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通知公告

关于发布温岭市中药材“岭五味”遴选结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9 10:13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各镇、街道,中药材产业相关单位:

为推进新时代温岭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市,全面提升我市中药材品牌影响力,我市积极开展了中药材“岭五味”遴选工作,并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药材“岭五味”遴选工作的通知》(温农水〔2022〕148号)文件。经社会广泛征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综合我市中药材传承性、先进性、广泛性、成长性、特殊性,最终确定温岭市中药材“岭五味”(也称“太平五味”)为三叶青、白及、天冬、荆芥、温岭高橙。将铁皮石斛、莳药、牡蛎、薤白、羊栖菜列入温岭特色中药材培育品种。

各镇、街道及相关单位要立足道地特色药材,巩固传统优势,突出我市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岸丘陵岛屿的区域优势,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合心合力培育“岭五味”品牌,推进我市中药材产业化、规范化、数字化融合发展。

 

附件:“岭五味”品种简介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温岭市经信局

 

 

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温岭市市场监管局

2022125

附件:

 

“岭五味”品种简介

 

 

三叶青:新“浙八味”之一,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味微苦、性平,归肝、肺经,味甘、性凉,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散结等功效,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风、百日咳、毒蛇咬伤等多种疾病,是浙江省新冠治疗中医药方其中之一,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我市是三叶青传统道地产区,曾承担农业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三叶青道地性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的实施,选育出白峰山脉“小尖叶”三叶青品系,全市目前栽培面积近 700 亩,以设施大营养钵栽培为主,少量林下栽培,主要分布在箬横、城南、太平等。

白及:卫健委公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目录品种之一。为兰科白及属植物。味苦、性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白及为云南白药主要成份中药之一;近几年以白及为原料开发的产品也广泛应用于洁护和美妆等大健康领域,中药饮片出口日本、韩国等。我市是白及的道地产区,沿海山区坡地、岛屿曾有大量野生白及。近几年我市进行了种质资源筛选和健康种苗繁育推广,目前在田面积约500余亩,主要分布在石桥头、城南、松门、石塘、温峤等镇。

天冬(天门冬):卫健委公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目录品种之一。为百合科植物天冬,入药部位: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之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天冬在我市属于中药材道地品种,早年在海岸岛屿都有原生野生的丰富群落,品质上乘,我市目前种植面积100亩,2020年我市天冬种植基地获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的“道地药园”金字招牌,主要分布于石桥头镇、城南镇、石塘镇、松门镇等。

荆芥:唇形科植物荆芥,药用价值:荆芥味辛香、微温,其茎叶有解暑、发汗发热、防治中暑、口臭、胸闷及小便不利等作用,也可用于急性肠胃炎。 食用价值(仅限地方特色):荆芥的茎叶含较为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嫩茎叶可凉拌,作调味品或作汤,清香可口,增进食欲,利喉。鱼虾中放入洗净切碎的荆芥叶,可除去鱼腥味。 其他价值:具薄荷样的芳香,据国外报道本种含芳香油达3%,油用于化妆品香料,具有浓郁的柠檬香气,常作芳香油及蜜源植物栽培。 

历史上,紫皋的荆芥比较出名,清《嘉庆太平县志》有“紫高出荆芥”的记载。《台州名特产》一书记载,“温岭荆芥,穗多茎小,品质好。它是一味常用中药,有强烈的香气。”据此书介绍,太平荆芥不仅行销国内各地,而且出口东南亚各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省定点收购产品,90年代取消国营收购后,种植面积逐步萎缩。产地主要分布于新河、城东、城南等镇。

温岭高橙:同枳子属于药食同源品种。温岭市传统的地方品种,系柚与橙的自然杂交种,有着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果实富含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和氨基酸,含有特有的苦味成分黄酮类物质和柠檬苦素类物质,具有非常明显的清热降火、健脾益胃、生津活脉、醒酒减肥、助长发育、改善血管功能、抗癌等功效,是一种优良的保健果品。曾开发了高橙饮料、高橙酒等系列产品。1997年,温岭市被命名为“中国高橙之乡”。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温岭高橙”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现有栽培主要分布在温岭城南、石桥头、温峤、坞根、大溪等半山区乡镇。

 

 

 

 

 


 

 

 

 

 

 

 

 

 

 

 

 

 

 

 

 

 

 

 

 

 

 

 

 

 

 

 

 

 

 

 

 

 

 

 

 

 

 

 

 

 

 

 

 

 

 

 

 

 

 

 

抄送:市委办、市府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供销社、市科协、市中药材专业技术协会。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办公室            20221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