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05-22 10:32 信息来源:温岭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58日在温岭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温岭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宗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美丽温岭、活力温岭、幸福温岭建设,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年来,我们顶住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做深做实“三服务”,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全年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4亿元,减免、返还各类税费24.4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30.5亿元,有力支撑企业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亿元,增长6.5%;实现财政总收入12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营出口总额分别增长9.6%13.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948元、33842元,分别增长8.9%10.1%

一年来,我们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尽心尽力办实事,惠民服务持续提升。全年民生支出10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建成投用18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2261个;打通中心大道楼山段、石夫人路南延等10条瓶颈路、断头路;新投放公交车218辆,建成公交站亭134个;新批农民建房5468间,469户居民分配入住公租房;完成530个村3.5万间老旧民房电气线路改造;新建、更新供水管网510公里,完成54个村“一户一表”改造。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有力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风险挑战,严防严管守底线,社会大局更加稳固。安全生产“十大攻坚战”深入开展,平安体检全面覆盖,整改隐患4万多处,关停277家,行政、刑事拘留1032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渔业船舶等事故分别下降36.1%22.1%29.5%40.0%;刑事发案率下降28.9%,“盗抢骗”警情下降41.1%。成功抵御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系列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

回顾这一年,我们具体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稳中趋好。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出台数字经济扶持政策,力促主导产业数字化改造,建成智能工厂、数字车间3个,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瞪羚企业”15家,完成升规125家、股改114家。持续加强老旧工业点改造和小微园区建设,建成标准厂房130万平方米,创成省级数字化示范小微园区、星级园区各2个。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整治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226家,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同比增长9.0%。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32亿元,增长5.3%2个项目荣获“钱江杯”。新兴产业日渐成势。聚力招大引强,引进省外项目资本78.6亿元,签约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热刺激光项目加快建设,广州汉马、武汉创恒落户东部新区,激光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鞋业智造创新产业项目、万象新能源汽车开工建设,中非医疗科技园、爱博新药主体结顶,爱尔达芯片、遨博机器人落地投产。创新动能不断增强。致力泵与电机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创成省级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获得“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泵与电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称号。借力异地科技人才优势,建成德国海外孵化器,19家本土龙头企业入驻杭州、晋江异地研发中心,温岭(杭州)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引进高端制造项目8个。全市新增国家、省特聘专家9人、台州“500精英计划”49人,引聚高校毕业生9553人。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输送技术人才3980人。建成运行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73项、PCT国际专利21项,培育“品字标”品牌企业7家,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2项。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推进“一区一镇一体”建设,滨海葡萄农业特色强镇通过省级验收,“温岭农耕”区域公共品牌首批授权25家企业使用。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新增远洋渔船14艘。

(二)坚持建管结合,城市能级有效提升。对外通道加快构建。“两高”温岭联络线先行段开工建设,中央通道、杭绍台高铁温岭段、市域铁路S1线等工程稳步推进,G228疏港公路建成通车。城市框架不断扩展。全域改造腾空拆除房屋62.2万平方米,新签约695户,新出让安置用地456亩,产业园先行区竣工交付,中华路北延、川安路北延开工建设。铁路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泵业技术中心基本建成,曹岙、水澄区块完成签约。城市功能渐趋完善。东南汽车城、城市生活中心开工建设,建成现代住宅小区23个。五龙山公园二期、植物园二期、北山公园对外开放,新增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沿山沿河漫步道20公里。南排工程张老桥隧洞实现贯通,改造城市积水点59个,修复、疏通城区雨水管网284公里。“城村两改”扎实推进,完成改造签约2014户,建成回迁2900余户。城市管理持续强化。深入实施街路长制,严控道路拉链式开挖,加强市容标准化管理,积极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完成万昌北路、东辉北路、人民东路等道路沿线景观提升改造,新增公共停车场120个、停车位5677个。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加快建立,“物业+”垃圾分类模式获全省推广。新建、改建公共厕所215座。

(三)坚持生态优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问题整治卓有成效。扎实开展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一批重点挂牌问题按期销号。深化落实河(湖)长、湾(滩)长制,全域水质总体提升,金清大港创成省级“美丽河湖”,再次捧回“大禹鼎”。全面加强扬尘管控和废气治理,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99.7%。积极开展净土清废,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及工业固废处置管理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在全国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城乡环境治理步伐加快。全面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累计创成美丽庭院3.1万户、美丽乡村精品线路7条、各类精品村46个。成功入选全省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打造彩色森林1.4万亩,平原绿化3100亩。建成美丽公路61公里,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04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复垦1713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340亩,成功创建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全省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环保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东部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和东部南片、北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危废集中处置项目启动建设。建成“污水零直排”生活小区48个、工业园区20个。

