境,村虽不大,姓氏却很多,由郑、赵、谢、林、鲍等姓氏组成,是一个历史文化经济强村。

上坦头村:

有史记录,坦头在民国时期(1946年)属翁山乡,土改时(1951年)属塔岙乡第二村,合作化时(1956年)为胜利社,体制下放后(1961年)为坦头大队,改制后(1983年)为上坦头村。地处坦头山西北(上)麓,距大溪镇政府约5公里,地域比较分散,东邻山市村、金岙村,西邻沈岙村,北环104国道。辖高桥、上坦头、下坦头三个自然村。现三个自然村共323户,1037人,有徐、叶、方、金、潘、王、季、林、郏、郑、余、赵等姓氏。原耕地面积388亩,其中水田331亩,旱地57亩,山林面积524亩,其中杨梅基地40亩,盛产东魁及碳梅等优良品种。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2018年8月18号(农历7月初8)与原下员山合并建立联鑫村,村委会驻地在原上坦头综合楼。

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在几百年历史长河中,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用辛勤汗水培育着家乡的一草一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凝聚起大家的聪明才智,发扬创业、创新精神,开发和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至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为工作目标,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治理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使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着眼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引领,更加突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更加突出统筹协调、共建共享,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走近群众,贴近群众,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才能准确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在工作上为了群众,最终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全力推动村庄的产业发展,再创民营企业工业经济新辉煌。我村工业从八十年代(上世纪)起步,始有村办的集体企业坦头五金厂,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体、个私合作企业的快速发展,从手工生产的鼓风机到机械化生产的水泵、电机和注塑等产业,企业不断在壮大。现在发展到多家规模化生产企业。民营经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始终保持创业创新的澎湃激情。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道路上主动作为,大胆前行。


 

上新建村基本情况

 

上新建村位于大溪镇东面,大石一级公路、104复线穿村面过,前有河滨公园(大溪河)背靠象山公园。我村现有417户,在册户口1263人,党员50人,村民代表59人,外来务工居住1600多人。村民主要以务工经商为主业。


 

沈岙村基本情况

 

沈岙村位于大溪镇北部,距镇3.5公里,紧临国道104线。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其耕地面积400亩,山林280亩。现有村民450户,村民人口1500多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涉12个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200多万元。辖内私营企业发达,企业70余家,产业以水泵、电机制造及配件加工为主。

沈山古称斗山,乃天空斗星高照之地也。以山川之灵气,氤氲缭绕,飞凤展翅,亦称凤山。村庄偎依山麓,三面群山起伏,绿色掩映,七星浮图、铁岭盘旋,故曰“斗山铁岭七星池”。其域后依青山,前傍秀水;地灵人杰,钟灵毓秀,真是天逄幸承之时,地享殊观之名。西周徐偃王建都大溪(古城)后,建陶瓷官窑于沈山之东,宋代古塔,气势雄伟,千年古樟、八百年古台门、明代书院历经风雨沧桑,至今犹存,沈岙乃风水也!

沈岙古为名庄,台南望族,诗书之地,诗礼之家,历史悠久!庄内有潘氏、蒋氏、王氏、李氏、赵氏。其潘氏之族十之有九。先人源于河南荥阳,祖居闽地,几度迁徙。千年来,后人莫不崇文重教,广结文士,历代名贤辈出。

细溯其史,可及五代十国,先祖潘佑,位及重臣,仕至建康(今南京)为朝廷中书舍人,慧眼识得南唐之弊政,矢志变革。后奈何后主李煜为佞进谗,赐公自尽。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怀敬公之忠,追封为中书令。潘公三子得载,公几度迁徙,遂定于黄岩三十二都陈山(今温岭潘郎),至宋末历经十ー代。太平县志载:“宋朝二百二十年,潘郎桥烟火数百家,枕山立市,风帆雨舶,络绎不绝,亦繁华会区。昔沈岙潘姓族繁于兹。”

元朝元贞(1295年),潘氏十一世潘德老(字道之,号恕斋),任福建闽校时宁德教谕,于潘郎立市,商铺林立,商贾四方往来,络绎不绝。并建潘郎桥,历久弥新。人至今日享其利,潘公慷慨捐资建桥,更得世代励赞,乃是先世美德。宋进士黄荀龙赠诗云:“龟岭千峰外,黄岩一月程。潘郎教宁德,光显旧家声。”

宋末元初,更朝换代,正逢乱世,百姓不得安居。元兵掠索,潘氏族人伤亡惨重,无奈分散于闽、浙诸地。得天庇佑,潘氏不绝。十ー世德翁(德老之弟),ト得福地,举家从潘郎迁居沈山至此,潘氏族人终于沈岙安定,为潘姓一大支派。

时至明朝,沈岙庄兴盛前所未有,被称为“台南名庄”,枕山面水,风山环抱,七星映月,文化底蕴深厚。俯视环顾,前有肥田沃土,后有绿水青山。古有书院圣地,台门钟灵,古塔凌云,古樟双翠,星池映月,铁岭樵歌,溪桥观瀑,花坛怀古,枫塘秋晚,凤山眷晓之美景。今有文昌拱桥,长廊蜿蜒,亭楼林立,绿树成荫之胜地也!潘氏族人明代潘康、潘禄誉德至高、学识渊博、知书达礼,精通四书五经,富甲一方,黄、乐、太闻名。嘉靖太平县志载:公深于经学、善属文、学于诗,予家主氏诗,实得之邵阳符公,尤精远近。宣爱吟咏,扶兄潘康创办斗山书院。具修备延师以教后进。时有卢舍数百楹,三透九名堂,土地百余顷。与族人筑花园,造台门,兴牌坊,办书院,构宗祠,广交朋友,人文鼎盛,官宦墨客,纷至沓来。斗山书院连出进士。福宁州训导潘禄教育有方,为嘉靖皇帝誉为教育英才,于嘉靖十六年四月传圣旨,擢升山东教谕。正德丙子年国子监祭酒谢铎为沈岙撰写《秋屏记》。明永乐己亥年进士,监察御史王蒙为潘氏谱序作序。福建督军浙江省议会议员赵梅为潘氏撰写《小宗祠记》。南京兵部主事叶良佩著有《斗山书院记》。进土戚学标都有撰文记载。浙江省第一届省议员潘绍瑗名声省内外。历代三朝有三十来位进士,一百多位文人为沈岙留有诗篇。真是文人济济、妙笔生辉、壁坐玑驰,通邑大都,传之其人,沈岙文人鼎盛。宣统年间,乡贤潘桂友被朝廷为孝廉方正,科秩六品,其子潘理缓民国1912年为浙江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


 

双凌村基本情况

 

