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岭市统计局 > 统计公报

温岭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3-21 11:51:55浏览次数:字体:[ ] 打印
分享到:

温岭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温岭调查队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勇立潮头敢为先,实干建设新温岭”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克难攻坚、奋力争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90.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3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09.3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504.71亿元,增长7.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81283元,增长7.7%,按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2039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7∶40.8∶51.5调整为7.7∶41.3∶51.0,一产比重与上年持平,二产和三产比重则分别升降0.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29.94亿元,增长8.6%;林业产值0.04亿元,增长3.2%;牧业产值4.18亿元,下降6.2%;渔业产值103.34亿元,增长3.3%。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759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717公顷,下降1.0%;粮食总产量14.32万吨,增长0.3%。非粮作物播种面积23042公顷,增长1.0%。全年蔬菜产量50.24万吨,增长6.8%;油料作物产量920吨,增长0.5%;甘庶产量12.40万吨,下降10.3%;果用瓜产量18.16万吨,增长4.9%,其中西瓜14.19万吨,增长1.1%,甜(香)瓜产量3.37万吨,增长77.0%;水果(包括果用瓜)产量29.26万吨,增长6.7%。

全年肉类总产量1.79万吨,比上年下降4.4%,其中猪肉产量1.34万吨,下降4.3%。禽蛋产量0.79万吨,下降19.9%。年末牛、羊、生猪、家禽存栏分别为1566头、5546只、7.87万头和127.44万只。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4.00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0.52万吨,下降7.5%;海水养殖产量12.23万吨,增长69.1%;淡水产品1.46万吨,增长86.6%。

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5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3.2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20.55万亩,并将95%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全年粮食平均亩产445公斤,创历史新高。

“机械化”“信息化”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创建箬横镇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基地,完成温岭市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和市宏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建设,其中温岭市宏旺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获2017中国农机合作社农机化杰出服务奖。新建粮食烘干服务中心2个,全市已建成各类水稻育秧烘干服务中心36个,单批供秧能力达2.5万亩,单批烘干能力达3400吨。第四届农渔业博览会成功实施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专场,京东、苏宁等6家平台与我市2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对接,近30家农业企业会后直接进驻各大平台,微信“每日一助”买卖信息发布达成交易额1220余万元。

全面打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行动。63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合计119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09.0%,村均19.01万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740个,占总村数的89.2%,高出省定占比指标39.2个百分点。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7.0%。

农业生产保障不断牢固。全市达标堤防总长64.88公里;已建成水库23座、总库容7200万立方米;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1千公顷;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3.0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39.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2000万元)工业企业884家,总产值811.9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82家,其中5至10亿元企业6家,10亿元以上企业8家。从销售看,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53家。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前五的行业中,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制鞋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摩托车制造分别实现增加值33.15亿元、24.89亿元、12.71亿元、9.60亿元和8.32亿元。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2.5%,新产品产值299.0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36.8%。

全市规模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07.79亿元,实现利税总额71.0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42.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上升1.1%。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2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省外建筑业总产值578.36亿元,增长8.7%,形成超20亿元规模市场9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6.41万平方米,增长3.5%。建筑业地方入库税金7.17亿元,下降2.1%。

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27家,二级资质企业38家。获“曙光杯”优质工程13项,“括苍杯”优质工程7项,省级“钱江杯”优质工程3项。曙光、天颂、华太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企业、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工业性投资153.64亿元,增长20.7%。

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全年199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62个省地两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8.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2.0%。全年新增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4个、列入省重点预安排项目1个,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3689万元。

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7%。房屋施工面积564.53万平方米,增长16.7%;房屋竣工面积168.82万平方米,增长63.7%;全年销售商品房159.15万平方米,增长18.8%。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86.17万平方米,下降21.5%。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客运量307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3.95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4120万吨,比上年增长12.4%;货运周转量319.86亿吨公里,增长3.6%。港口货物吞吐量886万吨。铁路温岭站运送旅客达474万人次。年末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包括村道)1987.41公里,其中国道43.08公里、省道62.46公里、县道375.11公里、乡道291.76公里、村道1215.01公里,全市公路通村率100%;经初步统计,我市年末拥有各类营运车辆5763辆,其中客车740辆,货车4048辆,出租车692辆,公交车283辆;全市水路运输船舶共计63艘,总载重量为49万吨。

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15.75亿元,比上年下降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8.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3.0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46.15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51.77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151.61万户,手机上网用户中3G及以上网络实现全覆盖。邮路单程长度1645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4058公里。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现代商贸健康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批发业零售额33.74亿元,增长12.3%;零售业455.28亿元,增长12.6%;住宿业2.47亿元,增长22.7%;餐饮业101.86亿元,增长13.7%。成功举办中国泵与电机展览会和第12届中国工量刃具展览会两大国字号展会,全年共举办各类展会16个场次,面积21.42万平方米,进场观众约46.01万人次,现场成交额18.03亿元。“温岭•中国泵业指数”运行平稳,新增加区域代理价格指数,利用该指数可分析本地泵业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影响,泵业指数作为国内水泵行业首个专业指数,不断发挥其风向标和晴雨表的作用。