(四)坚持均衡普惠,民生事业再上台阶。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办理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障2.3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9.9%。积极开展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创。建成居家养老中心16个,新增养老床位946张,城南社会化养老项目开工建设。市残疾人托养中心获评全国“残疾人之家”,慈善医疗救助与义工特色服务项目荣获第六届“浙江慈善奖”。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等工作扎实开展,对口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建成开业。公共服务稳步提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全面实施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开展中小学近视防控,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省内排名上升25位。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增省教坛新秀4名、台州市名教师5名。成功承办全国教育综合实践资源建设现场会。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搬迁投用大溪、箬横中心卫生院,基层就诊率达73.1%,县域就诊率达91.8%。文体旅加快融合,新建农村文化礼堂85家、文化广场41个、图书分馆115家,金清大桥、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入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成长屿硐天游客中心,承办省海洋运动会,石塘石屋旅游休闲带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强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化“无盗抢城市”、禁毒示范市创建,打掉黑恶团伙16个,打击处理走私犯罪嫌疑人82人。深刻吸取“5·12”事故教训,全面完成变型拖拉机报废清零。完善源头预防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面推行“港长制”,全国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严防非洲猪瘟疫情,努力平抑肉价。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本地P2P网络借贷平台全面良性退出,积极化解“两链”风险。创新推出婚丧事操办“一十百千万”标准,移风易俗成效显著。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

(五)坚持务实担当,政府建设全面深化。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涉企事项办理材料、环节、时间大幅压减,常态化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出口退税户均办理时间压缩至1.4天。全面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取消证明材料776件,涉及462项办事事项。“就近办理、集成服务”改革有力推进,社保、医保、民政等279项民生事项实现镇级可办、全程代办。公民个人办事高频事项流程简化,婚育、出生、退休等24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府改革更加深入。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职能权责更加明晰,运行机制逐渐顺畅。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序推进,梳理公布办事事项273项,全面实现线上可办。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出台国企运行四项基本制度,完成社发集团组建,实现“五大集团”规范化运行。持续推进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争取专项债券额度12亿元,债务风险系数降至低风险。基本完成供水一体化改革。机关作风更加务实。扎实开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刚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5件、政协提案244件。全面开展政府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严控“三公”经费和政府一般性支出。

国防、民宗、外事、对台、统计、供销、气象、群团、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忠诚履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担当作为,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以及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与智慧。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温部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温岭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对照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我们总体上较好完成了全年任务,但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增幅与预期有差距。这既有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减税降费等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我们工作还存在不足。对照新时代新要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从发展质量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不高,数字化转型步伐还不快,存量企业潜力还需充分激活,新动能增量有待加快引进和释放,现代服务业发展亟需提档升级;从群众期盼看,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有欠缺,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更需精细有力;从治理能力看,一些干部勇于担当、主动服务的意识仍显不足,创新精神和落实能力有待提高,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以更精准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认真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20年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之年。一开年,我们就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代表委员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疾控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村居(社区)工作者披星戴月、坚守岗位,广大企业家、海外侨胞心怀家园、慷慨奉献,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配合、守望相助,共同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形势转好后,我们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及时出台硬核扶持政策,全员下沉开展“三服务”,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我们要深刻领会、实干当先,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转化为温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具体实践。我们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以超常规的举措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影响,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根据市十四届四次党代会精神,202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环境革命、产业革命双轮驱动为抓手,集中力量补短板,全力以赴抓落实,扎实推进经济、生态、社会领域治理大突破,建设发展更具活力、城市更为美丽、生活更加幸福的新温岭,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持续走在前列。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更宽视野科学编制重大规划。围绕美丽温岭、活力温岭、幸福温岭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既着眼国家、省、地发展机遇,又立足读懂温岭这块土地,谋深谋准发展路径,统筹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和对公共资源的配置功能,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以更大力度落实完善重大政策。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深入研判当前形势,精准制定稳企稳岗、减税降费、金融扶持、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配套政策,统筹修订科技创新、项目招引、人才引育、乡村振兴等发展政策,充分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切实解决一批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难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基层改革发展的突出短板。

三是以更强气势谋划建设重大项目。围绕强弱项、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谋划一批接轨大湾区的标志性项目、盯引一批产业领域的“大好高”项目、安排一批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按照投资增速必须高于GDP增速的要求,强势推进项目攻坚突围,着力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以更优举措全面深化重大改革。围绕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将“最多跑一次”理念贯穿政府运行各环节。突出数字化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努力构建“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是以更实担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经济金融、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健全预案编制、风险研判、应急决策、协同联动等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持续完善责任链条,提升精准处置能力,夯实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系统性、整体性保障。

 