因其地有两个盛长鸡头菱的水池而得名,本名双凌池,简称双凌。位于镇政府北1.5公里处,东、南、西、北分别与念母洋村、宜桥居、下村村、殿下村为邻。辖双凌池、下村下街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双凌池,全村 338户,995人,以赵姓为主,还有吕、王、杨、金、江、胡、倪、卢等姓氏。耕地面积480亩。今剩247亩,其中水田229亩,旱田18亩,山林面积182亩。

2003年工业总产值10722万元,农业收入35.2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9.3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2291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002元。

上世纪80年代通过统一规划,95%的农户建造了大寨屋,人均住房从原来的12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1988年建造新村部,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40平方米。1999年开始实施旧村改造,至2004年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建成条排屋356间。人均居住面积达95平方米。村集体投资46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1.86万平方米,硬化率100%。村庄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3盏,新建公共厕所4座,电视电话入户率100%,并实行了“三线”暗化,卫生改厕率达100%,村配备了保洁员,做到垃圾日清、日运,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健全,建成篮球场、门球场、健身房,组建了中青年长跑队、女子舞蹈队,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全面推广清洁能源,86%的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先后被台州市命名为“小康建设示范村”,被浙江省命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村”。


 


良山村基本情况

 

良山村位于大溪镇西北部,地处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溪段入口附近,距离镇政府约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村域内共有山林土地面积3500亩,其中果园217亩,耕地面积300亩数。现有住户626户,共29个生产队,2087人,其中党员48名,预备党员3名,村民代表55人。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良山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型为集体、个人、家庭、股份制多元化的工业生产村,经过多年的努力,良山村经济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现有工业企业126家,超市、餐饮及物流等三产有70家,主要以水泵、电机等的生产制造为主,工业总产值10亿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良山村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得村民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均有了很大提高。美丽的良山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幸福景象。


 

流庆村基本情况

 

流庆村原名岙里,古称茅岙(五峰山古称灵伏山,又称小茅山,而以茅字为名)。村境内有流庆寺,位于五峰山南麓,背倚中峰,门临西涧,墙带竹林,间有古松,庭傍巨樟,碧荫盖顶。两边山丘绵亘开展,状如列戟。寺院景清境幽,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始载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为千年古刹,是台州知名的净土宗大寺之一,故流庆村后以流庆寺而得名。

民国时期(1946年时),属潘郎镇,当时称毛头流庆连保;1951年(土改时),属潘郎乡,称第二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潘郎乡,称第九社;1961年(体制下放后),属红旗公社,称流庆大队;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属红旗公社,称立新大队;1983年(改制后),属潘郎人民公社,称流庆村;1992年,潘郎人民公社改为潘郎镇,流庆村沿用原名;2003年,属潘郎管理区,"流庆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备注:1980年红旗公社改为潘郎人民公社,恢复流庆大队原名。


 

纶丝洋村基本情况

 

位于大溪镇山市管理区白山片,东连白山街,西接应钱村,地域面积1540亩,辖3个自然村,分为西片、中片、东片:全村共有人口2143人,632户,党员59人,村民代表

69名,村两委9名。村集体经济薄弱,主要来源是靠收取企业管理费,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麻车屿村基本情况

 

位于大溪镇南部,面积为1.2平方公里,东接三池窟村,南连河头村,西靠兆岙村,北挨下洋岙村,古时居属十六都,民国时期居属狮峰乡,建国后属新建乡,大部分百姓过着稼穑渔樵的生活,麻车屿顾名思义,从前在老桥南边设有几家麻车(专门榨油用的设备叫麻车),两侧有二座小屿山,就称为麻车屿。

1954年至1956年,由低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至1961年为交接化时期,改为新建管理社,此后为新建人民公社,到1983年改为新建乡,后来撤扩,并归大溪镇管辖,我村现有耕地面积507亩,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73户,农业人口1417名,现有党员68名。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大力发展以车床、铁铝铸件、注塑、运输业为主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经济飞速发展,1995年实现了亿元村,199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5个亿,人均收入近万元,如今翻了番,到2020年可望实现小康。

上世纪60年代,我村有句顺口溜“一队二队结麻布三队四队饭箩头,五队小畚斗,六队七队草鞋爬,八队九队磨铁沙”反映了当时贫困落后的经济面貌,过着贫寒的生活,如今,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在麻车屿村党支部带领下,麻车屿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机、机械行业发展到鼎盛时期。麻车屿呈现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家各户生机勃勃、邻里和谐团结,过着温馨的生活。


 

马鞍村基本情况

 

马鞍村于2018年8月18日成立(由原新岙里村和担屿村合并而成),位于温岭市西北,大溪镇南边,东南与佛陇村隔河相望,西北近油屿村,距温岭市区18公里,大溪镇5公里。山脉源自雁荡,由太湖、方山至南嵩岩,再由南嵩岩北折,起狮峰,邊蜒而来,岗峦起伏,有豆尖山、兰花山、向阳山、虎山、阳山、马公山,村庄就坐落在这山岙之中,故名岙里。跨过河流,地势平坦,起小丘数点,其中有一屿,状若扁担,名日扁担屿,原担屿村由此得名。还有脉隐而精露的马鞍山,此山曾产鸡血石,有大小花纹,颜色黄而间红,甚至有大块红色,凝聚鲜艳。清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开幕,商会将此石制成图章送往陈列,被认为品质优美,马鞍山由此名闻遐迩。因马鞍山为原岙里、担屿等村共有,故二村合并后改名马鞍村。大溪经温西至温岭公路穿村而过。村庄前一条源自嵩溪的河流,直通温岭各大水系。河两边平畴沃野,向东展开,融入温黄平原。

本村现有491户,1569人,党员73名, 有金、滕、黄、杨、陈、张、王、周、李、赵、蔡、缪、林、郭、陶、许、孟、俞等姓。耕地面积699.1亩,其中水田643.6亩, 早地55.5亩: 山林面积872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甘蔗、茭白、葡萄、香薯等经济作物。原来工业以铸件、皮件生产为主,有企业20多家。三改一拆以来,大部分企业已拆除,目前复耕40亩, 新的小微工业区正在建设中。

马鞍村历史悠久,自宋朝就有村民定居子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曾发生一场剿匪战役,本村民兵英勇作战。 围纤土医8人而现在马较村的干部群众,则继续发扬当初的革命传统,在“三月”考核的激励和鞭策下,以同样高陈的热情,投入到市委市政府发起的“先锋引领环境革命”当中,祛沉奇、展新颜,实现村庄面貌的华丽“煤变”。


 

新岙里村基本情况

 