电子商务取得新成就。全市实现网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67亿元, 130家企业成功申报2016年电子商务奖励资金。阿里巴巴·温岭产业带全线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成交额超12亿元,开展线上大促活动21场。通过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各镇、街道建立网点1017个。

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50个,其中消费品交易市场127个,生产资料市场19个,生产要素市场4个;全市市场实现成交额457.81亿元,其中消费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17.88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39.92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7个,其中5-10亿元的有16个,超10亿元有9个。

旅游业稳步快走。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70.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670.48万人次,增长10.1%;法定假日接待游客185.65万人次,增长8.4%。实现旅游总收入180.48亿元,增长12.7%;其中法定假日旅游收入13.50亿元,增长13.0%。全市共有旅游区(点)8个,其中4A级2个、3A级5个、2A级1个,门票收入3257.68万元。拥有旅游星级饭店9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6家、二星级1家,五星级餐馆1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1家。拥有旅行社1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全年共接待游客6.53万人次。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29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进口19.82亿元,增长23.2%,自营出口277.70亿元,增长20.2%。自营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169.99亿元,占出口总量的61.2%;鞋类出口68.20亿元,占出口总量的24.6%。组织371家企业参加136场次境外国际展会,展位数达563个,面积5564平米;其中有149家企业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国际性展会,展位227个,面积2100.5平米。

对外经济合作加速推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年末,我市经审批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达176家,分布在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外经权建筑企业7家。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9个;中方投资总额1916万美元;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3亿美元。

八、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09亿元,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58.8%。

存款增势放缓,新增存款收缩。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4.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当年新增存款75.53亿元,比上年减少92.13亿元。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883.79亿元,当年新增53.25亿元。

贷款增长加快,融资环境向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05.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当年新增贷款113.4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60.55亿元,增长14.3%,当年新增95.1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44.93亿元,增长4.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79.1%,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全市专利申请量为4958件,授权量为3698件,其中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02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74件,新增6家台州市级专利示范企业。设立浙江科技大市场温岭分市场,网上技术市场征集技术难题122项,网上签约121项,合同交易额达1.24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1.50亿元。创新环境实现再提升,全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大会召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科技创新新政三十条》。政策力度实现再加码,对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奖励标准从100万元提至200万元;企业发明专利奖励标准从每件2万元提至3万元;重大社会发展科技项目支持标准提至50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7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5.4亿元;企业创新券使用额最高标准从10万元提至20万元,全市共发放创新券1244万元,使用创新券752万元。全年引进15个科技项目,台州市“500精英”项目10项。

教育事业持续巩固。我市被确认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全市中小学共有在校生15.47万人,专任教师9325人(均不含幼儿园)。幼儿园208所(其中公办园40所),在园幼儿4478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799人(其中在编教师587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生37644人;小学51所,在校生89095人; 普通高中8所、完全中学6所,在校生16785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1097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33人。两个新教育集团启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和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制度不断完善。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体系加快建设。5个镇街文化站改造基本完工,4个文化站获评省特级综合文化站。图书总藏量142万册达人均1册,借阅量达149万册次,服务读者353万人次,数字资源下载151万篇次。公共文化供给提质扩面,新建农村文化礼堂80家、文化广场41家、家庭图书分馆100家,送戏144场、综艺60场、图书22773册、电影下乡5348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举办第五届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达2000余场、“越剧好声音”戏曲电视大赛、首届村歌演唱大赛、排舞大赛、30场“村晚”。文化设施整体推进,博物馆幕墙工程完工,文化中心落实选址,大剧院、非遗馆等项目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成果丰硕。石塘石屋、石塘天后宫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目前共有金清大桥、三池窟大寨屋、长屿石宕遗址、石塘陈宅、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新增台州市级非遗项目4个、代表性传承人10人、传承基地2个。举办庆祝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展演、省级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石塘七夕节民俗祭祀活动、大奏鼓群英会。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成功举办第六届文博会,进场参观6万余人次,交易额1260万余元。新增影院4家,引进首家IMAX巨幕影厅,现有影院共15家。

年末全市拥有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8.91万户,全年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分别为8760小时和6753小时。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和有线电视、广播通村率均达到100%。