三、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牢牢把握发展高质量的目标定位,聚焦经济竞争力、城乡精致度、民生幸福感,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力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推动现代农业增效益。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温岭市粮食储备中心工程建设。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大农企招引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支持坞根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开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建立高品质西甜瓜示范基地1800亩,推广葡萄高效栽培技术3000亩。加强地标农产品保护和注册,打响“温岭农耕”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做好生猪保供稳价,推动现代化规模养猪场落地、增产。启动渔港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港长制”,强化依港管渔、依港管船。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变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品种覆盖面。

(二)聚力先进制造再提质。扎实开展“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发力精准招商,实施央企合作、浙商回归、外资招引等三大工程,不断壮大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紧盯激光产业集聚,建成投产热刺激光项目,加大力度引进产业链延伸企业,启动建设激光应用研究院,推动“激光技术+智能装备”融合发展。围绕泵与电机新一代技术革命,大力推进永磁电机、智能控制等配套升级项目建设,力争泵业规上产值增速达10%。补强以整车为龙头的汽摩产业链,重点推进细分市场隐形冠军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鞋业智造创新产业项目建设,深化鞋业品牌战略合作,力争鞋业技改投资增速提升10个百分点。制定机床行业联盟标准,建设长三角机床装备交易中心,争创省级工量刃具创新综合体。实施小微园区建设新一轮五年行动,结合全域改造和老旧工业点改造,优化存量工业用地布局,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以上。全力做好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鼓励建筑企业专业化、多元化发展。

(三)激发三产服务新活力。实施消费升级扩容工程,积极培育夜间经济、假日消费、社区商业、智慧零售等新模式,新增销售额10亿元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家。推进市场改造提升,加快传统市场向综合性市场转型,创建星级市场7家。大力发展“在线消费”,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全力以赴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深度融入浙江自贸区台州联动创新区,打造综合开放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发展,实施外流出口企业回归工程,积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力争培育省出口名牌企业2家以上。丰富金融业态,重点推动特色金融创新、普惠金融发展、小微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便利性。持续推进长屿硐天创5A,加快改造提升方山、曙光金沙湾等景区,扎实推进后岭花开、喜柿山谷等项目开发,大力发展文宿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延长游客驻留时间。

(四)集聚创新要素强动能。继续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布局5G、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扎实走好“科技新长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年R&D经费支出占比达2.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0家以上。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着力打造20个智能改造项目,新建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联建研发机构,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实施平台化服务,启动科创综合体建设,建成国家水泵产品质检中心,投用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和温岭(上海)企业创新中心。统筹科技企业孵化器、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等平台,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建立健全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精确瞄准人才发展“痛点”,加强多维度、个性化服务保障,把最优质的资源给予最紧缺的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启用台州第一技师学院,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加快培养本土高技能人才。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创建,力争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1件。

(五)跑出项目攻坚加速度。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和宏观政策导向,积极主动谋划、向上对接,敢于无中生有、有中选优,储备项目100个以上,实现12个重大项目列入省市县长工程。健全重大项目分层分类联系和落地推进督查机制,优化项目立项报批、建设推进、竣工验收“一条龙、全过程”服务,确保全年新开工80个、竣工4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铆足干劲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温玉铁路建设,全线推进“两高”温岭联络线工程,加快建设杭绍台高铁温岭段、市域铁路S1线、81省道支线石塘段,建成中央通道、G104塘吕段、新伍线;启动城区北向河道应急排涝项目,投运大溪水厂迁扩建工程、滨海加压泵站,开工建设大溪至城区供水管线工程,确保南部湾区、长潭水库三期引水工程温岭段无障碍施工;启动东部新区海塘及长新横塘提标加固工程,完成龙门港南航道、中心渔港箬山港区疏浚,加快形成东部海岸沿线防洪御潮安全闭环;抓好220千伏苍山变、110千伏沙角变建设。

(六)紧抓城市品质大提升。加快完善环九龙湖、沿城西大道、中心大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功能布局,推进城市生活中心、超高层酒店、文化中心、东南汽车城、五洋路特色街等项目建设,实施城东新商圈、医疗中心商圈等区块开发。优化城市路网体系,开工建设牧长路、横峰大道、阳光大道西延,加快推进五洋路西延、川安路和中华路北延工程,建成城北大道。有序推进全域改造,加快签约区块腾空拆除,新建、续建安置房1.7万套。全力提升铁路新区核心区形象,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建成投用综合交通枢纽停车楼,抓好金樟、水澄、曹岙等村复建安置。稳步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建成坊下街改造安置小区,整治改造老旧小区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楼山隧道入口、虎山公园和北山、烈士山等环山区块,新建城市绿道12公里。加强市政设施、城市小品、沿街绿化、景观亮化等统筹管理,创新微整治、微更新、微改造模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大数据在城管、交通、环卫、物业等领域的运用,探索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以智能化赋能城市运行管理。全面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新建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示范小区等25个以上,确保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推广文明积分制,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创成省示范文明城市。