新岙里村三面环山,位于温岭市西北,大溪镇南边。距温岭市区18公里,大溪镇5公里。山脉源自雁荡,由太湖、方山至南嵩岩,再由南嵩岩北折,起狮峰,逶蜒而下,岗峦起伏,有豆尖山、兰花山、向阳山、虎山、阳山、马公山,村庄就坐落在这山岙之中,故名岙里,因与长屿岙里同名,1986年改名新岙里。辖岙里、河头、下岸三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岙里。大溪经温西至温岭公路穿村而过。村庄前有一条源自嵩溪的河流,直通温岭各大水系。河两边平畴沃野,向东展开,融入温黄平原。本村221户,631人,党员31名,有金、滕、黄、杨、陈、张、王、周、李、赵、蔡、缪等姓。耕地面积245.6亩,其中水田214.6亩,旱地31亩;山林面积724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甘蔗、茭白、葡萄等经济作物。原来工业以铸件、皮件生产为主,有企业  20家。三改一拆以来,大部分企业已拆除,目前复耕 40亩,新的小微工业区正在规划中、审批中。

1961年,公社体制下放。岙里与部渎分开,各自建立大队,建立党支部。时有党员3人,杨二妹担任党支部书记。1965年通过党内思想教育和组织整顿,党员队伍有了扩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支部被迫停止活动。1969年通过整建党,重新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恢复了党支部活动。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开展揭批“四人帮”活动,肃清“四人帮”流毒。1980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1981年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又逐步发展股份及个体企业。1986年开展整党整风运动,评比先进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1990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重视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以后又在支部中开展“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支部定于每月的农历十六为党员固定学习日。2017年,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环境革命,当好先锋模范,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的样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实现本村跨越式发展目标。

历史沿革

宋属黄岩县驯雉乡湖南里;

宋宝庆元年(1225)改驯雉乡为方岩乡,属黄岩县方岩乡湖南里;

元属黄岩县方岩乡湖南里;

明前期属黄岩县方岩乡三十一都;

成化五年(1469),太平建县,属太平县方岩乡十五都;

清属太平县部渎庄;

民国初年属太平县潘郎镇部渎庄;

民国十八(1929)年实行村里制,属温岭县部渎村;

民国十九(1930)年改村里为乡镇,属温岭县第五区部渎乡;

民国二十(1936)年属温岭县潘郎区狮峰乡;

民国三十三(1944)年为温岭县泽国区狮峰乡第一保;

民国三十六(1947)年九月,狮峰乡并入大溪乡,属温岭县大溪乡;

1949年属温岭县泽国区大溪乡;

1950年为温岭县大溪区部渎乡第一村;

1956年为温岭县新建乡第九社一连; 第一大队?

1958年为温岭县大溪人民公社部渎营一连;

1959年属温岭县大溪人民公社部渎管理区; 岙里大队?

1961年为温岭县大溪区部渎公社岙里大队;

1983年为温岭县大溪区部渎乡岙里村;

1986年改名新岙里村;

1992年为温岭县潘郎镇新岙里村;

2001年为温岭市大溪镇新岙里村

大事记

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入侵,乡人在豆尖山筑烽火台,以便及时发出警报。

顺治六年(1649),永嘉白头军何兆龙部,进攻乐清县城失利后,辗转来到部渎一带,乡人深受其害。

季姓曾居住在马公山脚,并在清初建造了季更桥。

杨姓在清初迁入岙里。

陈姓在清中叶迁入岙里。

滕姓在清末迁入岙里

金姓在清末迁入岙里

黄姓在民国初期迁入岙里

民国

三十五年(1946)3月,狮峰乡脑膜炎流行,死了30多人,8月霍乱流行,本村死数人。

是年狼为患,时称“狗头虎”乱,本村有2个儿童被狼叼走,村民奋勇追赶,才救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8月8日凌晨4时,土匪中队长赵中天,在大陈岛受训后,配备美制自动武器,窜至岙里,企图去括苍山建立所谓“游击根据地”。驻瓦屿的工作队队长金洪标带领工作队员和20多名民兵赶到岙里后,从正面向土匪发起进攻,县大队王家根中队长率领一排战士,从横山上山,占领3个制高点,封死了土匪退路。中午12时,经过激烈枪战,前后夹攻,迫使土匪举手投降,活捉赵天中等土匪28人,缴获美制自动武器35件,子弹700多发。我方无一伤之。

1951年4月,吴领姐当选温岭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

1952年王孟冬在河头成立本村第一个互助组。

1956年加入新建乡第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全村积极参加修筑大溪至温西的公路,1960年建成通车。公路从本村穿过,是全县较早通公路的村庄。

1961年,成立岙里大队党支部,党员:杨二妹、吴领姐、滕继灯。杨二妹担任支部书记。

1961年岙里、部渎分为二个大队,成立岙里大队,下辖5个生产队。

1961年用抽水机灌溉,结束了几千年来用人力水车灌溉的历史。

1964年在大队长滕保头带领下,在河岸及公路两旁种植桑树,以后又在金佑姐带领下在山上种桑,并改良桑种。妇女在吴领姐带领下集体养蚕,至1973年有桑园30亩,蚕室18间,平房7间,年收入1.5万元,成为温岭县桑蚕示范基地。

1964年—1965年,在县政府 指导下,全大队开展平整土地,使田成方,路成行,排罐方便,农田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1970年修筑徐家岙小水库,蓄水一万方。

1972年在毛垟坪开垦茶园种茶。

1973年村集体办起来米面加工厂。

1974年全县放岙里用插秧机插田试点。

1977年试种杂交水稻,试验田亩产超千斤。建立种子队,培育杂交水稻种子,分发给各生产队。

1979年12月开始,由村统一规划,村民按照村规划建造大寨屋。至1983年大部分村民都建造了大寨屋,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比以前增加了3倍。

1981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1986年张小春、滕士连开始办铸件厂,此后铸造企业不断增加,至2010年共有铸造企业20家,产值9000多万元。

2005年新村部落成。


 


念母洋基本情况

 

村名由来

相传700多年前,冠山赵氏始祖赵德明为避方国珍之乱从黄冈洪洋迁居冠屿(今桥里),传至第九代,出了一个兵部尚书赵大佑。此时,赵氏枝叶繁茂,人丁兴旺。冠屿住不下后,赵大佑的孙辈(志字辈)迁居冠屿南边一个平坦的荒原,开垦了20亩荒地谋生,逐将此地取名“廿亩洋”。廿亩洋与冠屿之间有一条小河,名箬溪,为了出行方便,明朝万历年间,赵氏在箬溪上建了一座石桥,取名白箬桥(今仍存)。