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27个,其中公立医院9家,民营医院14家,卫生院(含分院)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83家,村卫生室513家;医疗机构中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家,中医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乙等骨伤专科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乙等医院4家。年末实有医疗床位5543张,卫生技术人员8764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05张、千人医生护士数5.07人。“健康温岭”行动启动实施,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关于推进“健康温岭”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健康温岭”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医疗工程项目成果丰硕,市一院新院于10月27日完成搬迁;市四院、石塘镇卫生院新院投入使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全面完工;省重点工程项目台州骨伤医院门诊综合楼结顶;全年新增住院床位数290张,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完成全市26家公立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健康台州一卡通”上线工作,实现“一卡就诊、脱卡结算”,完成“先诊疗、后付费”技术准备工作,公立医疗机构智慧医疗覆盖率达100%。社会力量办医持续壮大,引进并审批设置各类医疗机构共54家,其中朗高护理院、爱尔眼科医院、温岭口腔医院、温岭红房子妇女儿童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投资额超2000万元,引进的朗高护理院项目被列入温岭市“大好高”项目。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共签约48.99万人,规范签约率40.2%,其中重点人群签约29.57万人,重点人群有效签约9.66万人。在全省率先启动“健康小屋”进村居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及综合防治。学科临床能力与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市厅级及以上科研立项2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举办首届市2016-2017年度医学新技术、新项目评奖。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有效实施,加大非法医疗卫生计生执法力度,立案查处非法行医类案件152件,罚没金额15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6件。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15名温岭籍运动员代表浙江队杀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决赛,其中排球项目获青少年组银牌,自行车项目、赛艇项目获第五。赛艇项目参加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U-18、亚洲赛艇锦标赛共获3金;拳击项目参加2017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获1金。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以“快乐体育、健康温岭”为主题成功举办温岭市第十八届运动会,近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656场次,参与人数14.57万人次。基层体育设施不断夯实,全市新增体育广场31个,建成浙江省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游泳池1个。

十一、生态环境保护

扎实推进以“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为主题的环境革命,坚持以拆开路,以治为本,全面开展拆违、治水、治貌、治堵,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各级断面及劣五类小微水体已全部销号,并通过台州市全面消劣验收;城乡面貌逐步改善,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台州市级以上卫生镇全覆盖。主要污染物减排稳步推进,上级下达2017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较上年下降5.5%、6.6%、3.0%和3.0%的任务顺利完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我市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森林系列创建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温岭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完成平原绿化任务3040亩,太平、城东两街道通过省森林城镇创建验收,使我市省级森林城镇达到8个,占全市16个镇(街道)50.0%。结合“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完成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台州市森林村庄和绿化示范村各18个,创建省级生态文化村1个。完成新植珍贵树28万株,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任务14600亩;城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达29万平方米,年末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517公顷,绿地面积1343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42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7.27%,绿化覆盖率4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9平方米。

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深入。全市共处理生活垃圾58.47万吨,其中焚烧58.35万吨,卫生填埋0.1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全面覆盖。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15.89万吨/日提高到26.89万吨/日,6座污水处理厂达到准四类排放标准,4座污水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年实际污水处理量约3652万吨,比上年增加168万吨。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220090人,其中男性人口617459人,女性人口602631人,男女性别比为102.5︰100;全市城镇人口593604人,乡村人口626486人。全年出生人口13356人,死亡人口8340人,人口出生率为10.96‰,死亡率为6.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2‰。

人才支撑更加有力。全面加强人才开发服务,引智成果进一步扩大,加大实施“国千”、“省千”、台州市“500精英计划”等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年创业类项目落地13家,获批台州市级创业创新园1家,入选人才40名。2家企业3名工程师入选浙江省扩大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7770人。

就业质量继续提高。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371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7958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3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农村电商培训人数完成4925人,扶持农村电商创业人数完成783人,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完成4756人。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两大创业园区不断发展,其中大学生创业园入驻创业实体107家,杨家渭农村电商创业园入驻创业团队246家,网络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人才交流工作成效显著。其中人才市场已举办各类招聘会50余场次,提供岗位1.7万余个,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2.3万余个。

社保覆盖持续扩大,传统渔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全面启动,9286名渔民办理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补缴手续。符合条件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机关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推进。各项惠民政策积极落实,新增帕金森氏病、肺结核等6个病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管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2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35元。新增养老保险参保23923人,户籍人口参保率87.8%。社救体系日趋完善。年末,全市共有低保11171户15619人,低保占比1.3%,支出各类救助资金10018万元。儿童福利水平不断提升,发放各类儿童补贴699万元,开展收养评估试点工作,全年经评估办理收养登记手续109件,“添翼计划”为11名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进行肢体康复。

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卓有成效,3家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养老社会化运作顺利,新建52家照料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276家照料中心实现社会化专业运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71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78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2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三者实际增长分别为7.0%、6.4%和7.3%。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886元,增长7.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467元,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02元,增长7.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分别为53.25平方米和47.86平方米。

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和镇(街道)便民中心的4030项办事事项中,3870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率达96.0%。其中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全部开通网上申请功能,实现网上申请和证照快递送达无缝对接,目前共有353项办事事项通过“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实现“零次跑”,占“最多跑一次”事项的26.8%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本文有删减)