(七)打好生态治理攻坚战。全面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实施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提升五大行动,打造“十个一”工程,推动泽国、大溪、松门率先创成美丽城镇样板镇。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特色区块5个、特色村30个,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120公里。进一步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拆除各类违建300万平方米,完成村庄整治复垦、盘活存量土地各1500亩。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建彩色森林1.3万亩,新增、改造城镇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源头管控,开展小微企业废水、危废收集处置试点,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扎实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启动牧屿三期、坞根新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观岙、上马、丹崖污水厂准四提标,实施“污水零直排区”100个以上。加快危废集中处置项目、东部垃圾焚烧厂飞灰库二期建设。加强湖漫、太湖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太湖库区农民建房异地迁建。

(八)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优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基础教育提质减负机制,打造城乡中小学校发展共同体,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完善教师招录、培养和引进体系,激励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开工建设神童门学校、市六中迁建工程。夯实文化建设基层基础,加强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创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立文艺精品创作引导和扶持机制,深度挖掘山海、非遗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富有温岭特色的文化产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工程,新增各类运动场地20个,办好一批高品质品牌赛事。加强健康温岭建设,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机制,巩固食品“双安双创”基础,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提质提效,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大楼建设,稳步推进市第五人民医院迁建、市中医院迁址改造、台州市肿瘤医院二期建设,竣工投用新河卫生院迁建工程。精准开展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着力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化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障水平。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保障制度和双拥工作机制。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建成箬横、坞根敬老院。有序推进镇域公交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新村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进一步抓好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代表票决结果,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确保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牢牢把握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致力政府高效率、办事少跑腿、群众更安心,对标先进、大胆改革、抬升底线,力求政府治理迈出新步伐、构建新格局。

(一)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对企业服务抓主动、快协调,对群众诉求早介入、快解决,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矛盾不回避、不退缩,努力营造敬业担当、主动作为的干事氛围,让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勤于担当成为行动自觉。

(二)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接入省政务服务2.0平台,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网通办”。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提高跨部门数据共享和数字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重点部门职能重塑、流程再造、人员融合,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提高服务能力。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国有企业运营机制,支持国企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和资本运作。常态化开展“三评三改三处理”,严厉整治“慵懒散”,坚决打通“中梗阻”。严格工作绩效管理,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积极推行“互联网+督查”,健全奖优惩劣和末位约谈制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政策制定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策协同、“精准滴灌”,压缩非必需项目和一般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

(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更大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三服务”工作体系,坚持和完善大企业联席会议、企业直通服务等制度,健全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差别化要素配置政策,推动企业优胜劣汰。持续深化商事登记、投资审批等制度改革,加快全面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健全中介服务监管机制,大力培育引进优质中介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外贸风险研判、预警、应对机制,优化通关、退税服务,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建立健全关心关爱企业家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加强“企二代”培训培养,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

(四)坚决守牢平安底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精密智控,慎终如始防控疫情。深化首席安全官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隐患辨识和安全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消防、“厂中厂”、涉氨制冷、渔船、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高效运用智能科技手段,加强多层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分析预测和处置能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无盗抢城市、海防、反走私等专项行动,创成省禁毒示范市、“无欠薪”市。建立一站式矛盾调处机制,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制度,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讲好温岭故事、发好温岭声音。

(五)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认真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健全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审计、司法监督,持续加强政务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实现温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要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最大程度激发社会活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各位代表,奋斗彰显价值,拼搏成就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十三五”收官战、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而不懈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释义

 

安全生产“十大攻坚战”(P2):指在消防领域、道路交通领域、渔业船舶领域、危险化学品领域、城市安全发展领域、城乡危旧房治理、建设施工、特种设备、厂中厂和三场所三企业等领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P3):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P7):指省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推出的系列改革行动,内容涵盖企业开办、企业注销、不动产登记“一件事”、跨境贸易、纳税、提升执行合同质效、用水用气报装、用电报装、获得信贷、办理破产便利化10项主要政策,以及“N”项配套措施等内容。

国企运行四项基本制度(P8):指温岭市国有资本决策委员会议事规则、温岭市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我市国有企业“三定”方案编制的原则意见、关于部分人员社会保险的补充办法。

国有企业“五大集团”(P8):指市国投集团、市水务集团、市市场集团、市基投集团、市社发集团。

美丽城镇“十个一”工程(P17):指一条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通道、一条串珠成链的美丽生态绿道、一张健全的雨污分流收集处理网、一张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网、一个功能复合的商贸场所、一个开放共享的文体场所、一个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体系、一个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体系、一个现代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一个高品质的镇村生活圈体系。

食品“双安双创”(P18):指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P20):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