赵大佑为国尽忠,事亲至孝,是一个大孝子。他辞官归家后,每天晨昏召集子孙在祖父母前请安,经常教育子孙为官要忠,为子要孝。迁居廿亩洋的子孙牢记祖训,时刻不忘居住在冠屿的父母。你、不管农事忙闲,不管冬寒夏热,每天早晨和傍晚,总要经过白箬桥区冠屿向父母请早安和晚安。孝子早晨去冠屿,经过村中的一个水池,太阳在东方红,傍晚去冠屿,亦经过水池,太阳在西边红,于是,这池名叫“两头红”。孝子的孝心使父母非常感动,他们认为迁居廿亩洋的子女这样牵挂、思念母亲,于是“廿亩洋”后来逐渐被改为“念母洋”。

几百年来,居住在念母洋的赵氏后人牢记“百善孝为先”的祖训,崇祖敬宗,敬老爱老,村庄荣获台州市“敬老爱老模范村”称号,被人们誉为“孝子村”。


 

桥里村基本情况

 

桥里村地处冠屿山麓,上桥之西,是上桥之里而得名。远近乡亲都称冠屿。东与桥外村隔水相望,西与山后村隔山相背;南与殿下村相邻;北与沈岙村接壤。分上中下三段,划十二个村民小组。有耕地681亩,其中水田649亩,旱地32亩,山林475亩。

汉昭帝始元二(前85)桥里村属回浦县。汉光武帝建武初年(25 -35 )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汉武帝永和三年(138)分章安县东瓯乡建永宁县,属永宁县。三国吴太平三年(257)分章安和永宁各一部建临海县,属临海县。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划临海县-部分建責岩县,属黄岩县宋时置黄岩县驯雉乡古城里,属古城里。南宋宝庆元年(1225 )改驯雉乡为方岩乡,属方岩乡。元承宋制: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 )划黄岩县一部分置太平县,属太平县方岩乡十六都。清沿明制,民国初年,县以下设区、乡为自治单位,属潘郎区(乡),后改庄,属冠屿庄。民国三年(1914),城镇称里,农村为村,桥里是冠屿村。

民国十九年(1930),推行保甲制度,桥里村是冠城乡第十一保,保长是赵克官、赵德正、赵伯聪、赵家川、赵一士、赵理人。解放后的1949年5月,桥里村属照洋乡。1950年 建冠城乡,属冠城乡。1956年撤区并乡,冠城乡并入照洋乡,属照洋乡。1958年建立大溪人民公社下设营连,桥里村属冠城营。1959年,营更名管理区,属冠城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下放,桥里属冠城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属冠城乡。1992年撤区并乡,桥里属大溪镇至今。

1949年5月桥里村解放,1949年5月~1950年7月桥里村村长赵振全,农会主任赵振海,副农会主任赵一诰。1950年8月村长赵福梅,副村长赵一定,农会主任赵一诰,副农会主任赵守琪。1951年7月,土地改革开始,划分若干个农会小组,推选出农会代表,选出余继根为农会主任,全面负责土改工作和村行政事务。1954年2月,余继根主动放弃代表主任工作,这时由联异社社长赵斯球全面主特工作,直至1958年中共桥里村支部委员会产生。


 

上山村基本情况

 

上山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大石松一线公路穿村而过,规划杭绍台铁路温玉段经过本村。南与温峤楼旗,北与现范桥村隔水相望,东至横峰街道石刺头村,西邻下陈村。辖区人口1019人,户数326户。党员40名,村民代表43名。


 

双吕村基本情况

 

双吕村于2018年8月17日成立,由原双桥村和吕岙村合并而成。双桥片因进村须跨两桥而得名,吕岙片因地处新建山(象山)北麓,四顾岭西侧,故称里岙,后谐为吕岙。

目前双吕村村部位于原吕岙村村部,紧邻104复线,南临上新建村,北临中岙张吕施岙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298亩,现有191户,村民654人,党员43名村民代表60人。目前村内企业有20家,出租私房50户。村两委11人,村班子成员团结和谐,凝聚力、战斗力强。

双吕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吕岙片村户大多依山而建,双桥片房屋建设整齐紧凑有序,三面环水,连接双桥片与吕岙片中间沃野为中桥农业园区,是大溪境内少有依旧保有长期农耕的大面积田园。

双吕村交通便利,除了连接各村的道路,104复线穿梭而过,目前还有在建大溪到院桥的高架,南来北往,无所不至,也是大溪连接外面的交通要塞。

全村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农、林及各类企业竞争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村里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几年的春节期间,邀请杭州、温州等地知名越剧团来村里演出。

几年来,村里在认真贯彻和落实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同时,党村支部、村委会努力把握住每个机遇,因地制宜,攻坚克难,实现了一个个新的跨越。原两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素质,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在党中央领导下、村两委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配合下,社会秩序稳定,社会风气良好、民风淳朴、团结和谐。


 

水渚村基本情况

 

水渚村东临上山村洋肚,南面是下陈村,北面与许家渭村隔河相望,西面油屿村,在四村交界处有一座小山叫牛山,孑然独立,状似伏牛,据传此山是老子函谷关时骑坐之青牛,并是太平县(现在的温岭市)把门五大神兽之一,有古诗记载,诗曰:巍巍一石号作牛,独立江边几千秋,春苔草背如毛长,夏雨零星似迁流,每寸青草难入口,长鞭尽打不回头眼看鼻孔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据记载,水渚村最开始是张姓祖先存乐公从黄岩南乡清洋移居此地,有六百多年历史,当时此地便是一处四面环水小渚,传说此地是莲花宝地,宁波有位傅先生善风水术,测得此地东面是坭龙,西面是龙珠,渚上是莲花,任凭洪水再大都不能漫上渚中心,由此而名水渚,因四面环水,为进出方便,造有小桥一座,名为保莲桥。

水渚村部位于大溪镇东面,距镇政府驻地五公里,大石一级公路在村南面由西往东穿过,长约2公里。2009年温岭高铁轨道高架穿村而过。原水渚由十二个小地名组成,即:水渚桥里、外、前线屋、三透、树场、应屋、许家渭三透、三坟头、岩头里、水埠头、前岸阮、东山桥共十二个,建国初为下陈乡,乡政府驻地在现二排。

全村共486户,1470人,张姓居多,其次许姓、阮姓、陈姓,还有林、郭、卢等姓。辖区面积82平方米,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有39公顷,农地面积2.37公顷,山林约50余亩。


 

塔岙村基本情况

 

据传古时在王家溪和泰山石中间有塔,又处岙里故名塔头岙,解放后简称塔岙。

塔岙村曾在1972年被评为由浙江省颁发的当时温岭县唯一一个 “省级文明村”。当时村两委除了抓正常的农业、工业发展外,大抓各种经营以付养农。如50年代末期就开始在锅窝岩园儿领种水蜜桃、蟠桃。60年代开始在度平头、东山种茶,在河岸种桑养蚕,在黄金山锅窝岩种梨,在斗里种无核桔,在前岸山种黄花菜,在东山种毛竹,种毛竹的技术传授给城南等地。在度平头建有养牛场,由胡克明负责,在中段地方建了个湖羊养殖试验基地,由奶头爸负责。

在六十年代开始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塔岙村积极参与,三溪并两溪,小丘并大丘,自流灌溉自立门户,劈山引水工程是农业学大寨的重头戏。为解决塔岙坤里五十来亩旱田和部分旱地的缺水问题,广大群众用榔头、钢杆、锄头等简易工具,耗时三年多,完成劈山引水工程,从前家岙起用四台高扬程水泵,把河水引到塔岙坤里,从此塔岙坤里的旱田旱地得以丰收。

同时,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工程上,塔岙也作过贡献。村内当时建有南京军区的战备粮食仓库,选址适合战备需求,在岙里坤还建有当时县公安局的炸药仓库。

山市乡塔头岙.石头卵子泻泻叫,前也山后也山,后面大山丛毛山,前头小山榔几山。塔岙农民双脚踏在石子滩,吃么姆交好,有时吃不饱。六月出条,背脊晒起泡,十二月穿件丝短袄,丝短袄撕了洞加洞,鼻头涕水像鱼冻。六月无铺帐,拍脚打蹬到天亮。十二月无被坐在屋灶前等天亮,塔岙农民百姓大部分都紧绷绷。到了一九四九年,老蒋失败解放来。毛主席政策拿下来,选好代表要土改,塔岙百姓分到田,这几年生活稍微好起来。到了一 -九五八年,三面红旗讲“四化”,吃饭要吃食堂化,出勤劳动军事化,产量收入集体化,集体资金收入多样化。村干部计划做出来,湖羊买来多多先,牧场办起大得先;观音堂后全面把它柑橘园;多坪头全部把它添茶园;黄金山、老坟头、活科岩,全部把它水蜜桃、雪梨园;前沿山、小东山全部把它计划做出来,调派徐小妹、徐晓友去湖州安吉学习来,全部把它杉树、毛竹园。塔岙集体资金慢慢长出来。塔岙空里田脚山、山脚田,大量天清水没有地方来,村干部又把计划做出来,塔岙社员觉悟高,村干部书记来号召,圆里岭劈山引水攻岩炮。塔岙干部威信高,全县干部代表包车到塔岙,8日参观莫佬佬。这起事件讲过去,主席政策拿下来,学习大寨要紧先,村干部计划作出来,岩卵拉去接地坎,明年产量都搭完。后来村干部计划又出来,所有新墙老墙石头全部结地坎,一个下半年又学好,小丘拼大丘,产量讲丰收;小沟通大沟,大沟通大河,隔丘田燥烂由我。到了一九七六年,毛主席逝世小平再上台,他的政策拿下来,包产到户讲分田,经济开发开放又下来。塔岙大部分小青年,私人工厂开起来多多先,鼓风机水泵全国各地发全转,有些小青年家里挣起弗落台,衣食住行讲条件,村干部计划作出来,小康型选在凤阳马路边。到了一-九八九年,江泽民主席当起来。他的政策拿下来,搞活经济在农村,塔岙百姓造屋三层到四层,造起高楼多空气,消闲功夫电视机,要听戏文录音机,打并要搞自来水,三餐烧饭放白米,电饭煲加煤气买冰箱来买冰柜,买来菜蔬组道几。青年出门轿车加轻骑,老年人上街入市面包意大利,青年腰部头拔出大哥大,家里户搞电话。到了一九九八年,村干部计划作出来,塔岙道路硬化要紧先,塔岙主要水泥马路上段到下段,全部浇全转。塔岙有所老人会,老年人上段到下段,路上没有一块石子卵。

现在好社会,八九十岁老年人寿元活到一百廿。


 

塘岭村基本情况

 

塘岭村位于大溪镇北城管理区北部,塘岭山脚,故名塘岭。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拥有水田200多亩。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538人,472户,外来人口316人。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42名,村民代表49人。2017年获2016年度村级好搭档荣誉称号。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融洽相处的社会环境。


 

西山金村基本情况

 

西山金村地处茂岙美女山西麓,位于温岭市西 南部,大溪镇东部,距市政府驻地18公里,距大溪 镇政府驻地6.4公里,北面依山,三面环水,东为沃 野平畴与潘郎村相连,南襟嵩岩山与岙增张隔河相 望,西倚方岩山与下洋陶村相接;北枕大塘岭与陶 家埠村相隔,地理坐标为东经121度5,北纬28度 27.总面积为10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813.74亩,管辖新屋里下桥、山脚下、田洋岭下、 下坎、田池洋等四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为坊桥 头,全村493户共1740人,有金、缪、戴、张、 郑、林、赵、项、蔡、阮、吴、潘、黄、胡、叶、 陈、王、邱、沈、谢、余、李、应、周、狄、元、 许、廖、腾、朱等30个姓氏。村里金姓较多,占全 村人口总数的20%左右,故名西山金。 “美女山”南纡北指,曲折盘旋,高大险峻,巍 然深秀,生态环境十分优美,似森林公园,绝如 城,人们尊称为“邑之镇山”,其山顶平旷如野, 恍如空中楼阁。因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丰富的自然 景观,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令人称赞不 绝。 我村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 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约17.2摄氏度,年 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属亚热带气候区,地形北面 靠山,三面环水,沃野弥望,水网交织,风景如 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为马家尖主峰 海拔为165米,最低点为坊桥头海报2-3米.

下陈村基本情况

 

下陈村位于楼旗岭北麓东连上山村,西接油屿村,南交佛陇村,北邻水渚村、许家谓村。传古时其地原为海湾,常有船只在此触礁沉没,故名“下沉”,后谐音为今名下陈。村庄位于镇域东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7公里,距离温岭城区也仅8公里,大石一级公路横穿村北,交通便利。辖下陈、黄家、鲸山脚(鲸山脚,地以山形似鲸得名,一名金山脚,又称山脚下。)河头四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下陈。建国初为下陈乡、部渎乡政府驻地,乡中心在此,部渎人民公社驻地在我村,村里依旧保留老乡政府房屋建筑。

全村近361户1095人,以戴姓、黄姓居多,其次还有许、杨、赵陈、吕、周、叶、徐、蒋、童、林等姓氏。村里还有戴氏、黄氏祠堂。村耕地面积693亩,其中水田618亩,旱地75亩,自古以来以农业发展为主,种植水稻、蘑菇、西瓜、甘蔗等农作物;山林面积约572亩,产柿子、茶叶、枇杷、杨梅等。

下陈村域内目前有工业企业30多家,以鞋业、高频印花及封箱胶带加工为主。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下陈村背靠山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随着乡村振兴的规划,村里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并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大力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时俱进,全面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全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平稳。


 

下山后村基本情况

 

下山后村位于镇北,紧邻104国道,东边冠屿山横跨腹背,因山而得村名,南接殿下、双凌村,北接沈岙村,与下员山接壤,西傍照洋、东桥。太湖水系出溢洪道后引成两路,其中一路引溪入塘岭山脉水系,于村北墩头闸汇入冠城西河。村内两座山形成了鲜明的村界,又酿就了特色农业。墩头山坐北朝南,季风,光线充足,山脚下的坡地柑橘色鲜又味美。冠屿山坐东朝西,背风,山脚下坡地杨梅酸甜适中,是大自然馈赠之宝藏。墩头曾是古道,建有墩头路廊、观音堂。昔日太湖乡、乐清大荆方向去泽国、潘郎赶集经过此道,在农历四、九担步声不绝于耳。今104国道自北向南穿过,全村辖湾里、下山后、上山后、干埭、墩头5个自然村。民国时期属冠山乡十二保,1951年并入照洋第-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山后高级社,1957年并入红光社(照洋全乡),1961年改制山后大队,1981年山后大队为山后村,1983年因重名改为下山后村。

1957年,为响应温岭县人民政府第一号行政命念为修建太湖水库移民工程,山后村无偿划拨80亩土地,作南岙村移民建房用地,1958年3月开始南岙村陆续续往山后村的最头自然村移民,形成今日村中村的景象。


 

下洋张村基本情况

 

下洋张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部,地处平原水网地区。是大溪镇与泽国镇交接处位置。全辖章里村、林家里、池头、埭头、上厂、向东屋、汇头里、四份头、王家里9个自然村,原村委会驻村埭头。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2007年,因建设温岭火车站需要,全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拆迁后分两个区块,一位站前新村,二位铁路新村。拆迁后全村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新村部设立在铁路新村。全村近600户,近1800人,多应姓,还有林、王、周、陈、叶、罗、邬、鲍、胡、章、蒋、蔡等姓氏。

原村内河流纵横,有桥梁9座,大小池塘6口,村民利用水域养鸭、养鱼及养殖水菱、珍珠。2008年拆迁后,原村里的工业企业基本都已经搬离,目前村内仍有畚箕制作,草纸加工等传统手工副业。随着整体改建发展的深入,依托车站优势,也激励着更多下洋张村民创业发展,依靠地理环境优势,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业以及三产服务业,为村里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下洋张村位于温岭市铁路新区中心位置,坐落在交通便利的迎宾大道两侧,是大溪镇与泽国镇交接处位置,北临温岭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在经过09年温岭火车站建立的经济发展带动,2016年,省级特色小镇-温岭市泵业智造小镇,规划创建于铁路新区,下洋张村正处于泵业智造小镇的中心位置,小镇形成以绿色水泵产业为支撑,以水文化为内涵,以产业、旅游、文化、社区联动为目标,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泵业研发基地、示范基地。下洋张村正可借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时机,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村特色经济和壮大本村在铁路新区的影响力。


 

相公渭村基本情况

 

村名由来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考生(相公)进京赶考,经过相公渭时,不幸生病饿死在这里,故此地得名相公饿,因相公饿不好听,而相公渭所处地区水网密布,渭渚较多,故以相公渭为名。

现在的相公渭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即前王、池里、桥里、后新屋。西洋、新桥下江。


 

鑫山村基本情况

 

鑫山村村位于大溪镇山市管理区,本村产业以农为主,兼工业、三产,总人口1049人(其中外来人口354人),人均收入10715多元。辖区耕地面积497亩(其中水田1997年核量392亩,旱地106亩),山林面积558亩,企业13家(其中翻砂企业1家,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有4家)

 

村名由来

鑫山村,2018年7月由五峰村、孙家村合并而来。距大溪镇镇政府6.1公里。

五峰村,因山顶由五座山顶组成,五角星形,取名五峰山。峰内建有北宋时期千年古刹《锦云寺》,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因村南五峰山得名。原名上岙村,因在山坳内,又在山坳居上的位置,故而称为上岙村。因方言“上岙”与“曹岙”音近,1981年改名五峰。东连白山街,西接潘岙村,南至五峰山,北界上岙泾河,呈一字型聚落。辖三份头、沙滩头、下沟岸、楼里、下汇头、中央屋、马家里、桥头、后新屋等9个自然村。以郏姓居多,还有宋、罗、马、林等姓氏。

孙家村,因孙姓聚居而得名。南靠牛山(鸡头屿),北连应钱村,东南与五峰村相邻,西与潘岙村隔河相望。

 

 

村居沿革


五峰自然村

孙家自然村

民国时期

太平县江山乡上岙

太平县江山乡孙家

1951

温岭县白山乡上岙村

温岭县白山乡孙家村

1956

温岭县茶山乡联光高级社上岙村

温岭县茶山乡联光高级社孙家村

1961

温岭县白山公社上岙大队

温岭县白山公社孙家大队

1983

温岭县白山乡五峰村

温岭县白山乡孙家村

1992

温岭县山市镇五峰村

温岭县山市镇孙家村

1994

温岭市山市镇五峰村

温岭市山市镇孙家村

2001

温岭市大溪镇五峰村

温岭市大溪镇孙家村

2018

温岭市大溪镇鑫山村

 

大事记

  1949年:解放

  1950年:土地改革

  1952年:互助组

  1953年:低级社

  1954年-1957年:高级社

  1958年:人民公社,上岙大队成立

  1968年:五峰办茶叶厂成立

  1970年:土地平整

  1972年:农业机械化

  1980年:全村通电

  1981年:分田到户

  1984年:二次分田到户

1990年:通电话

1992年建郏氏祠堂。

  1996年:道路硬化

  1997年:村部大楼建成

  2001年:大舞台建成

  2005年:家家通自来水

2006年:新农村规划

2009年宋家祠堂建成

  2015年:五水共治

2017年:消防安全整治

新建五峰工业地产,大溪镇重点工程。

2018年:河道砌石、绿化、投资200多万。

翻新郏氏祠堂,新建文化礼堂,投入160多万。


 

兴宇村基本情况

 

温岭市大溪镇兴宇村位于大溪镇西北部,于2018年8月由原平山村和屿孙村合并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村共589户2024人,党员82名,村民代表95人。村集体经济基本收入4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6200元。2018年8月18日兴宇村成功挂牌;村部暂定在平山新村,并村后,兴宇村将紧扣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强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场所、打造富民工程建设的方式,以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以党建带村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以建立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服务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最终目标。


 

许家渭村基本情况

 

许家渭村位于大溪镇东城区,距离镇政府6公里,东南濒水,东靠相公渭村,西邻油屿与后瓦屿村,南与水渚村隔河相望,北接岙增张村,以姓氏得名,有许、林、潘、张、金、陈、谢、元、蔡等姓氏。村域0.711平方公里,面积1056亩(其中耕地面积451亩)。坐落在各村插花山山林面积120亩(其中牛山山地面积50亩)。分布在下陈黄泥岗、狐狸山、九炮山、岩下岸、岙龙坑等8个村。本村有辖前祠堂、后祠堂、米面店、桥头、埭外、埭里、朝西屋、后渭、小汇、后水苍10个聚落。村委会驻地许家渭,有18个村民小组,460户,户籍总人口1402人,外来人口700多人。

许家渭村有两条河流流经,大溪河经过流入五里泾河,还有里河一条河流入大池陈河,最后汇入五里泾大河。村民大多傍水而居,在解放前后,以放竹钓、用尼龙丝网捕鱼、网箱养鱼为主,还以养鸬鹚捕鱼闻名远近。村内共有2条公路贯通,大石一级公路经过本村牛山。许家渭大桥重建36米宽。王兴路两侧道路拓宽36米与镇环城道路45米连接交通形成大动脉,四通八达。

随着周边乡村工业的发展,许家渭村也逐渐形成了以鞋业、泵业为支柱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上规模大型企业有4家,温岭市红旗鞋业、温岭市利得宝鞋业、温岭市新世特鞋业、台州市昂泰机电有限公司。自电子商务兴起之后,年轻一代的许家渭村村民凭借着产地优势,开始积极融入,日均网销各式鞋类产品万余单,成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洋澳村基本情况

 

洋澳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东南部,距温岭市区约12公里,距镇政府2公里,属半山区,村域面积0.66平方公里。由下洋岙、阳山村融合而成,全村共有376户籍人口1169人,党员48人,村民代表66人。新村班子14人。村内产业结构呈“ニ三一”式,水泵机电制造、塑料等为村内的主要经济支柱,农作物种植以水稻、麦类为主,农特产品有柑橘、杨梅、芋头、甘蔗等,养殖以生猪、鸡鸭为主。

村名由来

洋岙山古名羊岙山,后谐为今名,系方山延支脉,位于狮子山之西。主峰海拔240米。山头多画眉,俗称画眉垅。山上多松、茶、竹。下洋岙村居其北麓,以山得名,原名洋岙下段,后改为下洋岙村。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1946)属大溪镇;1951年(土改时),属大溪乡第六村;1956年合作化时,幸福社;1961年(体制下放后),下洋大队;“文化大革命”时期,下洋大队;1983年(改制后),下洋岙村。

 

大事记

1970年  下洋岙村部建造

1982年  首轮土地承包

1997年  二轮土地承包

2014年  村公墓建造

2016年  村部庭院建造

2016年  村篮球场建造

2017年  三改一拆

2018年  下洋岙村与阳山村合并成洋澳村


 

应钱村基本情况

 

应钱村地处温岭西北部,初属翁山乡,后隶泽国区,又并大溪镇。山岸线1500米处,北离紫莲山风景区3公里,东距温岭高铁站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翁山河穿村而过,近104国道-华里。应钱二桥跨翁山河,境地1.7平方公里,山地分布别村。内河通航可达椒江、松门、温岭、楚门等地。村委设应钱桥头。

应钱村地形为温黄平原。地下水非饮有咸、碱味道,地质构造跟鉴洋湖地貌相似,远古为海陆过渡地带,因此北上称塘头,彼地为山沙层,淡水甘甜;下东南为绫丝洋,同属金丝泥地层。气候为温岭内陆类别。受江厦水闸控制,未出水患,往夏“河底干涸仰朝天,四面八方捉大鲤”的景象已经成为记忆

应钱村位于大溪镇山市管理区,村里产业以工业为主,兼农业、三产,总人口约2800人(其中外来人口800人),622户,全境94.21公顷,17年人均收入约2万元。辖区耕地面积763亩(其中水田750亩,旱地13亩)。

勤劳勇敢的应钱村民在80年代开始就乘着改革之风,抓住时代机遇,大胆开拓、因地制宜,创办了以机电产业为主的企业生产厂。目前,村内应钱工业区机电产业链完整、发达,全村共有企业近百家,以水泵、电机及配件生产为主,产品远销国内外。

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员组团式服务,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村委会实行村务“三三制”工作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新时代的应钱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将继续砥砺前行,创立创新,创造应钱的新辉煌。


 

云溪村基本情况

 

村史简介

2018年小溪岭头村、闸头村合并成云溪村。全村现有1200多人,居住十分分散,生活、学习、对外联系等方面极其不便,村民大部分以务农为主,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村从1998年开始实施整体性高山移民,搬迁至镇中心新区。2003年被列为温岭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示范村。全村共建成三层小康型住宅187套,均由村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运用质差排基方式,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20万元。村集体相继投入800余万元,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夜间亮化、门前绿化、环境净化,建成了内含办公室、会议室、村史陈列室、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的村部综合楼1座,休闲凉亭2座和篮球场1个,安装了室内外健身器械34件,建造生态公阿1座。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太阳能利用率达95%,生活污水经生态湿地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全村现有近75%的村民从事经商、20%的村民务工、5%的村民务农。自2000年开始高山移民到现在,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2000多元提高到了15916元,家庭资产超过百万的有40多户。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瞬间,而就在这一瞬间,使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了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村民也从山民蛇变成了市民。

大事记

宋    县下设乡,乡下设里,境属黄岩县方岩乡湖南里。

元    承宋制

明    成化五年(1469年),太平建县,属方岩乡十六都。

清    康照十三年(1673年)属方岩乡十六都大溪村。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村为庄,属方岩乡十六都大小溪庄。

清嘉庆年间(约1805年)潘氏迁入,成为本村第一大姓,后郑、金、赵等姓氏陆续迁入。

清同治元年(1862年)4月 太平军进攻乐清,进出皆经本村,纪律严明。民国16年(1927年)1月 国民革命军抵闽,军阀孙传芳下属周荫人部北撤,途经岭头、大溪等地,勒索军饷,强拉民夫。民称“北佬乱”。

民国23年(1934年)11月 经过本村的泽一一馆公路(今104国道)建成通车。

民国27年(1938年)10月 为阻止日本侵略军南下,奉台温防守司令电饬,掘毁泽一一馆公路。

民国34年(1945年)6月26日 侵华日军第六十二、二十二旅团数千人败退,窜扰本村,后经大溪、冠城、白山去泽国。枪杀大溪镇百姓3人,烧死1人,烧毁房间82间,强奸妇女数人,损失达65.1万余元。

1951年 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本村林本万、林小玉参加志愿军,群众积极捐献物资。

1951年 在岱山庙办起溪山小学,1956年建校舍。

1952年上半年 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农会,在全村实行土地改革。

1952年 金希灯,金希透二兄弟和侄儿金圣虎在山上砍柴时,有一豹出来伤人,三人合力将豹打死。

1954年 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与小溪,大溪岙、岩头山、滥田湖、花金、上下洋岙评为幸福二分杜。

1960年开始,家家户户养牛,60年代中期由生产队集体饲养,耕牛出卖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1961年 从小溪分出,成立岭头大队。

1966年 林度妹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成为本村第一位大学生。

1966年至1967年 筑火石岩水库。

1982年 第一轮土地承包。

1999年 第二轮土地承包。

2000年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高山移民。

2005年 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被中共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被中共温岭市委、温岭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

被中共温岭市委,温岭市人民政府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被温岭市人民政府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一行来我村调研,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富一行来我村调研,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章猛进一行来我村调研,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 被评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被评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被评为温岭市村级组织党建工作示范村。被评为台州市万户农民康居示范村。

2008年 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9年 被评为台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

2011年 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

2014年 被评为浙江省森林村庄。

2017年 省国土资源厅张国斌一行来我村调研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2018年 小溪岭头村、闸头村,合并成云溪村。

姓氏变迁

云溪村有1200多人,6个姓氏家族,按人数多少排列如下:潘、林、金、赵、郑、周。

本村潘氏家族,约在清雍正九年(1731)间从本镇沈番迁徙到小溪岭头上屋、下边,现有480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40.1%。

本村林氏家族,在清顺治五年(1648)从平阳水头迁徙至滥田湖,清雍正九年(1731)从滥田湖迁徙至岩头山,清成丰元年(1851)从岩头山迁徙到火石岩,现有306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25.5%。

本村金氏家族,从本镇小溪金家迁徙至小溪岭头路廊里、对面山,现有162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13.5%。

本村赵氏家族,在1920年前后从本镇西岙迁徙至白岩潭,现有115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9.6%。

本村郑氏家族,约在1816年间从横峰街道后洋郑迁徙至本镇坎头,约在1846年从坎头迁徙至小溪岭头圆屿,现有112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9.4%。

本村周氏家族,从泽国牧屿下周迁徙至火石岩凤凰山,后再迁徙至长朗岗头,现有22人,占全村总人数的1.9%。


 

照洋村基本情况

村名由来

照洋原称古城,明《嘉靖太平县志·古城》载:“故老相传,徐偃王城其东,偏有偃王庙。”据传“照洋”原系“蒋岙洋”之误称,因“蒋岙”合音为“照”,故解放后,改名“照洋”。

照洋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西北部,乡境东南,冠屿山以西。南距大溪2公里,出东南里许即达杭温公路。民国时,村处温、黄两县界上,以里溪河为界,一边属黄岩县院桥区岩前乡五区第四队,一边属太平院泽国区冠经乡第四堡。

现照样村有四大姓:许、詹、腾、杨。

自然村

下村洋:地以杨姓得名。原名下村杨,后谐为今名。位于照洋西0.8公里。77户,321人。

下坦桥:因地处潭头山西南山脚傍河处,附近有桥,故名。位于照洋北0.3公里。23户,85人,多滕姓。

小地名

上新屋、下新屋、下坦桥、上岸、下岸、詹家、许家、高坦


 

镇西村基本情况

 

镇西村归属温岭市,位于大溪镇西部,距镇1.5公里,紧临104国道。全村面积4.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4亩,山林3600多亩。现有村民605户,常住人口2100人,暂住人口--。涉25个村民小组,辖区内私营企业有20多家,产以水泵、电机、塑料、配件等加工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干部团结奋进、创业创新、乘势而上,村庄基本实现休闲民居住区、文化休闲区、工业集聚区、农业产业区的四区布局,新农村建设赶在前列。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温岭市村庄整治达标村”、“清洁家园工作先进集体”、“温岭市卫生村”等荣誉。村干部,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主动克服畏难情绪,振奋精神,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打造全新“美丽乡村”+“创意农业”,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乡村绿色产品”。


 

中岙张村基本情况

 

中岙张村地处吕岙、沈岙之间,张姓世居,故名。距镇政府驻地3.8公里。东南傍山有岭路通潘岙村,西接桥外村,南至吕岙村,北界沈岙村1956年合作化期间当时改名为永胜社,1958年至1961年体制下放又改名为中岙张大队,辖路上、路下、庵里、麻车坦、洋洞、吕施岙6个自然村, 12个组,村委会驻地庵里。1984年划分19个村民小组,一个种籽队。据2002统计全大队总人口1582人, 502户,其中男806人,女776人。耕地面积952亩,其中水田872亩,旱地80亩,山林面积573亩,其中集体山林42亩。2003年,工业总产值10000万元,农业收入102. 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5.74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68.79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490元。

 

84-89

村居点改造成功率达95%,家家住上三层楼房,四层楼房。

1987

中岙张的家庭作坊、小规模企业、股份制企业不断出现,到1987年全村企业不断壮大,集体企业达到8家,个体企业有40多家,主要生产密封油封配件、车床加工、铸件加工、电机、鼓风机、增养机等各类企业。

1994

在村里建设三间二楼的老年活动室,当时有一个大溪镇负责老年协会的同志评价这样的老人协会在大溪市是第一的。

1997

村庄门前有一条1.8公里长的水泥路面建造通车道,按每人集资、党员赞助、个人赞助,在1998年通过县级验收并于同年通车,成为水泥路面硬化第一条村通道。

1999

由洋洞村村民义务发动开凿洋洞岭,群众自告奋勇,投入进展,本村如泽云方赞助1000元给洋洞自然村、张志友赞助500元等, 2001年由村集体领导,统一规划,集体出钱,在同年12月终于开通洋洞岭,现在就是新104国道,途径洋洞岭。

2001

中蚕张村告别陈旧的劳动工具,落后的生产方式,全村良田全面改造,从低产到高产,从落后的生产方式到现代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土地出产率,科技贡献率,农产品优质率和高品率,村里实现主道硬化,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相连、机配套的农业示范园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了示范导向作用。


 

下村村基本情况

 

下村村位于温岭市大溪镇西北部。现有391户,1265人,党员61名,村两委班子由8人组成,其中7名是党员。曾被评为浙江省充分就业村、台州市民主法治村、温岭市农村文化工作先进村、温岭市示范性社区学校、浙江省善治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